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旅游產業整合與產業集群化發展模式
泛旅游產業集群化模式
通過對旅游產業集群化發展特點的分析,綠維創景創造性地提出了泛旅游產業集群化發展的四種模式。即旅游目的系統集群化模式、休閑消費聚集的集群化模式、專業化集群化模式、泛旅游帶動的立體網絡集群化模式。
通過對泛旅游產業集群化模式的研究,探尋不同旅游區域進行旅游產業集群化發展的道路,對推動當地旅游經濟及區域經濟實現跨越式發展具有重大指導意義和現實意義。
(一)旅游目的地系統集群化模式
1、模式內涵和發展機制
(1)基本內涵
旅游目的地系統集群化模式主要以旅游目的地為核心,在一個區域里形成旅游目的地系統的聚集。旅游目的地系統不是一個產業,是旅游產業聚集表現的一種形態和產業的系統關系,包括旅游吸引物系統、游程系統、接待配套系統、管理系統、服務系統、銷售系統等,這些產業的系統關系形成聚集和集群化發展。
(2)動力機制與集群化過程
一是吸引核心的形成。主要依托景區、度假區、城市、小鎮、產業區、經濟帶等基礎載體,形成吸引核體系,成為旅游目的地系統集群化模式最重要、最起碼的發展基礎。
二是業態規模的壯大。基于吸引核業態的壯大與膨脹,輻射帶動相關依附型業態的延伸發展,形成主次分明、底蘊夯實、業態豐富、規模較大的產業體系,包括旅游農業、旅游地產業等。
三是配套設施的跟進。在吸引核體系和產業體系架構的基礎上,大量配套服務設施的跟進與完善,包括交通服務、住宿接待、旅游集散、商品銷售等。
四是管理營銷的助推。產業化、規模化的發展需要管理服務的升級和營銷推廣的升級,只有在管理服務機制和營銷推廣系統的助推下,該集群化模式才能快速健康發展起來。
2、旅游目的地系統集群化形式與特點
由于目的地吸引核心的不同,旅游目的地系統集群呈現出城市核心型、景區主體型、區域復合型、產業聚集型等不同形式和特點,不同類型的旅游目的地具有不同的結構和發展模式:
(1)城市核心型。城市核心型旅游目的地,以城市作為主要旅游吸引力,并在城市里實現旅游產業要素聚集,同時與其他產業形成聯動、互補關系。這類旅游目的地以北京、上海、大連、杭州等為代表。
(2)景區主體型。景區主體型旅游目的地,是以某個或某幾個著名旅游區為基礎和核心形成的旅游產業聚集區,如黃山、九寨溝、峨眉山、神農架、千島湖等。景區主體型旅游區創建旅游目的地的關鍵在于,在增強核心吸引力的基礎上,發展復合功能,形成產業聚集,并堅持可持續發展原則,形成個性鮮明的休閑生活方式。
(3)區域復合型。區域復合型旅游目的地是以一定空間內的旅游要素、游憩方式聚合為主發展成的旅游目的地,以旅游地市、旅游區縣、旅游鄉鎮等為主要單元,是目前我國旅游目的地建設的主力軍。
(4)產業聚集型。產業聚集型旅游目的地,是以特色產業聚集為依托,形成創新型吸引物而形成的。比如798創意園,茅臺酒廠,義烏商貿城、橫店影視城、瑞麗玉石城等,都是典型的其他產業集群化發展后,成為旅游吸引核,引導形成旅游產業集群化發展。
3、旅游目的地系統集群培育建議
(1)深入挖掘旅游資源,形成核心吸引力,塑造形象品牌。(2)完善旅游產業鏈,實現與其他產業的整合聯動。(3)高度重視市場營銷,制定并實施系統的目的地營銷計劃。(4)實施可持續發展,創造良好的生態、社會、制度環境。(5)堅持政府主導型戰略,規劃先行,統籌協作。
(二)休閑消費聚集的集群化模式
1、模式內涵和發展機制
(1)基本內涵。
休閑消費聚集的集群化模式,以休閑為核心,通過消費聚集,圍繞某一個核心地區形成的各種消費產業的集群化發展。其表現形式主要有:休閑商業綜合體、城市休閑聚集區、休閑部落、休閑街區、休閑古街、休閑小鎮、休閑古城古鎮等。
(2)動力機制與集群化過程。
第一,休閑環境聚集吸引人氣,把游客留下來,形成休閑消費聚集,由此形成消費產業的集成和擴張,從而形成消費產業的聚集。第二,休閑消費的模式整合,形成消費鏈與消費集合,構建出消費集群結構。第三,專項消費的特色化發展,形成消費聚集與延伸。其中,餐飲街、酒吧街是特色餐飲產業集群的成熟模式,如,重慶的泉水雞一條街、桂林陽朔西街等都是典型案例。咸陽的洗腳產業集群、安徽馬鞍山的洗浴產業集群、瑞麗騰沖等地形成的翡翠購買和加工產業集群等,也都是由消費聚集形成的典范。
2、休閑消費聚集旅游產業集群的特點
第一,消費聚集效應。多家聚集,產生總體吸引力和聚集力。
第二,消費配套效應。消費上下游聚集,形成吃喝購娛樂的銜接,構筑休閑過程鏈,實現配套集合效應,產生總體吸引力和聚集力。
第三,特色放大效應。依托地域特點,形成特色消費,通過放大特色的品牌、規模、服務等,實現價值放大,達到集群化的優勢。
3、休閑消費聚集旅游產業集群培育
第一,抓住特色休閑產品和業態,豐富其他配套消費產品類型。
第二,針對性的拓展消費人群。
第三,注重文化、銳意創新。
第四,做活夜間休閑。
(三)旅游產業專業化集群化模式
1、模式內涵和發展機制
(1)模式內涵
旅游產業專業化集群化模式,強調業態的專業化,指旅游產業鏈延伸的泛旅游產業中某一種業態,在地域上的集中化,以該業態為核心層,吸引多家直接相關企業形成規模,進而帶動間接相關企業的聚集,帶動專業人才、專業技術、專業配套的聚集,形成該類業態的規模化發展,圍繞地域、要素形成的主題化、專業化產業集群。旅游產業專業化集群包括核心層、直接關聯層、相關輔助層。旅游產業的專業化集群較為常見的業態有:高爾夫、溫泉、滑雪、會議、養老、養生、葡萄酒、美容、花卉休閑、戶外運動等。
旅游產業專業化集群架構―三大圈層
1)核心層。依托某一種資源優勢形成的旅游核心吸引物(如高爾夫球場、滑雪場、溫泉等),成為吸引游客的首要因素,也是該類產業集群發展的中心。
2)直接關聯層。圍繞核心層,形成相關要素的聚集,為核心層產業發展提供直接的發展動力、配套設施、產品供應以及發展環境。
3)相關輔助層。面向產業核心與直接關聯層,形成間接的產業支撐,為產品供應企業、產業聯盟、技術研發等提供輔助支持,其中包括人才支持、政策支持、資金支持、交通物流支持、社會服務支持等。
(2)動力機制與集群化過程
第一,依托某一類優勢資源,尤其是市場關注度、需求度高的資源,如高爾夫、溫泉、滑雪等,在某一地區富集,形成吸引核,吸引相關企業的規模化聚集;
第二,相關企業在該區域范圍內,對該類型旅游資源進行集中式、連鎖式、競爭化的開發和建設,形成基于這類旅游資源的專項產品供給和專項市場開拓;
第三,以規模化、品質化的專項產品吸引游客,形成游客在該區域的集中和聚集,形成旅游熱點,帶動區域旅游發展;
第四,依托旅游發展的品牌效應,吸引更多相關旅游企業,產業規模擴張,產業鏈延長,形成該類型產業橫向、縱向的雙向發展;
第五,產業發展環境優化,產業融合度提高,形成良性發展結構,整體聯動性增強,實現專業化集群。
2、旅游產業專業化集群的特點
1)以特色產業為依托,形成專業化旅游品牌,打造區域旅游產業的龍頭。
2)專業化集群具有很強的聚集度,整個旅游產業集群圍繞在核心資源或景區周圍,產生規模經濟效應。
3)通過專業化產業集群發展,實現特色產業本身和旅游的雙收益。
4)專業化集群模式下,旅游產業集群不可避免與其他產業形成關聯,帶動其他相關產業發展,推動區域旅游整體提升。
3、旅游產業專業化集群培育的建議
第一,確保產業核心層的資源質量,避免因核心資源質量下降,使得產業集群對相關企業和機構的吸引力降低,產業規模減少,良性結構被破壞。
第二,培育核心企業,增強核心企業擴張力,聚集中小企業,做大做強產業集群。
第三,不斷提升核心層旅游吸引物的品質,以其作為區域整體品牌形象,實現統一品牌、統一市場、統一運作,發揮專業化集群的規模經濟效應和品牌效應。
第四,針對專業化旅游產業集群,可建立產業聯盟,對產業集群的發展進行統一、有效的管理與監督。
(四)泛旅游帶動的立體網絡集群化模式
1、模式內涵和發展機制
(1)模式內涵
泛旅游帶動的立體網絡集群化模式,是在泛旅游產業理念下,依托旅游與其他產業的融合、聚集,超越傳統旅游六要素的范疇,形成以旅游產業帶動其他產業發展的多產業、立體網絡型產業集群。泛旅游帶動的立體網絡集群不是一種產業、也不一定在某個地點形成產業聚集,而是多產業融合、多業態布局、多點支撐、立體網絡化結構的旅游綜合集群體。
(2)動力機制與集群化過程
泛旅游產業帶動的立體網絡集群化模式,是以旅游發展帶動其他與旅游相關的泛旅游產業的發展,形成產業融合新型業態,由游客聚集引導消費聚集,由消費聚集形成產業聚集,由產業聚集形成產業集群的過程;
泛旅游產業整合的動力機制分析圖
泛旅游產業帶動的立體網絡集群化模式集群化過程如下:
第一,形成集群中心。依托資源優勢,以旅游產業為核心,形成具有很強旅游吸引力的產業凝聚中心。
第二,打造聚集體。圍繞集群中心,地理上相互接近的企業之間通過產品的交易、旅游項目的聯合開發等,形成聚集體。
第三,旅游聚集體的多元化培育。圍繞集群中心,根據功能組合的需要,使不同功能的旅游集聚體在其周邊不斷發育壯大,最大程度發揮規模集聚效應,形成多元化旅游產品供給。
第四,產業集群的融合化提升。在“集群中心+多元化聚集體”架構的基礎上,隨著旅游產業的發展,交易網絡與社會網絡融合,產業鏈的延伸,聚集體內部、聚集體之間以及集群中心與聚集體之間的融合加深,產業集群的穩定性不斷提升。
2、泛旅游產業帶動的立體網絡集群架構
泛旅游產業帶動的立體網絡集群架構,“立體”體現在多層次的產業聚集:
一是業態的聚集:業態聚集是立體網絡架構中的最小聚集單元,以某一產業中的某一種業態為形式,通過與此相關的企業、機構等經營單位,形成規模化,如酒店群、美食街等。
二是單一產業的聚集:旅游業或與旅游相關的其他某一種產業,在某一區域內依托核心吸引物形成單一產業的聚集,形成諸如會展中心、溫泉城、養生城、農業園等。
三是產業之間融合聚集:不同產業之間,通過產業鏈的延伸和交叉,形成相互之間的融合,形成聚集。如溫泉產業與會議產業融合形成溫泉會都、酒店與高爾夫融合形成高爾夫度假區等。
四是泛旅游產業整合聚集:業態聚集、產業聚集與產業間融合等在不同領域、不同層次、不同階段,以旅游業為核心,通過泛旅游產業的整合,形成綜合型、立體網絡的產業聚集體。
泛旅游產業集群的立體網絡架構
3、泛旅游產業帶動的立體網絡集群特點
泛旅游產業帶動的立體網絡集群,具有與其架構相對應的特點:
1)多層次綜合型。從業態到產業內部、到產業之間、再到泛旅游產業整合,泛旅游帶動的產業集群是一個多層次的集群綜合體,涉及到多種業態、多種產業、多元形態的聚集,在綜合型的聚集體內,又可能形成中型產業聚集體,小型業態聚集體等。
2)產業規模化。泛旅游產業集群涉及面廣,幾乎涵蓋旅游及所有相關產業,因此這種模式下的產業集群規模是非常龐大的,超越了旅游目的地系統集群化模式。
3)擺脫空間局限性。立體網絡模式下的產業集群,涉及面廣,聚集形式多樣,其內部的中小型集群具有一定的分散性,擺脫了其他產業集群模式在空間上的聚集性,但分散下的聚集單元仍可以通過產業鏈形成凝聚,產生集聚效應。
4)較強的競爭力。一方面,立體式產業集群涉及多元化的集群體,資源組合度高,集群內部單元之間功能互補,能夠滿足游客的多樣化旅游需求,集群風險較小;另一方面,產業集群內部分工明確,企業之間競合協同效應好,彼此之間形成合力,使得集群體具有較強的競爭力。
4、泛旅游產業集群的培育建議
強化集群核心,避免產業核心吸引力減少,因此要不斷創新,跟蹤市場趨勢,打造與時俱進的旅游產品。同時,在核心吸引力的強化下,加強旅游與其他相關產業之間的融合發展,構建良性的產業集群發展結構。

- 關注綠維文旅
微信號:lwcj2005
公眾號:綠維文旅 - 創意經典·落地運營
文旅康養·特色小鎮·鄉村振興開發運營服務商
好創意、可落地一流規劃在綠維
新鮮資訊、原創觀點、專題研究、實戰案例,每天精選分享
相關閱讀
- ·旅發網 | 泛旅游整合平臺2.0,讓旅游開發運營更簡單2018-11-06
- ·山東棲霞葡萄酒莊園文化產業城2013-12-26
- ·泛養老產業集群引導的區域綜合開發新模式――充分利用民間資本發2013-12-12
- ·林峰院長談旅游業與新型城鎮化2013-11-13
- ·林峰院長談"三產"助力老工業城市轉型2013-11-01
- ·林峰院長解讀新型城鎮化商機2013-09-12
- ·林峰院長做客《旅游經濟觀察》談旅游引導的新型城鎮化2013-06-04
- ·林峰院長談2013年國內旅游市場新趨勢2013-05-17
- ·新時代背景下旅游地產的創新升級2013-05-03
- ·綠維創景林峰:旅游地產已經成為中國夢的重要推手2013-04-27
旅游運營回答
- 特色小鎮的發展架構有哪些?
- 1、以特色產業為引擎的泛產業聚集結構特色小鎮主要聚焦自身優勢的特色產業;[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