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加速三峽旅游金三角一體化
在今年召開的重慶市旅游發展大會上,中央政治局委員、重慶市委書記陳敏爾提出,要打好“三峽”牌,按照“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的要求,讓一江碧水、兩岸青山千年美景煥發新風采、展現新魅力。“三峽”被重慶明確為重點培育的國際化特色區域旅游目的地、打造旅游業發展升級版的一張“王牌”。重慶市提出的“長江三峽旅游金三角一體化”建設正引來越來越多的關注。
惠民利民 發行旅游一卡通
來自重慶市巫山縣的張女士趁著周末帶家人來奉節縣白帝城景區旅游。張女士熟練地掏出“長江三峽旅游一卡通”,從刷卡通道直接進門。“一年才100多塊錢,周邊10多個景區隨便去,又方便又實惠!憑著這張卡,我們已經去了巫山小三峽、巫溪紅池壩等景區,一年下來可以省下上千元的門票錢。”
“在網上看到長江三峽旅游一卡通的消息,我就按照新聞上的流程為全家人辦理了一張旅游一卡通。”奉節縣的李先生得知長江三峽旅游一卡通發行后,第一時間通過官方渠道購買。
張女士和李先生所說的長江三峽旅游一卡通就是由奉節縣牽頭,開州區、奉節縣、巫山縣、巫溪縣、城口縣(簡稱“一區四縣”)旅游局及相關企業等單位共同發起的。“一區四縣”的居民持一張卡,便可暢游開州舉子園、奉節白帝城瞿塘峽、巫山小三峽、巫溪紅池壩、城口亢谷等11個景區景點。價格為單人卡每張100元,家庭親情卡每張150元。
這是長江三峽旅游金三角一體化建設成果之一。近年來,重慶市堅持規劃引領、統籌推進、分步實施,充分體現一體化建設效應,全力推進覆蓋奉節、巫山、巫溪、城口4地的長江三峽旅游金三角一體化建設,打造“中國長江三峽‘奉巫巫城’旅游精品線路、國家級全域旅游示范區和國際一流旅游目的地”。
抱團發展 推動區域一體化
奉節、巫山、巫溪、城口四縣地處重慶三峽庫區腹心,具有相鄰的地理位置、相似的稟賦基礎,以及豐富獨特的自然及人文旅游資源,是三峽黃金旅游帶的主體和精華。
作為我國最早面向國際推介的“黃金旅游線路”之一,長江三峽這個曾經的重慶入境游重量級承載地,近年來對游客吸引力持續萎縮。各界的反思集中在“單打獨斗”所導致的規劃散亂滯后、交通不暢、景區景點老化、產業融合發展程度低、難以實現品牌整體輸出等問題。
事實上,早在重慶被設立直轄市之前,整合巫山、奉節、巫溪旅游資源,打造長江三峽旅游金三角的思維便初具輪廓。此后20年間,此類呼聲不絕于耳。重慶市發改委早在10多年前便編制過相關規劃,力圖促成。不過囿于種種原因,收效甚微。
2016年10月,重慶市政府發布《關于推進長江三峽旅游金三角一體化建設的實施意見》,提出“規劃引領、統籌推進、分步實施,充分體現一體化建設效應”。目前長江三峽旅游金三角一體化工作正在實質推進。
——組織了一個智囊團。聘請市內外關于旅游管理、市場營銷、景區建設等領域專家5名,組建“奉巫巫城”旅游一體化智囊團,開展專家會診。
——打造了一朵“數據云”。啟動數據云建設,收集分析“奉巫巫城”旅游“六要素”數據,重點實現景區景點、賓館飯店、購物、集散中心等數據存儲、分析和發布。
——開展了一系列活動。召開一次市級層面的“奉巫巫城”旅游一體化新聞發布會,組織一次大型媒體采風活動、一次旅游歌曲大賽、一次旅游推介活動。
在一體化背景下,推進長江三峽縱深腹地旅游資源深度開發、景區景點提檔升級,吸引八方游客由“郵輪游”向“腹地游”轉變,既是未來金三角各縣開展合作互動、謀求產業融合發展的產品基礎,更是實現從“季節游”“景點游”向“全域游”邁進的關鍵。
因地制宜 謀求發展差異化
長江三峽旅游金三角一體化建設,使奉節、巫山、巫溪、城口抱團發展,構建信息互通、資源互享、優勢互補的緊密合作關系,但每個縣又根據自身的特點,在旅游發展過程中走差異化之路。
城口縣委副書記、縣長黃宗林表示,要更好地推動長江三峽旅游金三角整體發力,更重要的還是加強自身建設。城口積極推進旅游扶貧,探索“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三變改革,充分吸引貧困群眾成為旅游發展的參與者、受益者。鼓勵農戶采取“以房聯營、以地入股”的方式,參與鄉村旅游經營管理。推進貧困戶以扶貧小額貸款入股旅游產業專業合作社,實現了貧困戶產業扶持資金向股金轉變。目前,全縣共建成旅游扶貧示范區5個,旅游扶貧示范村33個,旅游扶貧示范戶2500戶,帶動1萬余貧困戶穩定脫貧。
巫溪縣常務副縣長李先斌表示,巫溪因地制宜,把握現有旅游資源,激活巫咸文化的神奇魅力,計劃打造傳承巫咸文化的景區,為長江三峽旅游金三角鑄魂增彩。巫溪縣將圍繞文化體驗,通過系列巫咸古國文化體驗項目、旅游活動、環境氛圍營造等載體重塑巫咸古國文化品牌。2018年,巫溪將先期啟動柏楊河濕地公園和月亮灣山地公園的打造,注入巫、鹽文化元素,如新增鹽水女神像、十巫文化廣場、十巫升降情模擬主題秀等,將單一的生態化濕地公園打造成“自然生態景城一體,歷史文化古今共生”的景區。
巫山縣委副書記、縣長曹邦興表示,巫山確立了“一城兩軸三片十一廊道”總體布局,依托“兩江四岸”及琵琶湖、凝翠湖兩大湖泊,打造“紅葉戀城”集散中心。以長江為軸,打造世界級山水峽谷、高峽平湖、云雨奇觀旅游精品帶;以大寧河為軸,打造親水觀光、民俗風情體驗和三峽腹地原生峽谷群落帶;以神女景區南北環線為核心打造東部神女文化旅游片區;以小三峽、當陽大峽谷為核心打造北部峽谷群落旅游片區;以龍骨坡遺址、大溪藝術小鎮為核心打造西部遠古科考旅游片區。同時,還將打造集交通串聯、旅游服務、休閑觀光于一體的11條旅游景觀廊道。
作為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創建單位的奉節縣,則把發展全域旅游作為重點。奉節縣委書記楊樹海表示,近年來,奉節以全域旅游為統領,高揚重振夔州雄風旗幟,推動從單一景區(點)向綜合目的地統籌發展轉變,從門票經濟向產業經濟轉變,從粗放低效旅游向精細高效旅游轉變,從封閉的旅游自循環向開放融合發展方式轉變,從旅游企業單打獨享到社會共建共享轉變,最終形成一二三產業融合的統領性產業。

- 關注綠維文旅
微信號:lwcj2005
公眾號:綠維文旅 - 創意經典·落地運營
文旅康養·特色小鎮·鄉村振興開發運營服務商
好創意、可落地一流規劃在綠維
新鮮資訊、原創觀點、專題研究、實戰案例,每天精選分享
相關閱讀
- ·個景區取消原定跨年活動,多地緊急宣布……2020-12-28
- ·國內外?湖泊旅游開發案例賞析2020-08-13
- ·“鄄城鄉村振興田園綜合體項目”成功落地2019-01-11
- ·以全域旅游為抓手 助推共享之旅立體經濟新模式2019-01-11
- ·向時尚旅游消費轉型升級 青島全域旅游添新地標2019-01-11
- ·培育5個“旅游+ ” 威縣構建全域旅游產業體系2019-01-11
- ·推進文旅深度融合彰顯首都魅力,聚焦文化旅游產品創新!2019-01-11
- ·文、商、旅融合發展開啟廣州旅游新局面2019-01-11
- ·黑龍江:文旅融合刻畫“北國好風光”2019-01-11
- ·沙坪壩區:深度挖掘歷史文化資源 打造文旅融合發展升級版2019-01-11
旅游運營回答
- 特色小鎮的發展架構有哪些?
- 1、以特色產業為引擎的泛產業聚集結構特色小鎮主要聚焦自身優勢的特色產業;[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