中國城鎮化進程中的財稅收入
土地財政的成因與利弊
二、土地財政的成因與利弊
建國后很長一段時間,我國的土地使用制度是無償、無限期、無流動的行動劃撥模式,這種模式顯然難容于市場經濟。80年代關于如何進行改革已然眾說紛紜,1988年憲法修正案中規定“土地的使用權可以依照法律的規定轉讓”,土地使用權轉讓才終于有了法律依據。當時對于為什么實行土地有償使用,主要有兩種觀點。一種是財政觀點,主要是為了增加政府財政收入,強調國家土地使用權在經濟上的實現;另一種是經濟觀點,認為片面追求地租的最大化,反而會侵蝕其它利益,不利于理順經濟關系,所以必須防止單純財政觀點。當時雖然沒有形成結論達成共識,但從后來實踐來看,無疑是單純財政觀點占了主導地位,最終形成了土地財政。中國的土地制度改革學習的是香港土地批租制中的賣地方式,但是這種學習只有其“表”,全無其“里”,它只學了“表”面上的如何賣地,而內“里”怎么花錢、怎么接受監督和約束則一片空白。這其中有兩點最值得反思。一是香港的土地收入納入了土地基金專戶管理,杜絕了隨意實用的可能性,而在中國,除了歸入財政預算收入外,連基本的軟約束都沒有。二是香港的土地管理與土地批租經營,隸屬不同職能部門,相互之間職責分配明確。而中國的現行土地管理制度,則是二者合一,都由地方政府有關部門負責。管理者和經營者集于一身,自然會產生很多問題。作為政府,要經營土地,自然會“越俎代庖”成為市場競爭的主體。然而,有經營就有利益,而一旦經營與管理產生矛盾時,由于涉及到地方經濟利益,自然是管理服從于經營而不是相反。由此也可明白中國房地產的宏觀調控,更多的是中央政府調控地方政府,而不僅是企業和個人,因為地方政府的確是房地產業鏈中占據主導地位,土地財政便是這一現狀的真實結果。土地財政的出現,可謂先利后弊。過去十幾年,中國城鎮化建設突飛猛進,其根源便在于政府通過土地經營,積累了大量建設資金,這些資金投入到基礎設施建設上,帶動了城市規模擴大和經濟騰飛,正如上文所說,這些屬于土地財政的正面作用,不容否認。然而,土地財政也在此過程中衍生諸多問題,甚至嚴重異化中國的城鎮化進程。
一是土地泡沫風險。正如上文所說,過去十多年地方政府經濟增長模式,完全建立在土地價格持續上漲而且是暴漲的基礎之上的。如果土地價格上漲是非理性的,而且有巨大泡沫,土地財政的結果一定是災難性的,就如同現在的日本一樣,失去20多年經濟增長的成果,至今仍在泡沫破滅之后的陷阱里掙扎。
二是促生了高房價且居高不下。推本溯源,房地產價格的持續上漲且居高不下,土地財政無論如何都是根本愿意之一,土地財政不改革,房價想回歸理性難上加難。
三是改變了地方經濟發展模式和產業結構比例。十多年來,土地財政主要投向城市基礎設施建設,促進了建筑業、房地產業的發展繁榮,卻嚴重改變了正常產業結構,影響了產業調整,而土地財政占GDP的比重之高,已有“尾大不掉”之感。
四是社會資源、資金的嚴重浪費。土地財政長期缺乏收支規范與監督機制,已然衍生太多社會問題。政績工程有之,揮霍浪費有之,灰色經營有之,種種老百姓深惡痛絕之事,屢見不鮮。
五是嚴重異化中國城鎮化進程。由于土地財政主要用于城市建設,中國的城鄉差距和地區差距,不僅沒有減少,反而更加擴大。在現有官員政績指標體系激勵下,城市建設本身就已經變質為官員追求政績的一個工具。從城市建設中,官員希望獲得僅僅是GDP增長速度和財政收入,而高速擴大土地儲備、擴張城市規模,乃是實現GDP和財政收入快速增長的捷徑。城市走上粗放擴張的道路,只是城市建筑物的快速構筑,更沒有相關城市社會秩序、精神秩序的建設,要言之,即民眾的生活幸福感并沒有隨之同步,反而普遍陷入焦慮狀態。地方政府同時,土地財政也加劇了貧富分化,在土地征收和房價上漲的過程中,不同收入的人群收入差距無疑更一步拉大。
如果中國的城鎮化、現代化進程,僅僅是物質的單純增長,其它精神、幸福等領域的價值沒有得到重視和建立,個中隱憂不言自明。可以說,土地財政曾經發揮過重要、積極的作用,然而隨著經濟發展和改革的深入,土地財政的弊端已經越來越明顯,已經成為中國可持續發展的一大障礙,理性逐漸退出歷史舞臺。
本文關鍵字: 查看更多

- 關注綠維文旅
微信號:lwcj2005
公眾號:綠維文旅 - 創意經典·落地運營
文旅康養·特色小鎮·鄉村振興開發運營服務商
好創意、可落地一流規劃在綠維
新鮮資訊、原創觀點、專題研究、實戰案例,每天精選分享
相關閱讀
- ·王功權、李一兵、張曉軍談“民宿熱”背后的殘酷商業真相2019-09-29
- ·王興斌:冬天要來了,多少城市的夜經濟還能繼續火爆?2019-09-26
- ·文化和旅游部李金早:當今中國旅游五大關鍵詞2019-09-19
- ·故宮在改變,文旅融合也應該做出改變2019-02-18
- ·無創新,不未來,旅游業未來創新四大重點!2019-01-21
- ·未來十年旅游業八大猜想2019-01-21
- ·全國著名產業專家到東安考察文化旅游體育產業發展情況2019-01-10
- ·特色小鎮要“特而強”2019-01-10
- ·文旅融合打破景點同質化競爭僵局2019-01-09
- ·戴斌:繪就文化和旅游融合發展的新藍圖2019-01-09
旅游運營回答
- 特色小鎮的發展架構有哪些?
- 1、以特色產業為引擎的泛產業聚集結構特色小鎮主要聚焦自身優勢的特色產業;[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