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珠算申遺成功更需“精打細算”
中國珠算萌于商周,始于秦漢,目前發現的最早用來計算的圓珠便是西周時期的陶丸。珠算在我國歷史上長期發揮作用,曾創造了不少奇跡,比如在我國研制第一顆原子彈時,科學家們甚至借助珠算協助計算機準確得到了相關重要數據。經過5年的努力,日前中國珠算最終成功入選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但13年前珠算已被教育部門踢出小學數學教學大綱,珠算已瀕臨傳承困境,因此——
老一輩人可能都有這樣的印象,無論是雜貨店的老板、還是商鋪的伙計,凡是到了算賬的時候,都會拿出一個被磨得發亮的算盤,熟練地撥打起來,一會兒的工夫便能算清復雜的賬目。在我國,計算機尚未出現之前,珠算可以稱得上是最有群眾基礎的計算工具。
然而,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珠算這一曾經的全民計算工具,逐漸演變成了一種民族記憶。日前,中國珠算被正式列入聯合國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重歸大眾視野的珠算,能否借申遺成功的東風找到傳承珠算文化的方法、抓住推廣珠算文化的契機呢?近日,記者就此采訪了業界的一些專家。
萌于商周,成于唐宋
對于珠算起源于何時,專家們的說法不一。但據已有的史料記載,珠算應是萌于商周,始于秦漢。目前發現的最早的用來計算的圓珠便是西周時期的陶丸。因此珠算的萌芽,最早可追溯至3000多年前的商周時期。“珠算”一詞最早載于東漢徐岳所著的《數術記遺》:“珠算,控帶四時,經緯三才。”書中所指的“珠算”被稱為“游泳算板”,它與現在所使用的算盤有所不同,但其計算原理已是五升十進制,所以可視為現代算盤的前身。
現今所使用的算盤最早是何時出現的呢?據現有史料推斷,至遲在宋代已出現了現在的算盤。宋徽宗大觀二年(1108年),河北省巨鹿縣故城因黃河泛濫而被湮沒。1921年7月,前北平國立歷史博物館派人前往巨鹿三明寺故址發掘,獲得王、董二姓故宅地下的木桌、碗箸、盆等200多件物品,其中掘得算盤珠一顆,此珠木質、扁圓形,與如今通用的算盤珠大小相仿,只稍扁,這顆算盤珠現由中國歷史博物館收藏。此外,在北宋畫家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中,畫卷的最左端一家名為“趙太丞家”的藥鋪柜臺上就放著一架算盤。
曾經創造不少奇跡
珠算有著“世界上最古老的計算機”的美譽。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以前,珠算曾創造了不少的奇跡。比如,在我國自主研制第一顆原子彈時,科學家們正是利用珠算協助計算機準確地算出了原子彈爆炸時中心壓力的數據。著名數學家陳景潤在攻克世界數學難題“哥德巴赫猜想”的過程中,也是利用珠算解決了大量的數學運算難題。因此,不難理解為何2007年英國《獨立報》在評選101項改變世界的小發明時,將中國算盤排在了第一位。而更令人驚嘆的是,迄今為止,用算盤做加法的速度依然可以超過電子計算器。
“自上世紀80年代以來,計算機在我國發展迅猛,珠算的計算功能被逐漸替代,使用珠算的人也隨之不斷減少。而到了2000年,珠算科目被教育行政部門從《小學數學教學大綱》中取消,珠算文化開始面臨無人再學、無人再繼承的風險。”世界珠算心算聯合會秘書長、中國珠算心算協會顧問王朝才說,“除了一些上了年紀、仍對珠算有情結的老人和一些農村地區的人們仍在使用算盤外,算盤在人們的生活中已經很少用到了。”
如果珠算這一古老文化傳統斷裂,其后果不堪設想,至少意味著將來孩子們已無法理解“二一添作五”就是“平分”,會困惑為何“三下五除二”代表著做事干脆、利落,甚至在看到“年三十夜撥算盤——滿打滿算”“虎吃算盤珠——心中有數”“算盤珠子響——有聲有色”這類歇后語時感到詫異。
百萬兒童學習珠心算
利用珠算,人們可以完成包括加、減、乘、除、乘方、開方、解高次方程等多種數學運算。如果說珠算的發明體現了中國人高超的智慧和杰出的創造力的話,那么珠心算的產生則是在新的時代背景下、在與計算機的PK中,這種智慧與創造力的再次體現。
珠心算是以珠算為基礎,運用珠算的原理在腦中進行的一種計算方式。它不僅體現了珠算的傳統知識和實踐技能,還具有開發兒童智力潛能的作用。2005年,由財政部、教育部批準立項的“珠心算教育具有開發兒童智力潛能作用研究”“珠心算訓練開發兒童智力的腦機制研究”兩項課題研究表明:開展珠心算教學對促進幼兒和小學生記憶力、注意力、思維能力、表象能力的提高具有顯著作用,對培養學生非智力因素的作用也不容小視。另外,在國際智障康復醫學界,珠心算的效果也引起了高度關注,不少學校嘗試著在弱智兒童康復訓練中引入珠算、珠心算教程。
“目前,我國每年有100萬至200萬兒童在學習珠心算,他們不僅是出于對傳統文化的熱愛,更是希望通過學習這門傳統知識,來提高注意力、記憶力等,促進學習成績的提高和綜合素質的發展。” 王朝才同時指出,“目前珠心算傳承所面臨的最大問題是師資力量嚴重不足,自2000年開始,我國在珠算教師隊伍培訓上有13年的斷檔。缺少合格的珠算老師,將在一定程度上限制珠算文化和珠心算技能的推廣與傳承。”
讓珠算文化發揮現代功能
近年來,隨著非遺保護工作的不斷推進,我國政府的相關部門采取了多項措施,共同推進珠算文化的傳承。
2004年,由江蘇省南通市政府和中國珠算協會共同興建的中國珠算博物館在南通落成,博物館占地30畝,館藏珠算文物6000余件,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珠算專題博物館,為展示和推廣珠算文化起到了重要作用。2008年,珠算經國務院批準入選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為促進珠算的傳承發展,有關部門還出臺了相關的政策。比如,2004年勞動和社會保障部將珠心算教練師列入國家職業標準。2006年,經過培訓的首批140位合格者獲得了珠心算教練師國家職業資格證書。此外,教育部于2011年將珠算科目重新列入小學的“校本課程”。山西、安徽等地也陸續將珠算重新納入會計從業資格考試科目。
與此同時,相關的珠算比賽得到了蓬勃的發展,比如已連續舉辦數年的全國少兒珠心算比賽、全國少數民族珠心算比賽和海峽兩岸珠算通信比賽等。這些比賽不僅促進了珠算參賽者計算水平的不斷提高,同時也鼓勵了更多的人學習、了解珠算文化。
王朝才認為:“珠算申遺成功,對推進珠算文化的傳承、增強國人的民族認同感都將起到積極的作用,申遺成功后我們更應該不斷挖掘珠算在新時代的價值,在師資培訓、教材、教學方法等方面做好規范和引導,讓珠算文化實實在在地發揮其現代功能。”
中國珠算心算協會相關負責人也表示,申遺成功后,協會將逐步完善中國珠算的傳承機制,加快珠算文物的征集、收藏、展示和保護工作,加快《九章詳注比類算法大全》等9部珠算古籍的校釋和出版。
本文關鍵字: 查看更多
- 關注綠維文旅
微信號:lwcj2005
公眾號:綠維文旅 - 創意經典·落地運營
文旅康養·特色小鎮·鄉村振興開發運營服務商
好創意、可落地一流規劃在綠維
新鮮資訊、原創觀點、專題研究、實戰案例,每天精選分享
相關閱讀
- ·山東:柘溝鎮念好三本“經”推動特色旅游2014-01-03
- ·江蘇震澤蠶絲文化旅游獲國家600萬元支持2013-12-17
- ·古樸人文情調 蘇州文旅花間堂 探花府2013-12-17
- ·河北三處考古遺址獲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立項2013-12-13
- ·四川都江堰市兩處大遺址保護規劃方案編制取得階段性成果2013-12-13
- ·重慶酉陽:龔灘古鎮沖刺國家歷史文化名鎮 比肩麗江鳳凰2013-12-06
- ·陜西將培育十大文化旅游景區項目2013-12-06
- ·甘肅規劃“敦煌國際文化旅游名城”核定游客與建筑承載量2013-11-26
- ·隋煬帝墓將成大運河遺產點 有助重新審視城市文脈2013-11-26
- ·臺兒莊古城 世界文化遺產中的一顆明珠2013-11-20
旅游運營回答
- 特色小鎮的發展架構有哪些?
- 1、以特色產業為引擎的泛產業聚集結構特色小鎮主要聚焦自身優勢的特色產業;[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