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開發不能以生態退化為代價
旅游開發不能以生態退化為代價。掠奪式的旅游開發,不僅造成資金的浪費,而且導致人文生態和自然生態的真實性和完整性被破壞。生態旅游要在旅游活動的全過程高度重視保護生態,并落實到每一個步驟和細節中
中國國內旅游市場近年來發展很快,但存在一些問題。有的地方政府用行政力量推動掠奪式的旅游開發,不僅造成資金的浪費,而且導致人文生態和自然生態的真實性和完整性被破壞。在景區景點之中,那些仿造的古跡、人工的山水、奢華的飯店及低俗的表演,都違背了國際上通行的生態旅游、低碳旅游和可持續旅游的基本思想與原則。
旅游業并非像人們曾經褒獎的那樣是“無煙工業”,事實上,豐厚的經濟收益往往是以損害或犧牲自然生態、歷史文化和原住民利益為代價的。為了保護生態系統的完整性和原真性,改善原住民的福祉,促進旅游業的可持續發展,30年前,國外學者提出了生態旅游的概念,并逐漸在各國付諸實施。
生態旅游是生態學的思想應用到傳統旅游中使之得以脫胎換骨的產物。《國際生態旅游標準》將生態旅游定義為:“著重通過體驗大自然來培養人們對環境和文化的理解、欣賞和保護,從而達到可持續發展的旅游。”國際生態旅游協會的定義是:“以保護環境和改善當地民眾福祉的方式,在自然界進行的負責任的旅行。”這兩個定義均是用現代生態學的視角界定和規范旅游,基本理念一致而具體內容互相充實,可以歸納總結為以下四項原則:簡樸、簡約、低碳、環保的原則;保護傳統文化、維護原住民權益、促進社區發展的原則;維護自然和歷史文化原真性的原則;堅持保護地公共資源和公益事業屬性的原則。
發展生態旅游需要在實踐中不斷完善,不斷提高科技含量,否則生態旅游也會破壞生態。國際上的生態旅游盡管比我們先行一步,卻非盡善盡美。我們看到,在肯尼亞,蜂擁而至的游覽車圍堵觀看猛獸,影響了它們正常的活動;在加蓬,旅游團在午夜時分來到海灘,干擾了海龜正常下蛋;在冰島等海域,快速行駛的觀鯨船影響了鯨類的捕食和安全……為此,國際旅游組織和國際生態旅游協會發布了新的“綠色保障”計劃,增加了對生態旅游的區域限制、時間限制和其他一些更為嚴格的行為規范。
當下,國際上不乏生態旅游、低碳旅游和可持續旅游的成熟經驗和成功模式,而在我國只有少數先行者勇敢地闖出了第一步。相信這種全新的旅游思想與原則,不僅可以有效消除我國旅游開發與旅游市場的亂象,促進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的良性互動,而且是建設生態文明、美麗中國的重要標志。
總之,生態旅游要在旅游活動的全過程中高度重視保護生態,并落實到每一個步驟和細節之中。我國當務之急是對生態旅游的認證、標準、規劃等問題進行深入研究。
(原標題:旅游開發別讓生態退化)

- 關注綠維文旅
微信號:lwcj2005
公眾號:綠維文旅 - 創意經典·落地運營
文旅康養·特色小鎮·鄉村振興開發運營服務商
好創意、可落地一流規劃在綠維
新鮮資訊、原創觀點、專題研究、實戰案例,每天精選分享
相關閱讀
- ·王功權、李一兵、張曉軍談“民宿熱”背后的殘酷商業真相2019-09-29
- ·王興斌:冬天要來了,多少城市的夜經濟還能繼續火爆?2019-09-26
- ·文化和旅游部李金早:當今中國旅游五大關鍵詞2019-09-19
- ·故宮在改變,文旅融合也應該做出改變2019-02-18
- ·無創新,不未來,旅游業未來創新四大重點!2019-01-21
- ·未來十年旅游業八大猜想2019-01-21
- ·全國著名產業專家到東安考察文化旅游體育產業發展情況2019-01-10
- ·特色小鎮要“特而強”2019-01-10
- ·文旅融合打破景點同質化競爭僵局2019-01-09
- ·戴斌:繪就文化和旅游融合發展的新藍圖2019-01-09
旅游運營回答
- 特色小鎮的發展架構有哪些?
- 1、以特色產業為引擎的泛產業聚集結構特色小鎮主要聚焦自身優勢的特色產業;[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