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外集體農莊之美國紐約春之谷
春之谷-----一個人文與自然共生的華德福社區模式
一. 地理位置及歷史沿革
美國紐約春之谷(Spring Valley),距離紐約曼哈頓往北一小時左右的車程。一條小溪環繞著社區,溪畔樹葉與野花相映成趣。一座木橋橫跨兩岸,從橋上走過,見橋下流水潺潺,落英繽 紛。清晨, 鳥兒們的歌聲將你喚醒, 夜晚,蟬兒及蛙鳴伴你入眠。工作結束后,穿過原始樹林回到木屋的途中,野鴨、松鼠、梅花鹿和天鵝等野生動物自由自在地穿梭在你周圍。地里的玉米漏出微笑,成串的蘋果壓彎樹枝。
社區周圍近2000多英畝的土地屬于魯道夫?斯坦納三元社會基金會(Threefold Foundation)。早在1920年,有幾位來自紐約曼哈頓的富有的、而又有理想,追求精神生活的年青人湊在一起買下了這一大片土地,以人智學理念為基礎,實踐自然活力農耕。該農場一方面為曼哈頓的一家素食餐館提供健康的食品,另一方面也可以作為學習與研究人智學的基地。發起人還讓一些認同人智學的人士,低價買下一小塊土地建造房屋,以便在周末和假日里住在這里來學習人智學和度假。后來,在這里又相繼建立了華德福學校、韻律舞藝術學校、華德福教師培養學院、華德福教育研究所和魯道夫?斯坦納老人同胞社區、健康食品用品商店、自然活力農耕農場及表演禮堂等等,就這樣,逐漸發展成一個人文與自然共生,集精神,文化和健康為一體的三元社會社區。這里,雞犬相聞,門不閉戶,擇鄰而居,來自世界各地的教師、醫生、藝術家、志愿者,在這個社區里生工作和學習,大家相敬如賓,猶如一家人。社區恍若陶淵明描述的”世外桃園”。
二. 文化社會理念
社區吸引了特別的人群,從而形成了特殊的文化。他們注重身、心、靈的整體健康,吃自己用自然活力農耕種植的綠色食品,追求豐富的精神文化生活,關心人文和環境保護,崇尚自然,將自然帶進藝術,將藝術帶進自然。他們同時也非常注重人與人的互動關系,真誠相待,相互幫助,和睦相處。更重要的是社區成員非常注重教育,很多家庭搬到這里主要目的是為了讓孩子到華德福學校就讀,社區生活本身也為成年人的繼續教育提供了很多機會。
社區的文化活動非常豐富,常年有節日慶典活動,每周每月都有各種學習小組,講座、演出、音樂會、展覽會等。這些活動不但有全社區的老人孩子和年青人參與,住在社區以外的人也常來參加,還有來自世界各地的實習生,學者,在這里學習和研究臨終關懷、護理、藝術治療、社區發展和社區文化等等。魯道夫?斯坦納提倡的教育作為改觀社會的力量,在這里得到了充分的體現。從幼兒到古稀老人都能在生活中受到教育和成長,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和找到并實現他們的人生使命。
創建這個社區的宗旨之一是希望年青人通過照顧老人而認識和理解人的成長、老化、病苦到死亡的生命過程和意義;讓老人在回到精神世界之前,全然覺醒認識生命的本質和自己的使命而安然地離開人間。宗旨之二是建立一種新的生活和社會關系,把華德福教育和人智學深入到生活中,讓所有在社區生活的人都在受教育和進步。成人通過日常生活與工作的細節了解并教育新一代。年輕人跟老人一起生活,學會關懷老人,并從老人走向精神世界的過程中,學習并理解生與死的意義。社區的孩子在上學之余充分地參與生活,并學習如何與不同年齡的人和睦相處。
由于建立了這個社區,還從某種程度上保護了這塊原生態的土地的能量,同時為建立和保持人與自然的共生的健康的生活方式提供的一個活的標本。在當今全球范圍內的從土地資源來創造商業價值的熱潮中,土地資源被掠奪性開發,地球上存在的無數“0號地”已被人類摧殘的奄奄一息,盡管人們的財富在增加,心靈日益疲憊和憔悴,因為利己主義的結果只能得到物質上的滿足,但由于是建立在損害它人和自然的基礎上,所以必然導致心靈和精神的枯竭,使人和土地都處于一種亞健康狀態。這種社區的建立,無論對土地還對人群都具有治療作用。
三. 社區構成
1.老人院
魯道夫?史代納同胞社區是這個大的三元社會社區中獨立的一個小社區,擁有約750英畝土地,在法律上以養老院慈善機構注冊。養老院和自然活力農耕農場是社區的主要的部分,同時還有幼兒園、醫療診所、陶藝作坊、編織作坊、鐵工藝作坊、木工藝作坊、蠟燭廠、印刷廠和手工藝品商店等等。具體的工作內容有照顧老人、農作、園藝、廚房工作、清潔和洗衣、維修房屋、辦公室、診所、幼兒院、照顧孩子、藝術治療和教育活動,同時還有各類作坊的工作。
目前,在社區里大約有六十幾位老人,四十幾名專職工作人員,六十幾名來自社區外面的義工和世界各地來社區體驗生活的志愿者,三十幾個來自工作人員家庭的孩子。在這里生活的人們都來自于不同的國家、文化、宗教和教育背景,大家都以同胞相稱,故稱為同胞社區。
2. 活力農耕農場
活力農耕思想建立在人與自然共生共存思想基礎上的, 斯坦納認為,土地和森林的過度開發和利用就像人的身心過度工作一樣會造成元能量的缺失; 而對土地使用化肥催生劑就像人吃了不健康的垃圾食品、快餐食品一樣會導致身體處于長期一種病態。 要想使人獲得身心靈健康, 健康的具有元能量食物是必須的, 而通過自己的勞動,帶著愛心在自己生活的土地上精心耕作, 即可以治療土地, 使其恢復活力,又可滋養人生、獲得身心靈的平衡。
活力農耕是比有機農業更要徹底的一種生態農業方式,它不但杜絕使用任何化肥,催化劑,殺蟲劑,而且花很多年時間,改良土壤,治療病態的土地,讓其恢復活力?;盍r耕理論相信,土地是有生命的,土地和人一樣,需要用心關愛,帶著感恩心情去與土地交談,歌唱,勞動,采摘,是活力農耕的一個組成部分。一種健康的人與土地的關系可以在活力農耕工作得到實現。
這里的活力農耕農場包括蘋果園, 玉米地, 蔬菜地, 和奶牛場,養雞場及養蜂場。它可以提供給人們一年四季的工作, 包括哺育、 耕種、堆肥、鋤草、剪枝、采摘、儲藏等等, 所有這些工作都是在集體輪流分工合作中進行的, 勞動過程與結果一樣重要, 每人盡可能參與不同的工作,與不同的人在一起合作。 當你與藝術家在一起工作時, 你會在休息時欣賞到優美的音樂和圖畫, 他們通常是帶著樂器和畫夾來田頭的;當你與活力農耕專家在一組時,你會真正明白為什么要在冬天前要將落地的所有蘋果揀干凈的原因, 因為腐爛的蘋果會在土壤里制造酸性, 而酸性的土壤有會長出一種毒草,這種毒草在來年春天時又會傷害勞動者, 奇癢無比的皮膚過敏會提醒人們明年再也不能偷懶; 當你與一位和藹可親老人在一起工作時, 你會驚奇地發現,他也許是把活力農耕帶到美國的第一人!
筆者有幸在這個社區生活兩年,經常是在早晨迎著朝陽采玉米, 上午儲藏室作蘋果醬,中午在在雞舍里掃糞揀雞蛋, 下午在田頭堆肥,黃昏蘋果樹下揀樹枝, 勞作了一天竟不覺得累, 猛一抬頭, 見西天一輪巨大的落日正點燃的樹林, 霞光萬道, 將你和周圍的果園、房舍融在了一起, 次時此刻,你真正地感到了海德格爾所說的“詩意的居住”以及生命的敞開和澄明。
3. 華德福學校
綠蔭華德福學校建于1950年,是美國最大最老的華德福學校之一,是全球一千多所華德福學校聯盟成員之一。從發展幼兒想象性的經驗,到早期兒童的游戲,一直到智力發展的高中,在綠蔭華德福學校的學習過程就是培養一種學習欲望和好奇心,通過有挑戰性的學術課程,伴隨著藝術化的滋養,以及對孩子發展的需求的滿足,使學生變成有生活目標和方向的成熟個體,使他們具備獨立思考的能力,并能夠為他自己和他人的生活負責任。
在綠蔭華德福學校,學生的學習能力是通過故事、運動、戲劇表演、音樂、繪畫培養喚醒的,強調口頭表達能力的培養以使他們能夠在公共活動中獲得自信。他們精心地設計各種課程,通過文學、歷史和世界文明的文化的課程促進他們對人類的理解,數學課包括算術、幾何、代數、三角和統計等,科學課包括生物、化學、物理等,鼓勵學生通過第一手試驗和親自觀察而獲得科學原理。而不是給他們現成的定理和公式去演繹。
體育課以一種健康活潑而有符合不同年齡段的方式學習。它包括空間體育和音韻舞兩種只有華德福學校才有的運動??臻g體育,是幫助孩子感受和體驗并覺知,人體運動與空間的關系;音韻舞則是,一種用肢體動作表達語言和音樂的特殊形式的運動。
通過音樂課,所有學生從一年級開始學習吹豎笛,從三年級開始學習弦樂器,五年級開始加入合唱隊、管弦樂隊和其他音樂小組。
通過手工練習刺激想象力和智力的發展,學生在一年級教編織毛線,然后學習木工、陶藝,到了十二年級他們學會自己裝訂書本。
從一年級開始就開始學習兩門外語:西班牙語和德語,一直延續到十二年級,許多高中的學生通過交換學生的方式到國外學習一個學期。
綠蔭華德福學校的學生被許多美國及世界優秀的大學或學院錄取,他們的畢業生以其全面發展的能力,優異的藝術才能,具有獨立思考和研究的素質深受大學的歡迎。
4. 華德福教師培養中心
日橋學院于1967年建于密西根,1986年移到春之谷,1991年在紐約州教育部正式注冊為日橋學院。2008年改名為日橋研究院。
日橋學院提供人智學的基礎課程、華德福幼兒師資課程、小學師資課程、治療教育、華德福管理和社會發展等,它成立40多年來,為北美和全世界培養了大批的華德福教師和人智學社區工作者,為人智學及華德福教育在美國及世界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我于2001年到2003年在這里接受的人智學基礎課程和華德福教師的培訓,并獲得了教育學碩士學位。人智學的基礎包括學習斯坦納的精神科學基礎,宇宙和人的意識的進化,人的生命歷程,自由的哲學等。上午的第二時段,則圍成圈進行討論和分享式的內在發展課。下午是大量的持續不斷的藝術課程,包括手工、水彩畫、形線畫、粉筆畫、羊毛畫、泥塑、木工、雕塑、音樂理論、合唱、豎笛等,通過藝術,通過顏色、色彩、聲音、形狀從個體性的表達逐步上升到對宇宙和精神力量的精神性表達和認識,是除了讀書和思考以外的另一種達到對生命覺知的途徑。所有的課程都幫助你認識自己內在的心路歷程,從而真正領悟到我與他人,我與自然及我與命運的關系,從而從內在領悟個人的生命意義和今生今世的使命感。
第二年的華德福教育課程,從學習斯坦納納經典教育著作開始,如《人的研究》,《童年的王國》等,目的是逐年級地理解兒童身心靈發展的特點,以及在此基礎上所涉及的課程內容,方法及教學法。下午的藝術課程更有針對性,如分年級的晨圈、音樂、繪畫手工課,分年級的朗誦,演說及音韻舞、空間體育、游戲等。第二學期有大量的觀摩和實習課程,學校經常請正在華德福學校教學的資深教授親自教學,學生也經常到不同的華德福學校參觀不同的華德福課程。另外,研究論文的寫作是這兩年的學習經驗的綜合,專門有導師給與指導和建議,通常有三個月時間完成碩士論文并通過答辯。
畢業前,教師里貼滿了世界各地華德福學校招聘教師的信息,同學們一邊實習,一邊找工作。經常發生的事是,學生還沒有畢業,就被華德福學校聘用了。
5. 有機食品商店
這個食品店坐落于春之谷社區的入口, 經營的所有蔬菜瓜果來自于活力農耕農場,還有一些日常用品主要來自于人智學總部的韋理達公司。它包括化妝品,日常洗刷用品,都是用天然材料制成的,無副作用,對人體具有親和力。這樣的產品品質穩定,包裝樸素,不以求新,求異,求品種花樣的現代產品策略為驅動,堅持幾十年如一日。一開始主要為本社區服務,由于其產品和服務的品質上乘,越來越多的社區外的居民開車到這里買菜和日常用品不斷擴充,以至于這個商店成為這個社區區對外交流的一個窗口, 人們通過信賴這個社區的食品和日常用品,從而開始信賴這里的教育理念和生活理念。許多人成為社區的志愿者, 甚至把孩子送到華德福學校來。
6. 音語舞學校
早在1970年,Lisa Monges,在德國和瑞士多納學習音語舞后,在春之谷創立了音語舞的培訓,1980年,表演藝術家Dorothea Mier成立了音韻舞學校,Barbara Schneider-Serio 成為目前學校的負責人。
音語舞是華德福學校的必修課程,因為它用舞蹈的方式表達對音樂和語言的理解,它的動作和造型又是畫畫和雕塑的人體演繹,而它對心靈和精神感受的表現力使得它成為一門綜合的課程和藝術。
星芒體的成長與神經系統的整合與呼吸可以通過音語舞協調起來。光的輕盈與大地的重暖也可以音韻舞的四肢表達出來。鹽及礦物的結晶體,可以通過伸展的四肢構成立方體;五角星的花樣也可以通過人體描繪出來,植物和礦物都可以通過人體說話。風水火土是音韻舞的四大元素。群舞而非獨舞,在個性中表達共性,在共性中滋養個性。而心,非腦,是歌者,演說者及舞者的中心,它是我,亦即他人,這與中國道家的修真說不謀而合。
春之谷音語舞學校坐落在日橋邊, 一座全木質結構的房子, 開著巨大的窗戶,樹蔭和小溪一覽無疑, 成為音韻舞的一個組成部分。學生不多, 但課程很密集, 長達四年, 學生來自世界各地,畢業后在舞蹈隊里繼續學習和表演,他們過者極為貧窮的生活,但他們的精神生活極其富有。教師同時在日橋學院,綠蔭華德福學校認教。斯坦納說,音韻表演藝術家具有終身不滅的意志,因為他們將精神力通過語言和音韻帶到了他們的身體的每一個細胞里。
7. 劇院
劇院在歐洲文明中的作用和地位可以回溯到古希臘,在每一所古希臘的精神社區像衛城,德爾斐,奧林匹亞都有三大建筑:神廟,運動場和劇院。劇院成為公共生活和傳播歷史與文化的重要載體,是公民教育的普及形式。瑞士多納的人智學總部的歌德大堂的建立,其最初就是為了上演神秘的戲劇而開始的。
三元社會的劇院坐落在社區的山坡上, 俯瞰整個社區, 是社區會議,表演,集會的中心,也是社區體驗有品質的藝術表演的場所, 每年有定期的人智學及華德福教育的講座。有專業藝術團體的表演, 象薩士比亞戲劇,音韻舞的表演都是常年比備的, 還有日橋學院及綠蔭華德福學校的畢業典禮也在此進行。
劇院廊廳里是裝有專業燈光的藝術畫廊, 定期展覽來日橋學院師生,同胞社區藝術家或訪問藝術家的藝術作品。劇院的一層有三元社區總部的辦公室。樓上是社區圖書館, 里面全是人智學和華德福教育的圖書,以及與此相關的各國各民族的童話,神話,詩歌,戲劇,歷史,語言等。還有與此相關的音像制品,全世界各地的人智學雜志,報刊和活動的年度日程表。圖書館還收藏了歷屆花德福碩士學位的畢業論文,供新的學員和研究者查閱。圖書館成了是這個社區的智力中心。
一樓對外的一個門面是日橋學院書店, 里面有新出的英文版的所有人智學,活力農耕,華德福教育的所有圖書,雜志。還有畫片、教具、學具、參考教材、明信片等。每當你跨進這個書店,你馬上為這里的藝術和精神氛圍所吸引,讓你留戀忘返。
三.管理模式
斯坦納的三元社會理論,是在一戰后反思人類文明, 提出的自由、平等、博愛的社會理想, 同時將這種社會理想與一個個體和諧發展的教育三元理論結合起來, 成為華德福學?;蛉A德福社區組織管理的基本管理框。
整個社區的工作主要是由社區里的工作人員來承擔,同時也有許多義工和自愿者的幫助,老人們和孩子們也參與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每天的工作是由那一天的“領班”協商安排,每個人每天都有“新”的工作。但是在一周里,哪一天做什么工作都有一定的規律,一般三個月做一次工作更 換。這樣的輪換可以讓每個人都能體驗到每一份工作的特色和價值,了解社區的整個狀況,理解“干重活的辛苦”,體驗“干輕活的喜悅”,讓身心有一個“呼息” 的機會。避免由單一的護理工作和農作所產生的“厭倦感”。
這種工作安排也給大家創造了機會在各個領域中學習不同的知識和展現不同的才智,并客觀地迫使他們在工作中相互學習,因 為每一個人都會充當培訓者和受培訓者,領導和被領導的角色。大家在教與學以及合作中互相看到對方的專長與智慧,互相了解從而化解憎恨,分享喜悅。這種服務 與奉獻工作的方式給領導能力注入了新的詮釋,領導能力不是權力的運用,而是認識與善用每一個人的專長與能力,起著協調的作用,讓大家能誠心地合作。社區尊 重和維護工作人員來去自由,以及自由地參與社區的決策討論,自發地承擔社區的行政和管理工作。
社區是一個非贏利機構,在福利報酬方面,工作人員的報酬方式盡量做到按需分配的原則。工作人員不擁有私人的房屋和汽車等財產,而是共同分享社區里的公共資源如:住房,交通工具,文化設施以及工具等等,社區同提供食物和工作人員的子女在附近的華德福學校就讀的學費。除此之外每月還有一筆生活補貼,此生活補貼的標準不是以工種、級別、工齡、文憑或技術水平的高低來評定的,也不是根據工作人員對社區貢獻的多寡來定,而是根據工 作人員家里的真實需求來定。所以,工作人員必須自己制定出每月的生活、學習、醫療和娛樂等支出的預算報表,交給社區的行政和財政小組審定是否合理,再與個 人商討來做最后的決定。也就是說社區的生活像一個大家庭似的,每一個人都互相依賴,互相關照,并一起成長。
老子在兩千多年前所描繪的小民寡國:“至治之極,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之老死,不想往來?!痹趹饋y和紛爭中消失殆盡,老子的修真養性的思想和智慧,不是為統治者追求長生不老所用,就是為道士們歸隱山間,修真煉丹去獨善其身。而一種真正面向生活,面向大眾的人間理想的社區模式竟在兩千年后的德國,由斯坦納博士設計,在全球五十多個國家實現,即便是在資本主義最發達的美國也不例外。
她便是春之谷模式,帶著新一輪的色彩,節奏和聲音悄悄來到人們心田。她不再是理想主義者的避難所,也不是社會激進分子的烏托邦,而是活生生的溫馨可感的小型社區的生活模式,用更當代的詞語來說,就是一個“零碳或低碳”社區模式。這種模式在西方已經歷七八十年的歷史,即經歷了一個人從生到死的年齡。她將人的教育,治療,藝術與自然共生的理想融為一體,不但保護了自然生態,滋養土地,而且有益于生活其上的人們的健康,使一個人的一生富于意義,兒童的天性得到保護,少年的個性得以發展,年輕人更從中得到鍛煉啟發而附有責任感,中年人在幫助他人中樹立權威,老年人的精神得以提升。這里的人們服務多于索取,合作大于競爭,創造勝于重復,節約制約消費,精神甚于物質,相對于當今集成化,消費型,競爭的生活模式,它是一種面向未來的可持續性的生活方式。
華德福教育來到中國已經有五年歷史,全國各地主要城市開始有華德福讀書會,有的甚至還成立家庭式幼兒園和小學,但華德福教育是一種生活教育,涉及到教育的環境和日常生活方式的整體改變,國外成熟的華德福學校大都以社區為背景的,所以建立有中國特色的華德福社區模式勢在必行。這是一個系統工程,涉及到人們的生活觀念,土地使用權,資本的運作和管理,持續性發展模式的建立等,但隨著越來越多的中國人的對有生活品質,有意義的人生,更和諧的家庭社區模式的思考和探索,經過一些有識之士的支持和努力,相信春之谷模式會在中國誕生。
- 關注綠維文旅
微信號:lwcj2005
公眾號:綠維文旅 - 創意經典·落地運營
文旅康養·特色小鎮·鄉村振興開發運營服務商
好創意、可落地一流規劃在綠維
新鮮資訊、原創觀點、專題研究、實戰案例,每天精選分享
相關閱讀
- ·美國家庭農場如何經營2013-10-21
- ·國外家庭農場:小農場,大農業2013-10-21
- ·國外的“農家樂”――全球各地的農家旅游2013-10-14
- ·國外農莊的綠色風情2013-10-08
- ·漢尼先生和他的農莊――瑞士農莊見聞2013-10-08
- ·阿米什農莊:拒絕現代文明的村落2013-09-22
- ·風光旖旎的法國農村2013-09-22
- ·日本集體農莊――山岸會2013-09-16
- ·國外休閑農業面面觀2013-09-16
- ·馬來西亞高原農莊 體驗金馬倫的詩情畫意2013-09-09
旅游運營回答
- 特色小鎮的發展架構有哪些?
- 1、以特色產業為引擎的泛產業聚集結構特色小鎮主要聚焦自身優勢的特色產業;[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