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人大擬立法:濕地內建房必須先做環評
橫縱向調查數據
記者從北京市人大常委會獲悉,在5月底的常委會第33次會議上初次審議的《北京市濕地保護條例》(草案),目前已進入修改階段,修改中將進一步明確北京市濕地保護按照分級分類的原則實行管理,細化了濕地范圍內建設項目實行前置環境評價的相關規定,并在濕地保護目標責任制中明確提出,確保本市濕地面積不減少的零凈損失原則。
全市現有5.14萬公頃濕地已達保護下限
濕地與森林、海洋是地球上三個最大的生態系統,對維持生態平衡、保護生物多樣性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被喻為“地球之腎”,具有涵養水源、保持水土,調蓄洪水、補充地下水,降解污染、凈化水質,固碳釋氧、調節氣候、凈化空氣和維持物種基因庫等多種功能。據研究,濕地的生態服務價值是同等面積森林的8至10倍。
去年8月,本市濕地保護立法通過了市人大常委會的立項論證,市園林綠化局、市政府法制辦、市人大常委會農村辦、法制辦等部門迅速開展調研起草工作。據市園林綠化局介紹,目前全市濕地總面積5.14萬公頃,僅占全市國土總面積的3.13%,其中河流、沼澤等天然濕地占46.4%,蓄水區、水塘、灌溉溝渠、水田等人工濕地占53.6%。濕地為近50%的野生植物、76%的野生動物提供了棲息地,同時又是本市重要的水源地,直接服務于人們的生產生活。
5.14萬公頃、3.13%的比例是一個什么概念?多位市人大常委會委員和人大代表在審議發言中提出,首先要對本市的濕地現狀作出科學客觀準確的評價。
橫向比:僅為全球平均水平一半
參與本次立法起草工作的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濕地研究所所長崔麗娟研究員說,目前世界上對于濕地在國土面積中的占比沒有一個科學、合理、公認的標準,但濕地在全球陸地總面積中所占的比例是6%,再綜合考量國際大城市的濕地平均水平,北京的濕地比例3.13%絕對是偏低的。
縱向比:減少速度快于世界水平
在調研中,市人大常委會主任杜德印向起草組成員推薦講述北京水系生態環境歷史變遷的《水鄉北京》一書,并引用書中明代詩人文征明的詩句“春湖落日水拖藍,天影樓臺上下涵。十里青山行畫里,雙飛白鳥似江南”,引發大家對北京水系濕地發展變遷的歷史性思考。
據介紹,上世紀60年代,本市的濕地面積還有12萬公頃,80年代減少到7.5萬公頃,又歷經30年減少到現在的5.14萬公頃,相當于50年減少了57%,而全世界近一百年來濕地減少的數量是50%。
調研中進一步發現,受本市嚴重缺水、人口資源環境矛盾等條件制約,部分河流多年斷流、干涸,濕地面積逐漸減少,功能逐步退化,剩余濕地承載的環境壓力越來越大。目前全市共有濕地1916塊,其中人工濕地較多,斑塊化明顯,8公頃以下濕地1300塊,占67.8%,100公頃以上濕地71塊,占3.7%,各個濕地之間缺乏必要的有機聯通。
市人大常委會根據這些數據認為,本市濕地資源已經達到生態環境建設所能容忍的下限,絕不能容許對濕地一絲一毫的非法侵占利用,必須向保護耕地一樣嚴格保護濕地,嚴格占用審批程序,嚴格執行占補平衡,積極創造條件建設濕地,實現本市濕地面積的零凈損失。
本文關鍵字: 查看更多

- 關注綠維文旅
微信號:lwcj2005
公眾號:綠維文旅 - 創意經典·落地運營
文旅康養·特色小鎮·鄉村振興開發運營服務商
好創意、可落地一流規劃在綠維
新鮮資訊、原創觀點、專題研究、實戰案例,每天精選分享
相關閱讀
- ·多家航企發布北京進出港航班國內客票退改政策2021-01-07
- ·重磅!中央經濟工作會議:8大任務 24大要點2020-12-21
- ·“2019年中國新型城鎮化論壇”舉辦2019-01-21
- ·董長瑞:激發鄉村振興的組織動能2019-01-10
- ·以鄉風文明引領鄉村振興2018-12-28
- ·省文化和旅游廳 加快發展全域旅游和文化創意產業2018-12-14
- ·鄉村振興 規劃先行—《湖南省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2018-12-13
- ·河北省旅游高質量發展規劃(2018-2025年)出爐2018-12-12
- ·人大代表進鄉村奏響鄉村振興最強音2018-12-11
- ·國家頒布的2項“旅游政策”,一項國人歡喜,一項韓國人“難受”2018-12-11
旅游運營回答
- 特色小鎮的發展架構有哪些?
- 1、以特色產業為引擎的泛產業聚集結構特色小鎮主要聚焦自身優勢的特色產業;[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