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全國旅游公共服務規劃發布,推進全域旅游加速發展!
(三)釋放旅游消費需求
“十三五”期間,我國城鄉居民收入將穩步增長,消費結構加速升級,人民群眾健康水平大幅提升,居民出游需求將更加強烈,要求必須加速推進旅游公共服務體系建設,補齊短板,為游客提供更加便利、更加舒適、更加安全的旅游消費環境。
(四)推進全域旅游加速發展
加快推進由景區景點旅游發展模式向全域旅游發展模式轉變,將成為“十三五”期間的旅游業發展主線。全域旅游需要全域統籌規劃,全域資源整合,全要素綜合調動,全社會共治共管、共建共享,需要全面提升旅游公共服務體系,實現空間、時間、內容、功能、人群等領域的旅游公共服務全域全覆蓋。
(五)推動提升旅游業品質
隨著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持續推進,旅游大眾化與家庭化、個性化與多樣化、休閑化與體驗化、品質化與中高端化等特征將更加凸顯。加速推進旅游公共服務體系建設,不斷創新旅游消費和服務模式,有助于推動旅游業轉型升級、提質增效,不斷提升旅游業品質。
四、存在短板及挑戰
“十三五”期間,我國旅游公共服務將面臨需求快速增長與有效供給不足之間的矛盾,旅游公共服務供給分布不均、效能不高,不平衡、不均等、不可持續等問題亟需解決,補齊短板任務十分艱巨。
(一)有效供給不足
大眾旅游新時代,游客對旅游公共服務的便利性、及時性、移動性等要求不斷增強,傳統旅游公共服務難以滿足現實需求,出行難、停車難、如廁難等問題在部分地區長期存在,旅游公共服務低水平供給在短期內難以改觀。
(二)運營效能低下
旅游公共服務存在重建設、輕管理,重硬件、輕軟件等問題,精細化不足、專業化不強,整體運營效能低下,旅游公共服務品質與游客期望和旅游業發展要求存在較大差距。
(三)均衡發展不力
東部與中西部之間、城市與鄉村之間、景區與非景區之間以及景區之間的旅游公共服務差距明顯。部分旅游公共服務設施存在技能門檻、信息化門檻,旅游公共服務不均等性與游客需求的普遍性之間存在矛盾,游客的旅游公共服務獲
得感差異較大。
(四)信息化水平不高
旅游公共服務信息化的規劃引領不夠,頂層設計不足,建設投入缺乏保障。旅游資源基礎數據庫、公共服務信息化平臺等建設推進不暢,新型信息技術行業應用不足,旅游公共信息服務供給存在碎片化、硬件化問題。
(五)體制機制掣肘
旅游公共服務建設存在區域分割、部門分割、條塊分割、信息分割等問題,供給過多依賴政府單一主體,市場化發展存在體制機制障礙。
(六)外部保障政策不足
政府公共服務供給主要圍繞居民生活服務目標,缺乏基于游客的旅游公共服務整體統籌,旅游公共服務發展的外部保障政策不足。
第二章 指導思想、發展理念和發展目標
一、指導思想
“十三五”旅游公共服務發展的指導思想是:按照“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牢固樹立和貫徹落實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發展理念,以轉型升級、提質增效為主題,堅持“需求導向、補齊短板、創新共享、智慧支撐、結構優化、全域全程、軟硬并舉”建設主線,擴大旅游公共服務有效供給,優化旅游公共服務內容,全面提升旅游公共服務品質,提高旅游業可持續發展保障能力,為實現旅游強國“三步走戰略”奠定堅實基礎。
二、發展理念
“十三五”旅游公共服務發展應堅持以下理念:
(一)補齊短板、增加供給
堅持旅游公共服務全域規劃、全資源整合、全要素綜合調動,積極擴大旅游公共服務的范圍和領域,加大旅游公共服務投入,加快旅游公共服務建設,擴大旅游公共服務有效供給,補齊旅游公共服務短板。
(二)全面創新、提質增效
突破政府單一供給模式,推動旅游公共服務供給多元化。優化旅游公共服務內容,推進旅游公共服務從單一要素配置向全體系構建轉變。強化旅游公共服務績效評估,擴大增量、盤活存量,推動硬件建設和運營管理同步提升,推動旅游公共服務提質增效。
(三)融合共享、引領發展
堅持旅游公共服務與社會公共服務有機銜接,以旅游公共服務引領社會公共服務發展。加強政府與企業合作、市民與游客融合、旅游與非旅游功能互通、景區與非景區資源聯通,實現旅游公共服務“融合聯通、共建共享”。
(四)科技支撐、智慧發展
堅持游客需求導向,加速現代信息技術在旅游公共服務領域的應用,強化資源整合共享,推進線上線下服務銜接,創新旅游公共服務供給渠道,提供及時、便利、舒適、智能的全新旅游公共服務。
(五)均等公平、全域覆蓋
擴大旅游公共服務覆蓋范圍,引導旅游公共服務向社區、郊區、鄉村延伸,向游前、游中、游后旅游全過程覆蓋,向老年人、殘疾人等特殊游客群體傾斜,實現旅游公共服務全域全程全主體覆蓋。
(六)深化改革、規范發展
深化體制機制改革,創新旅游公共服務發展的工作機制和政策措施。推動旅游公共服務法制建設,健全旅游公共服務標準化體系,優化旅游公共服務發展環境。
三、發展目標
“十三五”期間,加速推進旅游公共服務體系建設,全面構建與大眾旅游新時代相匹配的結構完善、高效普惠、集約共享、便利可及、全域覆蓋、標準規范的旅游公共服務體系,推動旅游公共服務信息化、品質化、均等化、全域化、現代化、國際化發展,力爭實現六大目標:
(一)旅游公共服務供給總量有效擴大
推進旅游公共服務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大旅游公共服務投入力度,發揮市場的資源優化配置功能,全面提升旅游公共服務供給能力。
(二)旅游公共服務供給結構不斷優化
立足游客需求,擴大旅游公共服務內容,促進中高端旅游公共服務供給,優化旅游公共服務供給結構。
(三)旅游公共服務運營績效完善提升
創新旅游公共服務供給方式,推動旅游公共服務市場化運營,強化旅游公共服務績效考核,提高游客滿意度。
(四)旅游公共服務均等發展實現突破
堅持共建共享,推進城鄉旅游公共服務一體化建設,提高旅游公共服務普適性、便利性,推動旅游公共服務普惠化、均等化發展。
(五)旅游公共服務空間布局科學合理
堅持分類指導、分區推進、重點突破,有序推進旅游公共服務在東部、中西部、東北地區、革命老區、民族地區、邊疆地區等區域的科學布局,打破跨地區、跨行業、跨部門發展障礙,做好國內旅游公共服務與“一帶一路”、跨境旅游、邊境旅游等沿線國家的對接,推進旅游公共服務空間布局的均衡化、一體化、全域化、國際化。
(六)旅游公共服務體制機制健全完善
建立旅游公共服務綜合推進機制,持續加大政府投入力度,鼓勵引入社會資本,形成政府、市場、社會多元合作格局,推進旅游公共服務市場化、專業化,實現旅游公共服務可持續發展。
第三章 主要任務
一、完善旅游基礎設施
(一)加強旅游交通基礎設施建設
圍繞全域旅游發展主線,加強旅游交通基礎設施統籌規劃,推動編制《全國旅游交通體系規劃》,完善旅游交通布局,構建“快進”“慢游”綜合旅游交通網絡。推動編制《旅游公路建設及服務標準》,建設完成一批旅游專用道路,推動高速公路服務網向周邊景區和鄉村旅游點延伸,提高連接特色景觀名鎮名村、鄉村旅游重點村的道路等級。優化旅游航空布局,加強中西部地區和東北地區支線機場建設,支持有條件的地方新建或改擴建一批支線機場。推動提升鐵路旅游客運能力,加大跨區域旅游區、重點旅游經濟帶內鐵路建設力度。
(二)完善旅游景區主要交通連接線
推進旅游景區主要交通連接線建設,依托高速鐵路、城際鐵路、民航、高等級公路等構建“快進”交通網絡。加強城市與景區、景區與交通干線之間的交通設施和交通組織,實現城市中心區、機場、車站、碼頭等到主要旅游景區、旅游度假區等以及景區之間的交通無縫銜接,解決旅游“最后一公里”問題。力爭到“十三五”期末,基本實現一種及以上“快進”交通方式通達 4A 級景區,兩種及以上通達 5A 級景區。
(三)提升旅游信息化基礎設施
推進機場、車站、碼頭以及賓館飯店、旅游景區、旅游度假區、鄉村旅游點、商業步行街區等游客集中區域的通信基礎設施建設,擴大無線網絡覆蓋范圍。鼓勵移動互聯網、云計算、虛擬現實、高速通信技術、人工智能等信息技術在旅游公共服務領域的加快應用。加快物聯網基礎設施建設,重點推進游客集中區、環境敏感區、旅游危險區等設立信息自動感知采集設備,對人流、車輛等進行數量和特征識別,實現旅游熱點區的動態監測。
二、優化旅游交通便捷服務體系
(一)完善旅游交通引導標識系統
按照《旅游景區公共信息導向系統設置原則與要求》國家標準,推動各地完善交通沿線及關鍵節點的旅游交通導覽引導系統,將觀景臺、旅游標識標牌等設施與交通基礎設施統一規劃、設計。重點提升高速公路、國道、省道、旅游專用道路以及旅游景區、旅游度假區、鄉村旅游點、商業步行街區等游客集中區域的旅游交通引導標識體系,增加區域人文特征和旅游特色,實現旅游交通標識的設置規范、清晰明確、快速識別。
(二)健全交通服務設施旅游服務功能
強化客運樞紐的旅游服務功能。拓展機場、火車站、汽車站、郵輪碼頭等客運樞紐旅游服務功能,改造升級樞紐內旅游信息服務系統等設施,增強自駕游服務等功能。鼓勵發展旅游客運碼頭、游艇??奎c,加強郵輪港口與城市旅游體系的有機銜接,鼓勵有條件的城市建設郵輪旅游集散樞紐,提升旅游服務能力。
提升高速公路服務設施的旅游服務功能。推動高速公路服務區增設休憩娛樂、物流、票務、信息咨詢和特色旅游產品售賣等服務功能,設置房車車位、加氣站和新能源汽車充電樁等設施,推動高速公路服務區向交通、生態、旅游、消費等復合功能型服務區轉型升級,建成一批特色主題服務區。支持高速公路服務區聯合臨近景區創新建設模式,開展服務區景觀營造,增設旅游觀景專用服務區或停車區。鼓勵有條件的高速公路因地制宜,靈活設置高速公路景區出入口。
完善普通公路的旅游服務功能。推動國省干線公路完善旅游服務功能,支持增設驛站、觀景臺、自駕車旅居車營地、廁所等服務設施。鼓勵有條件農村公路增設簡易驛站、港灣式停車帶和觀景臺。加大景區和鄉村旅游點停車場建設力度,鼓勵在交通干線和旅游景區之間增設停車場并實現景區接駁服務。
(三)提升旅游運輸服務質量
加強旅游客運能力。推動增加重點旅游城市至主要客源地直航航線航班,優化旅游旺季航班配置。根據旅游業發展實際需求,優化配置旅游城市、旅游目的地列車班次,鼓勵增開特色旅游專列,提升旅游專列服務水準。鼓勵開通至景區景點的旅游專線、旅游直通車,鼓勵在黃金周、小長假等重大節假日期間開通定制旅游線路,增強城鄉客運線路的旅游服務能力。
完善游客聯程聯運服務。鼓勵建立省域旅游客運聯網售票系統,完善運行機制。推進跨運輸方式旅游客運聯程系統建設,提高聯網、聯程、異地和往返票務服務水平。加大公空聯運、空鐵聯運建設,增設或加密機場到重點旅游景區的客運班線,在空鐵聯運樞紐內設立旅游服務窗口。
(四)強化自駕車旅居車營地公共服務功能
制定出臺國家旅游風景道自駕車旅居車營地建設規劃,把營地標識納入公共交通標識體系,鼓勵服務商利用北斗衛星導航系統智能服務平臺提供自駕游線路導航、交通聯系、安全救援和汽車維修保養等配套服務。加快自駕游呼叫中心和緊急救援基地建設,推動建設一批自駕車旅居車旅游服務區,形成網絡化營地服務體系。
(五)構建城市休閑綠道“慢游”系統
編制《自行車休閑綠道建設及服務標準》,優化空間布局,推動建設跨區域自行車綠道,配套建設驛館驛站,增加休閑休憩、餐飲購物、停車換乘、自行車租賃等服務功能,形成覆蓋主要旅游城市和旅游區的綠道“慢游”系統。
(六)推進旅游區交通服務閉環連接
研究編制《旅游觀光巴士設施及服務規范》,推動各地旅游觀光巴士線路規劃建設,建立閉環式旅游觀光巴士網絡,實現區域內旅游景區景點的交通閉環連接,滿足自助游、一日游等不同層次旅游交通需求,提供便捷的城市游覽服務。
三、提升旅游公共信息服務
(一)優化線下旅游服務中心布局
編制完成《城市旅游服務中心規范》,推進旅游景區、旅游度假區、鄉村旅游點、機場、車站、碼頭、高速公路服務區、商業步行街區等游客集中區域的旅游服務中心建設,按照分層級、分類別、分功能原則,重點推動建設一批旅游服務中心示范點,為居民游客提供信息咨詢、旅游集散、宣傳展示、旅游投訴、旅游預訂等旅游公共服務,形成有中國特色的旅游服務中心體系。
(二)打造線上旅游信息服務平臺
推進旅游信息化建設,打造線上旅游公共信息服務平臺,提升旅游公共信息服務水平。重點優化提升“12301”國家智慧旅游公共服務平臺,整合旅游信息資源,實現全國旅游信息數據共享。建設旅游產業大數據平臺,推動旅游與公安、交通運輸、衛生、氣象以及航空、通信等跨部門、跨行業的數據銜接共享,研究制定數據共享清單、開放清單,推動互聯互通、融合發展,實現旅游產業運行的有效監測。促進旅游服務大數據應用,引導各類互聯網平臺和市場主體參與旅游服務大數據產品及增值服務開發,運用網站、微博、微信、應用程序(APP)等媒介,為游客提供多樣化旅游公共信息服務。
(三)推進智慧旅游業態建設
推進“互聯網+旅游”戰略,建設一批國家智慧旅游城市、智慧旅游景區、智慧旅游企業、智慧旅游鄉村。建立景區門票預約制度、景區承載量監測預警機制、旅游舒適度評價機制等。到“十三五”期末,全國 4A 級以上景區、省級旅游度假區全部實現免費 WiFi、智能導游、電子講解、在線預訂、信息推送等智慧旅游服務功能的全覆蓋。
四、大力推進廁所革命
(一)推進廁所革命建設行動
加強政策引導、標準規范、技術創新、典型示范,持續推進廁所革命。推進旅游景區、旅游度假區、旅游線路、商業步行街區、鄉村旅游點等游客集中區域的廁所建設。落實業主單位建設責任,將旅游廁所納入 A 級景區等創建和評定工作。加大廁所建設資金投入力度,鼓勵大中型企業、社會組織投身廁所革命,積極向中西部地區捐建援建旅游廁所。開展第三衛生間建設,推進廁所無障礙化。開展廁所技術創新,利用科技手段解決“孤廁、旱廁、冰廁”面臨的“高寒、缺水、缺電”等問題。推動各地開辟“綠色通道”,在旅游廁所項目審批、配套設施建設以及用地、用電、用水等方面給予政策優惠,加速廁所革命進程。
(二)實施廁所革命管理行動
完善旅游廁所管理服務平臺,將所有旅游廁所納入平臺管理,實現廁所信息電子化、廁所管理實時化、廁所查詢網絡化、廁所評價動態化。貫徹落實《旅游廁所質量等級的劃分與評定》國家標準,開展旅游廁所評定工作,通過標準化手段,完善旅游管理服務。加大“以商建廁、以商管廁、以商養廁”廁所管理模式的創新和應用,推動通過市場化手段開展廁所建設、管理,實現旅游廁所建設管理的市場化、長效化。推動各地成立旅游廁所開放聯盟,倡導政府機關和社會單位廁所向游客免費開放。推動開發旅游廁所服務地圖。完善旅游廁所建設管理監督考核制度,開展廁所革命游客評價調查,發布廁所滿意度報告。
(三)推進廁所文明提升行動
加強廁所革命輿論宣傳和引導,組織開展“全國廁所革命萬里行”等活動,推動全社會關注和參與廁所革命。制作“文明如廁”主題宣傳片、公益廣告,強化文明如廁公民教育,引導游客文明如廁,形成積極、健康、向上的旅游廁所文化,促進社會文明進步。
五、構建國民旅游休閑網絡
(一)拓展國民旅游休閑空間
完善國民旅游休閑服務設施,拓展國民旅游休閑空間。推進城市休閑公園、休閑街區、城市綠道、騎行公園、慢行系統、環城休憩帶等休閑設施建設,完善旅游公共服務功能。
(二)建設國民旅游休閑示范體系
開展國民旅游休閑示范體系建設,推動國家旅游休閑示范系列標準制定及評定工作。貫徹實施《國家綠色旅游示范基地標準》、《國家藍色旅游示范基地標準》、《國家人文旅游示范基地標準》、《國家康養旅游示范基地標準》、《旅游休閑示范城市標準》等國民旅游休閑示范標準,推動編制《誠信旅游示范城市標準》、《濕地旅游示范區標準》、《旅游休閑示范鄉村標準》、《旅游休閑示范區標準》等標準,啟動旅游休閑示范區、示范基地、示范項目建設。“十三五”期間,重點建設一批國家旅游休閑示范城市、國家綠色旅游示范基地、國家藍色旅游示范基地、國家人文旅游示范基地,國家康養旅游示范基地。
(三)提升社會公共服務設施旅游功能
推進城鄉基礎設施建設和環境整治,健全文化、體育、商務等社會公共服務設施的旅游休閑功能,改善國民旅游休閑整體環境。
六、加強旅游惠民便民服務
(一)推動景區門票優惠和免費開放
推動各地推出景區門票減免、贈送等惠民活動。推進博物館、紀念館、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等城市資源免費向市民游客開放。推動有條件的景區景點設立公眾免費開放日。
(二)提升旅游消費便利化
鼓勵各地發行旅游一卡通、電子消費券、旅游年卡等,為游客市民提供旅游便利服務。鼓勵金融企業開發旅游金融分期消費產品。支持景區景點開展互聯網平臺建設,完善旅游預約服務。“十三五”期間,重點推進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成渝、長江中游等旅游城市群開展跨區域旅游一卡通建設。
(三)完善特殊群體旅游服務保障
制定《老年旅游服務規范》,完善老年旅游產品開發設計,優化老年人游覽服務。推進老年人、殘疾人等特殊游客群體旅游公共服務設施建設。鼓勵地方和企業針對老年旅游推出經濟實惠的旅游產品和優惠措施。
(四)推進旅游志愿者服務
推動建立旅游志愿者服務管理體系,暢通旅游志愿服務參與渠道,培育旅游文明引導、游覽講解、質量監督、旅游咨詢、應急救援等志愿者隊伍。建立中國旅游志愿者聯合會,依托景區、博物館、商業街區、交通樞紐站點、社區等游客集中區域建立旅游志愿者服務工作點。完善中國旅游志愿者管理信息服務平臺,制定中國旅游志愿者服務管理辦法,建立旅游志愿者招募、注冊、培訓、管理、考核、評價、激勵、保障等制度體系,有序推進旅游志愿者服務管理工作。
(五)加強旅游公益教育
建立旅游知識宣傳、公民旅游教育體系,傳播旅游出游知識、旅游消費知識和旅游安全知識。組織“旅游大講堂”,開展旅游科普活動,推動旅游教育進學校、進社區。強化旅游責任教育,發布《綠色旅游消費公約》和《文明旅游公約》,提升游客環保意識、生態意識、文明意識。推動開展研學旅行,鼓勵各地依托自然和文化遺產資源、紅色旅游景點景區、大型公共設施、知名院校、工礦企業、科研機構等,建設一批研學旅行基地。
七、構筑旅游安全保障網
(一)加強旅游安全制度建設
完善旅游安全管理制度,強化有關部門安全監管責任。建立健全旅游目的地安全風險提示制度,規范旅游安全風險級別劃分及風險提示,及時向旅游者發布旅游安全警示。貫徹實施《旅游安全管理辦法》,規范旅游安全監督管理、旅游突發事件應急處置,落實旅游經營者安全生產主體責任。編制發布《高風險旅游項目目錄》,推動高風險項目分類管理和責任落實。研究編制《景區開放安全管理辦法》,建立健全景區安全管理制度。
(二)強化重點領域和環節監管
強化重點領域和環節監管,開展旅游包車、旅游客運索道、大型游樂設施及景區地質災害等重點領域的隱患排查和聯合整治,重點強化旅行社在包車、包船、包飛機等購買交通服務環節的安全監管。推動落實旅游客運車輛“導游專座”制度。推動建設旅游包車安全運營及動態監管平臺,實現旅游包車統一管理、包車駕駛員統一考核、包車供給及需求集中交易、包車運行動態預警及監測。加強旅游節慶活動安全管理,開展景區景點最大承載量管控和專項檢查。推動旅游場所消防基礎設施建設,推動落實消防安全主體責任。
(三)加快旅游緊急救援體系建設
推動將旅游應急管理納入政府應急管理體系,制定應急預案,建立旅游突發事件應對機制。完善旅游安全應急指揮、應急預案編制及演練、信息報告及應急值守等相關制度。編制《國家旅游安全與應急指揮平臺建設標準》,健全完善國家旅游產業運行監測與應急指揮平臺,推動國家、地方安全應急指揮平臺的無縫對接。編制《旅游緊急救援體系建設及服務規范》,推動建立政府救助與商業救援相結合的專業化、市場化旅游緊急救援體系,建設一批國家旅游安全與應急救援示范基地,分類建立旅游應急救援中心、救援工作站、應急救援點,為游客提供及時應急救援服務。推進旅游景區安全視頻監控體系建設,實現人流、車輛、位置、環境等關鍵節點的全域全程全時可視化監控。
(四)深化旅游保險合作機制
深化旅游保險合作機制,完善旅游保險產品,提高保險保障額度,擴大保險覆蓋范圍,提升保險理賠服務水平。完善旅行社責任保險制度,鼓勵游客購買旅游意外險。推動旅游景區、賓館飯店、旅游大巴及高風險旅游項目實施旅游責任保險制度。加強與重點出境旅游目的地的旅游保險合作,建立健全出境旅游保險保障體系。
(五)強化旅游安全教育培訓
組織開展旅行社、旅游景區等重點旅游企業管理人員和導游領隊人員的安全管理培訓,加強企業安全管理制度建設。開展旅游安全應急演練、旅游安全應急技能大賽等,提升旅游安全應急能力。開展旅游安全生產宣傳咨詢日等活動,強化旅游安全宣傳教育,提升游客安全意識和安全應急知識,營造全社會平安旅游氛圍。
八、優化旅游公共行政服務
加快政府職能轉變,推進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提高旅游行政服務效能。創新旅游監管機制,明確各相關部門責任,加強旅游綜合執法,發布全國旅游秩序指數。完善“12301”旅游投訴受理機制,健全旅游投訴處理和服務質量監督制度,改進旅游糾紛調解機制。建立健全旅游從業者、經營者和消費者信用體系,推進旅游失信行為記錄和不文明行為記錄與全國信用信息共享平臺共享,充分發揮旅游行業協會自律作用,引導旅游經營者誠信經營,游客文明旅游。“十三五”期間,重點建設提升全國旅游團隊服務管理系統、全國導游公共服務監管平臺、旅游質監執法平臺等旅游行業監管系統。
九、推動旅游公共服務走出去
以“一帶一路”建設為契機,加快推動中國旅游公共服務建設、管理和服務標準的對外輸出,推廣中國旅游服務、提升中國旅游國際影響力,實現旅游國際合作在旅游公共服務領域的率先破局。
第四章 重點工程
一、“12301”國家智慧旅游公共服務平臺提升工程
優化提升“12301”國家智慧旅游公共服務平臺,推動各地旅游公共服務平臺接入國家平臺,實現全國旅游信息數據互聯共享,滿足游客對旅游公共服務便捷、高效的信息需求。重點開發旅游公共信息資訊平臺、旅游產業運行監管平臺、景區門票預約與客流預警平臺、國家旅游大數據集成平臺、旅游氣象信息服務平臺、三維景觀地理信息服務平臺、旅游目的地導航系統、多語種旅游形象推廣平臺等。
二、旅游服務中心建設工程
編制完成《城市旅游服務中心規范》,整合旅游集散中心、旅游咨詢中心等服務設施,推進主要旅游目的地交通樞紐、旅游步行街區及 3A 級以上旅游景區、旅游度假區等游客集中區域的旅游服務中心建設,形成由服務點、服務站、綜合型服務中心等組成的有中國特色的旅游服務中心體系,為游客提供信息咨詢、旅游集散、宣傳展示、旅游投訴、旅游預訂等旅游公共服務。
三、廁所革命推進工程
加速全國旅游廁所建設管理步伐,推進廁所革命深入城鄉、普及景區內外,實現“數量充足、干凈無味、實用免費、管理有效”的目標。
四、旅游“最后一公里”優化工程
推進旅游“最后一公里”建設,完善旅游區交通連接線,暢通旅游交通“毛細血管”,實現旅游目的地內部交通無縫銜接。到 2020 年,實現 A 級旅游景區、旅游度假區、鄉村旅游點等與城市中心區、高鐵站、機場、高速公路、國省道干線公路等之間的有效連接,消除“斷頭路”;通往 5A 級景區、國家級旅游度假區的道路力爭達到一級公路及以上標準,通往 4A 級景區、省級旅游度假區、特色小鎮至少有一條二級公路,通往 3A 級景區、旅游度假區、鄉村旅游點的道路符合等級公路標準。
五、國家旅游風景道公共服務示范工程
以國家等級交通線網為基礎,實施國家旅游風景道公共服務示范工程,重點推動建設自駕車營地、驛站、景觀臺、休憩場所、旅游廁所等配套服務設施,完善旅游交通導引、信息咨詢、應急救援等公共服務功能。到 2020 年,重點推動建設川藏公路風景道、海南環島風景道、長江三峽風景道等 25 條國家旅游風景道公共服務示范工程。
六、旅游觀光巴士示范工程
編制完成《旅游觀光巴士設施及服務規范》標準,推動實施旅游觀光巴士示范工程,培育打造一批旅游觀光巴士示范城市,推動各地旅游觀光巴士建設,為游客提供便捷的城市游覽服務。
七、旅游休閑綠道示范工程
編制完成《自行車休閑綠道建設及服務標準》,推動各地旅游休閑綠道建設,形成覆蓋主要城市、景區景點的綠道“慢游”系統,重點推進建設一批跨區域自行車旅游休閑綠道,滿足國民旅游休閑需求。
八、自駕車旅居車營地公共服務示范工程
推動開展自駕車旅居車營地公共服務示范工程,在主要旅游交通干道、旅游景區、旅游度假區等區域規劃建設一批自駕車旅居車營地,配套完善道路指引、餐飲購物、汽車養護、安全救援等服務功能,打造一批精品旅游自駕線路。
九、旅游區(點)道路交通標識體系優化工程
按照《旅游景區公共信息導向系統設置原則與要求》國家標準,推進旅游區(點)、交通集散點等區域的旅游交通標識指引體系建設。到 2018 年底,完成 4A 級以上景區、省級旅游度假區在高速公路、國道、省道等主要公路沿線的交通引導標識設置;到 2020 年,完成 3A 級以上景區、旅游度假區、鄉村旅游點等主要旅游資源在公路沿線的交通引導標識設置。
十、旅游安全與應急救援示范工程
編制完成《國家旅游安全與應急指揮平臺建設標準》,健全完善國家旅游安全及應急管理指揮平臺,指導并推動各地建成相應指揮平臺并與國家平臺實現對接,形成全國一體化旅游安全應急指揮體系。編制完成《旅游緊急救援體系建設及服務規范》,探索建立政府救助與商業救援相結合的專業化、市場化旅游緊急救援體系,建設一批國家旅游應急救援基地。
十一、A 級旅游景區視頻監控工程
編制完成《景區開放安全管理辦法》,推動實施旅游景區視頻監控工程,引導并推動所有 A 級景區建立安全視頻監控系統。
十二、鄉村旅游公共服務工程
加大鄉村旅游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體系建設,重點推進鄉村旅游扶貧重點村的通村公路、網絡通信基站、供水供電、垃圾污水處理站等基礎設施建設,提高交通可進入性與旅游舒適性。規劃啟動“六小工程”,確保每個鄉村旅游扶貧重點村建好一個停車場、一個旅游廁所、一個垃圾集中收集站、一個醫療急救站、一個農副土特商店和一批旅游標識標牌。
十三、紅色旅游公共服務工程
實施紅色旅游公共服務工程,推動全國紅色旅游經典景區交通連接線建設。加強紅色旅游經典景區內道路、步行道、停車場、廁所、供水供電以及展陳場館、解說系統、旅游服務中心等服務設施建設。重點推動完善“重走長征路”紅色旅游精品線路沿線旅游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建設。
十四、旅游志愿者服務管理工程
實施旅游志愿者服務管理工程,完善旅游志愿者服務管理平臺建設,重點培育旅游文明引導、游覽講解、質量監督、旅游咨詢、應急救援等領域的旅游志愿者隊伍。
十五、旅游公共服務標準化工程
加強旅游公共服務標準化管理,制定推出旅游公共服務建設規范和質量服務標準,提高旅游公共服務標準覆蓋率,完善旅游公共服務質量保障體系。強化旅游公共服務標準宣傳和推廣培訓,開展標準化試點和示范工作,加強績效評估,提升旅游公共服務標準化水平。
十六、旅游公共服務質量評價工程
按照《旅游質量發展綱要(2013-2020 年)》要求,立足旅游交通便捷服務、旅游公共信息服務、旅游惠民便民服務、旅游安全保障服務等內容,編制旅游公共服務質量評價指數體系,定期發布《全國旅游公共服務滿意度指數》報告,提高旅游公共服務能力績效和游客滿意度,推動旅游公共服務可持續發展。
第五章 保障措施
一、創新體制機制
建立旅游公共服務綜合推進機制,明確旅游公共服務建設管理責任部門,增強旅游部門綜合協調和行業統籌能力。開辟旅游公共服務綠色審批通道,協調推進重大工程項目。健全旅游公共服務持續投入機制、績效評估機制。推進“多規合一”,將旅游道路、旅游服務中心、旅游廁所、停車場等旅游基礎設施建設納入城鄉規劃。
二、健全法律法規
建立健全旅游公共服務法律法規,推動制定《旅游公共服務條例》、《中國旅游志愿者服務管理辦法》、《高風險旅游項目目錄》、《景區開放安全管理辦法》等,推進旅游公共服務建設管理的法制化、制度化。
三、加大投入力度
推動中央預算內投資等向旅游公共服務傾斜。落實地方政府對旅游公共服務投入的主體責任,推動建立適度超前的旅游公共服務財政投入機制。鼓勵設立旅游公共服務發展基金,支持推行 PPP 模式,推動社會資本投入旅游公共服務建設。引導金融業加大對旅游公共服務投資的信貸支持,為重大旅游公共服務項目建設提供便利融資服務。
四、優化用地政策
推動在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城鄉規劃中統籌考慮旅游公共服務發展需求,合理安排旅游公共服務用地布局。明確旅游開發要優先保障旅游廁所等旅游公共服務設施用地。推動旅游公共服務用地審批便利化。支持各地使用未利用地、廢棄地等開展旅游公共服務項目建設。積極盤活鄉村旅游用地,鼓勵農村土地向旅游公共服務用地轉化。
五、落實國民休假制度
推動制定帶薪休假制度實施細則或實施計劃。鼓勵機關、社會團體、企事業單位引導職工靈活安排休假時間。支持各單位結合本地傳統節日、地方特色活動安排錯峰休假。鼓勵有條件的地方和單位根據實際情況,依法優化調整夏季作息安排,為職工周五下午與周末結合外出休閑度假創造有利條件。
六、加強人才隊伍建設
加強旅游公共服務人才隊伍建設,鼓勵有條件的地方和單位擴大旅游公共服務工作人員編制,分領域、分區域定期組織開展旅游公共服務專業培訓,提升旅游公共服務人才素質和服務管理水平。
本文關鍵字: 查看更多
- 關注綠維文旅
微信號:lwcj2005
公眾號:綠維文旅 - 創意經典·落地運營
文旅康養·特色小鎮·鄉村振興開發運營服務商
好創意、可落地一流規劃在綠維
新鮮資訊、原創觀點、專題研究、實戰案例,每天精選分享
相關閱讀
- ·多家航企發布北京進出港航班國內客票退改政策2021-01-07
- ·重磅!中央經濟工作會議:8大任務 24大要點2020-12-21
- ·“2019年中國新型城鎮化論壇”舉辦2019-01-21
- ·董長瑞:激發鄉村振興的組織動能2019-01-10
- ·以鄉風文明引領鄉村振興2018-12-28
- ·省文化和旅游廳 加快發展全域旅游和文化創意產業2018-12-14
- ·鄉村振興 規劃先行—《湖南省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2018-12-13
- ·河北省旅游高質量發展規劃(2018-2025年)出爐2018-12-12
- ·人大代表進鄉村奏響鄉村振興最強音2018-12-11
- ·國家頒布的2項“旅游政策”,一項國人歡喜,一項韓國人“難受”2018-12-11
旅游運營回答
- 特色小鎮的發展架構有哪些?
- 1、以特色產業為引擎的泛產業聚集結構特色小鎮主要聚焦自身優勢的特色產業;[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