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報:生態城代表中國乃至世界城市化發展方向
新加坡《聯合早報》今日刊發《中美戰略合作關注生態城項目》一文說,這反映出美國對中國正在進行的大規模城鎮化的濃厚興趣,和中國對國際先進環保和城市管理經驗一如既往的熱情。生態城建設并不僅僅意味著科學技術和城市規劃的革新,而是更可能代表著人類產業活動和生活方式的一次深層次變革,代表著當前中國乃至世界城市化的發展方向。
文章摘編如下:
在7月舉行的第五輪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上,兩個超級大國與往年一樣,就一系列全球和地區熱點和重大問題交換了意見并達成一定共識。然而,在會后公布的具體合作成果清單上,除了傳統的能源、貿易、安全等議題之外,雙方引人注目地宣布新增六個生態城試點項目。這一新的動向,反映出美國對中國正在進行的大規模城鎮化的濃厚興趣,和中國對國際先進環保和城市管理經驗一如既往的熱情。
雖然中國目前各地已有上百個被冠以“生態城”或“生態園”的項目,但由于“生態城”概念是來自西方的“舶來品”,在缺乏正確理念和必要技術的支持下,大多數這類項目都進展緩慢。在城市化加速的背景下,中國希望進一步加強國際合作,促成更多生態城市在其版圖上的崛起。
現代意義上的城市是西方引領的工業化發展的必然結果,因此也是西方國家人士最早反思現代城市所帶來的種種問題。針對19世紀后期愈演愈烈的工業污染和城市內部的雜亂無章,英國人艾比尼澤?霍華德提出了花園城市(Garden Cities)這一概念,強調綠地、水系和其它大自然元素,對增加城市美感和舒適度的重要性。這一理念對后來全球范圍的城市規劃、尤其是生態城市概念的提出,產生了重要影響。受其啟發,新加坡在早年城市規劃中,特別注重綠色植被在城市建設中的作用,最終贏得“花園城市”的美譽。
二戰結束以后,西方工業化和城市化進入新的發展階段。在美國,高速公路和家庭轎車的普及,改變了城市的固有形態,大批中產階級為追求寬大的住宅空間,搬入不斷擴張蔓延的郊區,這種“攤大餅”式的城市郊區化雖然降低了城市密度,但同時帶來了人們對汽車的過度依賴和空氣污染,城市的過度蔓延也摧毀了大量森林、草場等。
以美國生態學家理查德德?瑞杰斯特為首的一批專家學者,在上世紀60、70年代提出了生態城市(eco-city)這一概念,強調中心城區高密度的合理性和發展公共交通的重要性,反對城市向郊區的無序蔓延和高碳化生活方式。在四個輪子上的“美國夢”盛行的背景下,瑞杰斯特等人的生態城市理念是非常超前和具有遠見的。此后,在美國和世界其它各地都有人提出細化的高密度、可步行規劃和綠色建筑的標準,用密集居住的方式來減少能耗,使城市發展更可持續。
進入21世紀,燃燒化石能源產生的溫室氣體所造成的全球變暖問題變得日益突出,再加上國際能源價格、尤其是石油價格的不斷高漲,強調低碳和密集居住的生態城理念,再次受到了城市規劃者的關注。清潔能源的發展、先進水處理技術以及城市管理的電子化和智能化,為生態城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內涵。世界各地都有投入巨大的實驗案例,較為著名的有以“零碳”為目標的阿布扎比馬斯達生態城、英國的貝丁頓零能耗區、美國的伯克利和得到兩國政府支持的中國-新加坡天津生態城等。這些勇敢的嘗試和實踐,將為其它地區城市的可持續規劃和建設,提供寶貴的經驗。
中國城市化進程方興未艾,目前仍有一半左右的人口尚未轉入城鎮,對于那些已經納入城市的人口,仍有相當部分面臨住房等問題的困擾。對于大城市居民而言,交通擁堵、空氣污染也成為“城市病”。
生態城市強調高密度住宅,推廣低能耗交通,鼓勵行人和自行車出行,減少私家車對道路和停車位的占用,因此能夠在同樣城市空間內容納更多的人口,緩解住房問題,并減少堵車和汽車尾氣污染。同時,人口的密集居住有助于發展現代服務業和創意文化等產業,這樣也就能在更大程度上解決新增城市人口的就業問題。此外,新能源領域、智能電網、水的處理與循環使用、綠色建筑的推廣以及其它節能環保技術的使用,都有可能增加新的就業機會,提升城市的吸引力。
其實真正令城市規劃者憂慮的是如何解決城市新轉入人口的就業問題。沿著高速路“攤大餅”式的擴城,不利于人口的集中居住和城市服務業(餐飲、零售、休閑娛樂等)的發展,在不能就地解決當地人就業的情況下,只會造成“空城”和“鬼城”的泛濫。這是當前中國城市化過程中非常需要警惕的。集約型的生態城建設才是突破瓶頸的良方。
任何生態城的建設都需要有現代科學技術的支持。此外,城市規劃水平也非常重要。然而,歸根結底,生態城的成敗,取決于城市的重塑能否吸引新的產業、尤其是現代服務業和其它低碳產業的聚集,以及人們生產、生活方式的變革。生態環保必須與經濟上的活力和社區的和諧相統一。一方面,生態城的發展需要有當地經濟和就業的支撐,這是生態城的物質基礎;另一方面,生態城還需要城中居民的配合,逐步改變高能耗、高污染的生產、生活方式,減少對汽車的依賴,構建一個個緊湊、開放和便于步行的鄰里社區,實現人與自然和社會的和諧共處。
總而言之,生態城建設并不僅僅意味著科學技術和城市規劃的革新,而是更可能代表著人類產業活動和生活方式的一次深層次變革,代表著當前中國乃至世界城市化的發展方向。
本文關鍵字: 查看更多
- 關注綠維文旅
微信號:lwcj2005
公眾號:綠維文旅 - 創意經典·落地運營
文旅康養·特色小鎮·鄉村振興開發運營服務商
好創意、可落地一流規劃在綠維
新鮮資訊、原創觀點、專題研究、實戰案例,每天精選分享
相關閱讀
- ·王功權、李一兵、張曉軍談“民宿熱”背后的殘酷商業真相2019-09-29
- ·王興斌:冬天要來了,多少城市的夜經濟還能繼續火爆?2019-09-26
- ·文化和旅游部李金早:當今中國旅游五大關鍵詞2019-09-19
- ·故宮在改變,文旅融合也應該做出改變2019-02-18
- ·無創新,不未來,旅游業未來創新四大重點!2019-01-21
- ·未來十年旅游業八大猜想2019-01-21
- ·全國著名產業專家到東安考察文化旅游體育產業發展情況2019-01-10
- ·特色小鎮要“特而強”2019-01-10
- ·文旅融合打破景點同質化競爭僵局2019-01-09
- ·戴斌:繪就文化和旅游融合發展的新藍圖2019-01-09
旅游運營回答
- 特色小鎮的發展架構有哪些?
- 1、以特色產業為引擎的泛產業聚集結構特色小鎮主要聚焦自身優勢的特色產業;[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