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區崛起 探尋城鎮化新模式
新區熱潮涌動 城市增長極困惑隱現
轉軌
新型城鎮化號角聲響,全國各地新區建設“加碼提速”。從沿海到內陸、從工業區到城市群、從陸域經濟到海洋經濟,各具特色的新區建設如火如荼。是繼續扮演地區經濟增長“發動機”的角色,還是挑起區域經濟結構調整抓手的重任?新一波新區建設能否趟出新型城鎮化的新路經?
在赴廣東南沙新區、浙江舟山新區調研中,中國證券報記者發現,一方面,新區發展開始承載地方產業結構調整、探索新經濟發展模式的重任;另一方面,新區建設仍延續著土地擴張等傳統投資模式,面臨重復建設、粗放投資、發展節奏不協調等各種挑戰。
中國區域經濟學會秘書長陳耀認為,新型城鎮化應嘗試緊湊型使用土地資源等區域創新城市的建設模式,而非簡單平面式擴張。專家指出,新區內的“造城運動”不是城鎮化的全部,圍繞“人的城鎮化”展開戶籍、稅務和公共服務體制改革應是新型城鎮化戰略題中之義。
新區熱潮涌動 城市增長極困惑隱現
沿著舟山跨海大橋向西望去,不同噸位的輪船停靠在港口,往前是阡陌縱橫的填海新地,坡度不高的山體間鱗次櫛比布局了一批小型風電設備,四處可見正在施工的“大鐵臂”車輛。舟山,這座被稱為海洋經濟發展范本的海島之城去年7月成為“國家級新區”。
今年9月,廣州南沙升級“國家級新區”。這個“珠三角幾何中心”位于廣州以南,東臨東莞、西靠中山、南依廣州、北望香港,距離深圳寶安也不足一小時的車程,早在1990年南沙就被廣東省列為經濟開發區。
近幾年,全國各地紛紛興起新區建設的高潮,除目前批復的6個國家級新區之外,省市級新區建設項目紛紛“上馬”。隨著城鎮化建設步伐的加快,各地開始新一輪的城市開發模式探索,而以固定資產投資為基礎的新區建設被視為維持地方經濟增長的“發動機”。
舟山海洋綜合開發投資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夏小軍介紹,目前舟山本島北部產業園二期工程建設面積達2.3萬畝,總投資額共78億元。舟山保稅港區總投資額共43億元,包括碼頭建設、后期攔網、倉儲設施等項目,目前保稅港到位資金已達10億元。在舟山市海洋綜合開發試驗區建設工作辦公室,舟山市發改委綜合規劃處副處長余小東向中國證券報記者展開了舟山的“發展圖卷”,首先建立舟山自由貿易園區,其次發展舟山本地臨港石化產業,最后打通整體的環杭州灣東方大通道。
實際上,以新型城鎮化為戰略主導的區域規劃近年來早已滲入各地經濟發展運行,如今新區建設的“城市化”意味更為濃烈。如舟山群島新區開發以“整島開發”作為城市規劃出發點,將城市基礎設施建設重點整體轉移至舟山本島,其當地居民及相關公共服務政策也圍繞本島開發展開。“舟山的地理優勢使其有動力也有可能完成城鄉一體的建設,同時依靠本地海洋資源發展城市優勢產業。”余小東說。
“產城融合的戰略在各地都非常流行,這會比過去純工業區的建設開發發展更有利經濟模式的探索。”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產業經濟部部長馮飛認為,目前各地新區區域規劃中的產業格局布置往往需要考慮城市化命題,“不過純粹以投資建設新城、布置產業的傳統發展思路,對于當地建設者來說,仍有很強的路徑依賴思維,這一點非常值得關注。”馮飛說。
對于本身經濟發展實力偏弱的地區而言,戴了國家級“帽子”的新區建設往往被視為當地經濟圈中的核心“坐標”,承擔區域間協調發展的經濟輻射功能,這種高定位的區域規劃無疑讓實踐中的建設者們倍感壓力。
《廣州南沙發展定位與戰略研究》顯示,用40年時間將南沙建成珠三角世界級城市群的新樞紐,在2011年至2015年“起步建設階段”,經濟總量達到1600億元,這一數字要遠超出南沙區政府提出的到2015年地區生產總值達到1000億元的目標,而去年南沙區實現GDP產值僅為571億元。
仍在等待舟山群島規劃細則出臺的余小東坦言,由于舟山區位特殊性,在基建配套的網格化布局方面,投入的成本和耗時都會很高,加上人才的缺乏,使這個“靠海吃飯”的地方發展速度并沒有預想的驚人。一方面是地方龐大的投資體量,另一方面是各方對新區建設的高定位,雙重預期往往使新區在城市戰略發展的進程中顯得“沖動有余、后勁不足”。
縱觀國家級新區建設路徑,城市開發的新區歷程注定漫長。以國家最早設立的浦東新區為例,從1992年的國務院批復設立新區開始到2005年正式設為綜合改革示范區,浦東新區形成強勁的發展模式走了整整14年。而三十年前被天津人視為“南大荒”的濱海新區直到2005年才被納入發展規劃之中。而以中西部為代表的重慶兩江新區、甘肅蘭州新區建設同樣承接此前西部開發戰略的區域規劃,才正式開啟新區的建設大幕。
本文關鍵字: 查看更多

- 關注綠維文旅
微信號:lwcj2005
公眾號:綠維文旅 - 創意經典·落地運營
文旅康養·特色小鎮·鄉村振興開發運營服務商
好創意、可落地一流規劃在綠維
新鮮資訊、原創觀點、專題研究、實戰案例,每天精選分享
相關閱讀
- ·A股6家山岳景區中報披露,轉型刻不容緩2019-09-25
- ·「脫貧攻堅」江口:奏響鄉村振興最強音2018-12-06
- ·嶗山區全域旅游發展規劃出爐 提出四大核心產業2018-11-23
- ·打造“錦繡兩岸·創新皖都”合肥繞城運河段 低空飛行等旅游值得2018-11-16
- ·雪峰山:將廁所作為風景來規劃和建設2018-07-13
- ·海南無人島旅游開發 商機與風險并存2018-07-06
- ·激發城市民宿活力 共享+體驗是條好路子2018-07-06
- ·萬億體育旅游市場漸啟,熱潮背后暗藏隱憂和挑戰2018-07-06
- ·紅色旅游經典景區聯合發出“嘉興倡議”2018-06-29
- ·老年旅游市場亟待規范2018-06-29
旅游運營回答
- 特色小鎮的發展架構有哪些?
- 1、以特色產業為引擎的泛產業聚集結構特色小鎮主要聚焦自身優勢的特色產業;[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