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人居系統生態與宜居的創新整合
2009-01-13
綠維創景
標簽:
構建“生態人居系統”的原則與模型結構
三、構建“生態人居系統”的原則
1、強調生態理念的充分貫徹
2、人居環境的建造和維護以生態的原則
為標準和依據,對整個環境的基礎設施的打造、產業選擇、項目設計、功能布局、景觀構造、技術運用、文化主題、生活模式等都以生態目標和經濟目標的實現為前提,在生態規劃確定的指標體系控制范圍內進行。
3、強調系統的和諧
人與整個系統的和諧,各個系統之間的和諧,生態人居不是受制于物質環境,不是以物質環境的需要去分隔人,去構筑人的空間;也不是僅僅以人為中-心,強調整個生態人居中生態狀態、生存狀態、生活狀態的完-美和諧,是城鄉一元化的結構。
4、強調多樣性
不僅保護生物的多樣性和復雜性,還包括社會組織結構和階級層次的多樣性,在人的經濟組織活動的體現產業、聚落和建筑產品等各個方面的多樣性和綜合性。在整個自然生態、經濟生態和社會生態上這三個不同的圈層達到和諧。
四、生態人居的模型結構
1、生態人居縱向結構
生態人居體現為三個尺度,宏觀的尺度是整個區域生態環境,中觀尺度是社區生態環境,微觀尺度是住宅生態環境。三個尺度的人居環境都是一個自持自運作的生態系統。
(1)區域生態環境
區域生態環境包含自然生態、社會生態和經濟生態的依托。包括整個區域的生態環境的保護條例、生態示范區的指標體系、整個區域范圍的水系、電力、垃圾處理等基礎設施環境、整個區域的經濟產業環境、規范和政策、整個區域與外界的連通進入條件和大的交通環境等宏觀層面。在示范區區域上原有的生態系統的資源和特點基礎上,結合人居環境的打造要求,構建一個生態人居綜合發展的示范結構。
(2)社區生態環境
作為中觀尺度的社區環境,強調人居的活動、生活和消費層面的內容,成為示范區中的各功能區片。各個功能的主題內容,生態生活的模式選擇,以及與之相對應的景觀規劃設計。
生態生活模式:依托每種不同的資源及主題優勢,有以花卉為主的模式、以茶文化為主的模式、以農莊為主的模式、以會議展覽為主的模式、以體育休閑為主的模式、以寵物為主的模式等等。生活配套:包括供電、供水、供氣、交通、電信、學校、文化娛樂和防災能力,公共空間、綠地空間及景觀人文小品等。建筑空間設計:強調整個社區空間的人性尺度設計。合理地設計社區中游線結構、物流結構等
(3)住宅環境
包括單體建筑與戶外空間環境兩個部分。強調人居環境的舒-適度,避免室內居住環境的污染,強調人性化的設計,強調私人空間與戶外公共空間的巧妙銜接,和私人住宅的配套設計。
2、生態人居橫向結構
生態人居模型的橫向結構中涉及經濟自然社會等各個層面的內容:
哲學層面:是深生態的理念,強調自我實現,強調生態中自然的價值,形成產業選擇、環境打造、項目設計、技術運用、生活消費方式的原則,形成衡量指標體系,成為教育和文化的主題內容。
經濟層面:是循環經濟,采用“資源――產品――再生資源――再生產品”的循環流動過程,使得整個經濟系統從生產到消費的全過程基本上不產生或者少產生廢棄物,減少廢物末端處理;開發建立循環經濟的綠色技術支撐體系;引導綠色消費,通過廣泛的宣傳教育活動,提高區域內公眾的環境意識和綠色消費意識;整個區域的產業生態化,建立產業間的生態網絡,形成互為支撐,良性互動的閉合結構。
藝術層面:是生態美學,構筑整個生態人居精神空間的標準。在整個示范區的建筑、景觀、宣傳、生活模式的各個細節貫徹生態美學的要求。
建筑層面:是生態建筑,從建筑的景觀、功能、技術等各個方面都強調合理和適度的以生態為標準。生態建筑技術的采用與住宅中科技含量的不斷提高是改善居住環境和提高住宅內部宜人性的有效手段。生態建筑技術的系統應用能夠有效地控制和減少建設活動對環境所造成的負面影響,降低建筑的能耗和日常運營開銷。
技術層面:是生態科技和環保技術,包括在人居環境的能源節約和利用、廢物垃圾的處理、生態建筑、節能建筑、綠色建筑的技術運用、新材料的運用、水環境體系的循環利用、小氣候條件、生態農業技術、生態加工業技術等各方面的滲透。
消費層面:是生態導向的消費,成為人類的生態生活模式的典范。無論是生態旅游、生態居住、生態生活(休閑、度假、觀光、會展、運動、康療、教育等)強調健康、節約、合理、有效率的消費模式,提升整個群體的消費質量而不是消費總量。
文化層面:是生態文化,強調人與生態的和諧,保護生態環境、合理、節約、有效率的進行生產生活,與哲學層面從認知和思維角度的尊重生態、保護生態的理念相銜接和貫徹,同時接續當地歷史文化中蘊含的生態內容,體現生態環境和生態保護的特色。
人居層面:強調人性尺度,宜人的設計,在人的活動范圍內,無論是公共空間還是私人空間,有美學滲透,結合人體工程學,尊重人的需求。
<a href="http://m.copantips.com/topic/djjd/">[相關專題]度假酒店如何求變?</a>
本文關鍵字: 查看更多

- 關注綠維文旅
微信號:lwcj2005
公眾號:綠維文旅 - 創意經典·落地運營
泛旅游規劃設計機構
文旅康養·特色小鎮·鄉村振興開發運營服務商
文旅康養·特色小鎮·鄉村振興開發運營服務商
好創意、可落地一流規劃在綠維
新鮮資訊、原創觀點、專題研究、實戰案例,每天精選分享
相關閱讀
- ·房企轉型文旅產業,能否逆勢翻盤?2019-11-12
- ·市民農莊:城鄉融合發展的創新模式2018-08-07
- ·農村集體建設用地的七大問題與五項建議2018-08-07
- ·開發商必看!一文讀懂旅游小鎮開發要點!2018-07-13
- ·">地產反哺旅游:綠維"溫泉+"小鎮模式2017-10-20
- ·文旅地產:不是華僑城、萬達,也可以分羹萬億級市場?2017-09-24
- ·度假時代下的旅游地產如何開發運營2017-09-15
- ·地產轉型文旅的方法與模式2017-08-31
- ·全域旅游下的文旅地產創新及業態創新2016-08-16
- ·2015地產十大創新方向2015-09-21
旅游運營回答
- 特色小鎮的發展架構有哪些?
- 1、以特色產業為引擎的泛產業聚集結構特色小鎮主要聚焦自身優勢的特色產業;[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