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兩會:發展全域旅游 提升群眾生活品質
近日,寧夏回族自治區主席咸輝在自治區第十二屆人民代表大會一次會議上作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加快發展全域旅游,提高景區景點和服務設施質量,推動旅游與文化、生態的深度融合,建成一批特色旅游鄉鎮、生態農莊和農家樂,打造精品旅游線路,豐富旅游產品供給,延伸旅游產業鏈條,提高旅游性價比,實現旅游收入300億元以上。
2017年寧夏明確提出把旅游業融入經濟社會發展全局,推動旅游業向全景全業全時全民的全域旅游轉變,寧夏旅游超額完成了預期目標,交上一份靚麗的成績單。全區接待游客突破3000萬人次大關,達到3103萬人次;全區旅游總收入達到278億元,兩項指標10年內頭一次雙雙實現20%以上增長,旅游總收入占地區生產總值超過8%,旅游業進入寧夏戰略性支柱產業行列。
據悉,作為全國第②個省級全域旅游示范創建單位,寧夏實施全域旅游3年來發展快速、成效顯著。與2014年相比,全區接待游客人次從1675萬人次躍升至3103萬人次,年均增長22.8%;旅游總收入從143億元增長到278億元,年均增長24.9%;全區財政性旅游投資從3.3億元增長到4.6億元。期間,寧夏率先提出創建全國全域旅游示范省區,成功獲批全國第②家全域旅游示范省區創建單位;首倡提出“把旅游業融入經濟社會發展的全局”全域旅游發展理念和“全景全業全時全民”全域旅游發展模式,首倡提出以省為單位“打造寧夏大景區”,首先實施旅游服務質量提升“十百千萬”工程,首先推出199元省級旅游惠民卡,成功舉辦了中阿旅行商大會、海峽兩岸旅游圓桌會議、中美旅游高層對話、“沙與海的對話”等重要節會,成功承辦了全國全域旅游發展推進會,向全國、全世界展示了寧夏全域旅游發展的新形象,寧夏旅游工作水平和旅游業實力連續躍上新臺階。
旅游業是新興產業、富民產業和綠色產業,關聯度高、融合性好、綜合帶動效應強,具有“一業興、百業旺”的特點,抓旅游就是抓轉型、調結構,抓旅游就是抓脫貧、建小康,抓旅游就是抓生態、優環境,發展全域旅游可以說對寧夏經濟社會的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用全域旅游發展聯動實現生態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多贏的發展局面。加快發展全域旅游,是推進經濟轉型升級的重大戰略,旅游業對經濟增長具有乘數效應,做好“旅游+”,推動旅游業與相關產業融合發展,不僅能推動旅游業本身的提檔升級,而且還能帶動一、二、三產業聯動發展,能夠有效連通一、二、三產業的產業鏈、市場鏈、消費鏈,推進經濟發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促進寧夏產業結構向高端化、低碳化、服務型轉變。加快發展全域旅游,是迎接大眾旅游時代的必然選擇,旅游作為綜合性產業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發揮的作用和影響更加廣泛,傳統的以抓景區為主的景點旅游模式,已經不能滿足現代大旅游發展的需要。必須對旅游發展進行戰略再定位,從傳統的景點旅游模式轉變為全域旅游模式,把全區作為一個有機整體來進行旅游產業的全鏈條再造、旅游服務的全流程優化、旅游基礎設施的全體系建設,切實提升旅游業發展質量和水平,成為經濟增長的新動能。加快發展全域旅游,是進一步釋放寧夏旅游資源潛力的必由之路,寧夏陸地面積僅占全國的0.69%,但旅游資源的類型卻占全國旅游資源基本類型的48.4%,自然生態和歷史人文旅游資源得天獨厚,具有發展全域旅游空間和特色資源優勢。通過打破條塊分割、密切資源聯動、推動整體開發,能夠在景區間、地區間、產業間實現“一加一大于二”的倍增效應,進一步加快寧夏文化旅游資源優勢向經濟發展優勢的轉化。
本文關鍵字: 查看更多

- 關注綠維文旅
微信號:lwcj2005
公眾號:綠維文旅 - 創意經典·落地運營
文旅康養·特色小鎮·鄉村振興開發運營服務商
好創意、可落地一流規劃在綠維
新鮮資訊、原創觀點、專題研究、實戰案例,每天精選分享
相關閱讀
- ·個景區取消原定跨年活動,多地緊急宣布……2020-12-28
- ·國內外?湖泊旅游開發案例賞析2020-08-13
- ·“鄄城鄉村振興田園綜合體項目”成功落地2019-01-11
- ·以全域旅游為抓手 助推共享之旅立體經濟新模式2019-01-11
- ·向時尚旅游消費轉型升級 青島全域旅游添新地標2019-01-11
- ·培育5個“旅游+ ” 威縣構建全域旅游產業體系2019-01-11
- ·推進文旅深度融合彰顯首都魅力,聚焦文化旅游產品創新!2019-01-11
- ·文、商、旅融合發展開啟廣州旅游新局面2019-01-11
- ·黑龍江:文旅融合刻畫“北國好風光”2019-01-11
- ·沙坪壩區:深度挖掘歷史文化資源 打造文旅融合發展升級版2019-01-11
旅游運營回答
- 特色小鎮的發展架構有哪些?
- 1、以特色產業為引擎的泛產業聚集結構特色小鎮主要聚焦自身優勢的特色產業;[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