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改委:新型城鎮化規劃已上報國務院
國家發改委相關負責人22日在宏觀經濟與政策新聞發布會上指出,《國家新型城鎮化規劃》目前已修改完畢并上報國務院。房地產稅改革也正在積極推進。
2013年底先后舉行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和中央城鎮化工作會議均提出,要制定實施好國家新型城鎮化規劃。國家發改委會后也明確表示,將抓緊修訂完善國家新型城鎮化規劃,爭取盡快發布實施。
對于這一規劃的進展,國家發改委相關負責人22日在回答中新網記者提問時表示,《國家新型城鎮化規劃》按照會議代表討論提出的意見進行了修改,目前已經上報國務院,但具體什么時候出臺還未有明確的時間表。
此外,針對備受關注的房地產稅問題,國家發改委新聞發言人李樸民表示,發改委正在會同有關部門積極推進。
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提出,加快房地產稅立法并適時推進改革。
對于“2014年會不會出臺擴大房產稅試點政策”的問題,李樸民指出,房產稅確實是很重要的問題,至于什么時候出臺,出臺的主要內容是什么,具體要看中央和國務院的決策部署。現在我們正在會同有關部門積極推進。
據了解,從2014年開始,發改委要建立定期、定點的新聞發布機制,原則上每個月召開一次新聞發布會,圍繞宏觀經濟方面的問題和發展改革委出臺實施的重大規劃、重大戰略、重大政策、重大工程和重大改革,以及社會各界關注的熱點問題等發布重要信息,并回答提問。
《第一財經日報》從消息人士處了解到,國家新型城鎮化規劃(下稱“規劃”)很可能在春節前后發布。
作為推動新型城鎮化的最高綱領性文件,規劃發布時間幾經推延。隨著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和全國城鎮化會議的閉幕,方案也最終落定。消息人士稱,規劃整體改動不大,主要方向仍是城市群的發展和人口城鎮化問題。
發改委牽頭部署“人”的城鎮化
日前有媒體援引消息人士的話稱,規劃明確了新型城鎮化建設目標、戰略重點和配套制度安排。新型城鎮化建設將堅持以人口城鎮化為核心,以城市群為主體形態,以綜合承載能力為支撐,全面提升城鎮化質量和水平。
根據權威機構可查閱的消息,我國人口城鎮化率只有35%左右,這和51%左右的城鎮化率有著很大的差距。
從去年下半年開始,發改委就牽頭各部門合力制定規劃一系列配套安排。發改委一名人士在接受本報采訪時稱,作為國家重大戰略,發改委在新型城鎮化方面投入很多精力,所牽涉的部門和人員之廣也是少見的。
在不久前召開的全國發展和改革工作會議上,發改委主任徐紹史也明確表示,在爭取盡快發布規劃的同時,將會同有關部門出臺配套政策。“戶籍、土地、資金、住房,基本的公共服務,地方發改委要加強配合,編制配套的規劃?!?BR>
上述人士稱,最為敏感的戶籍政策其實是研究最多,也是最先行的。公安部副部長黃明此前表示,國家發改委牽頭組織12個部門研究形成了《關于加快推進戶籍制度改革的意見》稿,正進一步修改完善。
上述報道稱,在農民工市民化方面,將著力推進解決已轉移到城鎮就業的農業轉移人口落戶問題和有能力在城鎮就業、居住的常住人口市民化問題。未來將建立健全農民工市民化推進機制,建立農民工市民化的成本分擔機制,將采取中央、省、市、企業和個人分擔的方式。
到2020年,城鎮化率將達約60%,城鎮常住人口將達8.5億人,戶籍人口城鎮化率要從目前的35.7%提高至45%。
多地打響城市群戰役
盡管規劃遲遲未能發布,但城市群為主體這一方向早已確定。為搶占政策先機,多地掀起了各種城市群和經濟圈的規劃熱潮。隨著地方兩會的召開,這一戰役更為白熱化。
此前披露的消息稱,在未來的城市群發展中,我國將注重培育長江中游城市群、中原城市群以及山東半島、成渝城市群等地區的發展,并在東北有條件的地區發展城市群。對此,將培育并引導城市群發展,完善大中小城市結構,強化綜合運輸交通網絡的支撐,優化城市群內部的城市分工協作。
從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和全國城鎮化會議等幾大會議的傾向來看,次級城市或二三線城市將成為中心的城鎮化建設方向。這主要是由于大城市資源環保承接能力有限,縣域城市建設條件差距仍較大。目前,二三線城市是打造新型城鎮化的突破口。
在此背景下,中西部地區和二三線城市的爭奪尤為激烈。
近日,山東省政協召開了“統籌兩區一圈一帶區域協調發展”的發布會;河南省發改委主任孫廷喜1月18日表示,將強化城市的空間布局,推動中原城市群的建設,其中主要的工作是爭取國家盡快編制中原城市群的規劃。
同時,一些經濟圈也加劇了競爭。2013年12月,原本為南京都市圈重要城市的滁州宣布加入合肥經濟圈,讓南京、合肥兩大城市圈之間的競爭進一步加劇。
對于這樣的競爭,部分學者認為在市場的選擇和淘汰下并無妨。國家發改委城市和小城鎮中心研究員易鵬此前在接受本報采訪時也表示,發展城市群的好處一方面是可以妥善解決特大城市、中小城市、小城鎮、鄉村合理布局、融合的問題,實現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的良性互動,既解決城市發展需要減少成本的問題,也可以盡最大可能實現生態、集約發展。
中國證券報記者20日獲悉,《國家新型城鎮化規劃》已修改完畢并上報,預計將很快發布。規劃明確了新型城鎮化建設目標、戰略重點和配套制度安排。
2013年12月召開的中央城鎮化工作會議討論了《國家新型城鎮化規劃》,有關部門根據會議討論情況作出修改。
權威人士表示,新型城鎮化建設將堅持以人口城鎮化為核心,以城市群為主體形態,以綜合承載能力為支撐,全面提升城鎮化質量和水平。在農民工市民化方面,將著力推進解決已轉移到城鎮就業的農業轉移人口落戶問題和有能力在城鎮就業、居住的常住人口市民化問題。
有序推進農民工市民化
數據顯示,2013年末,中國城鎮化率升至53.73%。但據了解,按戶籍人口計算,城鎮非農戶口占全部人口的比例僅在35%左右。上述權威人士表示,到2020年,城鎮化率將達60%左右,城鎮常住人口將達8.5億人,而戶籍人口城鎮化率要從目前的35.7%提高到45%,兩個城鎮化率的差距縮小兩、三個百分點。
他還表示,農民工市民化的主要任務是解決已轉移到城鎮就業的農業轉移人口落戶問題和有能力在城鎮就業、居住的常住人口市民化問題。這包括了大量在城市之間轉移就業的、有城市戶口的人。后者正是新型城鎮化規劃修改后新增的內容之一,也是中央城鎮化工作會議明確提出的任務。據估計這部分人口規模約為7千萬,而離鄉外出打工的農民工大概有2.3億。
目前,60%以上的農民工被地級市、省會城市和直轄市吸納,全面放開建制鎮和小城市落戶限制并不能完全解決農民工落戶問題。上述人士表示,未來將根據城市規模和綜合承載能力,以就業年限或居住年限、城鎮社會保險參加年限為基礎,各類城市因地制宜地制定公開公平的農民工落戶標準。這有利于農民工根據實際條件選擇落戶地區。
專家指出,戶口只是形式,關鍵是公共服務對落戶農民工的覆蓋,這塊公共服務成本如何分擔是農民工市民化面臨的一大難題。
上述權威人士表示,未來將建立健全農民工市民化推進機制,建立農民工市民化的成本分擔機制,將采取中央、省、市、企業和個人分擔的方式。而國家發改委已明確表示,將圍繞建立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成本分擔機制、多元化可持續的城鎮化投融資機制等在不同區域開展不同層級、不同類型的試點。
此外,在財稅支持方面,財政轉移支付計算擬更多考慮常住人口因素和吸納農民工落地因素,以減輕城市承擔農民工落戶后公共服務支出成本。
發展城市群,優化城市布局
上述權威人士認為,要引導2020年8.5億左右城鎮人口的空間布局,城市群仍將為主體形態,新型城鎮化建設將著力優化城市化布局和形態。對此,將培育并引導城市群發展,完善大中小城市結構,強化綜合運輸交通網絡的支撐,優化城市群內部的城市分工協作。
在未來的城市群發展中,我國將注重培育長江中游城市群、中原城市群以及山東半島、成渝城市群等地區的發展,并在東北有條件的地區發展城市群。
專家預計,一些跨區域的大型城市群建設正在醞釀,未來將出現更多的國家級城市群。而從目前密集召開的地方兩會來看,加快推進城市群發展已成各地共識。
多項配套改革亟待啟動
經濟學家吳敬璉認為,新型城鎮化要告別“攤大餅”和“偽城市化”,需要與《決定》提出的全面深化改革相聯系。要改變各級政府用行政命令推動城鎮化的方法,要通過市場運作和政府的土地利用規劃提高城鎮化效率;要建立跨城鄉的全國統一的勞動力、土地和資本市場,以便資源流向效率和回報最高的地方;要改革行政層級制度,重新界定市場的職責,重新組織城市財政。
國家發改委明確,今年將推動出臺戶籍、土地、資金、住房、基本公共服務等方面的配套政策。
上述權威人士表示,在未來城鎮化建設中,人口管理方面擬實行全國統一的居住證制度,取消居住證領取門檻,以居住證為載體,統籌人口管理和公共服務提供。在土地管理方面,將堅持管住總量、嚴控增量、盤活存量的原則,完善城鎮建設用地標準,強化人均建設用地標準控制,深化征地制度改革,逐步縮小征地范圍,經營性用地將不再由政府直接征地,而由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與開發商直接談判地價。同時,嚴格耕地總量保護。在行政區劃創新上,將改革設市模式,啟動設市工作,以建成區常住人口為基準,完善設市標準,同時探索大市場、大社會、小政府為框架的行政管理體制。在建立多元可持續融資體系方面,擬通過地方政府債券、市政債券、城投債、政策性貸款等,拓寬城市建設融資渠道,提高地方政府融資透明度,同時,鼓勵和推動民間資本參與市政公用設施建設。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主任李偉認為,全面深化改革是城鎮化轉型的根本保障。他強調,要著力推進價格特別是資源性產品價格的改革,使資源性產品的價格真正能反映資源的稀缺性和供求關系。這是城市經濟實現集約增長的基本影響因素。建設用地市場改革方面,在符合規劃和用途管制的前提下,要使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土地與國有土地同等入市、同權同價,要縮小征地范圍,擴大國有土地有償使用范圍。這是遏制城市空間無序蔓延的關鍵舉措。財稅制度和政績考核機制改革方面,要在中央和地方政府之間建立事權和支出責任相適應的制度,完善地方稅體系,形成“不以GDP論英雄”的政績評價體系。這是解決“形象工程”、“政績工程”以及不作為、亂作為等問題的根本之策。此外,要推進戶籍制度改革和公共服務體制改革,這是城市社會發展方式轉變的主要影響因素。
此外,國家新型城鎮化規劃新增了專門強調建筑質量問題的章節,強化政府監管部門對建筑市場的監管職責,完善建筑市場秩序和制度。目前,在橋梁等基礎設施建設、住房等房地產建設領域出現的建筑質量問題引起了社會普遍擔憂,未來將強化對建筑企業的監管。
1、房地產:中期有成長空間
快速發展的新型城鎮化,正在成為中國經濟增長和社會發展的強大引擎。城鎮化的進一步發展必然會帶來勞動生產率的提高,帶來城鎮公共服務和基礎設施投資的擴大,在經濟轉型的大背景下,國內新型城鎮化建設將成為未來經濟發展的重要動力。
伴隨行業景氣回升,房地產行業中期成長空間來自于城鎮化的進展,其核心在于制度變革的方向。對房地產而言,若釋放農村土地紅利,一方面有助于提升農民的購買力,另一方面有助于增強土地的供給,緩解土地資源緊張帶來的價格上漲壓力,對房地產中長期相對利好;同時,制度變革帶來的政策紅利將推動經濟增長,城鎮化進程得以加速,對房地產需求具有增量意義。
城鎮化的進程一般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工業化帶動城鎮化;第二階段是,基建投資為城鎮化奠定基礎,城鎮化帶動房地產市場的發展,最終完成從投資到消費驅動的增長途徑。"由于城鎮化所帶動的房地產市場的發展更多地集中在二、三線城市,因而,主要經營活動在二、三線城市的房地產上市公司將成為市場主體。
- 關注綠維文旅
微信號:lwcj2005
公眾號:綠維文旅 - 創意經典·落地運營
文旅康養·特色小鎮·鄉村振興開發運營服務商
好創意、可落地一流規劃在綠維
新鮮資訊、原創觀點、專題研究、實戰案例,每天精選分享
相關閱讀
- ·多家航企發布北京進出港航班國內客票退改政策2021-01-07
- ·重磅!中央經濟工作會議:8大任務 24大要點2020-12-21
- ·“2019年中國新型城鎮化論壇”舉辦2019-01-21
- ·董長瑞:激發鄉村振興的組織動能2019-01-10
- ·以鄉風文明引領鄉村振興2018-12-28
- ·省文化和旅游廳 加快發展全域旅游和文化創意產業2018-12-14
- ·鄉村振興 規劃先行—《湖南省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2018-12-13
- ·河北省旅游高質量發展規劃(2018-2025年)出爐2018-12-12
- ·人大代表進鄉村奏響鄉村振興最強音2018-12-11
- ·國家頒布的2項“旅游政策”,一項國人歡喜,一項韓國人“難受”2018-12-11
旅游運營回答
- 特色小鎮的發展架構有哪些?
- 1、以特色產業為引擎的泛產業聚集結構特色小鎮主要聚焦自身優勢的特色產業;[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