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準扶貧 鄉村振興】茶陵:擦亮革命老區底色 四大旅游圈構成扶貧主戰場
編者按:由中央網信辦指導,湖南省委網信辦、省扶貧辦、省文旅廳、湖南日報社主辦,華聲在線承辦,衡陽、株洲、郴州、永州市委網信辦、扶貧辦、旅游局(委)協辦,12月2日起至12月8日,來自全國各地的近40家網絡媒體記者在7天時間里,深入衡陽市祁東縣、永州市雙牌縣、永州市寧遠縣、株洲市茶陵縣、郴州市安仁縣的脫貧一線,近距離感受湖南在推動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新變化,探索脫貧工作與文化旅游產業融合發展的新模式,全方位、多渠道、立體化地宣傳推廣湖南在脫貧攻堅工作中探索取得的成效經驗,講好湖南脫貧扶貧好故事,助力打贏脫貧攻堅戰。
洣水穿過茶陵蜿蜒而去。閆利鵬 攝
茶陵縣工農兵政府舊址發展黨員教育。梁潔鈺 攝
紅網時刻記者 楊樺 茶陵報道
茶陵是革命老區,是井岡山革命根據地六縣之一,是湘贛革命根據地重點縣、模范縣,也是毛澤東親手締造的中國第一個紅色政權——茶陵縣工農兵政府誕生地。數十年的斗爭中,茶陵為革命犧牲了5萬余人,走出了25位共和國開國將軍。但在發展過程中,革命老區茶陵受制于地理區位,交通不便,產業薄弱,成為了羅霄山脈片區重點扶貧縣,株洲市脫貧攻堅主戰場。
2014年至2018年,全縣共計脫貧16368戶62754人,貧困發生率由13.8%下降至0.51%,68個貧困村全部退出貧困序列。2018年8月,經國家專項評估檢查,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復同意茶陵縣脫貧摘帽。
革命老區成旅游勝地 “舊”飯吃出“新”味道
茶陵是一片紅色熱土,毛澤東在這里親手締造了中國第一個縣級紅色政權——茶陵縣工農兵政府。毛澤東湖口挽瀾遺址、茶陵縣烈士陵園、列寧學校舊址等紅色旅游景點眾多,25位共和國開國將軍也誕生于此??梢哉f,紅色旅游資源是茶陵旅游的核心資源。
大力發展紅色旅游,可以助力紅色文化的傳承。現在的茶陵縣工農兵政府舊址是國家AAA級旅游景區、全國紅色旅游經典景點,是全國30條紅色精品路線中的重要景點,也是湖南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據統計,今年,共有60萬人次來這里接受愛國主義教育。
“去年,我們對茶陵縣工農兵政府舊址進行了提質改造,新增安防、標識標牌、語音導覽等,進一步完善景點的基礎設施建設。同時,注重旅游人才隊伍建設,定期組織講解員進行專業培訓,力求更好地為游客講好紅色故事。”茶陵縣文體廣電新聞出版和旅游局黨組書記劉小元介紹。
從貧窮的革命老區到紅火的旅游目的地,茶陵的蛻變是旅游扶貧富民工程的縮影。紅色旅游的發展,為革命老區帶來了人流、資金流、信息流,成為革命老區脫貧攻堅的“加油站”。劉小元告訴記者:“紅色旅游帶動了周邊茶陵村民發展農家樂、民宿、農副產品銷售等旅游產業。光列寧學校舊址所在的秩堂鎮,去年村民就因此增收200多萬。”
對于茶陵紅色旅游的未來發展,劉小元表示,政府將加大對紅色旅游景區的投入,做好愛國主義教育形式創新,吸引更多的年輕人參與進來,讓“舊”飯吃出“新”味道,繼續發揮紅色旅游在紅色文化傳承和脫貧攻堅戰中的重要作用。
荒山變“金山” “田園詩意”成發展動能
紅色旅游的發展,為茶陵的經濟注入了新的活力,鄉村旅游的興起,更讓農戶實現了增收。2018年1月至10月,茶陵鄉村旅游接待游客人數達105萬余人次,實現旅游收入4.2億元,成為茶陵脫貧攻堅的“新利器”。
乘著電瓶車沿寬敞的盤山大道一路向前,紅葉石楠、羅漢松等珍貴樹種相繼映入眼簾,被修剪成圓形的桂花樹,點綴在起伏的山脊上,云霧繚繞中,香樟樹的綠構成了山體的主色調。眼前的景象,誰又能想到,這里也曾是荒山一片。
2010年以來,湖南萬樟園林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萬樟園林公司)投資6.65億元,將嚴塘鎮、桃坑鄉19個村10萬余畝荒山建成現代農業產業示范園,打造成“中國花湖谷”景區,并以此作為產業扶貧基地,讓11個貧困村600多貧困戶2000多貧困人口走出了困境。
萬樟園林現代農業產業園,經過8年的發展,現已植樹造林達到6萬多畝的規模。為壯大村集體經濟收入,公司采取入股分紅方式幫扶,讓貧困村每入股1萬元,每年分紅1000元,連續幫扶5年,并退還本金。萬樟園林苗木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建立后,已有183戶貧困戶入社,平均每戶每年增收2.6萬余元。
萬樟園林公司董事長劉祖治介紹,公司每年吸納務工人員3000多人,每年支付勞務工資3000多萬元,支付土地流轉租金近400多萬元,其中貧困人員達42%。
2015年,萬樟園林公司對園區產業發展重新規劃,將原建設現代農業產業示范園的定位調整為打造“中國花湖谷”(即大花海、大湖泊、大峽谷)200平方公里的大景區,把原園區作為大花海景區的一部分,規劃面積11.6萬畝。將原計劃萬畝珍貴樹種、名貴花卉兩個產業園調整為萬畝珍貴樹種、萬畝名貴花卉、萬畝琯溪蜜柚、萬畝錦繡黃桃、萬畝農業休閑觀光五大產業。,并且將這五大產業作為大花海景區的旅游景點來打造,形成可持續發展的旅游產業。
“這樣既促成了一、二、三產業深度融合,做強產業,為貧困農民提供更多更長久的就業崗位,同時還能帶動飲食服務業、土特產品銷售業的發展,讓周邊農民長期穩定收益,達到讓農村變美,農業變強,農民變富的目的。”劉祖治介紹。
目前,“中國花湖谷”景區已成功創建為國家3A級旅游景區,五大產業已初具規模,旅游服務設施基本齊全。今年國慶期間,景區單日最高游客量達到兩萬多人。隨著后續大湖泊、大峽谷景區的建設,預計到2020年可提供5000個以上就業崗位,輻射帶動幾萬人致富奔小康。
盯住腳下的土地和資源,尋找綠水青山的“變金術”,茶陵縣旅游扶貧的道路越走越寬。目前,茶陵縣建設“東部旅游環線”,把全縣的旅游景區、景點串聯成線,覆蓋全縣80%貧困村,開發帶動沿線各村發展旅游產業。
打造四大旅游圈 構建全域旅游骨架
茶陵人杰地靈,風景秀麗,旅游文化資源豐富,素有“好山千疊翠、流水一江清”的美譽,是湘菜鼻祖——祖庵家菜發源地。這里不僅有紅色旅游資源、鄉村旅游資源,還有云陽山國家森林公園、東陽湖國家濕地公園等生態旅游資源,以及南宋古城、南浦鐵犀、洣江書院等文化旅游資源,一同構筑起茶陵四大旅游圈。截至10月,茶陵今年共接待游客396.71萬人次,實現旅游收入40.07億元,發展全域旅游大有可為。
談及茶陵全域旅游的發展規劃,劉小元說,茶陵著力打造東陽湖生態運動養生度假游, 洣水沿江風光帶休閑游, 臥龍、秩堂、萬樟園林、茶鄉花海等美麗鄉村游,茶陵古城文化游,工農兵政府舊址紅色文化游。目前,茶陵正在勾畫“一帶四區”旅游大藍圖,沿洣江河把云陽山、南宋古城、萬樟園林、東陽湖等核心旅游景區串聯起來,構建茶陵旅游休閑體驗帶,打造耕讀茶鄉、紅色田園、山野避暑、丹霞果鄉四個旅游發展區。
“旅游的長遠發展,離不開創新和融合。”劉小元介紹,茶陵將充分發揮“旅游+”的拉動, 融合、催化、集成作用,培育新業態新產品,拉長旅游產業鏈。通過旅游+融合提升,在旅游+文化、旅游+生態、旅游+新型城鎮化、旅游+美麗鄉村、旅游+特色商貿購物、旅游+互聯網上取得新的突破。
在劉小元看來,酒香也怕巷子深,旅游發展還需在吆喝上下功夫。他說:“接下來,茶陵將繼續致力于打造茶祖文化節、鄉村旅游節、祖庵美食節等節慶活動,通過這些活動,大力推介茶陵的旅游資源、旅游精品路線、旅游商品等,有效帶動整個旅游產業的發展。”
- 關注綠維文旅
微信號:lwcj2005
公眾號:綠維文旅 - 創意經典·落地運營
文旅康養·特色小鎮·鄉村振興開發運營服務商
好創意、可落地一流規劃在綠維
新鮮資訊、原創觀點、專題研究、實戰案例,每天精選分享
相關閱讀
- ·鄉村振興從美麗宜居開始2018-12-10
- ·孟子思想與新時代鄉村振興戰略研討會在濟南舉辦2018-12-10
- ·《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全文內容2018-12-10
- ·“鄉村振興”在進行!未來五年,如何留住鄉村人才,這2點是關鍵2018-12-10
- ·以創建“五顆星”引領鄉村振興2018-12-10
- ·廣西桂林:發展鄉村振興戰略 工人冬修古民居忙2018-12-10
- ·中央國務院要求"統一規劃管理"!旅游規劃何去何從?2018-12-08
- ·“點狀供地”獲批,特色小鎮用地迎來新思路2018-12-07
- ·鄉村振興 農村雙創指的是什么2018-12-07
- ·農民心中的鄉村振興——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一周年調查與思考2018-12-07
旅游運營回答
- 特色小鎮的發展架構有哪些?
- 1、以特色產業為引擎的泛產業聚集結構特色小鎮主要聚焦自身優勢的特色產業;[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