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新發展理念建設特色小鎮 推進經濟轉型升級和新型城鎮化建設
■編者按:
近年來,各地特色小鎮建設取得了一定成效,積累了一些成功經驗,涌現出一批產業特而強、功能聚而合、形態小而美、機制新而活的特色小鎮,激發了經濟發展活力。同時,特色小鎮建設中也存在不容忽視的問題:有的概念模糊、定位不準,把特色小鎮當成招商引資的抓手,甚至變相搞房地產開發;有的政企定位不清,行政命令代替市場規律;有的缺乏特色,導致低水平重復、同質化競爭。11月22日,全國政協召開雙周協商座談會,專門就此進行協商交流。現將有關發言摘登如下——
全國政協副主席邵鴻的主題發言
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中共中央高度重視特色小鎮建設。有關部門積極推進、各地區實踐創新,特色小鎮建設蓬勃興起。全國政協高度關注特色小鎮建設,將“妥善解決特色小鎮建設中存在的問題”確定為十三屆一次會議重點提案。此次雙周協商座談會以此為議題,是人民政協貫徹落實中共中央決策部署和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圍繞經濟建設領域建言資政的重要舉措。
兩年多來,特色小鎮建設取得了一定成效、積累了一些經驗。調研表明,特色小鎮是產業轉型升級、城鎮提質優化的重要抓手和支撐點,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平臺,有助于探索實踐國家新型城鎮化發展戰略和鄉村振興戰略,實現產業興旺,促進城鄉融合發展和歷史文化傳承保護。搞好特色小鎮建設意義重大,也大有可為。
在調研中,各地也反映了一些問題,需要予以高度關注,概括起來主要有三點:一是概念不清、定位不準。對特色小鎮認識不到位,規劃編制重視不夠,空間規劃綠色發展理念認識不深,對功能“聚而合”理解不足。二是市場化不足、存在政府支配傾向。存在政府意志代替市場規律,政企角色不清,重前期建設、輕后期培育,政府過度參與、融資模式單一等問題。三是特色不鮮明,缺乏活力。生搬硬套、缺乏創意,低端化、同質化開發;產業活力不夠,甚至變相房地產化;不切實際、趕時髦,求多圖快、大干快上。這些問題不僅造成了特色不特,而且導致了小鎮缺乏活力,難以發展。
特色小鎮是新生事物,地方率先探索、中央高度關注。在調研中,就如何建設好特色小鎮,也進一步形成了一些認識和思考。
首先,要準確定位,科學規劃。準確把握特色小鎮內涵,在合理區分不同地區和不同特點的基礎上研究制定引導性標準;遵循城鎮化發展規律,合理設置建設時間表和路線圖;加強規劃編制引導,進行專業化、精細化引導。
其次,要厘清政府和市場的關系。政府應堅持有所為有所不為,在市場力所難及的領域提供公共服務,在市場容易失范的領域及時引導規范,引導有實力、有意愿的企業參與特色小鎮建設運營,激發各類市場主體參與的積極性。
第三,要注重政策整合,以制度改革激發特色小鎮發展活力。強化中央統籌,加強牽頭統籌把握,建立定期會商制度,盡快梳理整合各部門特色小鎮創建和支持政策,形成政策“組合拳”;強化政策創新,制定完善負面清單,鼓勵先行先試,通過賦權增能進一步釋放發展活力;強化監督評價,在有進有退的創建達標制基礎上建立特色小鎮跟蹤、監督、評估機制;探索建立多元化可持續的投融資機制,研究設立特色小鎮國家引導基金,引導政策性金融、商業性金融機構參與投資建設運營。
第四,要強化法律意識,依法依規推動特色小鎮發展。注意依法明晰各類資產權屬,探索村(居)民資源開發收益分享機制;強化知識產權保護,營造良好知識產權生態環境,激勵知識產權創造和運用;依法加強生態保護,將綠色發展作為特色小鎮的重要衡量指標。
此外,特色小鎮建設還要發揮精神文明建設引領力、凝聚力和推動力,加強文化建設,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形成良好文明氛圍,彰顯獨特魅力。
全國政協常委、提案委員會副主任,河南省委原書記、省人大常委會原主任郭庚茂:發揮好政府引導作用 促進特色小鎮健康發展
通過調研感到,促進特色小鎮健康發展,必須強調堅持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同時更好發揮政府引導作用。
在當前情況下,發揮政府引導作用,建議在三方面著力。
一、堅持以新發展理念為指導,引導好特色小鎮發展方向。
調研中發現,地方、部門和干部對特色小鎮概念和內涵理解不清、定位不準、偏離方向目標的問題還不同程度存在。有的亂貼標簽,有的“新瓶裝舊酒”。
建議政府加強理念引導,組織學習培訓,用新發展理念武裝干部頭腦、指導特色小鎮建設實踐;注重規劃引導,從規劃理念和創建目標、生態環境保護和資源節約利用等方面把關定向;運用標桿引導,制定共性評價標準,遴選成功典型實例示范,及時總結交流經驗。
二、注重機制創新,引導好特色小鎮發展路徑。
特色小鎮應當是市場主導、自然發展的過程,政府不能大包大攬。當前在這方面存在的主要問題是特色產業決策以領導偏好替代市場規律,推動發展靠分指標、壓任務替代內在機制,投融資以政府包攬替代市場化運作等。
建議政府找準角色定位,注重機制創新,遵循市場規律,堅持政府引導、企業主體、市場化運作基本路徑。要“引導”、不要“主導”。引導企業“主動干”、不靠政府“逼著干”。可以“選苗助長”、不要“自種自養”。
三、強化服務支持,優化特色小鎮發展環境。
一是重點扶持中西部地區特別是農村地區推進特色小鎮建設。特色小鎮建設可以發掘優勢資源、吸納現代要素,形成帶動當地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增長極。二是盡快建立一部(門)牽頭、多家(部門)共建,各盡其職、協同發力的合作機制。
全國政協常委,中國石化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黨組書記兼中國化工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寧高寧:中化集團參與發展的特色小鎮
一、中化參與特色小鎮建設情況
中化貫徹落實中央精神參與特色小鎮建設,主要是與企業承擔的扶貧援藏工作相結合。作為黨中央、國務院確定的首批對口援藏央企,16年來中化開展了對西藏日喀則市崗巴縣的對口支援。結合崗巴縣的自然條件、資源稟賦、經濟社會發展現狀和民生訴求,我們提出“建設美麗邊疆小鎮”的總體思路,重點圍繞衛國戍邊、民生惠邊、生態美邊、產業興邊四方面加大投入。
二、特色小鎮建設中存在的問題及建議
特色小鎮是新型城鎮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創新探索和重要抓手,目前建設中存在兩個主要問題。
一是,部分特色小鎮的開發目標與當地的社會經濟發展現狀不適應。如在西部欠發達地區,特色小鎮發展目標應是著力提升居民生活水平;東部發達地區和一二線城市周邊,則需要重點解決區域產城協同發展問題。
二是,部分特色小鎮的產業發展規劃與當地的產業發展基礎脫節。
有三個建議:
一是企業布局特色小鎮要有社會責任感。以人為本,統籌生產、生活和生態空間分布,聚焦民生改善,完善社會公共服務設施,營造宜居環境,充分發揮特色小鎮的社會效益,增加就業和居民收入。
二是企業建設特色小鎮需要“產城人文”并重。不能因為關注盈利模式而忽視生態保護、資源節約、文化傳承等方面。
三是企業運營特色小鎮要與政府建立長期互動的溝通模式。特色小鎮的建設投入大、周期長,要確保特色小鎮建設高效、有序開展,必須實現機制創新。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農業科學院原黨組書記陳萌山:把特色小鎮作為推進 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抓手
當前,運用特色小鎮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實施,還沒有得到充分重視。這既要進一步提高認識,又要切實解決政策措施不配套問題。
要充分認識特色小鎮是城鄉一體化重要節點,是鄉村振興、農村城鎮化、農民市民化的重要載體。
推進農業類特色小鎮建設,還要切實解決存在的問題。
一、加大政策扶持力度,解決要素投入不足問題。建議建立特色小鎮發展基金,通過財政補助或返還、金融機構參與等形式籌集基金,重點扶持具有農業產業形態的特色小鎮建設。國家發改委等四部委去年底發布《關于規范推進特色小鎮和特色小城鎮建設的若干意見》,規定農業類特色小鎮可適當放寬建設用地面積控制,建議根據基層實踐需要,進一步明確細化;地方建設用地控制指標應適當提高用于特色小鎮和鄉村振興的比例;閑置宅基地整理結余的建設用地應允許用于農業特色小鎮建設。建議推廣成都經驗,采取掛職、下派、交流等方式,鼓勵各類人才進村入鎮;出臺優惠政策措施,鼓勵科研院校與特色小鎮開展產學研合作,鼓勵年輕人返鄉就業、城里人入鄉創業。
二、加大改革力度,解決運行機制不活問題。建議把農業類特色小鎮作為農業農村體制改革的試驗平臺,允許先行先試,為破除制約農業農村發展和鄉村振興的體制機制障礙探路。如,推動土地產權制度改革,完善農村集體建設用地和宅基地產權制度;推動鄉村開發體制改革,采取靈活的開發體制,依托各地獨特優勢實現鄉村振興;推動地方特色資源產權制度改革,以產權明晰為基礎完善資源產權制度,充分發揮特色資源對當地經濟社會發展的支撐作用。
全國政協委員,民盟江蘇省無錫市主委,江蘇省無錫市副市長高亞光:培育特色產業 避免同質化競爭
特色小鎮必須擁有特色產業,已逐漸成為共識。如何培育特色產業,避免同質化競爭,最重要的是要做好產業選擇、生態構建、品牌培育、尊重規律四篇文章。
一、產業選擇是前提。特色小鎮的產業選擇可考慮三個維度:一是具有鮮明地域特質;二是已有很好的產業孕育土壤和稟賦,未來在產業要素集聚上有他人難超越的比較優勢;三是先人一步的前瞻性產業,具備較好培育價值和發展前景。
二、生態構建是關鍵。特色小鎮作為產業發展的新載體,產業發展應功夫在詩外,圍繞主產業,仔細研究,精心打造適宜這一產業發展的專屬土壤,促成各種要素高度集聚,構建小鎮產業的有機生態,提升獨特競爭力。
三、品牌培育是核心。品牌的著力培育有助于形成小鎮特有的產業地標。一是要“聚焦”主業深耕,做專、做精、做優主業,形成小鎮產品獨特口碑;二是要“聚力”打造統一品牌,對小鎮產品商標、原產地標識、產品溯源系統和誠信體系建設等,要從一開始就有頂層謀劃,匯集各方力量,合力打造小鎮產業共同的品牌特色;三是要持續發力,品牌是作用力函數更是時間函數。
四、尊重規律是根本。產業發展起根本作用的是市場規律。政府要做的是順應市場規律,維護市場秩序,提供公共服務,營造公平環境。
建議:
一是國家層面出臺的引導性文件和鼓勵性政策一定要慎重,小鎮建設是抓手不是目的,要防止為響應政府倡導而建小鎮、為爭取政策而建小鎮。
二是產業發展需要依托載體,特色小鎮無疑是產業發展的新載體,但也只是一種載體,在政策出臺上要兼顧各種載體間的公平。
全國政協委員,江蘇省國土資源廳負責人,江蘇省黨外知識分子聯誼會副會長劉聰:統籌謀劃多措并舉 提升特色小鎮建設土地保障能力
在服務特色小鎮的工作過程中,深感土地保障是特色小鎮建設的關鍵要素之一。為此,建議:
一、加強規劃引領。很多特色小鎮在推進過程中,忽視了土地利用規劃的引導和管控作用,建設用地規模偏大,與土地利用總體規劃銜接不緊密,導致項目落地難甚至出現違法違規用地現象。因而,特色小鎮發展規劃要納入國土空間規劃體系,強化“多規合一”,科學劃定特色小鎮發展邊界,控制建設規模,優化空間布局,合理安排生產、生活、生態空間。
二、統籌增存用地。在特色小鎮建設推進過程中,有些地方過分依賴新增建設用地,頻頻要規劃空間、要土地指標,與此同時,當地農村還有大量零散、粗放用地,導致一邊無地可用,一邊建設用地效率低下。建議在國家逐年減少新增建設用地規劃大背景下,更多需要城鄉用地的統籌與存量閑置用地的盤活利用,用足用好“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政策,在一定范圍內實施建設用地布局調整,通過盤活農村存量用地和城鎮原有建設存量用地,解決特色小鎮空間不足、計劃不夠、項目落地難問題。對盤活存量用地成效突出的,給予土地政策利用計劃指標獎勵。
三、降低用地成本。在特色小鎮建設推進過程中,培育新產業新業態需要用足用好用活土地政策,降低用地成本,支持企業發展。建議在國家部委層面進一步深化和完善現有政策,加強研究運用,提升土地保障能力。
全國政協委員,全國工商聯常委、寧夏回族自治區工商聯主席、寧夏民間商會會長何曉勇:多措激發西部特色小鎮培育建設活力和吸引力
寧夏作為西部省區,有7個小鎮列入國家特色小(城)鎮行列,還有10個省級特色小鎮正在培育建設。實踐證明,西部地區培育發展特色小鎮有一定特色潛力和產業基礎,但西部地區產業基礎薄弱,造成特色小鎮建設發展存在困難:一是產業培育發展定位不準,發展方向模糊。二是特色文化挖掘不夠。對擁有的特色資源、應有特質認識不清,不善于保護和開發利用本地特色和文化留存,特色小鎮活力和吸引力不足。為此,建議:
一、設定特色小鎮申報培育、過程督導、考核驗收等環節中特色產業立鎮的標準,并嚴格執行。同時通過專家組專業人員全過程指導西部特色小鎮產業布局和建設規劃,及時組織總結推廣各地產鎮融合的先進經驗,建立發達與欠發達地區特色小鎮產業和人才互通、互補聯系機制和合作共贏機制。
二、特色小鎮必須完善和發揮創新創業激勵機制的有效動力。建議國家先行先試,探索擴權強鎮和分鎮分區管理的新思路和新辦法,賦予特色小鎮自主發展更大職責權限。加大對西部地區傾斜力度,根據地區間經濟發展差異,因地制宜完善特色小鎮激勵機制和創建的評價標準。把特色產業、特色風貌與項目安排、資金獎補掛鉤,效果越好,獎補越多,確保特色小鎮沿著規劃科學化、產業效益化、風貌特色化方向有序推進。
全國政協委員,廣西壯族自治區工商聯副主席,(搜房)房天下控股有限公司創始人兼董事長莫天全:防止特色小鎮過度房地產化
根據過去三年的專題研究,就以下幾方面提出問題。
一、土地供應。目前特色小鎮種類繁多,土地供應會涉及很多不同性質的土地,農村土地流轉將更加頻繁。如何在土地供應環節建立完善的出讓機制,確保產業用地,避免后期發生各種糾紛?
二、融資支持。2018年以來,各商業銀行收緊政府類項目融資政策。然而,特色小鎮的培育發展期一般在10-15年,項目開發建設前期面臨資金投入量大、投資回收期較長等問題。如何建立針對特色小鎮發展的專項融資渠道,確保特色小鎮的發展順利推進?
三、產業打造。目前部分地區特色小鎮產業發展基礎弱,產業規劃脫離當地實際、定位雷同。一些規劃的小鎮特色不“特”或者不知道如何做“特”的現象較為突出。如何從政策上確保開發主體打造符合區域發展定位的產業集群,處理好與區域其他產業的關系?
四、運營評價。特色小鎮開發主體的能力良莠不齊,大部分特色小鎮尚處于摸索階段,建設、運營管理經驗較為不足,這些因素導致特色小鎮出現濫竽充數、變相搞房地產開發等問題。政府如何建立科學完善的運營評價標準、及時糾正不同發展階段的偏差,做到獎懲分明?
五、防止過度房地產化。目前地方政府在特色小鎮開發建設過程中會對投資運營主體做出一定范圍承諾,但部分特色小鎮本身人流吸附能力不足,目前依然跳不出地產反哺模式。為防止特色小鎮出現過度房地產化的問題,有關部門在下一階段將從哪幾個方面引導和規范?
全國政協委員,清大筑境規劃建筑設計研究院副院長許進:管好用好土地 促特色小鎮健康發展
土地是特色小鎮的載體,就管好用好土地,使特色小鎮健康發展提三個問題。
一、土地利用問題。產城融合是小鎮的屬性,企業是小鎮的建設主力,二者需要政策平衡。如何完善土地配套政策,更加合理地規定住宅用地占比,充分考慮基礎設施用地和公共服務設施用地,讓產業市民和青年農民留下來,有發展、能致富?如何破解集體土地利用的問題,探索農村土地利用的可行政策、法律保障和共贏模式。
二、土地政策問題。為避免小鎮建設走偏,有的地方采取“秋后算賬”方式,也就是等到小鎮建成以后,再兌現相關政策。這可能會影響企業投資積極性。如何加強小鎮建設的動態管理,按照建設進度分期分批釋放建設用地指標等鼓勵政策。
三、循環利用問題。將閑置廠房、空心農舍循環改造成特色產業用房,激活既有建筑,保持本地文化和生活方式。如何鼓勵小鎮建設盤活既有建設用地和建筑,控制新增建設用地規模,防止大拆大建。
全國政協委員,香港兆進投資有限公司董事局總裁蔡黃玲玲:特色小鎮產業戰略發展可借鑒香港經驗
我有兩個問題想與大家交流分享:一是特色小鎮建設市場化,引進民間資本;二是人才落地問題。
在特色小鎮產業戰略發展上,可借鑒香港經驗。如能不能匹配特定配額給民營資本,讓發展市場化?政府積極牽頭,引進資金,發揮市場效率。以華潤集團投資希望小鎮為例,利用企業資源解決三農問題,與政府共同出資在廣西建立希望小鎮。政府負責監督,協助解決問題;華潤則提供資金、科技和管理經營理念,和旗下集團的超市對接。產、供、銷產業一體化不但提高農民收入,還能降低營運成本,達到雙贏。
此外,香港在引進科技人才方面有一些經驗。香港每年設定專才引入配額,同時限制企業聘用非本地與本地人才比例,保障本地就業。內地發展特色小鎮是否可借鑒香港的經驗,發揮人才優勢。
全國政協委員,民盟青海省副主委,青海省工商聯專職副主席李青:關注特色小鎮建設中目標、規劃、人口問題
關于特色小鎮建設,與大家探討三個方面問題。
一、目標不“準”。當前在特色小鎮建設中,有一些傾向,如把建設當成拉動投資和招商引資的手段,忽略城鎮化發展規律和自身客觀現實;忽視建設和運營周期、投資規模等;重前期申報輕后期發展;行政力量簡單化推進,急于出成果,目標設定“高大上”,城鎮可持續發展不足。那么,如何引導地方政府充分發揮市場作用,科學定位未來城鎮經濟社會綜合發展目標,推進“四化”協調發展?
二、規劃不“靈”。規劃挖掘城鎮自然、歷史人文和產業元素方面不到位,沒有突出鮮明特色的地域文化、時代特征,更無人文氣韻;存在重復多次規劃,且側重點各有不同,實施起來無所適從;為了規劃而規劃,有規劃不執行。如何建立長效的規劃實施管理機制,確保“一張藍圖干到底”?
三、人口不“聚”。全國整體的人口集聚和城鎮化大勢不能忽視。據統計,近年來跨省流動農民工80%流入地級以上城市。加之基礎設施與服務設施無法滿足需求,除個別有特殊資源的小鎮外,普遍缺乏人口集聚力。如何在特色小鎮建設中推進進城人口市民化,轉移人口本地化,人口就近就地城鎮化?
■旁聽政協委員發言選登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外文局今日中國雜志社副總編輯王茂虎:
特色小鎮是地方經濟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的重要載體,是城鎮化建設的路徑之一,也與城鄉融合發展、新農村建設息息相關。建設特色小鎮應因地制宜,因特而生,無論特色產業還是特色文化,都是特色小鎮的根本要素。特色小鎮建設具有重要戰略意義,地方政府務必不忘初心,科學謀劃,不盲目追求政績、下指標。本著政府引導、企業主體、市場化運作的原則,建設宜居宜業宜游可持續發展的特色小鎮。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聯合網絡通信集團有限公司研究院黨委副書記、院長張云勇:
特色小鎮的提出是深入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堅持新發展理念的產物,是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平臺,是新時代經濟轉型升級的重要抓手,對實現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戰略目標具有重要意義。作為新一屆全國政協委員,第一次參加雙周協商座談會,深刻感受到會議主題聚焦國家當前重大關鍵課題和發展中的痛點問題開展協商議政,調動了委員建言獻策積極性,真正發揮了委員“智庫”作用。同時也認識到汪洋主席在全國政協京內新任委員學習研討班上所強調的有關學習的重要內涵。今后我將持續學習履職所需技能,以科學理論武裝頭腦,充分發揮專業優勢,更好履行新時代賦予政協委員的新使命。
全國政協委員,民建河北省專職副主委范社嶺:
特色小鎮建設首先要緊抓特色做文章,無論是歷史文化特色、風景名勝特色、產業特色、民族風情特色等,都要突出特色、聚焦特色、做足特色、緊緊圍繞特色壯大產業,建筑改造也要突出當地特色。其次要尊重歷史發展各階段的特色,切忌大拆大建。再次是特色小鎮要注重打造誠信小鎮,打造契約文化,堅持守法經營,方能久遠。四是特色小鎮必須有特色產業做支撐,更要注重產業的可持續發展。
■專家學者發言
浙江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馮飛:浙江特色小鎮創建情況
創建特色小鎮,是浙江省委、省政府作出的一項重大戰略決策。3年多來,我省堅持產業立鎮、科技強鎮、旅游興鎮、文化傳鎮,率先走出了一條具有浙江特色、符合規律、可持續的特色小鎮發展之路。
一、特色小鎮的發展定位
特色小鎮作為全面踐行新發展理念的高端平臺。發展定位主要體現在四個方面:
一是產業特而強。“特”是每個小鎮都要聚焦數字經濟、環保等八大萬億產業,以及茶葉、絲綢等歷史經典產業中的一個產業。“強”是指小鎮要瞄準高端產業和產業高端。
二是功能聚而合。“聚”是小鎮要聚焦產業、文化、旅游和社區等四大功能。“合”是指四大功能要融合發展。
三是形態小而美。“小”是骨架小。小鎮規劃面積要控制在3平方公里左右,建設面積控制在1平方公里左右,建設面積原則上不能超出規劃面積的50%。“美”是顏值高。
四是機制活而新。“活”是創建機制活,不搞終身制。“新”是制度供給新。
二、特色小鎮創建的主要做法
一是堅持市場化導向。突出發揮企業主力軍作用,強調非政府投資占比要高于70%、特色產業投資占比要高于70%的硬性要求,杜絕政府大包大攬。
二是堅持創建制方式。要求先干起來、干中給政策、干成授牌子,中間實行動態管理、優勝劣汰。
三是堅持產業立鎮根本。優先發展數字經濟、高新技術產業等,堅決不搞房地產。
四是堅持優勝劣汰機制。通過年度考核機制,過去3年累計降格13個創建小鎮、淘汰7個培育小鎮、警告33個創建和培育小鎮。
三、存在的問題和建議
從實踐來看,我省特色小鎮在創建過程中還存在部分特色小鎮產業不夠特、與相關規劃銜接不夠、文化歷史底蘊挖掘滯后等問題。建議:
一是從國家層面進一步加強對各地特色小鎮建設的指導,加強制度供給,既注重頂層設計,強調因地制宜,同時也要防止一哄而上。
二是科學處理好政府與市場的關系。明確政府角色定位,要突出發揮企業主力軍作用。
九三學社浙江省杭州市副主委,杭州市余杭區政協副主席,浙江杭州未來科技城(海創園)管委會常務副主任趙喜凱:浙江夢想小鎮的建設經驗
打造夢想小鎮的初衷,是考慮如何將杭州的阿里人、浙大人留在杭州。在打造夢想小鎮過程中,我們越來越發現,最大的困難不是去新建或改造一批房子,而是怎么樣幫助這些創業者解決他們必須面對的問題。這些問題梳理后主要有三個:人從哪里來?錢從哪里來?市場在哪里?
第一個問題是人從哪里來。要打造什么樣的環境吸引并且留住人才?為此我們加快了行政審批力度,創建了線上線下同步的“最多跑一次”政府服務模式。又發明了創新券,給創業者以研發經費、人才供應等各種補貼,讓他們在這里安心辦公,同時做好做足各種配套服務,讓小鎮宜業宜居。
第二個問題是錢從哪里來。光有人還不夠,產業發展需要資本注入。政府在這方面也做了很多努力,吸引社會資本在這里集聚。
第三個問題是市場在哪里。創新創業最大的悲哀,不是創新創業企業的早夭,而是產品和樣品賣不出去。對此,我們做了幾件事給予引導和幫助:一是建造夢想產品展示館,讓所有來參觀的人都能看到產品。二是加大媒體宣傳。三是通過政府采購加大對本土創新型產品的采購力度。一定要解決好創新型產品本土市場準入的問題。
其實,夢想小鎮的發展有一些天然基因在,如果沒有阿里巴巴、沒有浙大,沒有浙江深厚的重商、營商底蘊,就沒有今天的夢想小鎮。打造特色小鎮一定要實事求是,不能照搬照抄。
■部委情況介紹及現場回應
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胡祖才:
特色小鎮作為新生事物,起源于浙江。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習近平總書記多次作出重要批示指示,為特色小鎮和小城鎮發展指明了方向。李克強總理對做好特色小鎮和小城鎮工作提出了明確要求。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領導同志重要批示指示精神,2016年中央財辦、發展改革委、住房城鄉建設部聯合在杭州召開特色?。ǔ牵╂偨ㄔO經驗交流會,并在廣泛調研基礎上出臺了《關于加快美麗特色?。ǔ牵╂偨ㄔO的指導意見》,強調“五堅持五防止”原則,明確9個方面的發展路徑,引導各地區積極穩妥、扎實有序推進特色小鎮和小城鎮建設。
兩年多來,各地區按照黨中央、國務院要求精神,把建設特色小鎮和小城鎮作為推進新型城鎮化的重要抓手,積極借鑒浙江經驗,緊密結合本地實際,強化規劃引領和政策激勵,著力增強特色小鎮和小城鎮的吸引力,積累了一些經驗,取得了一些進展,涌現出一批產業特色鮮明、要素集聚、宜業宜居、富有活力的特色小鎮。這些小鎮既激發了新經濟發展活力,又帶動了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在促進歷史文化傳承保護、城鄉要素資源高效配置等方面的積極作用也日益顯現。
同時,一些地區存在濫用概念、名不副實,盲目發展、質量不高,房企過度參與、小鎮地產化等不良傾向。特別是把特色小鎮當成一個筐,什么都往里裝,混淆了特色小鎮的概念,違背了特色小鎮建設的初衷,也引發了大量負面的社會輿論。
針對這些問題,2017年發展改革委會同有關部門赴20個省100多個小鎮進行了調研督導糾偏,出臺了《關于規范推進特色小鎮和特色小城鎮建設的若干意見》,2018年又印發了《關于建立特色小鎮和特色小城鎮高質量發展機制的通知》,要求各地區嚴格對標、認真查擺問題、切實加以整改。這兩份文件印發后,各地區特色小鎮建設逐步回歸理性,糾偏取得一定成效。
下一步,發展改革委將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批示指示精神,完善特色小鎮和小城鎮高質量發展長效機制。一是堅持高質量發展,引導各地區遵循規律、控制數量、提高質量。二是堅持產業建鎮,引導各地區培育供給側小鎮經濟。三是堅持規范糾偏,推動各地區各有關部門堅決淘汰不實小鎮、風險小鎮、問題小鎮,規范市場主體隨意冠名特色小鎮的行為。四是堅持典型引路,對模式先進、成效顯著的特色小鎮經驗進行總結示范,鼓勵各地區大膽探索,創造更多更好的可復制經驗。
自然資源部副部長趙龍:
對于特色小鎮健康有序發展所必需的產業用地、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用地以及產業工作者的居住用地,采取先挖潛、后新增的方式予以保障。一是用好用足現有政策,如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城鎮低效用地再開發、農村集體經營性用地和宅基地再利用、利用存量用地發展國家鼓勵的新興產業等政策措施,大力盤活存量建設用地;二是編制統一的國土空間規劃,適當新增必要的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用地;三是研究降低產業用地成本,采取縮短出讓年限、先租后讓、租讓結合等方式供應土地;利用存量用地發展新產業新業態,5年內可保持原用途、原用地方式不變,鼓勵創業者能夠以較低成本先拿到土地創業,等到做強做大后再取得完整產權。
對于部分地區特色小鎮建設存在的“房地產化”傾向問題,必須采取措施堅決嚴控。從規劃和用地方面看,主要有三條措施:一是優化用地結構,嚴格控制房地產開發用地比例;二是合理安排產業用地和房地產用地的供應時序和開發節奏,堅持先發展產業再建設住宅和商服設施的順序,避免在產業支撐不足的情況下,大量進行房地產開發;三是嚴格執行土地出讓有關規定,不得將特色小鎮用地低價、打包出讓給房地產開發企業。
下一步,自然資源部將加強規劃統籌,規范用地管理,強化政策支撐,推進特色小鎮規范健康有序發展,切實發揮特色小鎮在促進經濟轉型升級和新型城鎮化建設中的積極作用。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副部長黃艷:
住建部一直在推動和探索小城鎮建設,關注特色小城鎮如何在現有建制鎮上保護好傳統風貌,挖掘歷史文化資源,再通過就地城鎮化提高小城鎮的社會服務能力和市政基礎設施的覆蓋能力,以提高小城鎮的人口承載能力,讓更多的人能夠就近就地城鎮化,宜居度更高一些。通過就地一、二、三產業融合的方式發展特色產業,解決就業問題,將會給小城鎮特色化注入更大活力。我國幅員遼闊,浙江的經驗做法不一定適合西部地區,但是經濟轉型提升和新型城鎮化的理論和經驗還是有借鑒意義的。
建制鎮的小城鎮是就地城鎮化的基礎節點,在鄉村振興、城鄉融合中起重要作用,包括為廣大農村地區提供基礎公共服務職能。下一步我部將在建制類小城鎮特色建設上,加大政策研究,明確有關標準,在特色風貌的保護和營造上,在房屋和環境建設上,在學校、醫療機構、垃圾污水處理等補短板上,吸引和發展特色產業上,做好有關工作。
- 關注綠維文旅
微信號:lwcj2005
公眾號:綠維文旅 - 創意經典·落地運營
文旅康養·特色小鎮·鄉村振興開發運營服務商
好創意、可落地一流規劃在綠維
新鮮資訊、原創觀點、專題研究、實戰案例,每天精選分享
相關閱讀
- ·如何促進特色小鎮健康發展2018-11-26
- ·謹防特色小鎮建設遁入“地產化”圈套2018-11-26
- ·特色小鎮不是“湊合”小鎮2018-11-26
- ·把特色小鎮作為推進 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抓手2018-11-26
- ·多措激發西部特色小鎮培育建設活力和吸引力2018-11-26
- ·四川成都新都區:特色小鎮引領“農業+”2018-11-23
- ·惠州新增3個省級特色小鎮2018-11-21
- ·特色小鎮再造景區 云南經濟又添活力2018-11-21
- ·胡集鎮挖掘祖源文化打造特色小鎮2018-11-21
- ·火炬智慧健康小鎮入選第二批省級特色小鎮2018-11-21
旅游運營回答
- 特色小鎮的發展架構有哪些?
- 1、以特色產業為引擎的泛產業聚集結構特色小鎮主要聚焦自身優勢的特色產業;[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