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欲35億建7500畝中國版“迪士尼” 主題公園熱已成地產樂園
各地斥巨資興建主題公園熱潮愈演愈烈。近日,重慶宣布將斥資35億元打造一處占地7500畝的中國版“迪士尼”樂園,其面積遠超今年開建的上海迪士尼樂園。
記者了解到,近年來地方政府對主題公園青睞有加,動輒數十億元的投資屢見不鮮,而冠以“中國版迪士尼”名號的主題公園更多達20個左右。值得注意的是,根據中國主題公園峰會數據,目前國內僅有25%左右的主題公園能保持盈利。
分析人士指出,國內主題公園建設模式大多為“旅游+地產”模式,打著“主題”旗號,實則劍指房地產開發。業內人士指出,“主題公園運營低迷,對當下房企追捧的‘旅游地產’有所警示,也折射出我國動漫產業衍生品面臨的發展窘境”。
今年新增主題公園超100家
近日,據《重慶商報》報道,重慶將依托百集動畫片《嘻哈游記》在重慶市合川區打造中國版 “迪士尼”樂園。該項目圍繞“嘻哈”主題展開,占地達7500畝,投資額為35億元。
而就在今年8月,重慶南岸區政府還曾宣布將投資100億元建設 “中華動漫大觀園”,建成西部最大的動漫主題公園,掀起了一輪主題公園建設熱潮。
事實上,不只是重慶,近年來各地地方政府均對形形色色的主題公園青睞有加。今年以來,全國各地新建主題公園在100家以上,而近年來打著中國版“迪士尼”旗號的主題公園也有20多個。
與興建熱潮頗不相襯的是,目前國內大多數主題公園的生存狀態卻顯得不盡人意。
中國主題公園峰會的數據也顯示,中國主題公園市場每年有1億人次游客,創造逾100億元消費額,目前僅約25%可以贏利,至少30%肯定虧損,其余同業則在持平和赤字之間掙扎。
旅游規劃專家李孝坤表示,國內主題公園自1989年深圳 “錦繡中華”開業至今,已有20多年發展歷程,目前與國外主題公園差距正在逐步縮小,不過還是存在炒作概念、文化精髓缺失等問題。
一邊在熱火朝天大興土木,一邊卻食不果腹連年虧損。分析人士認為,目前我國主題公園行業已陷入發展怪圈。
建主題公園實為開發地產
眼下各地大肆興建的主題公園已經演變為“旅游地產”的一件華麗外衣。
據上述分析人士介紹,近年來主題公園開發開始注重打破單一運營盈利模式,與住宅、商業形成資金與客源的連環互動,形成以地產養公園的現象。
中國房地產行業協會秘書長顧云昌則表示,該現象與房地產市場調控逐漸收緊分不開關系。“由于調控政策從嚴,開發商獲得商業地產用地的難度相應增大,而主題公園則能掛靠文化產業,在這一背景下,開發商巧借主題公園名義申請商業用地,難度系數便小得多”。
低價拿地,以旅游綜合項目為目的對土地進行成片開發,然后以主題配套公園拉動項目均價,再以地產業務銷售現金和利潤反哺旅游。這已成為各地主題公園建設的主流模式。
一上市房企負責銷售的人士則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直言,二三線城市的主題公園實質就是房地產開發。“從立項之初,主題公園不過就是一個幌子,開發商不可能打算依靠主題公園就能收回投資”。
記者注意到,重慶合川此次欲打造的中國版“迪士尼”樂園,開發商為重慶榮立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該公司同樣是一家專注于商業地產開發的公司。
事實上,房企借主題公園大行地產開發之道的背后也隱藏著動漫等文化產業目前所面臨的發展窘境。
《嘻哈游記》制作方重慶帝華廣告傳媒有限公司董事長胡毅剛認為,眼下文化主題公園之所以炙手可熱,很大原因在于其能推動動漫等文化產業的發展。
“通過對文化衍生品進行營銷策劃,將其轉為企業收入是動漫文化產業中收入豐厚、生命周期較長的一個環節,目前國內有90%的動漫公司都處于虧損邊緣,他們希望尋找更多的贏利點。”胡毅剛說,興建主題公園,是開發商、動漫公司的共同訴求。
不過包括中國動畫學會常務副會長歐陽逸冰等業內人士則認為,主題公園先是一種文化,然后才是一座公園,做好主題公園就必須要經營好文化精髓,目前中國這樣的作品還很少,開發本土動漫主題公園還“未到火候”。
贏利模式單一或難賺錢
“由于國內主題公園的配套產品同步開發意識不強,大多數主題公園衍生品收益僅占整體收入10%左右甚至更少,80%以上收入來自門票。”李孝坤介紹,美國迪士尼樂園的收入則比較豐富,僅有30%來自門票,還有30%來自媒體影視,30%來自衍生品,其他餐飲服務等還占10%。
李孝坤認為,除了存在門票收入過于單一的弊端以外,國內主題公園還存在缺乏創意,簡單復制海外同業;建設初期著急回收投資,過度開發房地產,存在文化缺位等問題。
“主題公園是為了滿足旅游者多樣化休閑娛樂需求和選擇而建造的一種具有創意性活動方式的現代旅游場所,往往具備獨特的文化內涵和先進硬件,現在不少主題公園卻更像‘游樂場’,同質化競爭必然令其虧損。”上述業內人士分析說。
主題公園只有保證園區要素與園區主題文化的關聯性和一致性,通過傳播景區文化內涵,才能形成主題公園的品牌效應。

- 關注綠維文旅
微信號:lwcj2005
公眾號:綠維文旅 - 創意經典·落地運營
文旅康養·特色小鎮·鄉村振興開發運營服務商
好創意、可落地一流規劃在綠維
新鮮資訊、原創觀點、專題研究、實戰案例,每天精選分享
相關閱讀
- ·王功權、李一兵、張曉軍談“民宿熱”背后的殘酷商業真相2019-09-29
- ·王興斌:冬天要來了,多少城市的夜經濟還能繼續火爆?2019-09-26
- ·文化和旅游部李金早:當今中國旅游五大關鍵詞2019-09-19
- ·故宮在改變,文旅融合也應該做出改變2019-02-18
- ·無創新,不未來,旅游業未來創新四大重點!2019-01-21
- ·未來十年旅游業八大猜想2019-01-21
- ·全國著名產業專家到東安考察文化旅游體育產業發展情況2019-01-10
- ·特色小鎮要“特而強”2019-01-10
- ·文旅融合打破景點同質化競爭僵局2019-01-09
- ·戴斌:繪就文化和旅游融合發展的新藍圖2019-01-09
旅游運營回答
- 特色小鎮的發展架構有哪些?
- 1、以特色產業為引擎的泛產業聚集結構特色小鎮主要聚焦自身優勢的特色產業;[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