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關于加強環境保護重點工作的意見
解決突出環境問題
二、著力解決影響科學發展和損害群眾健康的突出環境問題
(五)切實加強重金屬污染防治。對重點防控的重金屬污染地區、行業和企業進行集中治理。合理調整涉重金屬企業布局,嚴格落實衛生防護距離,堅決禁止在重點防控區域新改擴建增加重金屬污染物排放總量的項目。加強重金屬相關企業的環境監管,確保達標排放。對造成污染的重金屬污染企業,加大處罰力度,采取限期整治措施,仍然達不到要求的,依法關停取締。規范廢棄電器電子產品的回收處理活動,建設廢舊物品回收體系和集中加工處理園區。積極妥善處理重金屬污染歷史遺留問題。
(六)嚴格化學品環境管理。對化學品項目布局進行梳理評估,推動石油、化工等項目科學規劃和合理布局。對化學品生產經營企業進行環境隱患排查,對海洋、江河湖泊沿岸化工企業進行綜合整治,強化安全保障措施。把環境風險評估作為危險化學品項目評估的重要內容,提高化學品生產的環境準入條件和建設標準,科學確定并落實化學品建設項目環境安全防護距離。依法淘汰高毒、難降解、高環境危害的化學品,限制生產和使用高環境風險化學品。推行工業產品生態設計。健全化學品全過程環境管理制度。加強持久性有機污染物排放重點行業監督管理。建立化學品環境污染責任終身追究制和全過程行政問責制。
(七)確保核與輻射安全。以運行核設施為監管重點,強化對新建、擴建核設施的安全審查和評估,推進老舊核設施退役和放射性廢物治理。加強對核材料、放射性物品生產、運輸、貯存等環節的安全管理和輻射防護,促進鈾礦和伴生放射性礦環境保護。強化放射源、射線裝置、高壓輸變電及移動通信工程等輻射環境管理。完善核與輻射安全審評方法,健全輻射環境監測監督體系,推動國家核與輻射安全監管技術研發基地建設,構建監管技術支撐平臺。
(八)深化重點領域污染綜合防治。嚴格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劃分與管理,定期開展水質全分析,實施水源地環境整治、恢復和建設工程,提高水質達標率。開展地下水污染狀況調查、風險評估、修復示范。繼續推進重點流域水污染防治,完善考核機制。加強鄱陽湖、洞庭湖、洪澤湖等湖泊污染治理。加大對水質良好或生態脆弱湖泊的保護力度。禁止在可能造成生態嚴重失衡的地方進行圍填海活動,加強入海河流污染治理與入海排污口監督管理,重點改善渤海和長江、黃河、珠江等河口海域環境質量。修訂環境空氣質量標準,增加大氣污染物監測指標,改進環境質量評價方法。健全重點區域大氣污染聯防聯控機制,實施多種污染物協同控制,嚴格控制揮發性有機污染物排放。加強惡臭、噪聲和餐飲油煙污染控制。加大城市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力度。加強工業固體廢物污染防治,強化危險廢物和醫療廢物管理。被污染場地再次進行開發利用的,應進行環境評估和無害化治理。推行重點企業強制性清潔生產審核。推進污染企業環境績效評估,嚴格上市企業環保核查。深入開展城市環境綜合整治和環境保護模范城市創建活動。
(九)大力發展環保產業。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擴大環保產業市場需求。鼓勵多渠道建立環保產業發展基金,拓寬環保產業發展融資渠道。實施環保先進適用技術研發應用、重大環保技術裝備及產品產業化示范工程。著重發展環保設施社會化運營、環境咨詢、環境監理、工程技術設計、認證評估等環境服務業。鼓勵使用環境標志、環保認證和綠色印刷產品。開展污染減排技術攻關,實施水體污染控制與治理等科技重大專項。制定環保產業統計標準。加強環境基準研究,推進國家環境保護重點實驗室、工程技術中心建設。加強高等院校環境學科和專業建設。
(十)加快推進農村環境保護。實行農村環境綜合整治目標責任制。深化“以獎促治”和“以獎代補”政策,擴大連片整治范圍,集中整治存在突出環境問題的村莊和集鎮,重點治理農村土壤和飲用水水源地污染。繼續開展土壤環境調查,進行土壤污染治理與修復試點示范。推動環境保護基礎設施和服務向農村延伸,加強農村生活垃圾和污水處理設施建設。發展生態農業和有機農業,科學使用化肥、農藥和農膜,切實減少面源污染。嚴格農作物秸稈禁燒管理,推進農業生產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加強農村人畜糞便和農藥包裝無害化處理。加大農村地區工礦企業污染防治力度,防止污染向農村轉移。開展農業和農村環境統計。
(十一)加大生態保護力度。國家編制環境功能區劃,在重要生態功能區、陸地和海洋生態環境敏感區、脆弱區等區域劃定生態紅線,對各類主體功能區分別制定相應的環境標準和環境政策。加強青藏高原生態屏障、黃土高原―川滇生態屏障、東北森林帶、北方防沙帶和南方丘陵山地帶以及大江大河重要水系的生態環境保護。推進生態修復,讓江河湖泊等重要生態系統休養生息。強化生物多樣性保護,建立生物多樣性監測、評估與預警體系以及生物遺傳資源獲取與惠益共享制度,有效防范物種資源喪失和流失。加強自然保護區綜合管理。開展生態系統狀況評估。加強礦產、水電、旅游資源開發和交通基礎設施建設中的生態保護。推進生態文明建設試點,進一步開展生態示范創建活動。
本文關鍵字: 查看更多

- 關注綠維文旅
微信號:lwcj2005
公眾號:綠維文旅 - 創意經典·落地運營
文旅康養·特色小鎮·鄉村振興開發運營服務商
好創意、可落地一流規劃在綠維
新鮮資訊、原創觀點、專題研究、實戰案例,每天精選分享
相關閱讀
- ·文化和旅游賦能鄉村振興“十佳”案例和優秀案例擬入選名單2024-03-05
- ·《歷史文化名城和街區等保護提升項目建設指南》“六不”要求2024-03-05
- ·《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全面推進美麗中國建設的意見》 1月11日發2024-01-12
- ·《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24年本)》2024-01-11
- ·打造全國專精特新名城的杭州方案(8大措施)2023-10-30
- ·浙江“千村示范、萬村整治”的六大經驗2023-10-30
- ·關注!2024年文旅創建申報項目匯總2023-10-17
- ·重點關注!2024年12個鄉村振興創建申報項目2023-10-16
- ·一文了解中國美麗休閑鄉村政策、名單與創建流程……2023-09-26
- ·新一批國家級旅游度假區申報工作開始(含評價細則詳解)2023-07-25
旅游運營回答
- 特色小鎮的發展架構有哪些?
- 1、以特色產業為引擎的泛產業聚集結構特色小鎮主要聚焦自身優勢的特色產業;[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