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旅游” 山西大有可為
文化是旅游的靈魂,旅游是文化的載體。
10月28日,新組建的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廳正式掛牌成立。
“詩與遠方”在此牽手前行。
根據《山西省機構改革方案》,將省文化廳、省旅游發展委員會的職責整合,組建省文化和旅游廳,作為省政府組成部門,不再保留省文化廳、省旅游發展委員會。新組建的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廳由原省文化廳黨組書記、廳長劉潤民任廳黨組書記,原省旅游發展委員會黨組書記、主任盛佃清任廳長。
專家表示,在行政機構上實現文化與旅游的全面融合,將有效掃除文化和旅游產業發展的機制障礙,民眾也將更好地擁抱“詩和遠方”。
A新聞回放
10月28日上午,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廳掛牌成立。省政府副省長張復明,省政府副秘書長丁紀崗,省委組織部干部五處處長郜云強,省政府辦公廳秘書六處處長李仁貴出席掛牌儀式。省文化和旅游廳領導班子成員、機關副處級以上干部和直屬單位負責人參加了儀式。
當日,張復明副省長對新組建的省文化和旅游廳提出希望:
進一步提高政治站位,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的重要論述,充分認識這次機構改革的重大意義,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中央和省委決策部署上來,緊緊抓住機構改革的歷史機遇,科學謀劃、穩步推進,努力開創我省旅游發展和文化建設新局面。
在省委的統一領導下,堅持“先立后破、不立不破”的原則,把黨的領導貫穿機構改革的各方面和全過程。
立足新時代、擔當新使命,增強文化自覺、堅定文化自信,推動文旅深度融合,深化文旅體制機制改革,加快文旅重大項目建設,推進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建設,把我省得天獨厚的文化旅游資源優勢轉化為具有競爭力的產業優勢、發展優勢,帶動轉型發展,實現戰略性突破。
B高層聲音
“‘文化+旅游’,山西大有可為。”日前,省文化和旅游廳黨組書記劉潤民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
劉潤民說,山西悠久燦爛的歷史、浩若星河的文化和壯美雄奇的河山形成了得天獨厚的文化旅游資源優勢,也構筑起三晉兒女強大的文化自信。文化和旅游廳的成立備受矚目,群眾都說“詩和遠方”終于走到了一起,“讀萬卷書、行萬里路”這一最能體現中國人求知、游學追求的美好期許也得到了融合。
文化和旅游都是事關人民美好生活向往的“幸福實業”,群眾期待高,發展任務重。劉潤民說,文旅融合不是兩個機構的簡單疊加,而是發展思路的科學并軌與全新拓展。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將從四個方面推動文旅融合。
一是做好融合發展的頂層設計。積極探索文旅融合發展規律,堅持“宜融則融、能融盡融”理念,研究制定促進融合發展的指導意見,培育具有產業帶動力和文化影響力的示范項目,統籌推進文化和旅游在公共服務、產業發展、市場監管、科技創新、對外交流等領域深度融合。
二是優化融合發展的總體格局。以省域國家級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和全域旅游示范區“兩個全域創建”為龍頭,樹立全省文化旅游一盤棋思想,推進三晉地域文化名片和全省域旅游“331”格局集結布局、集約發展、集群帶動,促進文化資源保護利用與旅游發展共進互推,使“兩個全域創建”過程成為產業結構轉型的過程、增進民生福祉的過程、提升全民素質的過程。
三是加大融合發展的高質量供給。發揮省旅發大會、山西藝術節、非遺博覽會、群眾文化系列活動等平臺優勢,盤活用好各地節慶民俗、文物古跡、山川名勝、人文風情等文旅資源,打好文藝精品、旅游精品、演藝精品、民俗精品幾張牌,努力讓三晉文化“亮”起來,讓文物古跡“活”起來,讓節慶活動“燃”起來,讓創意產品“熱”起來。
四是提升融合發展的監管服務水平。堅持一手抓引導,一手抓監管,守好意識形態陣地,依法保護文化和旅游資源,建立健全文化旅游綜合執法機制,不斷提升文化旅游服務智能化水平,逐步實現管理和服務全程、全域、全覆蓋,確保各類文化和旅游市場規范有序,提升游客的獲得感、幸福感。
C學者期冀
“詩與遠方”牽手落地,專家學者對此又有怎樣的看法呢?
山西省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助理研究員、山西省旅游景區質量評定委員會副主任邵琦表示:“按照機構改革的方案要求,本次機構改革,把原省文化廳和原省旅游發展委員會的職責進行有機整合,組建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廳,作為省政府的組成部門。我認為不僅首先在行政機構層面實現文化與旅游的全面融合,更重要的是,也是最大的期待,它可能會更大程度上掃除過去文化和旅游產業發展的機制障礙、融合發展的壁壘,進一步推動文化與旅游原有產業邊界的相融,促進文化事業、文化產業和旅游業之間的深度融合,為山西建設全省域的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建設文化旅游強省提供強有力的支撐。”
事實上,早在今年4月文化和旅游部正式掛牌后,全國各地已經宣告進入了文化和旅游相融合的新時代,很多地方都在進行文旅產業融合的探索。有業內專家表示,從基礎模式升級到有深度的旅游產品,文化內涵是不可或缺的。文化可以借助旅游從虛到實,而旅游可以通過文化來提高競爭力。目前很多旅游項目缺少文化植入,但各地文化與旅游廳組建以后,可加大當地文化產業挖掘力度。所以,未來會出現更多有內涵的旅游目的地。
D 業內祝福
在風景中品味文化,詩與遠方就在這里。文化吸引游客,旅游讓文化重生,文旅深度融合,為人們貢獻了更多有內涵的旅游目的地。
旅游促進文化傳承發展,文化促進旅游提質升級。文旅融合并非簡單相加,而是通過文化與旅游的深度跨界融合,形成具有地方文化內涵的新的經濟增長極。
“自古以來,徐霞客走遍神州大地,寫下了《徐霞客游記》,李白斗酒詩百篇,前提也是在云游四方。”在投身旅游行業26年、國家高級導游牛剛看來,現實中,詩與遠方其實一直都在一起,從過去走到了現在,也必將繼續攜手走向明天。
牛剛認為,文化和旅游的合并,表面看只是兩個國家機關職能的合并、轉換,但背后展示給大家的是國家層面對文化和旅游事業的高度重視,是提升旅游品質的契機。“旅游的本質,原本就應該是對美好生活追求的一種方式。但是,近年來,旅游產品同質化造成的旅游市場惡性競爭,讓消費者對旅游服務提供商多有詬病。今后,文化素材大量融入旅游產品,將從本質上改變低端旅游產品現狀,還旅游以陽春白雪的本來面貌,讓大眾體驗到更舒適更愜意更有內涵的旅游產品。”
文化和旅游,牽了手的手,未來必將更美好。
E百姓愿景
五千年文明看山西,不到山西,不懂中國,到過山西,才知華夏。
近年來,山西旅游快速發展,山西已成為國內外游客喜愛的旅游目的地之一。不論是長城文化的滄桑厚重,還是晉商文化的百年傳承,不論是太行山水的巍峨秀麗,還是尋根祭祖的千年追憶,不論是呂梁風光的血性純粹,還是黃河文明的豪情澎湃,一入山西,盡收眼底!
作為山西人,守著如此富含“文化”底蘊的旅游景區,自然要盡情去體驗、去探索、去感悟,才不負這得天獨厚的好資源。“我是一名土生土長的山西人,特別愛和老伴出門旅游。退休8年來,幾乎走遍了全國的山水,但最讓我魂牽夢繞的始終還是家鄉的風景,每一處景致都透著濃濃的‘文化’氣息,景色不是膚淺的單純的景色,而是包含著歷史故事、做人規則等意義深遠的內涵,這樣的景區才真正令人著迷,令人忍不住一來再來,細細品味、慢慢回味。”從政府部門退休的李建國說出了許多山西人的心聲,“山西人愛山西”,山西人更要游山西,“此次成立文化旅游廳,說明,未來咱山西省將會推出更多文化和風景相結合的景區景點旅游線路,這對咱老百姓來說就是最期待的,可以玩得不一樣,可以收獲更精彩的旅程,可以更加了解養育我們的這片熱土。”
目前,我省在繼續做優五臺山、云岡石窟、平遙古城三大旅游大文章的同時,正在全力加快推動黃河、長城、太行三大旅游板塊的打造,文化和旅游將在這三大板塊上緊密融合,從而構建山西文化旅游發展大格局的升級版。
山西晚報記者 趙麗娜
- 關注綠維文旅
微信號:lwcj2005
公眾號:綠維文旅 - 創意經典·落地運營
文旅康養·特色小鎮·鄉村振興開發運營服務商
好創意、可落地一流規劃在綠維
新鮮資訊、原創觀點、專題研究、實戰案例,每天精選分享
相關閱讀
- ·以“文化+科技”為核心 華僑城構建IP全產業鏈2018-11-09
- ·完善配套政策支持,推進鄉村旅游提質升級2018-11-08
- ·發展全域旅游 疏解非首都功能2018-11-08
- ·馮守華:文化是內容 科技是支撐 推動文化與科技融合發展2018-11-08
- ·寮步探索“文化+旅游+產業”特色發展路徑2018-11-08
- ·中國旅游口碑最好的省份,從不宰客坑人,早茶文化讓游客稱贊!2018-11-08
- ·倒計時1天!“2018中國旅游產業博覽會·旅游創新展”參會指南2018-11-08
- ·特色文化助推旅游業快速發展2018-11-07
- ·探秘建設中的長影海南“環球100”文化旅游度假區2018-11-07
旅游運營回答
- 特色小鎮的發展架構有哪些?
- 1、以特色產業為引擎的泛產業聚集結構特色小鎮主要聚焦自身優勢的特色產業;[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