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眼”看公共文化設施的可持續發展(下)
公共文化設施發展模式新探
公共文化設施如火如荼的發展,促進了全民文化素質的提升,也引起了一系列問題,各地政府已意識到公共文化設施利用存在的問題,并采取積極措施加以平衡:從規劃上著手,豐富產品體系,積極引導企業參與,形成了公共文化設施新的發展趨勢。
1、文化設施+休閑商業
一般來說,公共文化設施都是地區的文化中心,承載著地區文化水平提升的重要功能,因此大多數公共文化設施僅限于政府管理,缺乏活力與吸引力。休閑商業項目的引入,是公共文化設施的全新發展模式,形成了從藝術中心到藝術商區的過渡,將有效激活公共文化設施的各項功能,實現多元化的盈利模式,如公共文化設施自身可進行各類休閑商業活動,可與周邊休閑場所協同舉辦各類休閑商業活動等。
2、文化設施+藝術社區
公共文化設施是公益性項目,具有大眾參與性,對提升社區生活品質、改善居住環境有積極推動作用,同時可有效帶動周邊地塊價值的提升,促進地產價格的快速上漲。因此在交通便利的近郊地區,可適當建大型公共文化設施,如圖書館、博物館等,帶動周邊地區的發展,促進城鎮化進程,實現公共文化設施向藝術社區的轉變,從而促進整個社區乃至城市的文化品味提升,實現公共文化設施的利益最大化。
3、文化設施+衍生產品
公共文化設施可衍生出眾多產品,成為其經濟收益的重要補充,如在博物館及周邊可經營博物館餐廳、博物館賓館等,以博物館的文化內涵吸引顧客;在大劇院內可進行歌劇院之夜拍賣等,以特定的主題吸引買家。這些衍生產品對普通大眾極具吸引力,可有效提高公共文化設施的經濟收益,保障自身正常運營。
4、文化設施+延伸活動
鑒于公共文化設施利用率不高的問題,可依據各類公共文化設施的性質、規模等舉辦各類延伸性活動,如圖書館可舉辦書友會、新書發布會等,體育館可舉行歌友會、演唱會等,通過提高使用率,充分挖掘公共文化設施的社會效益、經濟效益,實現“公”與“益”的有效統一。
本文于2009年9月21日在《中國旅游報》第4100期第7版發布
本文關鍵字: 查看更多

- 關注綠維文旅
微信號:lwcj2005
公眾號:綠維文旅 - 創意經典·落地運營
文旅康養·特色小鎮·鄉村振興開發運營服務商
好創意、可落地一流規劃在綠維
新鮮資訊、原創觀點、專題研究、實戰案例,每天精選分享
相關閱讀
- ·旅游、休閑、游玩園區照明淺析2014-08-22
- ·以文化為脈絡,以民生為根本,推動景區提升――新疆葡萄溝景區的提升2014-06-03
- ·葡萄溝景區景觀規劃與景觀節點提升2014-05-28
- ·上善若水 德泉潤生――山東德州九龍半島溫泉及酒店設計2014-04-01
- ·美美與共 綠泉迷谷――廊坊綠野仙莊生態溫泉度假區案例研究2014-04-01
- ·騰越熱泉 翡翠SPA――云南騰沖高黎貢國際旅游城一期溫泉部分策劃2014-03-26
- ·心若伏牛 詩意棲居――中國欒川 伏牛山居度假村溫泉設計案例研究2014-03-26
- ·“美麗中國”的生態新城――解讀旅游小城鎮開發中的生態文明2013-06-28
- ·旅游景區的規劃設計之路2013-06-18
- ·林峰院長受邀做客亞太資訊中文網談景區設計與旅游開發2013-06-17
旅游運營回答
- 特色小鎮的發展架構有哪些?
- 1、以特色產業為引擎的泛產業聚集結構特色小鎮主要聚焦自身優勢的特色產業;[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