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影俠:博物館的演變與分類
博物館在人類生活中占有重要位置。它的活動已經滲透到教育、科學、文化、旅游、環境保護等各項視野之中,發揮著特殊的作用。博物館被視為學校的第二課堂、成人的終身學校、文化的窗口、旅游的熱點,是人們擴大知識領域、滿足審美享受、培養生活情趣、陶冶身心的重要場所,同時還是保存和研究人類文化遺產的重要機構。
1、博物館定義的演變
博物館在適應社會發展的漫長歷程中,形成多職能的文化復合體,隨著社會的發展,博物館的職能仍在不斷的發展變化之中。博物館的新職能、新形態、新方法、新的收藏對象也不斷的出現,因此國際公認的博物館定義也在不斷修改之中。
1946年11月,國際博物館協會成立時提出:博物館是指為公眾開放的美術、工藝、科學、歷史以及考古學藏品的機構,也包括動物園和植物園;
1951年進行第一次修訂:博物館是運用各種方法保管和研究藝術、歷史、科學和技術方面的藏品,以及按、植物園、水族館的具有文化價值的資料和標本,共觀眾欣賞、教育而公開開放為目的的,為公眾利益而進行管理的一切常設機構。
1962年進行新的概括:以研究、教育和欣賞為目的,收藏、保管具有文化或科學價值的藏品并進行展出的一切常設機構,均應視為博物館。
1974年,11屆國際博協大會上規定:博物館是一個不追求盈利的、為社會和社會發展服務的、向公眾開放的永久性機構,它把收集、保存、研究有關人類及其環境見證物當做自己的基本職責,以便展出,公諸于眾,提供學習、教育、欣賞的機會。
1989年國際博協將上述定義修改為:博物館是為社會發展服務的非盈利性的永久機構,并向大眾開放。拓為研究、教育、欣賞之目的征集、保護、研究和傳播并展示人類及人類環境的見證物。
2004年,博協對博物館定義進行最新修改:博物館是為社會社會發展服務的非營利性的常設機構,對公眾開放,為研究、教育和欣賞的目的,收藏、保護、研究、傳播和陳列關于人類及人類環境的物質或非物質。
通過博物館定義演變的研究我們發現:隨著社會的發展變革,博物館展陳內容和社會功能發生著變化,人們對博物館的認識也隨之變化。1946年的定義強調了博物館的公眾性,也是近代博物館出現的標志;其次,強調博物館是一個收藏機構,但是博物館的社會功能沒有得到強調;1951年的定義中,博物館的功能被區分出來:收藏、研究、教育、欣賞,博物館的文化政治立場也有所體現;1962年的定義將收藏對象進行擴大為具有文化或科學價值的藏品;1974年突出強調了博物館的見證功能和非營利性。見證功能是為了與當時聲勢浩大的環境運動背景相呼應,特別是生態博物館的出現;1989年的在博物館的館藏工作中引入了傳播的概念,這樣做的背景是發展中國家以及許多前殖民地地區開始文化覺醒與反思,邊緣文化與少數民族生態危機成為備受矚目的問題,為了保護文化多樣性,輔助社會弱勢群體以及少數民族承襲、發展他們原生的文化與傳統,就必須構建屬于特定人群的,用來交流、使用和分享這些傳統活動的空間。由于博物館職能通過散播與傳遞是文化傳統的以保存與延續,所以傳播成為博物館的一個職能;2004年將人類及人類環境的見證物區分為物質與非物質,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對人類文化遺產定義一脈相承。由于博物館的萌芽與演變,是同社會的發展、人類的進步、社會和自然環境的不斷變化而緊密關聯和相互影響的,所以說博物館是一個多方位、多功能的文化復合體,而且它的性質必然要隨著社會和自然環境的變化一直處在發展與豐富化中。
2、世界各國對博物館定義的認識
以上是國際上比較統一的一個定義。但根據各國的具體情況,各國也有一些不同的認識;
美國博物館協會認為:博物館乃是收集、保存最能有效地說明自然現象以及人類生活的資料,并是指用于增進人們的知識和啟蒙教育的機關;
《蘇聯大百科全書》提出:博物館是征集、保藏、研究和普及自然歷史標本、物質及精神文化真品的科學研究機構、科學教育機構;
日本的博物館法規定:博物館是收集、保存、展出有關歷史、藝術、民俗、工業、自然科學等資料,供一般民眾使用,同時進行為教育、調查研究、啟蒙教育等所必要的工作,并對這些資料進行調查研究作為目的的機關。
中國對博物館的認識有一個逐步深入的過程。20世紀30年代中期,中國博物館協會認為:博物館是一種文化機構,不是專為保管寶物的倉庫,是以事物的論證而作教育工作的組織及探討學問的場所;
1979年,全國博物館工作座談會規定:博物館是文物和標本的主要收藏機構、宣傳教育機構和科學研究機構,是我國社會主義科學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博物館通過征集收藏文物、標本,進行科學研究,舉辦陳列展覽,傳播歷史和科學文化知識,對人民群眾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和社會主義教育,為提高全民族的科學文化水平,為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做出貢獻。
從各國對博物館的定義我們發現:博物館的內涵不斷擴大,博物館的物理特征越來越不易把握,大多數定義都是從功能方面來考慮。出于旅游角度研究和設計的考慮,我們采用泛博物館的理念來理解博物館。我們認為:博物館是征集、典藏、陳列和研究代表自然和人類文化遺產的實物的場所,通過各種方式展示那些有科學性、歷史性或者藝術價值的物品,為公眾提供知識、教育、文化和娛樂的社會機構、建筑物、地點或者社會公共機構。博物館的非營利性應理解為博物館的最終目的不是為了賺錢,但是不能說博物館里不能存在經營活動。
3、博物館的分類
《大不列顛百科全書》按照博物館功能,大致歸納為:藝術博物館(展示收藏品的美學價值)、歷史博物館(從歷史觀點展示收藏品,考古遺跡、史跡名勝、個人紀念館均屬此類)、科學博物館(自然科學博物館、實用科學博物館、技術博物館);
日本:綜合博物館、人文科學博物館、自然科學博物館;
國際上通常以博物館的藏品和基本陳列內容作為類型劃分的主要依據:歷史博物館、藝術博物館、科學博物館、綜合博物館、其他類型
國家文物局分類:綜合性博物館、紀念性博物館、專門性博物館
光影俠從博物館旅游開發的角度,對博物館進行了如下劃分:歷史遺址博物館(包括世界遺產博物館、民俗博物館)、城市博物館、專業博物館和民間博物館。
本文關鍵字: 查看更多
- 關注綠維文旅
微信號:lwcj2005
公眾號:綠維文旅 - 創意經典·落地運營
文旅康養·特色小鎮·鄉村振興開發運營服務商
好創意、可落地一流規劃在綠維
新鮮資訊、原創觀點、專題研究、實戰案例,每天精選分享
相關閱讀
- ·沉浸式空間丨文商旅融合構建多重消費場景2023-01-04
- ·五個共享農莊的成功案例2022-12-22
- ·經營農莊的五大秘訣2022-12-22
- ·親子農莊最實用的三種模式2022-12-22
- ·入局鄉村民宿,先搞清楚兩個問題:為誰建?怎么建?2022-12-21
- ·鄉村民宿開發經營的機遇、陷阱及贏利點2022-12-21
- ·民宿如何設計?你要先搞懂這四個問題2022-12-21
- ·民宿(集群)經濟帶動鄉村振興2022-12-21
- · 綠維文旅:旅游產業的特性2022-03-30
- ·旅游項目開發模式有哪些?2022-03-29
旅游運營回答
- 特色小鎮的發展架構有哪些?
- 1、以特色產業為引擎的泛產業聚集結構特色小鎮主要聚焦自身優勢的特色產業;[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