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旅游市場面臨新形勢分析與措施
2012年中國旅游宣傳主題和宣傳口號確定的市場形勢和背景分析
一、 全面把握當前旅游市場形勢
2011年以來,我國旅游業總體上保持平穩較快發展的態勢,國內、出境和入境三大旅游市場延續“兩高一平”格局。其中,國內旅游較快增長,出境旅游快速增長,入境旅游平穩增長。總體看,國內市場、出境市場比預想的要好,但入境旅游要實現年初確定的增長目標難度加大。
二、 國際因素不利因素影響
國際金融市場出現急劇動蕩,世界經濟不確定性、不穩定性上升,旅游市場復雜性增加等不利因素,對我國旅游業都帶來極大的挑戰。具體表現在:
一是當前國際金融市場出現急劇動蕩,全球旅游發展的不確定性因素和不穩定因素增多。從歷史經驗看,國際金融動蕩將影響居民消費,抑制居民消費意愿,2008年全球爆發的金融危機使得2009年全球旅游下降了4.2個百分點,超過了2003年SAS影響的下降幅度。國際金融危機還沒有過去,當前全球金融市場又急劇動蕩,對我入境旅游市場定會帶來新的沖擊。
二是主要客源國家可能調整的經濟政策,將進一步擠壓我國入境市場增長空間。金融動蕩引發的經濟不確定性將影響我主要客源地的居民出游意愿與旅游消費支出,同時影響投資信心,導致商務旅行減少。如國際金融市場繼續動蕩,有可能促使部分國家進一步實施緊縮性的出境政策與寬松的入境政策。這將加劇國際旅游市場競爭,對我國入境旅游形成新一輪擠壓。
三是各種傳統和非傳統安全因素都增加了旅游市場發展的不確定性。近期,挪威槍擊事件、倫敦騷亂等導致歐洲旅游市場下滑。受全球氣候變化和極端天氣事件頻發的影響,韓國首都圈、國內部分地區發生洪澇災害等因素都將對旅游市場產生影響。
三、 國內因素不利因素影響
一是國內價格上漲壓力加大等因素影響居民旅游消費預期。物價上漲相對降低了部分居民特別是中低收入者的旅游消費能力。同時,受美國量化寬松政策等的持續影響,我國輸入性通脹壓力進一步增大,加上股市、匯市、房市等諸多不確定性因素都將一定程度上影響居民旅游消費預期。
二是受美國量化寬松政策等的持續影響,我國輸入性通脹壓力進一步增大,加上股市、匯市、房市等諸多不確定性因素都將一定程度上影響居民旅游消費預期。對中國旅游業的影響則集中體現在,國內游價格出現大幅度上漲,部分熱門線路開始超過境外游。
三是“有錢白領不敢休”的社會問題反映了帶薪休假制度剛性不足。這也是迫切需要解決的旅游休閑國民大眾化的制度瓶頸之一。
四、 挑戰與機遇共存
看到不利因素的同時,我們必須而且應該充分看到有利因素:
一是我國旅游業正處于難得的“黃金發展期”。本世紀前20年,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戰略機遇期。這個階段,我國經濟保持持續穩定較快發展的基本面不會變;我國擴大內需、促進消費這個長期戰略方針和基本立足點不會變;我國人均GDP持續增長、居民收入穩定增加、旅游消費需求快速發展的趨勢不會變;隨著消費結構升級加快,居民旅游消費支出占居民總消費支出比重增加的態勢不會變。這一時期,我國旅游發展大眾化趨勢更為明顯,散客市場快速成長,包括農民和農民工以及部分老年人等一般收入人群,成為旅游消費新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經濟基本面持續向好,將繼續促進出境旅游較快增長,加上許多國家采取放寬簽證政策,人民幣升值等因素,我國出境旅游保持快速增長的勢頭不會改變。中國旅游業至少有十年左右的“黃金發展期”,這個發展趨勢不會變。
二是旅游發展政策環境持續向好。在轉變發展方式、調整經濟結構,更多地依靠擴內需、促消費的戰略推動下,各級黨委政府更加重視旅游業發展,促進旅游業發展的政策強度、措施力度都將不斷增強。黨中央、國務院已把旅游業確立為國民經濟的戰略性支柱產業和人民群眾更加滿意的現代服務業加以培育,并且批準設立了“中國旅游日”,這都增強了各級政府和全社會對旅游業的認識,我國旅游業發展的社會氛圍更加濃郁,各級政府、各部門和人民群眾的旅游意識不斷提高。全國有27個省區市將旅游業定位為支柱產業或第三產業的龍頭產業。北京、上海、江蘇、云南、新疆等省區市提出把旅游業建設成為戰略性支柱產業。各相關部門支持旅游業發展的力度明顯提高,旅游業與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態勢正在加快推進。
三是旅游產業化發展加速。近年來,我國高速鐵路、高速公路、民航航線等不斷增加,旅游通達條件進一步改善。賓館飯店、景區景點等旅游設施建設進一步加快,僅今年二季度全國就新開業五星級飯店30多家。旅游投資持續升溫,初步統計全國有近4000個在建旅游項目,上半年實際完成投資600多億元,同比增長一成以上。新建項目總體投資大,質量、檔次和綜合配套水平更高,出現了一批數十億乃至上百億的投資項目。旅游供給的不斷增加,緩解了旅游供求矛盾,進一步引導了旅游消費需求。
四是入境旅游發展潛力仍然很大。我國入境旅游經過改革開放30多年的高速發展,隨著市場基數的不斷擴大,市場增幅有所放緩是正常現象。總體看,我國入境旅游發展潛力仍然很大。一方面,我國作為文明古國、文化大國和新興經濟體,對各國和地區旅游者仍然有很強的吸引力。另一方面,我主要入境市場仍然有很大拓展空間。如港澳臺市場,港澳游客目前絕大部分到的是廣東、臺灣游客大部分到的是福建等沿海省市,內地很多省區市特別是西部地區都沒去過。因此,無論是傳統市場還是新興市場,都有很大發展潛力。
這些有利因素對國內旅游業存在著機遇。面對當前不利形勢,我們要未雨綢繆,積極應對,充分利用有利形勢,善抓機遇,推動旅游業發展。
本文關鍵字: 查看更多

- 關注綠維文旅
微信號:lwcj2005
公眾號:綠維文旅 - 創意經典·落地運營
文旅康養·特色小鎮·鄉村振興開發運營服務商
好創意、可落地一流規劃在綠維
新鮮資訊、原創觀點、專題研究、實戰案例,每天精選分享
相關閱讀
- ·自然資源部辦公廳關于深入推進城鄉規劃編制單位資質認定“放管服2022-03-18
- ·三大城市型休閑項目正成為景區重要競爭對手2022-03-10
- ·綠維文旅:鄉村振興八大問題及解決方案2022-03-09
- ·一圖讀懂2022年《政府工作報告》2022-03-07
- ·疫情常態化不變 2022旅游需要六個點發力2022-03-03
- ·中華人民共和國2021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2022-03-03
- ·關于促進服務業領域困難行業恢復發展 的若干政策2022-02-25
- ·一圖讀懂 | 關于促進服務業領域困難行業恢復發展的若干政策2022-02-25
- ·一圖讀懂2022年中央一號文件2022-02-24
- ·全域旅游示范區的創建方向——“八大任務”2022-02-14
旅游運營回答
- 特色小鎮的發展架構有哪些?
- 1、以特色產業為引擎的泛產業聚集結構特色小鎮主要聚焦自身優勢的特色產業;[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