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貨 | 旅游引導的新型城鎮化模式及體系
旅游引導的新型城鎮化,就是以旅游帶動下的泛旅游產業集群為產業基礎,由旅游帶來的消費集聚直接推動的城鎮化過程。旅游在消費帶動、產業帶動、價值提升、生態效應、幸福價值效應等方面的一些特性,決定了其引導的城鎮化在城鄉融合、生態環境、解決就業等方面,均有不俗的表現,在解決城鎮化的社會問題方面,給出了比較高效的解決方案。
綠維文旅認為,旅游引導的新型城鎮化包括現有大型城市的擴張與升級、中小城鎮特色化發展、產城一體化項目開發與非建制性旅游城鎮化、新農村社區建設等方面,包含了四大模式,形成了七大體系。
一、旅游引導的新型城鎮化模式
新型城鎮化不只是創建新城,也包括老城市的擴張升級。從城鎮體系結構的分層提升與建設上進行細分,旅游引導的新型城鎮化包括現有大型城市的擴張與升級、中小城鎮特色化發展、產城一體化項目開發與非建制性旅游城鎮化、新農村社區建設等四大方面,這四個層次有著不同的模式與機理。
1、城市旅游化模式
這里的城市是指擁有50萬以上人口的超大型、大型及中型城市,其本身就是客源地,很多也是目的地。通過旅游吸引力建設,將大大提升城市品牌與城市服務產業發展空間。
大中型城市的旅游化發展,主要是包括城市景區開發、新型城市休閑中心建設、舊城改造休閑街區化發展,休閑衛星城組團化建設,環城游憩帶城鄉統籌開發這五種方式。
從城市發展的總體架構看,大中型城市的旅游化發展,在舊城改造、新城建設、城鄉融合、產城一體化發展基礎上,形成了城市休閑中心、城市休閑街區、休閑衛星城、環城游憩帶等組成的系統發展結構。
舊城改造出休閑區,新城建設出休閑區,城市從攤大餅,轉化成為綠色覆蓋、休閑組團發展的花園城市。其中,通過休閑衛星城和環城游憩帶的發展,形成中心區居民外遷,同時進行舊城改造,形成新的組團,并通過城市綠化改善環境,形成花園城市、組團城市,從而形成大中型城市內部提升及向外擴張,這是大型城市升級的最佳路徑之一。詳見下圖。
旅游引導的大中型城市結構
2、旅游城鎮建設模式
小型地級市、縣級的中心鎮和建制鎮,帶動性相對于大中城市較弱,但易于形成鮮明的主題性特征,可以走特色旅游城鎮化之路,這是我國最重要的旅游城鎮化模式。
對于本身就擁有豐富旅游資源的中小城鎮:
- 可依托自然資源,實現旅游特色化發展,形成濱海城鎮、濱河城鎮、濱湖城鎮、冬季度假城鎮、夏季度假城鎮、溫泉城鎮、滑雪城鎮等特色城鎮;
- 基于文化資源,可以打造文化名城名鎮、休閑古城古鎮、民族風情城鎮、民俗風情城鎮、藝術城鎮、工藝城鎮、創意文化城鎮、商貿購物城鎮、電影城鎮等;
- 依托旅游景區,可以打造各類接待型城鎮,借力景區的泛旅游延伸,可以打造會展城鎮、運動城鎮、休閑農業城鎮;
- 依托于特色資源、特色工業、特色批發市場等,可以打造酒城、玉城、家具城。
對于一些沒有這么強勁吸引核的小城鎮,需要挖掘資源,開發旅游產品,尋找泛旅游產業發展的契機,推進旅游城鎮化。并非所有城鎮化都必須進行旅游化,但在不同程度上利用旅游化手法,可以使城鎮化獲得更好的效果。
3、旅游綜合體模式
旅游綜合體是一種特殊的新型城鎮化形態,既不是傳統的旅游景區,又不是純粹的住宅社區,也不是建制型城鎮,更不是新型農村社區,而是基于城鄉之間,如城市郊區、鄉村地區、大景區外圍區域等,具有一定旅游資源與土地空間的地塊,依托良好的交通條件,通過旅游的“搬運效應”,將城市的旅游消費力搬運到開發地塊,從而帶動該地塊的土地綜合開發,實現泛旅游產業聚集、旅游人口聚集和相關配套設施的發展,形成旅游休閑導向的新型城鎮化聚落。
旅游綜合體以泛旅游產業的整合為根本支撐、以休閑化消費的聚集為核心動力、以設施和配套的配置為重要基礎、以服務和管理的創新為基本保障,已經成為廣大適宜區域實施就地城鎮化的主流模式之一。
4、旅游新農村社區模式
旅游新農村社區模式是旅游引導的就地城鎮化的最普及的模式之一?;诔青l一體化的大背景,以農旅產業鏈打造為核心,以鄉村觀光休閑度假功能為主導,以鄉村觀光休閑業態為特色,以鄉村商業休閑地產為支撐,以田園鄉居生活為目標,通過土地整合、城市基礎設施引入、文化特色的呈現、農民就業的解決,進行獨立村的改造升級,向旅游綜合社區發展,是這一模式的主要路徑。
旅游對于新農村社區建設,具有良好的產業推進價值,主要是使農民找到產業轉化依托的同時,可以把生活資源轉化為生產資源,就地發展產業。
二、旅游引導的新型城鎮體系
旅游產業導向下的泛旅游產業聚合的區域經濟與城鎮化綜合開發,形成了城鎮向田園城市發展的方向,一批非建制城鎮化結構發展起來,以旅游綜合體、旅游新農村社區為依托,形成了新型的、更加完善的城鎮化體系。
1、旅游中心城市
隨著后工業化時代的到來,城市綜合實力不斷增強,城市環境和配套設施得到改善,大多數中心城市不僅僅是客源地,還是重要的旅游目的地。它們以旅游聚集作用為特征,具有較高的承載力與多功能性,內部居民的出游力與休閑需求較強,對周邊地區發展起到輻射帶動作用。
一方面,大中型城市對外輸出旅游者、消費者,憑借其休閑、娛樂、度假、居住等需求,形成泛旅游產業支撐,帶動周邊小城鎮的發展,促進城鄉融合。
另一方面,大中型城市的多種功能及配套設施,能夠吸收外地游客,形成旅游集散。
中心城市的旅游發展中,通過商務游憩區(RBD),休閑商務、會展區,休閑商街的建設,作為城市文化集中表現的載體,具有生態性、景觀性、休閑性等特點,形成旅游核心吸引力。城市公園、郊野休閑公園、主題樂園等城市配套,既是為市民服務的重要公共設施,也承擔表現城市文化、增強旅游者體驗雙重功能。
2、休閑衛星城
衛星城和中心鎮在城市體系中是一個層次,是依附于大城市、與大城市密切聯系又相對獨立的外圍城市。
我國城鎮化進程迅速,給城市體系中的衛星城及中心鎮帶來發展機遇。由于區位優勢、市場優勢、資源優勢等條件,大城市周邊的休閑衛星城及中心鎮,成為了出游率較高的城市居民周末或小長假休閑的第一選擇。
3、旅游小城
依托于縣級城市的中心鎮,形成旅游休閑小城的基礎非常好。
多年來,縣域旅游發展,塑造了一批旅游小城、休閑小城,如麗江、武夷山市等,都是旅游目的地經典小城。
4、旅游小鎮
旅游小鎮的帶動性相對大中城市較弱,但易于形成鮮明的主題性特征,與產業聯系極為密切。
旅游小鎮的發展須采取城鎮建設與旅游經濟的整體經營、整體規劃以及產權結合經營的模式,增加人口承載力,帶動城市化水平,加快城鄉融合發展。
5、旅游綜合體
旅游綜合體是基于一定的旅游資源與土地基礎,以旅游休閑為導向進行的土地綜合開發。
旅游綜合體以旅游產業園區為核心,以互動發展的度假酒店集群、綜合休閑項目、休閑地產社區為重要功能構建,整體形成服務品質較高的旅游休閑聚集區。
這種模式是非建制型城鎮化,但屬于城市架構的重要方面。
6、旅游休閑度假區
旅游業的發展使具有豐富旅游資源的地方開發成旅游景區,由于旅游景區的吸引,形成游客聚集,從而使這些景區、度假區內部和周邊原本是自然景觀的地方聚集大量的商業和服務業,原本居住的農民變成旅游從業人員。
同時,隨著旅游進一步開發,旅游道路、交通、水電等等城鎮設施建設不斷完善,社會公共服務配套提高,形成原有城鎮居民、農民城鎮化居住、產業傭工聚集居住、外來游客居住、外來休閑居住(二居所)、外來度假居住(三居所)聚集,從而形成了旅游區城鎮化。
7、旅游新農村社區
新農村社區以及大城市郊區旅游化發展,是解決農村就地城鎮化的有效途徑。村莊依托旅游,特別是旅游接待村落,把生活資料轉化為生產資料,可以用自己的房屋從事旅游服務產業,從而把農民身份轉化為居民、農業轉化為服務業、村莊也轉化為城鎮化的社區。
通過旅游進行土地整合、城市基礎設施的引入、文化特色的呈現、就業的解決,進行城中村、大城市郊區、以及獨立村的改造升級,以此推動新農村社區建設。
封圖來源攝圖網
本文關鍵字: 查看更多
- 關注綠維文旅
微信號:lwcj2005
公眾號:綠維文旅 - 創意經典·落地運營
文旅康養·特色小鎮·鄉村振興開發運營服務商
好創意、可落地一流規劃在綠維
新鮮資訊、原創觀點、專題研究、實戰案例,每天精選分享
相關閱讀
- ·陸曉杰:文旅融合,助力城市更新 精彩蝶變2024-01-09
- ·年終總結:文旅大咖談2024年文旅發展趨勢2024-01-03
- ·綠維文旅:鄉村旅游創新提升的四大重點2022-03-18
- ·游客服務中心4.0時代,如何實現特色提升?2022-03-17
- ·以市場為導向的景區提升“七法”2022-03-14
- · 綠維文旅:國家級旅游度假區的報、評、管!2022-03-07
- ·九大路徑推進文旅消費供給“新改革”2022-02-24
- ·四大維度解析游客服務中心創新設計2022-02-17
- ·冬奧元素火熱,冰雪旅游“燃”起來還要這樣做2022-02-11
- ·從“破圈”的“冰墩墩”看文旅IP必備三要素2022-02-10
旅游運營回答
- 特色小鎮的發展架構有哪些?
- 1、以特色產業為引擎的泛產業聚集結構特色小鎮主要聚焦自身優勢的特色產業;[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