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小鎮”為何怪象多?
最近幾年,“特色小鎮”這個詞特別流行。在城市化建設日趨飽和,“大城市病”已讓很多都市人口深惡痛絕之際,“特色小鎮”這個詞給人們帶來了很多遐想。都市白領們渴望在“特色小鎮”旅游、度假,感受地方自然風光和民俗文化,商人則打算利用好風口發展產業、尋找商機。然而正如一些人預料的那樣,一窩蜂式地上馬“特色小鎮”會有很多弊病。近日,《瞭望》新聞周刊記者在多地調研“特色小鎮”,發現諸多怪象。仔細看這些怪象,你不免會感到深深的無奈。
要點速讀
“特色小鎮”是“湊”出來的
“特色小鎮”并不是中國的發明。近些年,隨著越來越多的中國人走出國門,并越來越強調“深度游”,很多國人發現,一些外國旅游勝地不僅僅只有大城市值得玩,一些小城鎮,小鄉村都大有玩頭。典型如法國的普羅旺斯風情小鎮,日本的高端度假小鎮輕井澤,都吸引了大批中國游客到訪。以旅游、度假為根基,發展各種產業,打造各種“特色小鎮”,理所當然地成為了中國城鎮化下一階段的重頭戲。
然而全國各地上馬“特色小鎮”的勢頭之猛,是很多人難以想象到的。雖然近些年一些地方特色小鎮名氣漸響,如浙江烏鎮互聯網小鎮、橫店影視小鎮,北京密云古北水鎮等,但去過的人并不是那么多,大部分人也說不出幾個“特色小鎮”的名字。你大概想象不到,在國家規劃層面,據國家部委2016年《關于開展特色小鎮培育工作的通知》,到2020年,“我國將培育1000個左右各具特色、富有活力的休閑旅游、商貿物流、現代制造、教育科技、傳統文化、美麗宜居等特色小鎮。”
這還只是國家規劃層面。據研究機構克而瑞的統計數據顯示,目前省級特色小鎮、企業主導建設的特色小鎮總量已達2000個左右。按《學習時報》的說法,如果把計劃建設的全部算上,特色小鎮的總量已多達五六千個,“如果按照每個特色小鎮平均20億的投資規模估算,全國特色小鎮建設總投資會超過10萬億元。”
特色小鎮的數量膨脹成這樣,到底是如何論證和通過立項的呢?《瞭望》新聞周刊這次記者實地走訪,很好地揭開了謎團。大體來說就是一個字,“湊”——
比如,產品不夠,“吃喝”來湊,如西部某地建立了5個特色小鎮,都主打餐飲美食,既重復建設,又毫無特色。記者來到“號稱總投資2億元的一個民俗小鎮”,結果“街道上空無一人,商鋪都已經關門落鎖。文化村的入口附近,堆放著茅草,幾只羊在進出的主干道旁悠閑地走來走去。”
項目不夠,“農作物”來湊。中部某省有個“香菇小鎮”,當地群眾說,“這哪里是什么特色小鎮?就是企業的一個大的香菇生產基地。”
形象不夠,“穿衣戴帽”來湊。記者在多地看到,“本是老百姓的商鋪門面房,門口卻被白色羅馬立柱阻擋;本是老百姓的自住房,屋外卻被’穿’上統一的仿古建筑’服裝’,’戴’上了灰瓦’帽子’。”
景色不夠,“挖湖造綠”來湊。某地被定位為“花卉小鎮”,結果記者實地采訪未見花卉蹤跡,反倒看到一個地產項目正拔地而起。當地發改委一名工作人員透露,“發現當地的條件不太適合花卉種植,所以規劃調整了。”(瞭望新聞周刊《特色小鎮“八大湊”》)
離不開房地產的特色小鎮
諸多亂象中,有一個重點,“特色小鎮”繞不開房地產業。在一些地方,由于缺乏好的產業支撐,房地產項目成為特色小鎮建設中的絕對主角。據《瞭望》新聞周刊報道,南方某地,打造了“歐洲文化風情小鎮”,總用地面積約1.2萬畝,“開盤的地產大都售罄,但小鎮上冷冷清清,商鋪大門緊鎖,幾乎看不到車輛和行人。”“在中部某省,以康養、文化為主題的各類特色小鎮建設正在穩步推進。在一處被列為重點工程的建設項目現場,記者看到,規劃占地4600余畝,總投資約100億元。項目工程鳥瞰圖顯示,一棟棟地產大樓將在這里拔地而起。”
房地產商盯上“特色小鎮”,不難理解。《學習時報》指出,有的房地產商認為特色小鎮是房地產的“逃生之路”,是未來10年房地產行業發展的方向。一些地方政府為促進特色小鎮建設,在很多方面提供了優惠措施,房地產商以建設特色小鎮的名義向政府拿地的成本相對較低。因此,有些特色小鎮其實是房地產商在借產業概念的炒作,變相拿地做房地產,存在“假小鎮真房產”。
正是出于這個原因,“特色小鎮”概念甫一提出,就有很多人強調要防止以小鎮名義搞房地產開發。以“小鎮”、“房地產”作為檢索關鍵字,可以發現這類提醒數不勝數,如《學者建議降溫特色小鎮熱:防止運動式造城,防止房地產化傾向》、《發改委:特色小鎮要避免“穿新鞋走老路”、變相搞房地產開發》《新華網:要警惕特色小鎮演變為房地產一業獨大,形成新庫存》。發改委在征集第二批全國特色小鎮時,特意規定,“以房地產為單一產業不得推薦”。
但是,想要房地產商不過多介入“特色小鎮”,只能是一廂情愿。國家開發銀行金融公司副總裁左坤就說得很直白,“特色小鎮一定要包括房地產,只不過它是超越了房地產,它范圍更廣、內涵更多,它一定要靠居住、物業,才能形成一個完整商業模式的閉環,否則這個商業模式就不成立。(否則)誰來投資誰來回錢呢?”
事實上,房企也正在大舉進攻“特色小鎮”。根據克而瑞的數據,有20多家房企公布了小鎮戰略計劃,包括綠地、華僑城、華夏幸福、碧桂園等,簽約總數已超數百個。
“特色小鎮”離不開房地產,但如果真以房地產為主的話,特色小鎮還有什么旅游觀光價值,還有什么“特色”可言呢?
“特色小鎮不是規劃出來的”
“特色小鎮”亂象多,并不是因為閉門造車,不學習其他地區的先進經驗,事實上,像“一村一品”、“一鎮一業”等在日本等地被證明行之有效的做法,都在各種文件中被反復強調。問題的關鍵恐怕還是在于,中國“特色小鎮”興建的邏輯,依然是政府主導。尤其是地方政府剎不住手,習慣于主導各類城建活動。地方政府由于財政預算約束,以及對土地財政的慣性依賴,往往還賦予特色小鎮重要的融資功能。在特色小鎮的建設過程中,很多地方政府大包大攬,基本沒有吸引市場資本的參與,而且造成政府債務負擔加重。
有做規劃方面的網友在網上吐槽,認為最近十年規劃領域的口號一個接一個,新農村、美麗鄉村、海綿城市、城市雙修、特色小鎮等等等等,但“只有個別真正有實力的大院,會真正費心思去研究一下政策內涵和真正的去想引導鄉鎮農村科學發展”,“其余的都是拿著案例照抄,只求形似,不求神似。反正完成了就去混設計費,縣級別的政府沒空管,只要你成果效果圖做的夠漂亮。”“政府領導喜歡成果圖紙漂亮,鄉鎮領導需要一個牌子拉投資,普通的群眾根本就和規劃設計絕緣,規劃設計從開始到結束可能絕大多數的人民群眾都不知道有這回事情。”在他看來,“現在的城鄉規劃設計,已經嚴重背離了《馬丘比丘憲章》中全民參與的精神。”
所謂《馬丘比丘憲章》“全民參與”精神,是城市規劃領域世界通行的一項原則,強調人與人之間的相互關系對于城市和城市規劃的重要性,并將理解和貫徹這一關系視為城市規劃的基本任務。“無法植根于人”的特色小鎮規劃,就像無源之水一樣。
在去年的一場高峰論壇上,仕途起步于浙江的國務院參事、住建部原副部長仇保興對“特色小鎮”發表了自己的看法。他認為,特色小鎮的經濟組織呈現出非常復雜的結構,這種結構是主體的變異性、主動適應性和相互作用,“這是很難設計的,誰要是對我們的小鎮產業從頭到尾來一個設計,那是一種迷信,是不可能的。浙江省600多個原來的建制鎮演變成為特色小鎮,沒有一個是正式規劃出來的,我用18年的工作經歷來證明這一點,將來也是不可規劃的。”
“特色小鎮”源起于浙江經驗,在不少人看來。“特色小鎮”就適合浙江、廣東等民營經濟發達的地區搞。民營經濟本來就植根于人與人之間的關系,與人們的需求,當地人擅長的技能密切相關。有論者表示,“浙江搞這個特色小鎮,本來就有集群效應在。比如義烏的小商品,永康的五金,嵊州的領帶,樂清的低壓電器,紹興的輕紡,桐廬的圓珠筆,上虞的燈泡,東陽的建筑,光光諸暨,大唐鎮周邊的襪子,店口鎮附近的五金,應店街的織機,其他各個鎮也有特色,保暖鞋,蚊香,香榧,拖鞋,珍珠,教育等等。”“在浙江,完全可以搞百千個特色小鎮,只要在原有基礎上,稍加引導,加以扶持,立馬就能看到成效。而其他地方,民營經濟不發達,沒有集群,就算政府發力,也是只能做做表面文章。”
好的特色小鎮講究的不是“開發”,而是“運營”,“運營”必須以人為本,并發揮所有人的主體性作用
不妨具體看下藝尚小鎮這個例子。杭州臨平的藝尚小鎮,獲評“2017中國年度文化魅力小鎮”,主打的是服裝產業,時尚產業。藝尚小鎮能被打造起來的關鍵因素,就在于其依托的臨平、喬司一帶的小服裝廠本來就極其發達,這意味著,當地在這方面有著充足的人才。在這個基礎上,打造良好的軟硬條件,才能升級為今天的藝尚小鎮——服裝設計師從“云端”物色,原料從“面料公共圖書館”挑選,訂單從App平臺“搶單”,生產則由“共享車間”柔性產能完成,顛覆你對服裝生產加工的想象。目前藝尚小鎮已匯聚了國內外頂尖設計師24名、新銳設計師500余名,都是小鎮“居民”。
中國臺灣地區也打造過很多成功的特色小鎮,一個突出的例子是信義鄉和梅子夢工廠。當地原本是個相當貧困的鄉鎮,條件惡劣,交通困難。但當地有著很好的產業資源——青梅,不過,信義鄉不是唯一的的青梅產區。單純只有一個梅子產品,無法凸顯信義鄉與其他地方的不同。于是當地人融合信義鄉少數民族文化,再加上文創的元素,將產品和園區進行文創的包裝。在整個小鎮的規劃和設計中,充分結合信義鄉少數民族布隆族的文化元素,比如吉祥物“尿尿山豬”,打造出了時尚、可愛的梅子夢工廠品牌。品牌打造出來后,還進行了強有力的運營——為了強化旅游的新鮮度,吸引游客關注和目光,不斷地舉辦主題活動。冬天會舉辦踏雪尋梅的嘉年華活動;春天舉辦新酒開捅裝瓶的活動;夏天會舉辦劃水嘉年華,是人工打造的一個活動;秋天會舉辦一些少數民族的慶典,充分結合當地少數民族的文化內涵。通過一連串的改造、包裝以及策略,信義鄉最后被打造成了一個可以“整場輸出”的品牌小鎮。
沒錯,一個好的特色小鎮講究的不是“開發”,而是“運營”。“運營”是必須以人為本的,強調當地居民對小鎮的歸屬感,強調居民參與小鎮的建設與活動,強調居民能夠分享小鎮帶來的收益。
不僅如此,更好的做法是要想辦法進一步提升人的主體性作用。
日本六七十年代曾有過“造村運動”,這是在人才往大城市聚攏的過程中,小地方開展的提升自身競爭力的自救運動,這與打造“特色小鎮”有很多相似之處。“造村運動”其中特別強調的一點就是,居民們是造村運動的行動主體,政府不以行政命令干涉,不指定生產品種,不統一發放資金,而是在政策與技術方面給予支持。一切行動由各社區、村鎮自己掌握,發揮了當地的自主性,并擺脫了依賴性。并且,日本“造村運動”還特別強調要在地方上培養人才。日本地方政府無償開辦了許多補習班并派遣講師講授課程。課程內容包羅萬象,如農村技術講習班、商業講習班、海洋養殖講習班、婦女講習班等,只要農民有需要,都可免費參加學習。政府還利用假期組織中學生去外地參觀學習,定期派大學生、家庭婦女去國外訪問考察,開闊視野。(睿意德《日本的特色小鎮是怎樣形成的?》)
不久前,國家發改委發布了《關于建立特色小鎮和特色小城鎮高質量發展機制的通知》,已經調整了思路,不再強調特色小鎮的數量,而是強調質量。文件中提到了建設特色小鎮的基本原則,其中一點是“堅持遵循規律”,強調特色小鎮的建設是一個“市場主導、自然發展”的過程。
對于廣大民眾來說,“特色小鎮”這個東西一點都不急,人們的耐心有的是,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特色小鎮也一樣。人們期待踏上各地“特色小鎮”的時候,不會感到被坑,不會感到糟心,愿意下次再來,這樣的特色小鎮,才是人們期望看到的。
- 關注綠維文旅
微信號:lwcj2005
公眾號:綠維文旅 - 創意經典·落地運營
文旅康養·特色小鎮·鄉村振興開發運營服務商
好創意、可落地一流規劃在綠維
新鮮資訊、原創觀點、專題研究、實戰案例,每天精選分享
相關閱讀
- ·科學建設特色小鎮 激發鄉村發展活力2018-11-12
- ·2018中國區域經濟高峰論壇舉行 380名專家建言鄉村振興和特色小鎮2018-11-12
- ·蔡繼明:特色小鎮是中國新型城鎮化的一種必要形態2018-11-12
- ·特色小鎮無特色,源于選擇機制失調2018-11-12
- ·特色小鎮不該淪為“房地產小鎮”2018-11-12
- ·株洲航空特色小鎮(老城區)規劃公示 打造中國的“西雅圖”2018-11-09
- ·振奮國人!華中小鎮榮膺GFHS全球特色小鎮范例獎!2018-11-09
- · 總投資333億元3個特色小鎮項目落戶汝州2018-11-09
旅游運營回答
- 特色小鎮的發展架構有哪些?
- 1、以特色產業為引擎的泛產業聚集結構特色小鎮主要聚焦自身優勢的特色產業;[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