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文明對話大會:文旅融合的思考與擔當
5月15日,亞洲文明對話大會在北京隆重開幕。柬埔寨、希臘、新加坡、斯里蘭卡、亞美尼亞等國家元首和政府首腦,蒙古國領導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等國際組織負責人出席大會,亞洲47個國家以及域外其他國家的代表參加相關活動。
圖片來源:中國網
大會框架下的“文化旅游與人民交往”平行分論壇由文化和旅游部組織,是亞洲文明對話大會6個平行分論壇之一。文化和旅游部部長雒樹剛以及泰王國前副總理、泰中文化促進委員會主席披尼·扎祿頌巴、柬埔寨王國旅游大臣唐坤等人發表了主旨演講。來自亞洲、歐洲、非洲、大洋洲等數十個國家和國際組織以及中國香港、澳門特區的200余名中外嘉賓出席了此次論壇。
圖片來源:新京報
中國旅游研究院國際所副研究員楊勁松認為,“亞洲文明對話大會舉辦的意義非常重大。大會搭建文明互學互鑒、共同發展的平臺,體現了中國促進文明發展的深邃思考和責任擔當。站在文化和旅游的角度上,大會設有‘文化旅游與人民交往’分論壇,這將使人們對文化旅游和人民交往的價值有更深的認識。文化使旅游的品質得到提升,旅游使文化得以廣泛傳播,在這個過程中,人民交往的內容、形式和頻率都會隨著文旅交流而出現更有益的變化。亞洲各國的民眾心會更近,交往會更頻繁,對彼此文明、文化的認知會更深入,因此也會帶來更多的合作機會。”
南開大學旅游與服務學院講師張柔然認為,“首次在我國舉辦的亞洲文明對話大會是向世界宣傳和展示我國文化建設和旅游發展的重要窗口。”近年來,我國倡導文化和旅游融合發展,并取得優異成果。“通過舉辦此次大會,能夠宣傳我國文化和旅游發展取得的成果,并與亞洲各國探討交流,相互借鑒并共贏發展。”
我們要加強世界上不同國家、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交流互鑒,夯實共建亞洲命運共同體、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人文基礎。為此,提出4點主張:
第一,堅持相互尊重、平等相待。每一種文明都扎根于自己的生存土壤,凝聚著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非凡智慧和精神追求,都有自己存在的價值。人類只有膚色語言之別,文明只有姹紫嫣紅之別,但絕無高低優劣之分。認為自己的人種和文明高人一等,執意改造甚至取代其他文明,在認識上是愚蠢的,在做法上是災難性的!如果人類文明變得只有一個色調、一個模式了,那這個世界就太單調了,也太無趣了!我們應該秉持平等和尊重,摒棄傲慢和偏見,加深對自身文明和其他文明差異性的認知,推動不同文明交流對話、和諧共生。
我訪問過世界上許多地方,最吸引我的就是韻味不同的文明,如中亞的古城撒馬爾罕、埃及的盧克索神廟、新加坡的圣淘沙、泰國的曼谷玉佛寺、希臘的雅典衛城等。中國愿同各國開展亞洲文化遺產保護行動,為更好傳承文明提供必要支撐。
第二,堅持美人之美、美美與共。每一種文明都是美的結晶,都彰顯著創造之美。一切美好的事物都是相通的。人們對美好事物的向往,是任何力量都無法阻擋的!各種文明本沒有沖突,只是要有欣賞所有文明之美的眼睛。我們既要讓本國文明充滿勃勃生機,又要為他國文明發展創造條件,讓世界文明百花園群芳競艷。
文明之美集中體現在哲學、社會科學等經典著作和文學、音樂、影視劇等文藝作品之中。現在,大量外國優秀文化產品進入中國,許多中國優秀文化產品走向世界。中國愿同有關國家一道,實施亞洲經典著作互譯計劃和亞洲影視交流合作計劃,幫助人們加深對彼此文化的理解和欣賞,為展示和傳播文明之美打造交流互鑒平臺。
第三,堅持開放包容、互學互鑒。一切生命有機體都需要新陳代謝,否則生命就會停止。文明也是一樣,如果長期自我封閉,必將走向衰落。交流互鑒是文明發展的本質要求。只有同其他文明交流互鑒、取長補短,才能保持旺盛生命活力。文明交流互鑒應該是對等的、平等的,應該是多元的、多向的,而不應該是強制的、強迫的,不應該是單一的、單向的。我們應該以海納百川的寬廣胸懷打破文化交往的壁壘,以兼收并蓄的態度汲取其他文明的養分,促進亞洲文明在交流互鑒中共同前進。
人是文明交流互鑒最好的載體。深化人文交流互鑒是消除隔閡和誤解、促進民心相知相通的重要途徑。這些年來,中國同各國一道,在教育、文化、體育、衛生等領域搭建了眾多合作平臺,開辟了廣泛合作渠道。中國愿同各國加強青少年、民間團體、地方、媒體等各界交流,打造智庫交流合作網絡,創新合作模式,推動各種形式的合作走深走實,為推動文明交流互鑒創造條件。
第四,堅持與時俱進、創新發展。文明永續發展,既需要薪火相傳、代代守護,更需要順時應勢、推陳出新。世界文明歷史揭示了一個規律:任何一種文明都要與時偕行,不斷吸納時代精華。我們應該用創新增添文明發展動力、激活文明進步的源頭活水,不斷創造出跨越時空、富有永恒魅力的文明成果。
激發人們創新創造活力,最直接的方法莫過于走入不同文明,發現別人的優長,啟發自己的思維。2018年,中國國內居民出境超過1.6億人次,入境游客超過1.4億人次,這是促進中外文明交流互鑒的重要力量。中國愿同各國實施亞洲旅游促進計劃,為促進亞洲經濟發展、增進亞洲人民友誼貢獻更大力量。
雒樹剛:
深化文化和旅游融合,推動全面發展
5月15日下午,亞洲文明對話大會“文化旅游與人民交往”分論壇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召開。中國文化和旅游部部長雒樹剛發表主旨演講時指出,要從深化文旅融合、發掘文旅資源、加強文旅交流、深化文旅合作、推動文旅創新等方面深耕厚植、加強協作,為世界文明發展作出更大貢獻,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不懈努力。
圖片截自:新京報視頻
2018年,中國有近5000萬人次的出境游客前往亞洲國家,同時接待了近4000萬亞洲各國游客入境,亞洲各國間文化和旅游領域的交流與合作,有效促進了人民對于彼此文明的了解、認同和欣賞,為亞洲各國人民的互學互鑒,各國間友好關系的長期健康發展奠定了基礎。
雒部長表示,要深化文化和旅游融合,推動全面發展。文化是旅游的靈魂,旅游是文化的載體,文化使旅游的品質得到提升,旅游使文化得以廣泛傳播。充分發揮文化和旅游的雙翼作用,以文化和旅游的合力推動亞洲文明對話邁上新臺階。
同時,雒部長還提出要高度重視高科技,人工智能、物聯網等新技術的新業態、新產品;繼續推進簽證便利化,簡化出入境手續。
戴斌:
亞洲旅游交流合作研究報告
“文化旅游與人民交往”大會平行論壇上,中國旅游研究院戴斌院長發布了“旅游對話文明——亞洲旅游交流合作研究報告”。
圖片來源:中國旅游研究院
根據報告,亞洲各國各地區一直都是中國最重要的入境旅游客源市場。過去十五年里,亞洲各國來華過夜游客連續保持了7.2%的年均增速,2017年達到1509萬人次。亞洲是中國最主要的出境旅游目的地。2018年,選擇出國旅游的中國公民中,超過七成去了亞洲,中國公民赴泰國旅游者首次超過了1000萬人次,赴日本旅游者超過了800萬人次。中國旅游研究院的監測數據顯示,中國游客對亞洲國家和地區滿意度較高。
戴斌院長指出,持續增長的旅游交流增強了亞洲各國各地區政治互信,日漸擴大的旅游活動有力推動了亞洲人文交流和文明互鑒,持續繁榮的旅游消費有力拉動了各國各地區的經濟增長和社會發展,旅游市場的繁榮來源于人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旅游市場的繁榮有賴于國家和地區對民意的積極回應,旅游產業的成長離不開市場主體在投資、項目、產品和服務等領域的持續創新。
以下為戴斌院長現場演講PPT
報告來源:中國旅游研究院
綠維文旅綜合中國文明網、中國新聞網、新京報、中國旅游研究院、社科院旅游研究中心、東方看點等內容編輯整理
做規劃設計 當然找綠維
綠維文旅是旅游引導的幸福產業·特色小鎮·鄉村振興創新引領機構,是城鄉規劃、旅游規劃“雙甲級”規劃設計院,做規劃設計,當然找綠維。
本文關鍵字: 查看更多
- 關注綠維文旅
微信號:lwcj2005
公眾號:綠維文旅 - 創意經典·落地運營
文旅康養·特色小鎮·鄉村振興開發運營服務商
好創意、可落地一流規劃在綠維
新鮮資訊、原創觀點、專題研究、實戰案例,每天精選分享
相關閱讀
- ·重磅!鄉村振興重要任務:縣域商業體系建設發布硬指標2021-06-16
- ·啟動第三批遴選: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拓展為重點村鎮!2021-06-16
- · 5個不達標,科技部公布2020年國家農業科技園區評估結果2021-01-15
- ·這些地方獲得第二批國家級文化產業示范園區創建資格2020-12-30
- ·文旅部:2020年新一批國家級旅游度假區名單公布2020-12-29
- · 住建部: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可復制政策機制清單(首批)2020-12-23
- ·全國發展和改革工作會議:部署明年九大重點工作2020-12-22
- · 農業農村部:“一村一品”示范村鎮及十億元鎮億元村名單2020-12-03
- ·國常會確定支持“互聯網+旅游”,聽聽總理怎么說2020-11-24
- ·北京防疫升級:端午能否出游?出京是否隔離?2020-06-17
旅游運營回答
- 特色小鎮的發展架構有哪些?
- 1、以特色產業為引擎的泛產業聚集結構特色小鎮主要聚焦自身優勢的特色產業;[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