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金早“治旅方略”:10大新行動
治旅方略十大行動(二)
六、大力開發新產品新業態,促進旅游消費轉型升級
隨著旅游業的發展和旅游需求的升級,除了模仿型、排浪式的大眾化旅游消費,個性化、多樣化的旅游消費需求也在迅速增加。目前,旅游產品結構不適應旅游市場結構的態勢日益明顯,高水平、高質量的休閑度假類產品奇缺。這既不能充分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旅游需求,也制約了旅游業的轉型升級、提質增效。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要把傳統產品升級和豐富新產品新業態擺在突出的位置,推動旅游產品結構由觀光為主,向觀光、休閑、度假復合發展轉變,推動三大市場全面發展。
七、打破地區藩籬,推進區域旅游一體化
區域旅游一體化是市場經濟的內在要求,是旅游產業發展的必然趨勢。順應這一規律,有利于優化旅游產業空間布局,培育新的國家旅游品牌,促進旅游產業的快速發展。要圍繞國家區域發展戰略,結合旅游業發展的需要,打破行政區劃約束,構建一批發展潛力大,綜合帶動作用強,具有鮮明地域特色的旅游區域。
八、開拓旅游外交,構建旅游對外開放新格局
“國之交在于民相親,民相親在于心相通”。旅游作為增進民間交往,促進民眾感情交流的重要載體,在國家外交中正在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過去由于國際旅游市場規模小,使得我們很少從大外交的角度來審視我國的入出境旅游。現在每年我國近2.5億人次的入出境市場規模,已成為我們發出中國聲音、講好中國故事、加強與世界聯系的重要平臺,已成為新階段我國對外交往合作的重要內容。旅游行業要在國家開放新格局中,主動作為、主動發聲,服務國家整體外交、服務旅游產業發展、服務游客消費需求,努力開創旅游對外開放新局面。
九、深化旅游體制改革,為旅游業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改革沒有休止符。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確定的各項改革正在深入展開。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旅游業是綜合性產業”。當前許多改革都直接或間接地關乎旅游業的發展,因此,我們既不能做只談旅游不顧其他的“井底之蛙”,也不要有“小馬拉大車”的怨婦心態。我們必須看到,旅游業發展的最大機遇蘊藏在轉方式、調結構之中,最大動力隱含在全面深化改革之內。實踐證明,消費的大眾化凸顯了旅游業的經濟社會地位,創新發展為旅游業的再次騰飛帶來了契機,秉承人民主體的改革為旅游業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因此,我們必須把改革思維、改革措施貫穿到各項工作之中,堅持綜合改革與專項改革并舉,體制突破和政策保障共推,發揮旅游改革對旅游發展的引領作用,為旅游業持續健康發展提供堅強的保證。為切實抓好旅游改革工作,國家旅游局剛成立旅游業改革工作領導小組,將在中央深化改革領導小組領導下,推出一系列重點改革舉措。
十、積極主動融入互聯網時代,用信息化武裝中國旅游業和社會管理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世界已經全面進入信息化時代,互聯網、移動互聯網、大數據深刻地改變著世界的面貌,同樣也深刻地改變著旅游業的運行方式。“春江水暖鴨先知”,傳統旅游企業已經深切感受到信息化帶來的機遇和挑戰,新興旅游企業也正在通過信息化改造傳統旅游經營模式。相對于旅游產業信息化的加速發展,旅游行政部門還基本處于“刀耕火種”,靠“人海戰術”進行管理的原始階段。時代已經變了,我們不能再“因陋就簡”、“抱殘守缺”,守著過去陳舊的管理方式不放,而應該給我們的管理“插上信息化的翅膀”,與時俱進,主動融入信息化變革、積極運用信息化手段,全面革新管理方式,提高管理水平。
本文關鍵字: 查看更多

- 關注綠維文旅
微信號:lwcj2005
公眾號:綠維文旅 - 創意經典·落地運營
文旅康養·特色小鎮·鄉村振興開發運營服務商
好創意、可落地一流規劃在綠維
新鮮資訊、原創觀點、專題研究、實戰案例,每天精選分享
相關閱讀
- ·王功權、李一兵、張曉軍談“民宿熱”背后的殘酷商業真相2019-09-29
- ·王興斌:冬天要來了,多少城市的夜經濟還能繼續火爆?2019-09-26
- ·文化和旅游部李金早:當今中國旅游五大關鍵詞2019-09-19
- ·故宮在改變,文旅融合也應該做出改變2019-02-18
- ·無創新,不未來,旅游業未來創新四大重點!2019-01-21
- ·未來十年旅游業八大猜想2019-01-21
- ·全國著名產業專家到東安考察文化旅游體育產業發展情況2019-01-10
- ·特色小鎮要“特而強”2019-01-10
- ·文旅融合打破景點同質化競爭僵局2019-01-09
- ·戴斌:繪就文化和旅游融合發展的新藍圖2019-01-09
旅游運營回答
- 特色小鎮的發展架構有哪些?
- 1、以特色產業為引擎的泛產業聚集結構特色小鎮主要聚焦自身優勢的特色產業;[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