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業——中美貿易戰下的研判和思考
導語
中美貿易戰持續升級,世界格局正面臨百年未有的大變局。在中美貿易戰背景下,旅游行業如何更好地融入國家戰略體系,清楚地研判旅游在國家發展中的作用,明晰旅游發展的未來路徑,需要深度的思考和審慎的判斷。
中美貿易摩擦再度升級。美方無視中方富有誠意的態度與行動,于華盛頓時間2019年5月10日0點01分開始,對2000億美元中國輸美商品加征的關稅從10%上調至25%。中方同步發表聲明,宣布不得不采取必要反制措施。時至今日,經濟全球化已經是必然趨勢,中國經濟已經與世界經濟連為一體,休戚相關。
從國際看,世界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各類風險疊加沖擊世界經濟穩定增長。全球經濟增速不斷放緩,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等機構近日均下調了明年世界經濟增長預期,全球經濟復蘇面臨復雜的挑戰。世界經濟回暖基礎不穩固;支持國際貿易高速增長的長期因素尚未形成;美國財政貨幣政策對世界經濟將有較大的負面溢出效應;逆全球化趨勢和貿易投資保護主義傾向加強,債務問題愈加嚴重;資產泡沫隨時可能破裂;地緣政治風險依然存在等。
從國內看,我國經濟正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投資增速下滑、消費增速放緩、外部環境不確定性有增無減、結構性改革進一步深化,新矛盾與新問題新挑戰交織,經濟面臨下行的壓力。
2018年中央經濟會議也明確“要看到經濟運行穩中有變、變中有憂,外部環境復雜嚴峻,經濟面臨下行壓力。這些問題是前進中的問題,既有短期的也有長期的,既有周期性的也有結構性的。要增強憂患意識,抓住主要矛盾,有針對性地加以解決。”
二次世界大戰給了世界格局重塑的契機,世界經濟秩序現在又面臨新的挑戰,這給予中國這樣的新興經濟體國家新的機會。全球經濟新格局的構建正在進行中,中國的改革開放和發展也進行到了關鍵的時間節點。
中美貿易戰正是經濟新格局構建關鍵時刻的重大事件,在這個重要節點上,中國如何把握機會,抵抗住新一輪的貿易對抗,構建屬于自己的國際貿易經濟體系,實現穩健的發展,對于中國來說至關重要。
我國旅游業經歷了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的發展過程。根據文化旅游部最新公開數據顯示,2018年,全國旅游業對GDP的綜合貢獻為9.94萬億元,占GDP總量的11.04%,旅游行業已經成為經濟增長的新引擎。如果說中國文化是大腦、中國科技是心臟、中國經濟是骨架、對外政治外交是血肉,中國旅游業則是潤滑劑,內部潤滑關節、外部增進友好。
進入2019年,一切都是全新的開始,在百年大變局的重要歷史時刻,我們要內塑文化、經濟、科技,外塑形象,旅游行業正是我們打出的太極組合拳,將發揮經濟政治領域“以柔克剛、四兩撥千斤”的太極之道,將在關鍵時刻成為重要因素,對內拉動消費,對外緩解貿易摩擦、增進文化交流,對國內發展和國際合作都將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因此,無論是政府部門,還是旅游投資商、開發商、運營商、從業人員,都應該明確旅游在國家發展中的戰略地位。
(一)旅游業引導生活方式的轉變
伴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社會生產力水平的提高,人們擁有的閑暇時間越來越多,旅行成為人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事情之一,旅行也成為人們追求休閑度假生活方式的主要手段。旅游業的發展在引導人們向休閑生活方式轉變上,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在旅游業的引導下,休閑成為人們實現自身價值的主要的生活方式。
(二)旅游業成為提高人民幸福指數的重要因素
業內專家曾經表示,經濟和旅游發展的根本目的在于增加幸福感。中國消費者已經不再滿足于基本的衣食住行,而追求更高層次的精神享受和服務體驗。更有人這樣判斷:旅游已經成為國人獲得幸福的重要方式之一,而旅游業更是一個增進人類幸福感的高尚行業。
中國進入新時代,我國的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之間的矛盾。滿足人民生活美好需求的方式有很多,其中旅游已經成為提高人民幸福指數的重要因素。
新型城鎮化將是中國未來5~10年綜合發展結構的核心主題,旅游產業及泛旅游產業整合,已經成為新型城鎮化的最具引擎效應的產業,成為政府與投資企業開展城市運營的重要路徑。以旅游引導的新型城鎮化建設包括:現有大型城市的擴張與升級,中小城鎮特色化發展、產城一體化項目開發與非建制性旅游城鎮化,新農村社區建設等多大方面。
從城市發展的總體架構看,大中型城市的旅游化發展,在舊城改造、新城建設、城鄉統籌、產城一體化發展基礎上,形成了城市休閑中心、城市休閑街區、休閑衛星城、環城游憩帶等等一個系統發展結構。
從鄉村振興的發展架構來看,鄉村的旅游化發展,在鄉村振興過程中,形成了中心村、中心鎮、度假綜合體、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等多種發展形態。
(四)旅游業助力構建鄉村發展新格局
逆城市化的需求成為構建城鄉互動新格局的重要引擎,城鄉互動結構關系是鄉村振興發展要素的主要來源。在城市居民養生養老需求、親子教育需求、休閑旅游需求等多重需求的引導下,城市人口下鄉、消費下鄉的現象日益明顯。在中國城鄉要素雙向流動的新格局下,打工農民返鄉創業,城市運營者、城市資本、技術人才、城市消費開始通過文旅、康養、休閑度假等方式進入鄉村,從而形成鄉村新產業,新產業與鄉村一產二產結合,形成鄉村新的發展結構。
(五)旅游業倒逼我國供給側改革
旅游業的飛速發展極大地改變了游客的出行方式,游客更加成熟,需求更加多樣,更趨向于購買散客化、深度化、體驗化、品質化的旅游產品。旅游行業作為綜合型行業,串聯食住行游購娛等多個行業,旅游需求的變化實際是對各個行業的發展提出了新的要求,這就倒逼中國旅游的供應鏈不斷創新突破,深挖旅游產品內涵,開發新產品、新服務,從而推進我國旅游供給側改革。
(六)具有一定拉動經濟就業作用
WTTC《全球旅游經濟影響研究》預測,2028年我國旅游業對GDP的直接貢獻將達5.58萬億,占GDP的3.9%,對GDP的綜合貢獻將達18.46萬億,占GDP的12.9%;直接就業3441萬,占全部就業的4.3%,綜合就業11649萬,占全部就業的14.7%。入境旅游消費將達1525億美元,占全部出口貿易的4.2%;旅游投資將達3097億美元,占全部投資的3.9%。中國旅游行業在拉動經濟發展、吸納就業、農村脫貧等方面都起到了新引擎的作用。
表1 2014-2018年旅游業對GDP的綜合貢獻
數據來源:《2017年全年旅游市場及綜合貢獻數據報告》、2014-2016年《中國旅游業統計公報》、文化和旅游部《2018年旅游市場基本情況》
(七)旅游業有助于增進國際間文化傳播
旅游業擁有“民間外交”職能,廣泛開展旅游文化交流活動、體育賽事活動、旅游節慶活動、旅游人才交流合作、學術交流、國際會議等一系列活動,可以讓更多的外國人走進中國,了解中國文化的智慧和真理,讓更多的中國人走向世界,了解世界文化。
繼2012年首次成為世界第一大出境游消費國和2013年首次成為第一大出境旅游客源市場以來,中國一直穩居世界出境旅游第一的地位。據文化旅游部公布的數據顯示,2018年中國公民出境旅游近1.5億人次,旅游外交也隨著中國出境旅游的發展,從邊緣走向中心,成為民間外交的重要載體。
(八)基于移動互聯網的移動社會
近年來,由于技術經濟和互聯網行業的快速發展,傳統旅游的商業形態受到沖擊,旅游產業鏈結構被顛覆。“旅游+互聯網”將成為服務貿易的重要內容,對于促進就業、促進經濟增長、擴大出口具有重要意義。
有資料表明,國際旅游年均增長率將達到世界經濟增長率的兩倍以上,到 2030 年達到 18 億人次。旅游將以其特有的開放性、帶動性和包容性帶動諸多其他產業和領域的融合發展,并能催生出一些新業態和新領域。人們將不再局限于住房的限制、戶口的限制,通過移動互聯網實現旅游的移動社會。
優質化發展將是旅游業未來一段時期的發展主題,高品質開發和精細化運營正是實現這一目標的破題關鍵。
旅游業融入國家發展戰略體系,國內旅游、出境旅游、入境旅游要齊頭并進發展。
旅游規劃設計單位應該基于國土空間規劃的理念,做到高品質開發,為旅游行業發展展開新藍圖。
旅游目的地應該優化供給結構,有計劃有目的的豐富產品結構,實現產品提質升級,提供更多優質產品。
旅游經銷商應該開拓創新,旅游產品銷售的組織形式、宣傳促銷上都需要有全域的思維,打造更多拳頭產品、質量精品。
政府部門在文旅融合后,則應該以文促旅,以旅彰文,文旅融合共榮發展,以文為魂,走出旅游國際化的新征程。
2018年,中國人均GDP近1萬美元,中等收入群體數量已經超過4億人,這是中國發展旅游的最大底氣。我國居民收入增長,居民消費增幅逐步加快,消費動力逐步強化,消費結構繼續升級。旅游業發展是刺激消費擴張,優化消費結構的重要帶動力量。2019年,旅游行業發展應該抓住四大發展機遇。
路徑一:基礎設施投資
國家統計局局長寧吉喆表示2018年,基礎設施投資相對制造業投資增長弱一點,基礎設施仍然是補短板的重要領域。未來,包括脫貧住房配套基礎設施、城鎮保障房供應、鄉村振興、農業水利等行業以及交通等領域,都是基礎設施投資補短板的重點。
基礎設施與公共服務的建設已經成為當前旅游發展乃至區域綜合發展重要的基礎性工作,尤其是全域旅游的發展,要求旅游交通網、智慧旅游網、公共服務體系網三網合一,構建全域覆蓋、全面發展、具有目的地結構體系的全面性服務架構。未來一段時期,旅游基礎設施的投資也將成為泛旅游重大的投資發展機遇。同時也將成為拉動經濟發展的重要手段。
路徑二:鄉村振興發展
2018年是鄉村振興年,大量的政策資金、政策優惠及社會資本涌向鄉村振興領域。農業農村部農村合作經濟指導司張天佐司長在近期發言中,提出“現代特色農業、農業生產性服務業、農村生活性服務業、鄉村傳統特色產業、農產品加工業、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鄉村建筑業、鄉村環保產業、鄉村文化產業”等9類鄉村產業,應重點研究和關注。
鄉村振興的投資領域少,可變現的路徑不多,農產品由于其季節性周期性以及市場局限性,在我國農產品附加值并不高,此時,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就成為了2019年拉動內需的最重要的發展路徑。
路徑三:文旅融合發展
文旅融合無疑是近年來旅游業發展中的重要議題,尤其是去年文化和旅游部正式掛牌,標志著中國開啟文化和旅游新時代,文旅產業也被公認為旅游產業發展的新藍海。如何使文旅融合不是簡單的“文化+旅游”,而是達到“1+1>2”的效果,顯然還需更多探索。
綠維文旅董事長林峰博士認為要從產業價值提升的角度看待文旅融合,就旅游產業的經濟價值而言,以挖掘產業新動能為基礎。
林峰博士提出國家旅游局和文化部合并后文旅融合工作的三大融合的發展新理念。
首先,人的融合,這個整合已經基本完成。
第二,場所的融合。所謂場所的融合是指文化場所和旅游場所的融合。文化旅游場所基本上都是文化管理場所。如何讓文化管理場所,成為旅游發展的場所,成為旅游景區景點的集散中心和消費場所。這仍然存在很大的問題。
第三,業態整合。傳統的文化場所主要業態以文化參觀為主,如何面對旅游的娛樂功能、娛樂功能等,文旅融合下的旅游要實現多層次的優化升級,需要實現五個方面的整合:資源整合、市場推廣整合、業態產品創新、技術利用融合、服務融合功能。
林峰博士指出,文旅融合,成為休閑旅游的重點,文旅融合重在創新。在創新的過程中,借力于新技術、新模式,基于新理念,在交叉融合中,文旅產業才能實現1+1>2的相互賦能效果,才能更好的拉動消費,刺激經濟發展。
路徑四:旅游跨界融合發展
旅游企業需要“跳出旅游看旅游”,積極發現市場需求中的旅游之外的潛在需求,深度挖掘市場,與其他行業進行各種跨界嘗試。綠維文旅根據產業發展情況,在原有十二大要素的基礎上,提出了新文旅“十八大要素”,即吃、住、行、游、購、娛、廁、導、智、商、養、學、福、情、奇、文、體、農,使旅游行業與零售業、金融業、新媒體、體育行業、醫療行業、養老行業等充分的跨界整合,衍生出民宿客棧、文創商品、低空旅游、旅拍、水上運動、文化探奇、休閑商業、實景演藝、研學旅行等文旅結合的新興業態,泛旅游行業將成為拉動消費重要抓手。
做規劃設計 當然找綠維
綠維文旅是城鄉規劃、旅游規劃“雙甲級”規劃設計院,專注于旅游引導的幸福產業·特色小鎮·鄉村振興領域規劃設計,以"創意經典·落地運營"為理念,可為文化、旅游、大健康、體育、農業、教育、房地產等區域綜合開發運營及項目落地建設提供規劃設計服務 。
本文關鍵字: 查看更多
- 關注綠維文旅
微信號:lwcj2005
公眾號:綠維文旅 - 創意經典·落地運營
文旅康養·特色小鎮·鄉村振興開發運營服務商
好創意、可落地一流規劃在綠維
新鮮資訊、原創觀點、專題研究、實戰案例,每天精選分享
相關閱讀
- ·陸曉杰:文旅融合,助力城市更新 精彩蝶變2024-01-09
- ·年終總結:文旅大咖談2024年文旅發展趨勢2024-01-03
- ·綠維文旅:鄉村旅游創新提升的四大重點2022-03-18
- ·游客服務中心4.0時代,如何實現特色提升?2022-03-17
- ·以市場為導向的景區提升“七法”2022-03-14
- · 綠維文旅:國家級旅游度假區的報、評、管!2022-03-07
- ·九大路徑推進文旅消費供給“新改革”2022-02-24
- ·四大維度解析游客服務中心創新設計2022-02-17
- ·冬奧元素火熱,冰雪旅游“燃”起來還要這樣做2022-02-11
- ·從“破圈”的“冰墩墩”看文旅IP必備三要素2022-02-10
旅游運營回答
- 特色小鎮的發展架構有哪些?
- 1、以特色產業為引擎的泛產業聚集結構特色小鎮主要聚焦自身優勢的特色產業;[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