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全域旅游,是指在一定區域內,以旅游業為優勢產業,通過對區域內經濟社會資源尤其是旅游資源、相關產業、生態環境、公共服務、體制機制、政策法規、文明素質等進行全方位、系統化的優化提升,實現區域資源有機整合、產業融合發展、社會共建共享,以旅游業帶動和促進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的一種新的區域協調發展理念和模式(注:以上釋義來源于國家旅游局局長李金早在2016年全國旅游工作會議上發表的《全域旅游大有可為》署名文章)。
2015年8月,國家旅游局局長李金在全國旅游工作研討會上,正式從國家旅游局層面首次明確提出全面推動全域旅游發展的戰略部署。隨后,國家旅游局下發《關于開展“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創建工作的通知》(旅發[2015]182號),2016年2月,國家旅游局正式發布首批262家“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創建名單。一時間,開展全域旅游工作成為全國各省、市及旅游主管部門發展地方旅游的重要任務,媒體也不斷加強宣傳報道,“全域旅游”如同“旅游廁所”、“旅游+”等成為旅游業界的新概念和發展方向。
根據國家旅游局的要求,現階段推進全域旅游應達到四項基本標準:一是旅游對當地經濟和就業的綜合貢獻達到一定水平,二是建立旅游綜合管理和執法體系,三是廁所革命及其他公共服務建設成效明顯,四是建成旅游數據中心。毫無疑問,全域旅游是我國當前旅游產業發展的重大戰略指向,將對實現從景點旅游到區域旅游、從門票經濟到綜合收益、乃至對旅游業的多規合一、運營管理、產業融合等帶來積極而深遠的影響。
然而,我們必須清醒的認識到,全域旅游從概念到實質,從前期規劃到后期運作,都是對現行景區景點旅游方式的巨大顛覆,全域旅游究竟會給游客的出游帶來什么樣的改變?全域旅游如何實現旅游業與其他產業的有機融入?全域旅游又會給我們現有的旅游管理方式帶來什么樣的沖擊?全域旅游正如同中國的股票市場一樣,當眾多的媒體和行業人士都在為此趨之若鶩的時候,我們更應該清醒,學會從不同的角度來進行冷靜的分析和思考。
冷思考之一:現階段對全域旅游實踐研究的不足
受經濟發展水平有限和旅游發展基礎不完善等多種因素的影響,我國旅游行業基本處于以景區景點為主的據點式初級發展階段,這也導致對全域旅游這一體系缺乏系統的理論研究和實踐驗證。據了解,國內較早提出全域旅游相關概念的是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后阿壩州在災后重建中提出的“全域景區”,以及同年浙江紹興提出的“全城旅游”,總體而言,全域旅游作為旅游產業發展的下一個階段,國內對全域旅游的理論研究和實踐較少。發展全域旅游,應該體現在區域旅游業態互補,實現由點到線再到面的突破,意味著旅游門票經濟的逐漸破解,以及旅游公共服務設施的巨大投入和完善。相比現階段的景區景點式旅游,這也將在一定程度上延長旅游投資的回報期限而影響企業投資旅游的積極性,如何解決在全域旅游發展中可能存在的“政府熱企業冷”的現象,將是我們需要研究的新課題。
冷思考之二:全域旅游催生旅游規劃的巨大變革
全域旅游的發展,首先帶來的應該是旅游發展理念的變革,這也包括對前期旅游規劃的變革,將與現行的景區景點式規劃存在巨大的不同。在全域旅游中,將不再是就景區景點而規劃,而是要有“跳出旅游看旅游”的宏觀視野,將旅游資源和其他資源進行合理的配置,把旅游規劃與其他規劃共同融入整體,從頂層設計上真正實現多規合一。同時,針對全域旅游發展所產生的新的變化和要求,從旅游的整體定位、產品體系的系統化、旅游公共設施的完善、游客與當地居民的共享、收益模式的重構等進行全新的策劃和規劃。
冷思考之三:全域旅游是否會成為新的“泡沫”
受經濟發展水平、人口聚集密度、旅游資源分布等因素影響,并非所有的區域都適合發展全域旅游。然而,自全域旅游概念被正式提出以來,全國范圍內已有多個省市提出發展全域旅游的計劃,特別是在近期國家旅游局公布的首批創建“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名單,數量竟高達262個,實為罕見。
全域旅游作為一種當前旅游發展的更高階段,確實是旅游發展的正確方向與途徑,但在其發展剛剛起步的階段,全域旅游更多的還處于探索和嘗試,并非所有的區域都適合開展全域旅游,也并非相關行業都能盡快與旅游相融合。然而,現如今各地政府及旅游主管機構對全域旅游的熱情高漲,可謂一哄而上,如果缺乏正確的指導與管控,會不會淪落成為地方形象工程?同時,首批數量巨大的創建名單中,是否會產生成新的泡沫?又有多少區域發展全域旅游真正具有典型的代表意義和標桿作用,而不會僅僅成為一個概念?
冷思考之四:現實中“旅游+”的孤掌難鳴
全域旅游中鮮明指出,要全域發揮“旅游+”功能,使旅游與其他相關產業深度融合、相融相盛,形成新的生產力和競爭力,充分發揮旅游業的拉動力、融合能力,及催化、集成作用,為相關產業和領域發展提供旅游平臺,插上“旅游”翅膀,形成新業態,提升其發展水平和綜合價值。這就要求加大旅游與農業、工業、交通、金融、文化、環保、體育、醫藥等產業的融合力度,實現從封閉的旅游自身向開放的“旅游+”多產業鏈轉變。但是,自“旅游+”的概念提出以來,我們看到的更多的是單一的旅游行業對“旅游+”的熱炒與興奮,鮮有其他行業媒體的報道,更少見其他相關行業與“旅游+”融合的探討,沒有他們積極主動的參與,勢必造成“旅游+”獨木難成林的局面。如何在全域旅游的發展過程中,突顯旅游的重要性,充分調動其他行業的積極性與主動融入性,實現與旅游的合體、從小旅游格局向大旅游格局轉變,是發展全域旅游不得不面對的重要問題。
冷思考之五:旅游綜合管理轉型的挑戰
無論是轟動一時的“青島大蝦”,還是剛剛平息的“哈爾濱天價魚”事件,其故事主體都是所謂的游客,平心而論,這類事件的產生與發展,其實已經遠遠超越當前所謂旅游管理的范籌。但在全域旅游時代,這將成為旅游管理日常內容之一,因此,如何從當前的旅游景點管理轉變到區域旅游綜合管理,無疑對當前旅游管理模式、旅游管理地位、乃至對旅游管理人才的需求等提出了新的挑戰與要求。從長遠來看,旅游管理從單一旅游部門行為到由政府機構統籌管理的轉變,將是發展全域旅游的必然選擇。從現實來看,無論是海南、云南等旅游大省新成立的旅游警察隊伍,還是北京、江西、廣西等多個省市不斷將原有的旅游局升格成為旅游委員會,并成為當地政府的重要組成機構,在提升旅游地位、發揮旅委的綜合協調功能、加快旅游產業帶動等方面,無疑都是對全域旅游綜合管理的有益探索與實踐。
- 關注綠維文旅
微信號:lwcj2005
公眾號:綠維文旅 - 創意經典·落地運營
文旅康養·特色小鎮·鄉村振興開發運營服務商
好創意、可落地一流規劃在綠維
新鮮資訊、原創觀點、專題研究、實戰案例,每天精選分享
相關閱讀
- ·大眾旅游時代旅游規劃模式創新2016-03-14
- ·官員、專家、從業者三大角度打造全域旅游2016-03-07
- ·全域旅游國內經典實踐經驗——以國家首批旅游示范區創建單位為例2016-03-04
- ·武夷山推出“全域旅游”概念,打造旅游產業“升級版”2016-03-04
- ·峨眉山市全域旅游漸入佳境2016-03-04
- ·打造“一核兩帶三廊七板塊”寧夏全域旅游空間布局2016-03-04
- ·安徽省迎來“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創建熱潮2016-03-04
- ·《關于開展“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創建工作的通知》2016-03-04
旅游運營回答
- 特色小鎮的發展架構有哪些?
- 1、以特色產業為引擎的泛產業聚集結構特色小鎮主要聚焦自身優勢的特色產業;[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