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力重重 國內葡萄酒企業如何應對挑戰
2012年7月份出臺的《葡萄酒行業“十二五”發展規劃》中提出我國擁有世界上最大的葡萄酒消費潛在市場,“十二五”期間,隨著人民收入水平的提高、葡萄酒文化和知識的普及,以及消費者對營養健康的重視,低酒精度的葡萄酒在酒類消費中的比例將繼續增加,為行業發展提供了空間。
但是對于即將過去的2012年,對于國內葡萄酒生產企業來講不是一個輕松的年份,它們承受了來自于國外和國內的雙重壓力。
來自國外的壓力那就是洶洶涌進的進口葡萄酒,各種葡萄酒的展銷會進口酒的展位更是占到了70%。進口葡萄酒關稅的下調、歐洲經濟的不景氣、國內進口分銷渠道的疏通與鋪展等等,這些都是導致進口葡萄酒數量的激增和價格下行的主要原因。
來自國內的壓力,原始的壓力是源于葡萄酒產業的行業劃分和由此而承受的稅負和所能享受的產業政策。不同于國外,新中國的葡萄酒企業自誕生那一天就劃歸為輕工業。
還有不斷加劇的來自原料的壓力。確切地講,是來自土地的壓力。國外的葡萄酒廠一般隸屬于個人或合作社,始于葡萄園收益于葡萄酒。而國內的葡萄酒企業則是與果農利益相關而又沖突的不同群體。產量、質量、價格、供應量,這些十分不穩定的因素存在已久,且至今也沒有得到很好地解決,即便是企業+基地+農戶模式也仍存在隱憂。
日益加快的城鎮化和農村土地流轉的速度都使原來的葡萄果農有了更多的選擇。對于那些地處沿海和臨近城市的葡萄酒企業來講,葡萄原料的供給愈發不穩定,土地的使用成本也會更高。
此外,國內的葡萄酒企業今年又新增了兩重壓力,一是由新的葡萄酒產業“十二五”規劃帶來的,二是源于食品安全新規。
或許是由于產業劃分的緣故,“規劃”增加了行業準入的門檻,尤其是在產量和實施要求方面。實際上,本意雖好,但規劃者卻忽略了葡萄酒生產農業的屬性和半手工業的特點,過高地設立了準入條件。
在國外葡萄酒生產大國,如法國、意大利,西班牙等,小酒廠比比皆是,有的年產也就十幾噸,設施與設備也并不現代,但它們生產的葡萄酒卻特色鮮明,非同一般。過高的門檻不利于國內葡萄酒企業開發特色葡萄酒,也會阻礙以葡萄酒生產加旅游為特色的城市周邊地區的小企業的發展。
2012年國內的食品安全問題不少,也涉及到了葡萄酒企業。有句話叫做“道德是高度,法律是底線”。我們的葡萄酒食品安全要設定底線,但更要讓底線的設定科學、嚴謹、符合國際上同類產業的特點與習慣。
目前看來,國內的葡萄酒食品安全標準還有些含混,過于嚴苛,與國際上不太接軌,例如在一些慣常使用的輔料方面缺少明確的說明。
本文關鍵字: 查看更多

- 關注綠維文旅
微信號:lwcj2005
公眾號:綠維文旅 - 創意經典·落地運營
文旅康養·特色小鎮·鄉村振興開發運營服務商
好創意、可落地一流規劃在綠維
新鮮資訊、原創觀點、專題研究、實戰案例,每天精選分享
相關閱讀
- ·質檢總局:澳大利亞葡萄籽獲出口中國準入資格2013-12-26
- ·公安內部禁酒令新規,倒逼葡萄酒行業重視“家飲”?2013-12-23
- ·煙臺市葡萄與葡萄酒局開展全市葡萄酒行業聯合檢查行動2013-12-10
- ·英報:“禁酒令”推動中國酒商“放低身段”2013-12-06
- ·新疆和碩縣葡萄酒產業聯盟標準通過審定2013-11-27
- ·山東《蓬萊葡萄酒莊聚集區總體規劃》出爐2013-11-20
- ·健全旅游要素 打造國內最大的葡萄酒莊集群2013-11-11
- ·《酒類行業流通服務規范》頒布2013-11-07
- ·蓬萊葡萄產業鏈標準化之路2013-10-28
- ·河北省邢臺市出臺實施方案 構建食品企業誠信管理體系2013-10-21
旅游運營回答
- 特色小鎮的發展架構有哪些?
- 1、以特色產業為引擎的泛產業聚集結構特色小鎮主要聚焦自身優勢的特色產業;[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