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扶貧,帶來靈武村民好“錢景”
近日,在靈武市郝家橋鎮涇靈村設施農業產業園里,村民王天剛忙碌地接待著前來采摘的游客,最近,隨著西瓜、香瓜、番茄的上市,每到周末,他就特別忙,有時候都顧不上吃飯。
“馬家灘鎮西三村的黑山羊、郝家橋鎮興旺村的沙地韭菜……在靈武市11個建檔貧困村,都有自己的特色農產品品牌。”靈武市扶貧辦負責人馬玉成告訴記者,下一步,靈武市將借助這些特色產品,探索出“特色農業+鄉村旅游”的發展新模式,也為農戶增收開辟新路子。
旅游景區帶動貧困戶就業
作為靈武市長流水生態旅游區的一位員工,陳臺業從一上班就忙個不停。這位已經50歲的西北漢子是白土崗鄉長流水村村民。他說,是旅游產業的發展給了自己和很多同樣處于困境的村民脫貧的希望。現在,陳臺業每月能在旅游區領到3000元左右,全家已于2017年底退出貧困戶名單。
“近年來,靈武市以創建全域旅游示范市為契機,將生態與旅游有機結合,積極挖掘黃河、沙漠生態旅游資源,實現生態產業與旅游產業同步發展。同時,由于靈武市長流水生態旅游區、大海子沙漠旅游區、白芨灘沙漠公園、銀湖沙漠生態小鎮等景區靠近一些貧困村,也給當地的村民帶來了一份可觀的收入。”靈武市文化旅游廣電局負責人表示,接下來,靈武市將依托這些景區優勢,繼續擴大就業門路。
鄉村旅游為脫貧致富搭建更多平臺
沙漠生態小鎮消暑度假的游客越來越多。近年來,靈武市不斷探索旅游扶貧工作模式,以發展全域旅游為方向,把旅游產業與扶貧深度融合,形成了“旅游+扶貧”的全新模式。這幾天,白土崗鄉長流水村村民馬有錄異常忙碌。他正忙著準備鄉村旅游經營單位的申報材料。
“現在開農家樂,不僅有精神獎勵,還有真金白銀的扶持,我發展的底氣也更足了。”馬有錄告訴記者,近幾年,隨著貧困村美麗村莊建設,村里的環境衛生、基礎設施建設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今年,我們將繼續加快貧困村美麗村莊建設,深入開展環境綜合整治,實施危房改造,全面清理私搭亂建及破舊房屋、圈舍。并在貧困村安裝太陽能熱水器200臺、太陽能路燈2340盞,投放垃圾箱(桶)1800個。”馬玉成介紹,今后3年,靈武市在對貧困村廣泛調研摸底的基礎上,將大力扶持發展農業觀光、采摘垂釣、民俗展示、運動休閑等鄉村旅游項目,為群眾脫貧致富搭建更多的平臺。

- 關注綠維文旅
微信號:lwcj2005
公眾號:綠維文旅 - 創意經典·落地運營
文旅康養·特色小鎮·鄉村振興開發運營服務商
好創意、可落地一流規劃在綠維
新鮮資訊、原創觀點、專題研究、實戰案例,每天精選分享
相關閱讀
- ·河北:發展旅游產業 帶動貧困人口穩定增收2018-07-12
- ·發改委:進一步加強“三區三州”等深度貧困地區旅游基礎設施改造升2018-07-12
- ·桂粵聯合開展旅游扶貧培訓2018-07-11
- ·魏小安:山地旅游扶貧的根本在于開放2018-07-10
- ·山西3年內將建300個旅游扶貧示范村2018-07-05
- ·旅游扶貧示范村示范啥?2018-07-03
- ·貴州省盤州市普古鄉旅游扶貧有活力2018-07-03
- ·河南修武:“四種模式”帶動旅游扶貧2018-06-29
- ·大別山全域皆景 巧借力脫貧有路2018-06-27
- ·陜西推進“十縣百村”旅游扶貧示范工程創建2018-06-22
旅游運營回答
- 特色小鎮的發展架構有哪些?
- 1、以特色產業為引擎的泛產業聚集結構特色小鎮主要聚焦自身優勢的特色產業;[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