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振華夏龍脊
雖然太行山旅游仍然存在種種問題,但情況正在向良性方向發展,太行山應該抓住“十一五”期間目的地建設的戰略機遇,迎合中國旅游產業系統升級大勢,整體推進太行山水休閑旅游目的地的建設。
1、總體發展理念和戰略
聯動戰略:進一步推進京冀晉豫太行山區域旅游合作,完善長效合作機制,共同構建太行山無障礙旅游區。
形象提升戰略:確立“巍巍太行?中華脊梁”形象,統一太行山旅游形象。
精品打造戰略:以云臺山、太行山大峽谷、五臺山等為主吸引物,以太行文化和太行精神為內涵,結合新農村建設、小城鎮建設、水利工程建設等,配合以休閑旅游為核心的泛旅游產業立體發展戰略,聯合打造一系列綜合旅游精品。
科教興旅戰略:樹立人才是第一資源的戰略觀,推進院校、機構合作,提高旅游從業人員及山區農民的旅游文化素養,增強旅游管理能力和自主創新能力。
2、一軸三極的空間格局
一軸:即太行山長線。進一步培育山水觀光+休閑度假+文化體驗的太行山旅游長線,提高太行旅游觀光價值,增強太行休閑度假功能,提升太行旅游文化品位,成為國內觀光休閑旅游目的地的頂極產品。
三極:即北京、石家莊、焦作三個增長極。進一步完善北京、石家莊、焦作都市旅游功能,策劃并推出幾臺以反應太行精神、太行文化主題的各具特色的旅游文娛節目,豐富晚間旅游文娛活動,建成太行山區域的旅游策源地、游客組織中心和旅游接待中心,也可以在一些比較經典的露天景區舉辦情景劇。
三線(區):即以焦作為中心的南太行山金三角游:包括以王屋山、云臺山等,王莽嶺、錫崖溝、郭亮村、太行大峽谷等;以石家莊為中心的中北部太行金三角游:包括以天桂山、五岳寨、駝梁山、天生橋、娘子關、蒼巖山、五臺山等;以北京為中心的北太行山金三角游:包括白石山、太白山、小五臺山、以及北京部分山區(如香山、靈山)等。
3、政府主導的太行品牌維護和整體形象重塑
旅游業是一個涉及面廣、關聯度高、綜合性強的“火鍋產業”;太行山旅游更是跨省域、多層次、區域型的旅游產品,政府聯動主導旅游更為必要。目前太行山區域旅游經濟合作局面已經初步形成,但各地政府間的旅游合作更應著眼于太行品牌的維護和整體形象的重塑,這是政府促進太行旅游發展的第一要務。
太行品牌建設工程:設立“太行山旅游發展基金”,按照世界自然文化遺產、世界地質公園和國家AAAAA級旅游區的標準要求,以捆綁申報創建為契機,京冀晉豫聯合維護和建設太行山旅游品牌。
旅游形象推廣工程:圍繞“巍巍太行?中華脊梁”進行系統的CIS設計,實施統一的旅游識別系統(包括網絡、導游詞、旅游指南、畫冊、旅游圖、旅游影視、節慶活動等),各地政企聯動,整體推廣太行旅游形象。
太行旅游暢通工程:突出北京、石家莊、焦作等城市的旅游集散作用,著力解決太行山地區的可進入性和太行山內部的通達性。
旅游生態環保工程:堅持“科學規劃、嚴格保護、統一管理、合理開發、永續利用”原則,強化核心競爭力資源的有效保護和創新利用,切實解決山區交通、生態保護、文物保護、村鎮建設等幾大問題,營造良好的生態環境。
4、景區品牌化提升和產品主題化開發
景區品牌化提升:對旅游景區分層次、分等級進行規劃開發,擇優選擇一批高級別、高要求、高投入開發,使之成為太行旅游的支撐品牌和標志景區。
產品主題化開發:全方位挖掘太行旅游文化內涵,各景區在大的太行品牌之下,尋找自己的個性主題,或用將同類的旅游產品用同一主題組織起來,主題化開發,如:“太行硝煙、勝利曙光”的紅色主題;“華夏龍脊、太行雄風”的山水主題;“五千年文明、八百里太行”的訪古主題等。
5、概念營銷和主題分流
根據產品特性和市場走向,太行山區應形成以大眾山水觀光市場為基礎,以休閑度假游、民俗風情體驗游、科考探險游、健身運動游等旅游市場為主體,以其他特種旅游市場為補充的市場格局。在太行旅游形象與品牌營銷過程中,應將太行作為一個整體概念,樹立“概念營銷”理念,通過形象塑造與品牌推廣,建立太行山山水生態休閑旅游目的地的營銷體系,整體營銷太行旅游品牌。與此同時,應順應旅游市場發展新趨勢,根據太行山多元化的旅游產品特點,針對不同市場群體,“主題分流”,探索太行山旅游目的地市場差異化開發新模式。
6、旅業戰略聯盟
太行山游是一個跨區域、多要素組合的綜合性產品,跨區域的特點帶來了分稅制下的不同政府利益體之間的矛盾,多要素組合的特點帶來了產業鏈條中的不同企業利益體之間的矛盾,這兩大利益體之間的矛盾是造成太行旅游多年來非理性競爭的根源。從根本上解決太行旅游的非理性競爭問題,當前京冀晉豫各地政府間宏觀的太行旅游經濟合作還不是最好出路。太行旅游深層次的問題還是要發揮市場機制作用,靠市場主體來解決的。淡化行政區劃對太行旅游的轄區管理,建立統一開放的太行旅游市場,組建跨區域、跨領域的旅游集團和戰略聯盟,才是壯大太行山旅游的根本出路。
這種旅業戰略聯盟是以市場為導向,以資本為紐帶的旅游市場主體。應鼓勵旅游企業、旅行社相互參股、聯合、兼并,探索新的經營管理模式;鼓勵、促進各種實力型旅游企業跨區投資,對太行山地區優勢景區進行戰略收購、兼并或控股;逐步組建跨區域、跨領域的太行山旅游發展股份公司或集團。
7、社區旅游與產業整合
對于太行山地區這樣一個旅游資源豐富但社會經濟欠發達的地區,發展旅游業不僅僅是個經濟問題,更是一個政治問題。應該發揮旅游業促進社會收入再分配的“平衡產業”作用,促進太行山區和諧發展。
發展社區旅游:把旅游發展與山居民生活(開發式扶貧)結合起來,設立太行山旅游建設示范區,開展太行山旅游就業培訓,鼓勵、支持發展山區鄉村旅游,引導游客深入社區之中,讓旅游惠及山區百姓。
促進產業整合:因地制宜地引導、鼓勵和支持發展旅游農業、工業、交通、文化教育之間的集合,用“大旅游”的觀念來整合旅游與相關產業,增加其附加值和協調度,促進太行山區社會經濟效益的提高和可持續發展。
此外,質量體系的重構和企業誠信經營的監管,是太行山旅游開發與管理的重點之一。

- 關注綠維文旅
微信號:lwcj2005
公眾號:綠維文旅 - 創意經典·落地運營
文旅康養·特色小鎮·鄉村振興開發運營服務商
好創意、可落地一流規劃在綠維
新鮮資訊、原創觀點、專題研究、實戰案例,每天精選分享
相關閱讀
- ·自然資源部辦公廳關于深入推進城鄉規劃編制單位資質認定“放管服2022-03-18
- ·三大城市型休閑項目正成為景區重要競爭對手2022-03-10
- ·綠維文旅:鄉村振興八大問題及解決方案2022-03-09
- ·一圖讀懂2022年《政府工作報告》2022-03-07
- ·疫情常態化不變 2022旅游需要六個點發力2022-03-03
- ·中華人民共和國2021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2022-03-03
- ·關于促進服務業領域困難行業恢復發展 的若干政策2022-02-25
- ·一圖讀懂 | 關于促進服務業領域困難行業恢復發展的若干政策2022-02-25
- ·一圖讀懂2022年中央一號文件2022-02-24
- ·全域旅游示范區的創建方向——“八大任務”2022-02-14
旅游運營回答
- 特色小鎮的發展架構有哪些?
- 1、以特色產業為引擎的泛產業聚集結構特色小鎮主要聚焦自身優勢的特色產業;[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