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生不老島――長島
長島縣,是山東省煙臺市轄縣,歷稱廟島群島,又稱長山列島,由32個島嶼組成,是山東省唯一的海島縣,為全國14個海島縣(區)之一。島陸面積55.96平方公里,全縣海域面積8700平方公里,海岸線長146公里。
概述
長島建有中國北方建造最早、規模最大的媽祖廟,固長島又稱廟島群島,位于膠東和遼東半島之間,黃海、渤海交匯處,南臨蓬萊,北倚大連,西靠京津,東與韓國、日本隔海相望。是山東省唯一的海島縣,由32個島嶼組成,其中以南、北長山兩島為主島,并以大橋相連接。島陸總面積56平方公里,海域面積8700平方公里,2011年5月公布的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顯示,全縣常住人口4.40萬人。九十年代初,通過“耕海牧漁”發展戰略,成為全國較早的小康縣。幾經起伏,海島旅游產業進入良性發展軌道,成為全縣支柱產業。全縣旅游直接從業人員1.3萬人,占總人口的1/4,全縣GDP的37%來自旅游及相關服務業,稅收占地方稅收的60%以上。
長島是中國唯一的海島國家地質公園、中國十大最美海島、最佳避暑勝地和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冬暖夏涼、氣候宜人,素有“海上仙山、候鳥驛站”之美譽,長島縣大氣環境質量達到國家一級標準 ,空氣中每立方厘米負氧離子含量高達2萬個,是天然的“氧吧”;長島歷史悠久,民風純樸,島上人文歷史遺跡眾多,有距今6000多年被譽為“東半坡”文化的大黑山北莊遺址,是中華民族悠久歷史文化的重要發祥地之一。有中國北方建造最早的媽祖廟―距今880多年的廟島顯應宮等。長島海域遼闊,周圍海域一直保持著國家一類海水標準,水產資源豐富,特別是海參、鮑魚、海膽等海珍品,在國內外享有盛譽,被命名為“中國鮑魚之鄉、中國扇貝之鄉、中國海帶之鄉”,是我國重要的海珍品出口基地。
長島32島之一的鳥島
歷史沿革
長島古為萊夷之地,秦朝屬黃縣,唐神龍三年(公元707年)歸蓬萊縣管轄。1929年設長山島行政區,隸屬山東省府。1945年8月,成立長山島特區,隸屬北海專屬。1949年8月長島解放后,仍設長山島特區。1956年5月,長島縣隸屬萊陽專區,后隸屬煙臺專區。1963年10月恢復長島縣,隸屬煙臺專區。1983年11月隸屬煙臺市。政區劃分:現轄8個鄉鎮,40個行政村,1個城區街道辦事處。
長島旅游景點
九丈崖
九丈崖位于北長山島的西北角,西依珍珠門水道,北鄰國際航線長山水道,距長島縣城11公里。山崖險峻,水深流急,巖礁棋布,自然景觀獨樹一幟。崖壁綿延400余米,尤以其崖壁罕見的石質組合和高峻險要而著稱,在全國眾多海蝕崖中獨占鰲頭。景區集山、海、礁、崖、洞及古跡于一體,融奇、雄、秀、美、險、神于一身,具有很高旅游和美學價值。
九丈崖主要景點有:峭壁燕梭(九丈崖),高69.7米,是一綿延幾百米的巨崖,由于千萬年來風浪的侵蝕,石崖漸成了上凸下凹之勢,壁面犬牙交錯,石窟、石穴鱗次櫛比,是眾多水鳥棲息的樂園。九疊石塔,由九層節理明顯的石英巖堆成,久經海浪磨蝕雕鑿,塔崖石紋清晰,層次分明,形態別致,與九丈崖組成一對”母子崖“。水門賞古,珍珠門東側大西山腳下有塊平緩地,當地人叫”平灘“,據出土文物證明,早在四、五千年前這里就有游民季節性居住,經北京大學與長島博物館兩次挖掘,發現多處窯坑、灰坑和葬墓,出土了青銅戈、石刀、石錘、骨錐、骨匙和大量紅褐色、灰褐色面陶器及紋飾陶器。八仙石洞,為兩處海蝕大洞,大的深30余米,寬5米,洞頂近似拱門,傳說當年八仙曾在此聚會,洞內石英巖面凹凸錯落,玲瓏剔透。大洞毗鄰處有一小洞,寬1米多,深20余米,洞內設有石桌、石床,上開兩扇天窗,傳說是何仙姑的寢室。龍舌垂釣,因一礁石酷似龍舌伸出海面而得名。龍舌與門檻礁、鞭桿礁、蜘蛛礁、猴子礁天然形成一個良好的垂釣場,這里海水通暢,洞穴密集,是釣魚的理想之地。
月牙灣
廟島媽祖
顯應宮大殿是全廟最大的建筑,為硬山式結構。殿內,媽祖坐像居正中神龕龍墩上。殿兩側有14尊站班,其中有4尊武將分別是千里眼、順風耳、黃峰兵帥和白馬將軍;8尊文官有九江、八河、五湖、四海龍王等;另有老少兩尊站班。殿外兩側房內存有碑、碣、匾200余塊和歷史船模300余艘。后宮建筑風格為歇山式,保留了明代的特點。宮內殿正位神臺有銅鑄鍍金天后圣母像及2米高的9花青銅穿衣鏡一面,各種服飾用品及床帳、擺設應有盡有。2002年10月,臺灣信眾護送一黑臉媽祖在顯應宮落戶。這里常年香火不斷,每年的元宵節和娘娘生日,顯應宮便有萬余人朝拜。
媽祖廟之所以建于廟島,是因為廟島形若鳳凰,其身北的燒餅島形如太陽,兩島相映,狀若“丹鳳朝陽”,屬上上風水寶地。1969年文革期間原廟被毀,僅存一象一鏡。1983年重修,1985年對游人開放。在此還可以觀賞關帝廟.
望夫礁公園
望夫礁公園是長島旅游景點之一,主要看點有:在青州云門山有號稱“天下第一壽”的壽字, "壽"字高7.5米,寬3.7米,望夫礁山坡上的“?!弊指?1.9米,寬16.3米,比“第一壽”更大,可謂“天下第一福”了。觀音亭、奧運碑、第一“福”、地質博物館等,這個大福字一下把“福源頭”的氛圍烘托出來了。
望夫礁的位置又與廟島顯應宮幾乎在同一緯度,海島人認為是海神娘娘庇護海上行船,巡游至此,為船家期盼福運,因此,望夫礁又稱為媽祖石。望夫石是一塊天然形成的石頭,沒有經過人工雕刻,是由頁巖與石英巖石交替疊壓形成的。
長島周圍被大海環繞,有四海福地之稱,望夫礁景區就是一處充滿福氣的地方。公園坐落在南長山島的腳下,那里有一礁石迎風而立,形狀像一婦女頭戴圍巾,懷抱嬰兒,人稱此礁為“望夫礁”。
這里有一個動人的傳說,有一年臘月二十八,一位漁夫被迫出海打漁,突遇風浪而一去不返,他結婚一年多的妻子悲痛欲絕,整天抱著不滿月的孩子站在海邊,希望有一天奇跡出現,她的丈夫能夠平安歸來。
但是過了很多年,親人沒有歸來,她變成了不動的石像佇立在那里。她是舊社會長島千萬個愛情忠貞,命運凄苦的漁婦的縮影。
地質公園
隨外可遇的海蝕崖、洞、柱、石、象形礁、象形石、彩石岸、球石等惟妙惟肖,嘆為觀止,被地質專家稱為東方奇觀。特別是地質地貌、自然景觀及清晰的黃渤海分界線,保存及其完好,在國內甚至世界上都是具有典型性和稀有性,具有極高的觀賞價值和科研價值。島內的蓬萊群地層、玄武巖堆積物、下更新統至全新統的松散堆積物以及所含古生物化石、古人類遺址等為我國東部渤海地區和膠遼半島的區域地質歷史演變提供了珍貴的證據。
林海公園
景區內生態環境良好,陸地植物780余種,海洋動植物278種,每年途經這里的候鳥315種,10萬多只。1984年國家投資在這里建起“候鳥保護環志中心站”,成為國內外環志研究的重要基地。
游林海公園,可循環山、環海兩條線游覽。
走環山路,須先登八卦臺。八卦臺位于林海公園的中心部位,登上臺來,面對一望無際的大海,頓覺天高地闊,心胸豁然開朗。傳說全真道教的丘處機曾專程從棲霞來此采氣,只可惜已很難找到他的足跡了。
八卦臺向北,有一“拂云亭”,亭子不大,卻盡融險與奇。遠遠望去,小亭本已懸于崖上,卻偏偏還要探身崖外,真若拂袖云中,極撩撥人們的興致。踏進小亭,如在空中俯瞰大海,大竹、小竹、萬鳥、高山諸島盡收眼底。有幸者還可領略海上奇觀:海滋、海市、平流霧等。
林海公園的盡南,即是著名的黃、渤海分界線--長山尾。長山尾由珠磯卵石堆積而成,由闊而尖,彎曲飄逸,形似“馬尾”。長山尾將一碧海分為兩個世界,涇渭分明,令人無不感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這里常年波涌流急,即使風平浪靜,長山尾也是浪花翻騰,旋渦團轉,濤聲盈耳。當風、流相向的東風本流或西風東流時,東邊黃海的浪向西涌,西邊渤海的浪向東奔,兩浪相擊,水勢澎湃,大有千軍萬馬對峙之勢;當風、流相背的東風東流或西風西流時,兩邊浪頭攢動,形成的“S”形的風痕浪跡分外壯觀,遠望猶如蛟龍戲水,又似沙鷗翩翩起舞,步行其中,可感受到一腳踏兩海的豪情。
沿山石小徑曲折而下,便是環海路了。路的兩邊,一是碧海輕波,一是綠樹滿崖,充盈著無限的青春活力。海中的一對鴛鴦石,相依相偎,竊竊私語。岸上有一鴛鴦洞,深幽而恬靜。
踏入環海路,最難為的是要面對攀登“369級海天梯”的考驗。所謂“海天梯”就是從海邊潮痕處拾級369級道臺階至崖頂。3、6、9有凡事一帆風順的寓意,攀登“海天梯”,既是何勇的鍛煉,又是吉祥相伴,游者都要一拭身手。
海天梯向南還有黃渤海分界線 在海水的顏色上可謂“涇渭分明”。東部黃海部分水是深藍色,而西部渤海水卻顯得渾濁,略呈微黃色
景區內還有:島展館、雄鷹展翅、水晶洞、蛇園、“大風車”(風力發電工程)等景點都令游人駐足觀賞。
本文關鍵字: 查看更多
- 關注綠維文旅
微信號:lwcj2005
公眾號:綠維文旅 - 創意經典·落地運營
文旅康養·特色小鎮·鄉村振興開發運營服務商
好創意、可落地一流規劃在綠維
新鮮資訊、原創觀點、專題研究、實戰案例,每天精選分享
旅游運營回答
- 特色小鎮的發展架構有哪些?
- 1、以特色產業為引擎的泛產業聚集結構特色小鎮主要聚焦自身優勢的特色產業;[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