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產業的構成及其效應研究
旅游產業的帶動模式及其效應分析-三大動力效應
旅游產業的經濟本質,是以“游客搬運”為前提,產生游客在異地(或異住宅生活區域)進行終端消費的經濟效果。這一搬運,把“市場”搬運到了目的地,搬運到了景區,搬運到了商業區,搬運到了休閑區,搬運到了度假區,搬運到了郊區,搬運到了鄉村。游客在目的地,不僅要進行旅游觀光等消費,還涉及交通、飲食、娛樂、游樂、運動、購物等等,進一步可能涉及到醫療、保健、美容、養生、養老、會議、展覽、祈福、培訓、勞動等等的非旅游休閑的延伸性消費。通過游客的消費,目的地的消費經濟及相關產業鏈發展就被帶動起來了。
但是,綠維認為,旅游產業的價值要遠遠超出一般消費產業的拉動價值。旅游在帶動目的地消費、GDP、就業增長的同時,還帶來了農民與居民收入高效提升、文化品牌價值,環境生態價值,和諧社會建設等一些列良性社會經濟效應。
(一)三大動力效應
1、直接消費動力
旅游的“動力效應”,來源于“搬運市場”的客觀能力。通過搬運,游客產生餐飲、住宿、游樂、購物、會議、養生、運動等綜合性、多樣化的終端消費,帶來“出游型消費經濟”,進而整個旅游目的地形成消費經濟鏈及相關產業的聚集,最終帶動當地經濟社會的全面發展。
(1)對經濟的帶動作用
據統計,我國國內旅游消費及旅游業總收入的增長速度一直高位運行于居民消費支出和國內生產總值之上。2011年,我國居民國內旅游消費達到了19305.39億元,占到了整個居民消費支出總額的11.7%;旅游總收入為2.25萬億元,實現20.1%的快速增長,占GDP的比重上升到了4.77%。據預測,到2020年我國將形成世界第一大國內旅游市場和世界第一大出境旅游市場,旅游業增加值占GDP的比例將超過5%,真正成為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注:國際上一般認為一個產業的增加值占到GDP的5%以上,就是支柱產業,占到8%以上就是戰略性支柱產業)
旅游通過搬運將市場需求與市場供給做了很好的匹配,因此在資源豐富而市場不足的一些偏遠地區,旅游業的經濟功能得到了更多的體現,在消除貧困、平衡經濟發展方面作出了積極貢獻。據統計,目前中國鄉村旅游收入受益村(寨)超過2萬個,直接受益農民超過2400萬。通過發展旅游已使貧困地區約1/10的人實現脫貧。(資料來源于:《中國旅游報》旅游經濟拉動作用更加突出)
(2)對社會就業的帶動作用
旅游屬于勞動密集型行業,就業層次多、涉及面廣、市場廣闊,對整個社會就業具有很大的帶動作用。從全球來看,2009年旅游就業人數達到了2億人,占全部就業人數的8%。從我國來看,2001年,旅游直接就業人數為698萬人,旅游就業總人數為3578萬人,十一五時期,新增旅游直接就業約300萬人,帶動間接就業約1700萬人。目前,我國旅游直接從業人數已超過1350萬人,與旅游相關的就業人數約8000萬人,占全國就業總人數的10.5%(旅游發達國家均在10%以上)。2015年就業人數將達到1億人。
旅游還特別在解決少數民族地區居民、婦女、農民工、下崗職工、大學畢業生首次就業者等特定人群就業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2、產業發展動力
旅游產業綜合性強、關聯度大、產業鏈長,已經極大地突破了傳統旅游業的范圍,廣泛涉及并交叉滲透到許多相關行業和產業中,如工業、農業、教育、醫療、科技、生態、環境、建筑、海洋等領域,形成了一個泛旅游產業群。旅游在這一產業群中,帶動其他產業發展,并延伸出了一些新的業態。據世界旅游組織統計,旅游業每收入1元,可帶動相關產業收入增加4.3元。另據聯合國統計署的具體測定:旅游業拉動的相關行業達110個,旅游業對各行各業的貢獻率可以量化,對住宿業的貢獻率超過90%,對民航和客運的貢獻率超過80%,對文化娛樂產業的貢獻率達50%,對餐飲業和商品零售業的貢獻率超過40%。
拿旅游與農業的結合來說,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三農”問題是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基礎。以旅游為主導,并與農業緊密結合的鄉村旅游,是有效促進農民增收、改善農村環境、解決三農問題的方法之一。據統計,目前全國共有8.5萬個村莊開展鄉村旅游,全國鄉村旅游經營戶超過170萬家,從業人員達2600萬人,其中農家樂150萬家。我國鄉村旅游年接待游客7.2億人次,年營業收入達2160億元,形成了農家樂、休閑農莊、休閑農業園區、民俗村、新型社區等休閑農業模式,成為了一些地區壯大經濟的支柱產業和民生產業。
3、城鎮化動力
產業轉型、土地財政及旅游房地產的商業利益合流,推升了旅游開發的新浪潮,使其突破傳統的旅游開發模式,與區域發展和城鎮化全面結合,走向了區域綜合開發模式。旅游投資的規模和方向反應了這一現象。
過去,一個旅游項目招商引資,幾個億,十個億,已經是非常大的項目了。這兩年,各地投資洽談會上,旅游項目十分熱門,投資總額不斷放出衛星,幾百億、上千億元人民幣的旅游綜合開發項目,令人側目。旅游投資的大幅增長,代表著一個旅游投資的新時代。這個新時代,不僅僅是總量上的變化,更在于投資對象與模式的差異(詳見下表)。據國家旅游局旅游項目管理系統數據顯示,2011年全國旅游項目投資總額累計達到2.67萬億元,占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總額的8.6%。
- 關注綠維文旅
微信號:lwcj2005
公眾號:綠維文旅 - 創意經典·落地運營
文旅康養·特色小鎮·鄉村振興開發運營服務商
好創意、可落地一流規劃在綠維
新鮮資訊、原創觀點、專題研究、實戰案例,每天精選分享
相關閱讀
- ·旅發網 | 泛旅游整合平臺2.0,讓旅游開發運營更簡單2018-11-06
- ·山東棲霞葡萄酒莊園文化產業城2013-12-26
- ·泛養老產業集群引導的區域綜合開發新模式――充分利用民間資本發2013-12-12
- ·林峰院長談旅游業與新型城鎮化2013-11-13
- ·林峰院長談"三產"助力老工業城市轉型2013-11-01
- ·林峰院長解讀新型城鎮化商機2013-09-12
- ·林峰院長做客《旅游經濟觀察》談旅游引導的新型城鎮化2013-06-04
- ·林峰院長談2013年國內旅游市場新趨勢2013-05-17
- ·新時代背景下旅游地產的創新升級2013-05-03
- ·綠維創景林峰:旅游地產已經成為中國夢的重要推手2013-04-27
旅游運營回答
- 特色小鎮的發展架構有哪些?
- 1、以特色產業為引擎的泛產業聚集結構特色小鎮主要聚焦自身優勢的特色產業;[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