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市政協建言加快文化創意產業發展
中共十七屆六中全會提出了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戰略任務和宏偉目標。為全面深入貫徹落實全會精神,促進我市文化創意產業跨越式發展,打造“文化青島”,市政協在政府有關部門的支持下,組織了專題調研和學習考察。
委員們認為,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把發展文化創意產業擺在突出的位置,在經濟發展面臨諸多挑戰的形勢下,文化創意產業穩步、健康發展,形成了門類齊全的文化創意產業集群,文化創意產業市場主體不斷壯大,產業規模日益擴張,品牌影響力和競爭力持續增強,對全市經濟增長貢獻加大,成為我市應對國際產業調整的一個新的戰略性產業,為“調結構、轉方式、促發展”發揮了積極作用。
委員們認為,“十二五”期間,青島文化創意產業應按照世界眼光,國際標準,發揮本土優勢的要求,立足當前,面向未來,在堅持高起點謀劃、全方位推進的基礎上,重點抓好文化創意、高新技術、市場體制、投融資機制和旅游產業五個方面的深度融合,以國際市場為導向,構建創新能力明顯提升,發展活力顯著增強,產業布局科學合理,產業特色更加鮮明的跨越式發展新格局,成為文化青島建設的重要支撐。為此,提出如下建議:
一、推進文化創意、高新技術、市場體制、投融資機制和旅游產業的深度融合,促進新觀念與新體制、機制的形成,加快文化創意產業及相關產業的發展。
(一)設置獨立的文化創意產業職能部門,加大統籌協調權威和力度,促進體制融合。借鑒國內先進地區發展文化創意產業的經驗做法,成立正局級的市政府文化產業發展辦公室,列為獨
立的政府專門工作機構,全面承擔和履行我市文化創意產業政策制定、措施完善、綜合協調、組織引導,以及資源配置、項目策劃、市場推介、扶持資金使用、招商引資等各項工作職能,強化政府的主導作用和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
(二)推進文化創意產業與旅游業的融合。依托城市特色風貌、特色建筑等,發展歐陸風情建筑文化游; 依托海濱旅游資源,發展婚慶文化游;依托太清宮、湛山寺、天主、基督等宗教建筑,開展旅游;依托康有為、老舍等名人故居,發展文化名人尋跡游;依托天柱山魏碑、嶗山刻石等,發展書法文化游;依托中共青島支部舊址、海軍博物館等,發展紅色文化游;依托青島啤酒博物館、葡萄酒博物館、青島啤酒城等,發展酒文化游;依托海底世界、極地海洋世界和對游客開放的海洋院所等,發展海洋文化游;依托匯泉廣場、音樂廣場、大劇院等設施,發展藝術文化游;開發田橫島、靈山島等海島,發展以漁村民俗文化為特色的海島度假游;整合即墨溫泉旅游資源,打造以健身、理療為主題的溫泉養生文化度假游;針對山岳景區,深度保護開發嶗山、大澤山等風景區,發展生態觀光游;增加海上旅游航線,規劃建設國際豪華郵輪碼頭和一批游艇俱樂部,發展游艇、帆船、游釣等海上游;開展空中看青島,推進新興安全的航空旅游;依托海爾、青啤、青島港等工業企業和現代農業園區,發展工業游和農業生態游。通過融合拉長文化創意產業鏈條。
(三)搞好文化與工業和科技的融合,推動文化創意產業升級轉型。實施創意青島計劃,扶持一批工業設計、廣告創意、視聽設備、音樂器材、工藝品開發等方面的文化企業。積極發展數字、網絡等高新技術,培養高端文化業態,加快推進“三網融合”和“三屏融合”。繼續實施重大項目帶動戰略,加快華強文化科技產業園等50余項重大項目建設。
(四)創新資本運作模式,搭建功能完備的文化產業投融資平臺,加速文化與金融的融合。借鑒上海、南京、西安等地的成功經驗,組建國有獨資青島文化產業發展集團公司,構建引領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的核心主導力量。重點業務:一是發揮文化產業專項資金的引領作用,面向數字娛樂、影視、動漫等新興文化產業項目,開展股權投資;二是與金融機構加強合作,設立文化企投資業擔保中心和文化產業風險投資公司,為全市“專、精、特、新”中小文化企業提供集無形資產保險、無形資產質押貸款、擔保貸款、創業投資、風險投資等一攬子融資服務;三是整合青島市優勢文化企業,發行公司股票和企業債券,在資本市場進行直接融資。
二、編制出臺《青島市文化創意產業十二五規劃綱要》及相關條例。科學合理地規劃確立青島文化創意產業的目標、思路、內容和保障措施,并做好與全市總體規劃的銜接,充分發揮規劃的引導和調控作用。
抓緊地方性法規《青島市文化創意產業發展促進條例》的編制頒布,以法規范政府、企業、從業人員、文化經營者的關系,明確我市文化創意產業發展中創意保護、企業認定、項目扶持、園區建設等方面的程序和標準。設立市民文化消費券,培育和引導市民文化消費意愿,提升市民的文化消費水平,拉動文化產業發展。進一步加大文化執法力度,維護文化創意產業健康持續發展。
三、打造政策服務平臺,構建具有青島地方特色的文化創意產業支撐扶持體系。
(一)推出文化招商組合扶持政策,進一步加大文化創意產業扶持力度,構建一流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環境平臺。用活、用足現有的文化產業專項扶持資金,防止資金“沉睡”,并隨文化創意產業發展情況逐步遞增資金額度。應借鑒西安曲江新區的成功經驗,適時推出“文化扶持資金+貸款擔保+風險投資+財稅補貼+房屋補貼”的扶持政策,大幅度提高文化企業入駐青島的吸引力,促進區域文化企業的快速聚集和全文化產業鏈的發展。
(二)凸顯城市品牌效應,爭創聯合國創意城市聯盟“音樂之都”,搭建文化產業國際合作平臺。“創意城市聯盟”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2004年設立的對文化創意方面具有國際影響力城市的認證。目前,國外已有德國柏林等20多個城市獲此稱號;我國上海、深圳獲“設計之都”、成都獲“美食之都” 認證。青島應發揮“音樂之島”城市品牌優勢,向聯合國申報“音樂之都”稱號,加入世界創意城市聯盟,拓展與世界知名城市的交流與合作,推動文化產業在更廣范圍、更高層面的擴張發展。
(三)推進一批高端影視創意、交易、人才培訓項目,搭建影視產業要素匯集平臺。借助青島“影視之城”城市品牌,積極推進鳳凰島影視演藝中心、北京電影學院青島創意媒體學院、國家廣電總局批準建設的青島(國家)電影交易中心等影視產業項目建設,面向世界搭建中國電影的生產要素市場和展示交易平臺,高起點創作生產一批具有國際水準、中國一流、具有青島元素的影視產品,形成影視人才培訓、策劃拍攝、產品交易等完整的影視產業鏈條。
(四)爭創國家數字出版基地,打造國內領先的數字出版平臺。以海爾集團、海信集團為依托,發揮通信運營商的渠道優勢、終端制造企業的技術優勢,積極打造數字出版內容、技術、運營一體化的投送平臺,吸引全國數字出版資源投送到多媒體電視、平板電視、手機等終端,打造完善的數字出版產業鏈條。以此為基礎,整合海爾、海信、出版集團、報業集團等企業的優質資源,形成我市的數字出版產業發展集群,盡快以市政府名義向新聞出版總署申請創建青島國家數字出版基地。
(五)申辦青島(國際)海洋文化產業博覽會,搭建具有世界影響力的文化產業交流平臺。借鑒中國(深圳)文化產業博覽會和省文博會的經驗,申請由文化部、國家廣電總局、新聞出版總署、青島市政府等部門聯合主辦中國(青島)海洋文化產業博覽會,將青島已有的中國海洋節更名為“中國海洋文化節”納入其中,努力打造國內最大、國際知名的以海洋為主題的文化產業展會,使青島成為區域文化產業項目合作、產品和服務交易、產業信息交流中心。
(六)建設青島版權產業促進中心和國際版權交易中心,搭建版權創造、運用和交易平臺。借鑒上海、深圳等城市先進經驗,爭取國家版權局支持,設立青島國際版權交易中心,面向中國北方地區開展影視劇、動漫、舞臺劇衍生產品開發的版權登記、合作、公布、評估和交易,使青島成為全國北方版權交易中心,以此激發青島文化創意產業從業人員的創意和創作熱情,匯集全國文化創意資源,推動“十二五”期間青島文化創意產業又好又快發展。
本文關鍵字: 查看更多

- 關注綠維文旅
微信號:lwcj2005
公眾號:綠維文旅 - 創意經典·落地運營
文旅康養·特色小鎮·鄉村振興開發運營服務商
好創意、可落地一流規劃在綠維
新鮮資訊、原創觀點、專題研究、實戰案例,每天精選分享
相關閱讀
- ·啟幕在即:峰火文創大會(2023)福轉全球活動暨第78屆峰火文創論壇2023-12-19
- ·9家園區獲批成為國家級文化旅游產業園區2020-12-30
- ·文旅部公布首批國家文化和旅游消費示范城市和試點城市2020-12-30
- ·數字鄉村2020:智慧旅游大發展2020-12-29
- · 自然資源部:七方面推進村莊規劃2020-12-18
- ·文旅部公示:又有21家景區或將榮升5A級2020-12-18
- · 最新!第二批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名單公布!2020-12-18
- ·疫情過后游客出游意愿調研報告2020-03-14
- ·阿里文娛發布文化新消費報告:3.6萬場演出覆蓋217城,小城青年觀演消2019-09-28
- ·“鼓浪嶼”號首航慶典儀式在廈門舉行2019-09-27
旅游運營回答
- 特色小鎮的發展架構有哪些?
- 1、以特色產業為引擎的泛產業聚集結構特色小鎮主要聚焦自身優勢的特色產業;[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