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招解決旅游產品設計難題
旅游產品是旅游商品嗎?
旅游產品設計有哪些問題?
旅游產品設計如何創新且落地?
旅游產品的開發和創新是一個區域提升旅游競爭力的關鍵。然而,現階段我國旅游產品難見爆款,市場思維薄弱、同質化嚴重、體驗化不足等問題凸顯。面對旅游市場的進一步細分和旅游需求的不斷升級,如何打造具有鮮明特色、形式多樣、充滿體驗感的旅游產品呢?
對接市場需求
挖掘當地文化
提升體驗效果
差異化的定位
本文奉上旅游產品設計四大法寶!
綠維文旅以旅游產品開發設計的現存問題為出發點,基于理論研究和設計實踐經驗,探討旅游產品的開發與設計應遵循的創新思路,為政府及旅游企業的產品開發提供兼具科學性、創新性和落地性的實操建議。
一、旅游產品的概念界定
旅游產品屬于商品的大范疇,但又不同于一般意義上的商品。雖然紀念品、食品等旅游商品也是有形的實物,但它們對于旅游者的價值更多的是一種符號、記憶和情境,商品功能已被弱化。
廣義來說,旅游產品是旅游吸引物及其提供過程綜合作用的復合體,包含實現一次全程旅游活動所需要的各種服務組合。也就是說,吸引旅游者從慣常生活地區前往一個旅游目的地開展旅游活動的旅游吸引物、旅游過程中游客所享受的服務以及提供服務的設備設施,乃至整個過程中的旅游經歷,都屬于旅游產品的范疇。
二、我國旅游產品設計的現狀問題
目前我國的旅游產品設計主要存在市場思維薄弱、同質化嚴重、體驗化不足三大問題。
(一)市場思維薄弱,過分依賴主觀判斷
市場調研是旅游產品開發的基礎。只有對市場進行全面摸底,充分了解不同消費者的差異化需求,才能設計出適銷對路的產品。目前,我國很多旅游產品設計者對市場調研的重視程度不夠,多是靠主觀判斷或跟風去決定旅游產品的主題或內容。這種一廂情愿的設計思路,最終勢必會面臨市場的淘汰。
(二)同質化嚴重,缺乏地域文化特色
我國旅游產品同質化問題顯著、模仿抄襲盛行,相似的景點、酒店、餐廳比比皆是,照搬的水樂園、室內游樂場館不勝枚舉,旅游商品、紀念品更是缺乏地域文化特色,毫無吸引力可言。究其原因,是由于旅游開發運營主體在設計旅游產品的過程中,缺少對地方自然稟賦和文化底蘊的深度挖掘,未能將資源有效利用轉化成為旅游吸引核。
(三)體驗化不足,產品設計層次單一
隨著國民的出游行為日益頻繁、旅游經驗日益豐富,傳統、單一的觀光旅游產品結構已經無法滿足大眾旅游時代日漸多元的旅游需求。然而我國眾多的旅游產品仍以“到此一游”的靜態觀賞模式出現。雖然我國多數地區已經形成了相對完善的旅游市場結構,但是從細節來看,設計水平相對粗放,旅游產品應具備的參與性、娛樂性、享受性未得到充分的重視與體現。
三、旅游產品設計的創新思路與實踐
針對目前我國旅游產品設計中存在的問題,綠維文旅依托多年的策劃、規劃、設計經驗,認為旅游產品設計創新的核心路徑是,在深入挖掘地方旅游資源內涵、把握細分市場客群的特征與消費動機的基礎上,綜合運用文化、科技、游樂等設計元素,從而打造特色鮮明、形式多樣、充滿體驗感的旅游產品。
(一)對接市場需求,豐富產品系列和層次
對各類旅游細分市場進行充分的梳理和提煉,是旅游產品設計形成吸引力、對接游客需求的必要保障。旅游者自身年齡、學識、身份等的差異及其所處的地理環境、文化、社會、心理及行為特征的區別,形成了其需求的多層次和多樣化。旅游產品的開發與設計要充分順應市場需求,根據對細分市場心理動機的細致研究,針對不同市場客群的差異化需求,提出旅游產品開發和設計的優化建議。
(二)融合當地文化,形成特色品牌符號
要解決旅游產品同質化嚴重的問題,策劃、規劃、設計人員應充分挖掘當地特色文化,形成產品的地域品牌符號。
例如,在綠維文旅主持編撰的《江蘇淹城旅游區策劃規劃及淹城春秋樂園設計》一案中,設計師們緊緊圍繞“小淹城,大春秋”的設計原則,以游樂化設計手法,從春秋時期的政治、軍事、經濟、文化等方面取材,將古老的春秋歷史文化與現代高科技游樂設施巧妙對接,設計了大型觀覽設施“空中看淹城”、豪華雙層旋轉木馬游樂設備“歌舞升平”、峽谷漂流游樂項目“伍子胥過昭關”等富有特色文化內涵又兼具娛樂趣味性的旅游產品,使游樂產品成為文化傳播的載體,當地文化成為旅游產品的獨特標簽,是中國傳統文化與西方現代主題樂園有機融合的典范。
空中看淹城效果圖
歌舞升平效果圖
伍子胥過昭關效果圖
(三)運用科技手段,提升旅游產品的體驗效果
科技的發展為旅游產品設計的多樣性提供了更多可能,運用虛擬現實、全息投影、聲光電、人機互動等技術,結合暗室、軌道、高空棧道等先進游樂機械,從場景創新、體驗方式創新的角度,突破靜態旅游觀賞產品的視覺局限,打造趣味性、奇幻性、沉浸感更強的全感官體驗。這種設計創新手段最常見于主題公園中的產品設計,迪士尼、環球影城、華僑城等都為業界提供了范例。
(四)基于競合分析,設計差異化的產品
旅游產品設計的過程中,應基于對同地區、同類型旅游產品進行充分的競合分析,在線路聯動與資源優勢互補的基礎上,構建差異化的市場定位和產品的獨特吸引力。
例如,綠維文旅在編撰《野三坡龍門天關景區策劃與改造提升設計方案》的過程中,項目組在對規劃區和野三坡其他景區進行多維度競比分析之后,提煉出龍門天關最突出的特色——關隘文化。同時,規劃還研究了龍門天關周邊區域關隘景區旅游產品的開發現狀,發現關隘景區普遍停留在觀光層次,缺乏參與、體驗型旅游項目。由此,項目組以關隘懸崖上的古代軍營為景觀背景,設計了一系列游樂體驗產品。
攬天大營效果圖
勇士漂流效果圖
封圖來源攝圖網
做規劃設計 當然找綠維
綠維文旅是旅游引導的幸福產業·特色小鎮·鄉村振興創新引領機構,是城鄉規劃、旅游規劃“雙甲級”規劃設計院,做規劃設計,當然找綠維。
歡迎致電詳詢:4000688099/15811113303
本文關鍵字: 查看更多

- 關注綠維文旅
微信號:lwcj2005
公眾號:綠維文旅 - 創意經典·落地運營
文旅康養·特色小鎮·鄉村振興開發運營服務商
好創意、可落地一流規劃在綠維
新鮮資訊、原創觀點、專題研究、實戰案例,每天精選分享
相關閱讀
- ·綠維文旅:“旅游項目開發全程旅游孵化”八大服務2022-01-05
- ·綠維文旅:“沉浸式”溫泉旅游的開發思路2021-11-05
- ·如何打造夜間文旅消費聚集區?2021-10-19
- ·親子農業如何成為鄉村振興的“寵兒”?2021-07-15
- ·新疆旅游:文化潤疆的模式探索2021-04-25
- ·從李子柒到拉面哥,鄉村文化振興,短視頻能做點啥?2021-03-29
- ·互動型博物館:設計施工七種落地模式2021-03-25
- ·綠維文旅:花卉的含義和分類2021-02-22
- ·科技賦能,小康旅游時代要“慧”玩!2021-01-20
- ·玩轉設計元素,?讓景區“活”起來?2020-12-16
旅游運營回答
- 特色小鎮的發展架構有哪些?
- 1、以特色產業為引擎的泛產業聚集結構特色小鎮主要聚焦自身優勢的特色產業;[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