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委員:傳統戲劇應與時俱進 不能光靠"非遺"保護
在莫言老家高密,有一種地方戲曲叫“茂腔”,上世紀中葉在濰坊一帶影響很大,火到需要下午去占座才能看到晚上的演出。
但如今,讓莫言憂傷的是,雖然已成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茂腔”卻再難重現當年的輝煌。
小時候看戲的場景還能回來嗎?地方戲能否挽回衰落?創新是一條對的路嗎?4日正在北京參加兩會小組討論的全國政協委員莫言,說到這里有些無奈。
“當年縣里劇團到村里演出時,觀眾非常踴躍,晚上演出下午就要去占座。但現在已無法再現當年的輝煌?!闭f起“茂腔”的衰落,這位剛過花甲之年的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露出憂傷的語氣。
“茂腔”俗稱“拴老婆橛子戲”,是在漢族民間說唱形式“肘鼓子”(姑娘腔)的基礎上,吸收花鼓秧歌的劇目及表演程式,逐步形成為聲腔系統,曲調質樸自然、唱腔委婉柔怨,生活氣息濃郁,被譽為“膠東之花”,2006年被列為首批國家級“非遺”。
據山東省高密市委宣傳部長萬麗介紹,當地政府每年撥出30多萬元,用于挖掘整理傳統劇目,還出資百萬元創立了茂腔少年班,培育后備人才。
“有人看,才能進入良性循環,地方政府花了很多錢,只是把劇團保留住,把劇種保留住,卻沒有觀眾,意義何在?”莫言無奈地說,有很多傳統文化的傳承問題都面臨類似的矛盾。
莫言對于家鄉戲“茂腔”的困惑只是中國地方戲現狀的一個縮影。如今,被評為“非遺”的劇種越來越多,截至去年底,共有162項傳統戲劇被納入國家級“非遺”保護傘下,然而還在演出的劇種卻在逐年下降。來自文化部的數據,上世紀末,我國曾有394個劇種在演出,到2004年只剩260個劇種。
“城鎮化進程中,鄉村社會的傳統生活方式逐漸瓦解,進入城鎮的青年群體相繼轉向了電影、電視、廣播、互聯網等現代傳播媒體,使得傳統戲曲的受眾群體不斷萎縮,生存空間遭到了嚴重擠壓。”文化部非遺司副司長馬盛德說。
事實上,莫言也明白,地方戲的衰落是全國普遍的現象,或許是一個必然的趨勢,“娛樂方式越來越豐富,對年輕人的吸引力減弱”。
“傳統藝術應該與時俱進,與當下社會相結合,千方百計創新,來吸引觀眾。但是怎么創新,什么尺度,又是一個需要解決的矛盾?!蹦哉f。
“缺少反映時代特點的新劇目。”莫言認為,這是地方戲存在的顯而易見的問題。
本文關鍵字: 查看更多
- 關注綠維文旅
微信號:lwcj2005
公眾號:綠維文旅 - 創意經典·落地運營
文旅康養·特色小鎮·鄉村振興開發運營服務商
好創意、可落地一流規劃在綠維
新鮮資訊、原創觀點、專題研究、實戰案例,每天精選分享
相關閱讀
- ·多家航企發布北京進出港航班國內客票退改政策2021-01-07
- ·重磅!中央經濟工作會議:8大任務 24大要點2020-12-21
- ·“2019年中國新型城鎮化論壇”舉辦2019-01-21
- ·董長瑞:激發鄉村振興的組織動能2019-01-10
- ·以鄉風文明引領鄉村振興2018-12-28
- ·省文化和旅游廳 加快發展全域旅游和文化創意產業2018-12-14
- ·鄉村振興 規劃先行—《湖南省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2018-12-13
- ·河北省旅游高質量發展規劃(2018-2025年)出爐2018-12-12
- ·人大代表進鄉村奏響鄉村振興最強音2018-12-11
- ·國家頒布的2項“旅游政策”,一項國人歡喜,一項韓國人“難受”2018-12-11
旅游運營回答
- 特色小鎮的發展架構有哪些?
- 1、以特色產業為引擎的泛產業聚集結構特色小鎮主要聚焦自身優勢的特色產業;[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