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金早:實施旅游扶貧 助力全面小康
反貧困、促扶貧是世界難題、千年挑戰。聯合國千年發展目標提出,到2015年全球貧困人口減半。2015年后發展議程提出,到2030年將全球每天生活費不足1.25(世行將其提高到1.9)美元的貧困人口降至零。
“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一直是世界減貧事業的積極倡導者和有力推動者”。十八屆五中全會強調我國要實現貧困人口全部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沒有貧困地區的小康,沒有貧困人口的脫貧,就沒有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當前,我國扶貧開發已進入啃硬骨頭、攻堅拔寨的沖刺期,全國7000多萬貧困人口能否如期脫貧,直接關系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目標的實現。時不我待,形勢逼人。中央要求,各級黨委和政府必須增強緊迫感和主動性,采取更具針對性、更可持續的措施,確保全部貧困人口如期脫貧,實現我國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
在偉大而艱巨的扶貧攻堅征程中,我國旅游業能否有所作為?有多大作為?如何作為?值得我們深思,需要我們謀劃,催促我們行動!
一、旅游扶貧:中國扶貧攻堅的嶄新生力軍
消除貧困、改善民生、實現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是我們黨的重要使命。改革開放以來,大規模扶貧開發在全國范圍有計劃有組織開展起來,先后啟動和實施了《國家八七扶貧攻堅計劃》和《中國農村扶貧開發綱要》,加大財政轉移支付力度,形成了東西協作、對口支援、產業扶持等多樣化的扶貧開發格局,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30多年來,我國共減少6.6億貧困人口,成為全球最早實現聯合國千年發展目標的發展中國家,為全人類作出了有目共睹的貢獻。
然而,在眾多的扶貧手段和形式中,旅游扶貧的意義、作用及功效并未為很多人所了解。許多人對旅游的認識仍然停留在“游山玩水”的層面,根本未將旅游與扶貧聯系起來,有的甚至覺得兩者是風馬牛不相及。因而,長期以來旅游在扶貧中的意義、作用及功效基本上是被輕視的,有些地方、有些時候甚至實際上是被忽視的。但是,現實呼喚我們,應當讓更多的人真正了解旅游扶貧的意義、作用及功效,各級黨委政府應當更加重視并充分發揮旅游在扶貧中的作用!應當喚起全國旅游人參與并投身旅游扶貧的偉大事業!
與其他扶貧方式相比,旅游扶貧以其強大的市場優勢、新興的產業活力、強勁的造血功能、巨大的帶動作用,在我國扶貧開發中發揮著日益顯著的作用,以其銳不可當之勢正成為我國扶貧攻堅的嶄新生力軍。
(一)旅游扶貧是充分運用市場機制的扶貧,效率高、成本低。旅游扶貧是在具有一定旅游資源條件、區位優勢和市場基礎的貧困地區,通過開發旅游帶動整個地區經濟發展、貧困群眾脫貧致富的一種產業扶貧開發方式。旅游扶貧通過旅游渠道,將先發地區的消費吸引到貧困地區,實現國民財富的轉移和再分配,將財富通過旅游渠道從先富起來的人群轉移到貧困人群,實現先富帶后富。旅游扶貧的突出特點是市場機制,突出優勢也是市場機制。相對于一般財政轉移支付和社會援助等扶貧方式,在旅游扶貧中,市場對資源配置的效率高、成本低,特別是社會成本低。因為旅游扶貧的根基來源于巨大的市場需求,動力來自于活躍的市場機制,支撐來自于廣闊的產業發展前景,從運行機制上避免了由于主觀武斷意志拉郎配式的扶貧所帶來的諸多問題。從實踐看,很多旅游扶貧點投資規模并不很大,不少就是將農牧民日常生產生活的房屋、田園稍加修葺即可成為旅游接待設施。我們在四川、貴州等西部一些地區了解到,簡單改造一戶10張床位的農家樂,只需要不到10萬元的投入,但一天經營收入可以達到1000多元,不到兩年即可收回成本。隨著我國旅游業快速發展,特別是多層次、多樣化的國內旅游需求快速增長,許許多多昔日偏僻的貧困鄉村,隨著外部交通條件的改善,特別是高速鐵路、高速公路的開通,以其良好的自然生態環境和獨特的人文環境迅速成長為新興旅游目的地,成為旅游市場的新寵,旅游扶貧優勢由此不斷凸顯。
(二)旅游扶貧是造血式扶貧,可以由脫貧直接躍升到致富。“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旅游扶貧不是簡單的、單方面的給錢給物幫扶,而是開發當地的特色旅游資源,形成特色旅游產品,構建旅游產業鏈,吸引外部旅游消費市場,帶動當地貧困人口就地參與旅游經營服務實現脫貧的開發式、產業化扶貧方式,因而具有明顯的培育優勢產業、增強發展能力的造血功能。與其他扶貧方式相比,旅游扶貧還具有源源不斷的強大市場動力支撐。當前我國旅游業正處于需求旺盛、供給不足的狀態,旅游扶貧只要開發適當,就可以取得開發一個景區帶火一片貧困鄉村的效果。同時,相對于傳統種養殖業來說,旅游是一個附加值較高的服務業,旅游扶貧在很多地方實際上就是一種產業結構調整,從較低附加值的農業轉變為中高附加值的服務業,從一產調整到三產,能使貧困人口迅速脫貧而且能致富。在全國,通過開發旅游而脫貧致富的例子比比皆是。我最近考察了四川阿壩州九寨溝口的白河鄉芝麻南岸羌族村。幾年前,這里的居民還在海拔3200多米的山上生產生活,唯一的收入是種點青稞等地產農作物,采用小生產方式。2009年災后重建中,他們走下山來,開始依托靠近九寨溝的旅游區參與旅游公司從事旅游經營,6年間收入水平增長了近10倍,人均收入超過2萬元,一舉從貧困邁入小康,部分農家樂經營戶的年收入超過20萬元,這在幾年前是根本想象不到的。當地農民深情地說,1949年毛主席、共產黨領導他們從農奴制進入社會主義,使他們一夜之間跨越數千年;現在,通過發展旅游,從千百年的貧困一步跨入小康,生產方式從小農生產直接進入現代化企業經營,也可謂一步跨越數千年!
(三)旅游扶貧是廣泛受益的扶貧,帶動性強、覆蓋面寬。旅游業產業鏈長、產業面廣, “一業興、百業旺”。與許多產業相比,旅游就業容量大、門檻較低、層次多、方式靈活,人民群眾的參與面廣、受益面大,能充分調動人民群眾的巨大潛能。在一些貧困地區,全村“同吃旅游飯、同步奔小康”的現象屢見不鮮。貴州省黔東南州黎平縣肇興村依托自身山水資源發展鄉村旅游,農民家庭平均收入由種田人均2000元左右增加到人均年收入2萬多元。現在肇興村共開設農家餐館39家,每天接待就餐4300多人次,客棧82家,客房1500余間,僅此兩項就解決了近1000人就業。同時,村寨中還有300余人專門從事侗布生產,每年生產侗布3萬余匹,僅侗族服裝店就有9家,每人年均收入達到5萬余元。此外,村里還有蔬菜種植專業戶28個、林下土雞養殖專業戶4個、生豬養殖專業戶5個、本地山羊黃牛專業戶19個,這些種養殖戶的人均收入都在1.2萬元左右。實踐表明,旅游扶貧是帶動性、參與性最為廣泛的扶貧方式。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在旅游扶貧、旅游致富中的成功案例不勝枚舉。
(四)旅游扶貧是物質和精神“雙扶貧”,持續性強、返貧率低。大量事實說明,貧困的根源很大程度上在于人口素質的貧乏和精神的困乏。“扶貧先扶智”。旅游扶貧不僅送來財富,帶來物質上的脫貧,更重要的是帶來了不同文化素質和不同思想觀念。人們的面對面交流,帶動貧困人群精神上的脫貧,因而是物質和精神“雙脫貧”。實施旅游扶貧,實際上是為貧困地區居民打開了一扇通向外部世界的大門,外界的新觀念新思維和現代化的生活方式(當然也夾帶著一些負面的東西)通過旅游渠道迅速涌入偏遠的貧困地區,使當地千百年封閉、保守、落后的思想觀念和生活方式迅速被洗禮、沖刷、淘汰、瓦解和替代。就拿廁所來說,千百年來農村廁所“臟亂差”、隨地大小便更是司空見慣。而發展旅游后,大家都自動改造廁所,明顯地改變著傳統的如廁習慣,逐步走向文明如廁。這就是旅游的力量。這種精神層面的變化,比辦多少次學習班、開多少次會、搞多少次運動都要管用。河南重渡溝村在旅游開發前全村人均收入不足500元,“失學兒童多,光棍漢多,賒欠貸款多,聚眾賭博多,酗酒滋事多,信教的多”等“六多”現象十分突出,久治不愈。1999年重渡溝村開始了鄉村旅游開發,依托重渡溝景區這一平臺,家家戶戶從事旅游接待服務,村民的經濟條件、精神面貌大為改善,原來的“六多”變成了“六有”,即家家有賓館,家家有經理,家家有汽車,家家有名片,家家有雇工,家家有10萬以上存款,被譽為“中國農家賓館第一村”,由過去的貧困村一躍成為全省新農村建設示范村。
(五)旅游扶貧是富有尊嚴的扶貧,利于相互尊重、平等交流。與社會救助等幫扶方式相比,旅游扶貧是貧困人群、貧困家庭用自身的辛苦勞動向游客提供旅游服務,或將自家的房屋、土地、農副土特產品等自有資產向游客出租出售,依法取得收益,公平獲得報酬,而不是靠別人施舍、救助,是一種平等的、有尊嚴的脫貧方式。旅游扶貧給群眾帶來廣泛的發展和人生出彩的機會,能真正讓貧困群眾有參與感、成就感、尊嚴感,真正走出“等、靠、要”越扶越貧的怪圈、死圈,并在脫貧致富中不斷增強幸福感和自尊自強的意識。這對于貧困群眾、貧困家庭、貧困地區的長遠發展無疑具有深遠意義,這樣才能從根本上實現真脫貧,不返貧,真正阻止了貧困現象代際傳遞。
(六)旅游扶貧是促進和諧的扶貧,利于社會穩定、生態文明。與外出打工實現脫貧相比,旅游扶貧讓貧困人群既不離鄉又不離土,避免了土地荒廢、產業空心、夫妻分居、勞燕分飛、“孤寡老人”、“留守兒童”等一系列困擾社會的問題,是一種促進家庭和社會和諧穩定的扶貧方式。旅游扶貧不僅促進本民族更好地保護自己的獨特文化,而且更有利于促進民族交融。在新疆吐魯番考察鄉村旅游和農家樂時,我了解到這里發生的巨大變化。過去推廣雙語學習很困難,花了不少力氣,收效甚微?,F在由于發展旅游,很多村民主動地學習漢語,有的還開始學起外語。這是因為這些村民通過旅游得到了實惠,真切地感受到各民族相互離不開的深刻道理。發展旅游,必須尊重自然、保護生態、呵護環境,因此,旅游扶貧是資源節約型、環境生態友好型扶貧開發方式,有利于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和生態文明建設。因為只有保護好、建設好生態才有旅游發展的根基,破壞了生態則一切歸零。對自然和人文生態進行不計后果的掠奪式利用,就是舍旅游之本,竭旅游之水。旅游扶貧,還可以讓貧困鄉村沉淀千年的文化和留存萬年的生態穿越時空,串起百業,匯聚萬眾,激發出城鄉億萬民眾參與旅游發展、共建共享美好生活的熱情。
(七)旅游扶貧是促進國際交流的扶貧,利于增進國人與世界各國人民的了解、給力世界和平。旅游扶貧,既是展示中國特色扶貧開發成就的窗口,也便于國人與其他國家和地區居民的交流,加深相互了解,這對世界和平也是有利的。對國人來說,擴大了眼界,開闊了視野;對境外游客而言,為他們提供了了解中國,特別是中國鄉村的機遇。這種切身的體會和感受,是普通的宣傳所難以替代和企及的。
二、旅游+扶貧:開創我國旅游與扶貧的雙贏格局
旅游扶貧是包容性、交融式扶貧,旅游與扶貧相結合,可以相互促進,相得益彰,相融相盛。一方面,旅游可以為我國的扶貧攻堅作出重要貢獻;另一方面,在助推扶貧攻堅中,偉大的扶貧事業也拓展了旅游發展空間,優化了旅游發展環境,為新時期旅游業發展提供了新的動力和機遇。因此,旅游扶貧既是旅游業責無旁貸的歷史使命,也是旅游業新的發展空間;既是扶貧攻堅的重點,也是旅游開發的重點;旅游完全可以成為扶貧攻堅的生力軍。
今年7月,國家旅游局和國務院扶貧辦提出,到2020年,通過引導和支持貧困地區發展旅游使約1200萬貧困人口實現脫貧,約占全國7017萬貧困人口的17%。經過進一步深入調研,我們認為,通過努力工作,可以實現這一目標,甚至有可能超額實現。一些省旅游扶貧占全部扶貧的比重超過20%。
從我國旅游促進扶貧的發展歷程和實踐成果來看,旅游促進扶貧主要有五種方式:一是直接參與旅游經營。貧困地區居民依托山清水秀的特色旅游資源,直接開辦農家樂和經營鄉村旅館,成為第三產業的經營業主,極大地增加非農勞動收入從而脫貧致富。如河南灤縣的重渡溝村,通過發展鄉村旅游,農民人均純收入從1999年的400多元增長到2014年的2.75萬元,15年增長了60多倍。像這種農家樂和鄉村旅館全國已經超過190萬家,形成了10萬個鄉村旅游特色村,年營業收入達3200億元。二是在鄉村旅游經營戶中參與接待服務,取得農業收入之外的其他勞務收入。據山東、陜西、福建、寧夏等省區測算,一個普通村民通過參與鄉村旅游接待服務,平均每年可增收1-2萬元。2014年全國鄉村旅游共接待國內外游客11億人次,至少有超過3300萬農民通過參與旅游服務而受益。三是出售自家農副土特產品獲得收入,也拓展農產品銷售渠道,提高了銷售價格。如廣西大新縣明仕村,通過發展鄉村旅游使“明仕香米”市場銷售價達7元/公斤,火龍果可賣到10元/斤,僅消耗烤乳豬就超過3萬只,羊上百只,極大地促進了當地蔬果種植業、農產品加工業、畜牧業等的產業化規?;l展。四是通過參加鄉村旅游合作社和土地流轉獲得租金。如浙江省湖州市德清縣西部山區得益于“洋家樂”鄉村旅游業態的發展,農民農房出租均價達到每年每戶3.5萬元,最高7萬元。五是通過資金、人力、土地參與鄉村旅游經營獲取入股分紅。如陜西的梁家河村,與陜旅集團合作成立延川縣梁家河鄉村文化旅游發展有限公司,解決村民就業110人,帶動了164人脫貧致富,今年游客將達到60萬人次,農民純收入達到1.5萬元。
在旅游以多種形式促進扶貧的同時,扶貧也有效拓展了旅游的發展空間。一是貧困地區是我國發展旅游的巨大潛力之所在。據統計,我國70%的優質旅游資源分布在中西部地區、邊境地區和革命老區等貧困地區;在全國832個貧困縣中,有近300個縣屬于國家主體功能區的限制開發縣,經濟發展落后卻生態環境良好,是名副其實的“好山好水好風光”;在全國12.8萬貧困村中,至少有50%具備發展鄉村旅游的基本條件。二是貧困地區開發建成的新景區成為旅游消費新熱點。2014年全國鄉村旅游人數達12億人次,已占到了整個旅游市場三分之一。隨著交通條件的改善,貧困地區開發形成的鄉村旅游、文化旅游、生態旅游等,將使旅游產品更加豐富、旅游業態更加多樣、旅游內涵更加延展、旅游消費更加活躍,成為滿足我國居民旅游消費需求升級的新領域、新方向。預計未來五年我國鄉村旅游將接待國內外游客有望突破60億人次。三是旅游扶貧為資本和資源的對接提供了新機遇。旅游扶貧讓大量民間資本在廣袤鄉村大地找到了“婆家”,使貧困地區的窮山惡水變成了綠水青山,使綠水青山變成了金山銀山,既惠及外來企業,也惠及當地村民。如湖北鄂旅投公司,在湖北幕阜山貧困區重點投資了九宮山旅游景區,景區5年來接待人數突破百萬人次,旅游收入過億元,解決當地近千名貧困農民的就業問題,公司自身也得到壯大發展。四是旅游扶貧是旅游者接受國情教育的新方式。偉大的扶貧事業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參與和支持,旅游者通過到貧困地區旅游消費而成為扶貧事業的參與者、見證者。特別是通過身臨其境的接觸和面對面的交流,廣大青少年學生既學到了知識,開闊了視野,又加深了對貧困的感悟和理解,達到了寓教于游、寓學于游的效果,使貧困地區成為青少年學生接受國情教育、愛國教育的“民間課堂”和“第二課堂”。
概而言之,旅游+扶貧既是中國特色的扶貧攻堅之路,也是中國特色的旅游發展之路。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歷史征程中,旅游與扶貧這兩大領域、兩大事業達到高度重疊、相互促進、相盛相贏。
三、敢于擔當、善于擔當,開拓中國旅游扶貧新空間
在我國扶貧開發進入攻堅拔寨的關鍵時期,旅游行業要積極融入大局,承擔起歷史責任,主動作為,善作善成,發揮好旅游業在扶貧攻堅中的應有作用。
其一,堅持從政治和全局的高度著眼,牢固樹立使命意識,強化擔當精神。我們各級旅游部門要認真學習和深刻領會黨中央、國務院關于推進扶貧攻堅的系列指示精神,把思想認識統一到中央的決策部署和習總書記關于推進扶貧開發的系列講話精神上,堅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把旅游扶貧事業作為我們這一代旅游人義不容辭的歷史使命和重要政治責任,放在心中、抓在手上。
要把旅游扶貧作為旅游工作的重點,納入議事日程,明確目標、落實責任、完善措施,像抓優秀旅游城市、星級飯店和A級景區建設一樣,下決心抓好旅游扶貧工作。要把握好偉大而艱巨的扶貧征程給旅游扶貧帶來的歷史機遇,創新工作思路,加強相關能力建設,以更大氣魄、更大擔當、更有作為的態度,實施好國家旅游扶貧行動計劃,努力使全國17%-20%的貧困人口通過旅游扶貧如期實現脫貧。
其二,突出特色,因地制宜推進旅游扶貧。因地制宜,理清旅游扶貧發展方向,注意引導貧困村按照現代旅游消費特點,發展個性化、特色化、差異化旅游業態,適宜觀光就發展觀光,氣候植被好的就發展度假。適宜搞山地運動就搞自駕車和運動探險旅游。有民俗資源的就發展民俗旅游等等,做到一村一特色,切實防止照貓畫虎、千村一面。防止一哄而起,跟風式、運動式、掠奪式、怪異式開發鄉村旅游。要科學規劃,認真做好項目策劃,加強對鄉村生態環境和文化遺存的保護,堅持地方性、堅守鄉村味、筑牢田園夢,防止大拆大建和以旅游開發為名圈占土地搞房地產開發,防止破壞村莊原有機理和整體風貌的破壞性開發,使旅游扶貧開發始終按照“看得見山、望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的要求進行,與社會主義新農村和美麗鄉村建設相互促進。到2020年,在全國建成6000個以上鄉村旅游模范村,形成10萬個以上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特色村、300萬家農家樂,鄉村旅游年接待游客超過20億人次,受益農民5000萬人。要認真組織開展旅游規劃公益扶貧行動,動員全國100家甲級、200家乙級旅游規劃資質機構為全國首批560個旅游扶貧試點村搞好規劃和項目策劃。要在扶貧部門建檔立卡的基礎上,抓緊篩選出旅游扶貧重點村名單,明確工作范圍和對象,把家底摸清,層層把賬搞明白,分分類、排排隊,集中精力扶貧攻堅。要建立旅游扶貧動態跟蹤機制,在全國選擇300個以上的典型貧困村作為旅游扶貧觀測點,及時總結經驗、分析解決存在問題,提高旅游扶貧工作成效。
其三,夯實基礎,改善旅游扶貧環境。貧困地區面臨的很重要的一個困難,就是其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落后。實施旅游扶貧面臨的重要挑戰就是基礎設施嚴重滯后,難以滿足現代旅游需要。以認真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進一步促進旅游投資和消費的若干意見》為契機,多方籌措資金,集中精力解決好旅游扶貧村的旅游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將建檔立卡旅游扶貧試點村的道路、停車場、廚廁改造、垃圾污水處理等旅游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集中打包,納入各級政府和相關部門的投資規劃中。積極采用PPP模式、眾籌等市場化方式推進旅游扶貧相關的基礎建設。充分利用好扶貧信貸資金,重點用于家庭旅館、土特產超市、特色農業園等扶貧項目建設。抓住實施“廁所革命”的機遇,抓緊推進旅游扶貧村的廚廁改造,條件成熟的地方要適時啟動旅游扶貧村垃圾污水整治專項行動。
其四,強化市場推廣,推動貧困鄉村成為旅游熱點。實施旅游扶貧,如果沒有客源市場的支撐,一切都將是畫餅充饑。從一定意義上說,能否搞好市場推廣是決定旅游扶貧成效的第一關鍵因素。要發揮旅游部門引導市場的職能作用,把推廣旅游扶貧作為市場開發的一大亮點。要開展好旅游扶貧系列宣傳推廣活動,結合各地的形象宣傳,集中宣傳介紹旅游扶貧村情況,設計推出旅游新概念、新亮點,引爆旅游消費,推動方方面面支持參與旅游扶貧。鼓勵和支持旅游扶貧村開展富有地方特色的民俗演藝、農事體驗、節事節慶活動。國家鄉村旅游“千千萬萬”品牌推廣工程(即近幾年,每年推出千家中國鄉村旅游模范村、千家中國鄉村旅游模范戶、萬名中國鄉村旅游致富帶頭人和萬家中國鄉村旅游金牌農家樂)要向旅游扶貧村傾斜。抓住深入實施“旅游+互聯網”行動計劃的機會,支持推動互聯網企業深度參與旅游扶貧宣傳營銷工作,運用現代信息網絡技術宣傳推介旅游扶貧新成果、新亮點。
其五,加強培訓,為旅游扶貧增強持續發展后勁。人力資源素質不高是制約貧困地區發展旅游的主要瓶頸。要把育才引智,加大人才培訓作為旅游扶貧開發的重點抓手,按照“培訓一人、就業一人、脫貧一家”的扶貧工作思路,組織實施鄉村旅游人力資源開發計劃,分級分類開展培訓。到2020年要將全國6000多個旅游扶貧重點村骨干帶頭人分批培訓一次。把加強旅游扶貧村村官、致富帶頭人、旅游經營戶、從業人員培訓,作為落實精準扶貧、到村到戶要求的具體抓手,切實抓實抓好。舉全行業之力做好這項工作,各級旅游部門、旅游院校、旅游企事業單位都要有計劃地參與其中。確保在2020年前,將所有旅游扶貧村旅游從業人員全部輪訓一遍,全面增強旅游扶貧持續發展后勁。
其六,整合力量,形成萬眾一心推動旅游扶貧強大合力。旅游業是綜合性產業,涉及方方面面。實施旅游扶貧,更是需要上下聯動、加強扶持、整合力量、協同推進。加強領導,將旅游扶貧工作有機融入黨委政府扶貧攻堅大局,統籌解決旅游扶貧工作中的規劃對接、用地保障、行政審批和資金整合使用等問題。要積極推進改革和創新,在旅游扶貧村推進承包經營權流轉,落實農民對集體資產股份占有等相關權益,提高貧困農民財產收益比重。實施更加靈活的用地、貸款、投資政策。要支持和鼓勵以龍頭企業為代表的專業化旅游企業參與集中連片貧困地區的旅游開發,給予優惠配套政策,充分發揮其專業優勢,大手筆打造核心旅游產品,形成品牌效應,使之成為重要的旅游發展引擎,帶動貧困村民參與旅游發展,實現脫貧致富。積極推進各類旅游企事業單位和社會組織與旅游扶貧村“結對子”,在勞動用工、農副產品采購、產品開發、宣傳推廣等方面加強對口幫扶。通過搭建平臺,支持社會各界參加旅游扶貧公益行動。結合實施鄉村旅游創客行動計劃,支持和組織旅游志愿者、藝術和科技工作者駐村幫扶、創業發展。通過調動政府、大中小企業和社會力量,形成萬眾一心推進旅游扶貧的強大合力。
誓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實施旅游扶貧、助力全面小康是歷史賦予我們的神圣使命,更是我們這一代旅游人應有的責任擔當。全國旅游戰線要發揚主動作為、奮發向上的精神,緊緊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周圍,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的部署,腳踏實地克難攻堅,全力開創旅游扶貧新局面,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作出應有的貢獻!
本文關鍵字: 查看更多
- 關注綠維文旅
微信號:lwcj2005
公眾號:綠維文旅 - 創意經典·落地運營
文旅康養·特色小鎮·鄉村振興開發運營服務商
好創意、可落地一流規劃在綠維
新鮮資訊、原創觀點、專題研究、實戰案例,每天精選分享
相關閱讀
- ·多家航企發布北京進出港航班國內客票退改政策2021-01-07
- ·重磅!中央經濟工作會議:8大任務 24大要點2020-12-21
- ·“2019年中國新型城鎮化論壇”舉辦2019-01-21
- ·董長瑞:激發鄉村振興的組織動能2019-01-10
- ·以鄉風文明引領鄉村振興2018-12-28
- ·省文化和旅游廳 加快發展全域旅游和文化創意產業2018-12-14
- ·鄉村振興 規劃先行—《湖南省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2018-12-13
- ·河北省旅游高質量發展規劃(2018-2025年)出爐2018-12-12
- ·人大代表進鄉村奏響鄉村振興最強音2018-12-11
- ·國家頒布的2項“旅游政策”,一項國人歡喜,一項韓國人“難受”2018-12-11
旅游運營回答
- 特色小鎮的發展架構有哪些?
- 1、以特色產業為引擎的泛產業聚集結構特色小鎮主要聚焦自身優勢的特色產業;[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