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底的澤普縣一派炎炎夏日的景象。“現在,地里的活兒不太忙,家里的活兒很忙。”吐米爾·吐魯甫高興地說。吐米爾是澤普縣布依魯克塔吉克族鄉塔吉克民族特色風情小鎮的居民,他所說的“家里的活兒”其實是他家開的農家樂旅游點的活兒。如今,以吐米爾為代表的幾個村民在塔吉克民族特色風情小鎮里開的農家樂生意日漸紅火。一年下來,一個農家樂旅游點收入可達數萬元。
旅游業在脫貧攻堅中具有獨特優勢,是帶動貧困人口脫貧的重要途徑。近年來,新疆不斷總結旅游扶貧工作經驗,通過發展鄉村旅游拉動、龍頭景區帶動、產業帶動等形式,不斷發揮旅游在脫貧攻堅戰中的主力軍作用,讓越來越多的農牧民“端上了旅游飯碗,甩掉了貧困帽子”。如今,旅游扶貧已成為新疆脫貧攻堅的重要途徑之一。
鄉村旅游,幫助農牧民走出貧困
每到周末,烏魯木齊市周邊的鄉村就人來人往,異常熱鬧。踏青、賞花、農家樂,已經成為烏魯木齊市民雙休日休閑的普遍方式,隨之而來的是烏魯木齊市周邊鄉村旅游的飛速發展。
烏魯木齊縣水西溝鎮方家莊村是遠近聞名的農家樂接待點。如今,依托農家樂,該村村民又發展起智能化溫室,種植名優特、無污染的時令新鮮蔬菜,還利用養殖區培育羔羊、牛、家禽,將種植業、養殖業、農家樂餐飲文化以及觀光旅游有機地結合起來,方家莊村已形成了集蔬菜基地、養殖區、農家樂為一體的鄉村旅游模式。
方家莊村的155號農家樂主人海菊是村里最早開設農家樂的人之一。現在,她根本沒有閑的時候,雙休日每天的營業額都在兩三萬元,平時也都在七八千元到一萬元。8月收入更多,一天最多的時候可以接待游客五六百人,坐滿五六十桌。
如今,像方家莊村這樣,依靠鄉村旅游走出貧困的村莊越來越多。“大力發展鄉村旅游是新疆推進旅游扶貧的有效手段之一。目前,新疆鄉村旅游接待游客不斷增加。”自治區旅發委副巡視員馬睿介紹。
近年來,新疆大力發展鄉村旅游,全力構建資源優勢地區及宜旅貧困地區鄉村旅游富民及精準扶貧產業體系,引導吸納貧困群眾參與旅游開發,拓寬農牧民增收渠道,力求持續穩定脫貧致富,鄉村旅游發展形勢喜人。
產業帶動,一業帶百業、旺鄉村
現在,在天山南北,有一個特殊的旅游從業者群體——平時他們是農民、牧民,每當旅游季、滑雪季到來的時候,他們就成了旅游從業者。天山天池滑雪場工作人員葉爾江就是其中一位。每年冬天來臨時,他就穿上滑雪場的工作服,在滑雪場忙碌著,每月可以為家庭增加兩千多元的收入。而到了春暖花開季節,他就成為穿行在山林、草場間的牧民。
在遍布天山南北的37家S級滑雪場里,像葉爾江這樣來打工的農牧民占相當比例。他們是滑雪等冬季旅游產業項目發展的受益者,而更多的產業也發揮著這樣的帶動作用。
“新疆通過發展與旅游業相關的產業,帶動了廣大農牧民脫貧致富。”馬睿表示。在天山南北,這樣具有強大帶動性的產業很多,比如在南北疆,農業觀光采摘旅游都成為亮點,帶動了鄉村的蔬菜、瓜果銷售,尤其在南疆,給很多農民帶來良好的收益。
“近年來,自治區旅游發展委員會非常重視發展具有強大帶動型的產業。比如在南疆,很多農民都有著精湛的手工藝技藝,通過發展手工藝制作產業,不僅為新疆旅游商品發展提供更多更好的產品,更為農民們增加了收入。”馬睿介紹?,F在,喀什市的土陶制作、疏附縣的樂器制作以及莎車縣的木碗制作、英吉沙的小刀制作等等,都成為極具特色的旅游商品。這些琳瑯滿目的旅游商品背后,是南疆農民依靠傳統技藝擺脫貧困的一個個動人故事。
景區帶動,旅游普惠作用顯現
“景區不僅是新疆旅游業的重要承載,也是旅游扶貧的重要載體。”馬睿表示。
事實確是如此。在國家5A級景區金湖楊景區,很多原先的貧困戶被安置到景區從事旅游商品加工銷售、辦農家樂接待點以及搞種植、養殖,紛紛吃上了“旅游飯”,也因此告別了貧困。
在喀什古城景區,通過景區設置的各類崗位就接納了本地及外地富余勞動力超過萬人。
在巴楚紅海灣景區,通過組織景區內部貧困戶成立“馬車合作社”參與景區經營,整村人員在景區不同崗位工作,實現了月月有收入。景區一次性解決了100多人就業,其中有80多人都是貧困戶。
……從祖祖輩輩的農民、牧民,到吃上“旅游飯”,成了經營戶、上班族,這些農牧民逐漸告別了貧困。
目前,新疆按照我國對等級旅游景區評定要求,確定了創建國家A級旅游景區要把帶動農牧民就業作為重要指標的政策,力爭吸引大企業大集團投入旅游開發,推動鄉村、牧區的勞動力通過從事旅游增收脫貧,還將結合全域旅游讓農牧民享受到旅游業發展帶來的紅利。
旅游景區、景點的建設不僅事關新疆旅游產業的發展,更讓旅游的普惠作用日漸顯現,讓更多的農牧民從中受益。
昭蘇縣夏塔景區:牧民依靠旅游走上致富路
7月27日,進入旅游旺季的昭蘇縣夏塔景區又迎來眾多內地游客。景區馬隊隊長安尼瓦爾·葉爾肯和幾個牧民一大早就喂飽了馬,在林邊靜候游客騎乘。很快,久聞昭蘇天馬美名、躍躍欲試的十幾位內地游客,就騎上了心儀的馬,由牧民牽著向景區深處走去。
“往山里騎馬約2個小時,就能到木扎爾特冰川腳下。如果不下雨的話,那里能看到鮮花、草原、松林、河流與藍天、白云、雪山相映的美景,游客到了那兒都興奮得不得了。”安尼瓦爾說。
據悉,夏塔是當地牧民的夏牧場和冬窩子,道路險峻、交通不便、氣候濕冷,靠天吃飯的牧民生活得一直很艱辛。安尼瓦爾一家在這里已生活了幾十年。近些年,隨著景區管理的日漸規范,他家和夏塔溝里的幾十戶牧民依靠形式多樣的旅游服務業,生活變得越來越好。
“2014年景區把溝里分散的45戶牧民組織起來,成立了馬隊,由我牽頭任隊長。45戶牧民每戶出一匹馬,成立了馬隊合作社,夏天游客多的時候,馬一塊兒走,錢大家分。每匹馬每天收入至少150元,騎乘的季節為七八月,光是靠馬匹出租,每戶牧民收入就上萬元了。”安尼瓦爾笑著對記者說。
目前,夏塔景區處處可見旅游扶貧、旅游富民的項目。景區牧民不僅靠馬隊合作社獲得收益,還有20戶牧民在帳篷接待區提供餐飲、民宿牧家樂服務,一些年輕人在景區賓館工作,有的牧民在經營景區統一規劃建設的小木屋,還有的牧民在山腳下用自建的石頭房子接待游客泡溫泉……夏塔原生態的景致加上當地牧民提供的原汁原味的哈薩克族游牧文化體驗,吸引了越來越多的游客。
據了解,夏塔景區里,有很多牧民像安尼瓦爾家一樣靠旅游業實現了脫貧致富,他們夏天在景區為游客提供服務,10月以后天冷了就回到夏特鄉的定居點,養牛養馬搞養殖,收入來源也更多了。
“不管是騎馬還是餐飲,景區所有的牧民服務、產品銷售都是統一價格、明碼標價。”夏塔景區管委會負責人白天明告訴記者,去年夏塔景區接待游客8萬人次,其中內地游客多來自“北上廣”。目前是旅游旺季,夏塔景區的游客人數每天接近2000人,預計今年景區游客將超過10萬人次。夏塔景區正在積極謀劃拓展思路,設計更多娛樂、體驗等旅游產品服務,當地貧困牧民圍繞旅游業,也會有更多增收致富渠道。
烏什縣奧特貝希鄉:農家樂助農增收
“這幾日游客陸續不斷,我都快忙不過來了,基本上每天水上餐廳的客人都是滿的。”7月27日,烏什縣奧特貝希鄉色日克阿熱勒村“水上綠洲”農家樂經營者馬國輝高興地說。
“水上綠洲”農家樂已成立8年,是一家依山傍水的生態旅游農家樂,占地280畝,農家樂里有垂釣區、采摘區、戲水區等,還有20個水上餐廳,旅游旺季可日接待游客千人以上。
烏什縣是全疆深度貧困縣之一,近年來,借助得天獨厚的旅游資源大力發展全域旅游,并積極探索“旅游+扶貧”模式,引導貧困戶就業、脫貧。
馬國輝告訴記者,當初建立“水上綠洲”農家樂正是看中了這里的旅游資源,農家樂緊鄰野生沙棘林,清澈的泉水從農家樂的20個水上餐廳靜靜流過,吸引了無數游客,目前農家樂年純收入可達30萬元。依靠旅游產業致富的他還帶動周邊40戶貧困戶脫貧致富。
艾山江·達吾提就是其中一位。艾山江主要在農家樂擺烤肉攤,每月收入也不少,他說:“我在這里專門負責烤烤肉,月工資可以拿到3000元左右,年底還有分紅。”
烏什縣是全國第二批全域旅游示范區之一,借助創建全域旅游示范區的良好契機,烏什縣以“旅游+”模式為牽引,著力推進產業融合,全面提升產業帶動能力,探索鄉村旅游與精準扶貧有機結合的新模式,新建農家樂5家,改擴建4家,每家農家樂計劃投入120萬元。其中整合40戶貧困戶扶貧資金30萬元,旅游項目資金30萬元,各鄉(鎮)選擇實力雄厚的社會資本作為經營業主投入60萬元,以確保貧困人口通過“旅游+”增加收益。
另外,各農家樂經營業主分別與所在鄉(鎮)人民政府簽訂經營合同、與40戶貧困戶簽訂入股分紅合同,每年按照每戶貧困戶分紅1500元的標準,連續分紅5年,合計分紅30萬元。
據悉,烏什縣通過采取“旅游+扶貧”模式推動全域旅游發展,為鄉村旅游注入了新活力,也為精準扶貧探索了新途徑。這幾年,僅此一項發展模式,就帶動全縣600余人實現增收脫貧。
葉城縣石榴風情園:讓旅游成為幸福產業
7月29日中午,記者走進葉城縣石榴風情園,陣陣果香撲鼻而來,其中還隱約夾雜著肉香味,不禁讓人食欲大振。
此時,風情園的餐廳里,布阿米那木·托合提麥提和同事們正在忙碌著招待食客。布阿米那木是今年才來到風情園工作的新員工,他是葉城縣伯西熱克鄉阿亞克吾讓村建檔立卡貧困戶。
說起現在的工作,布阿米那木笑著說,這就是自己向往的生活。
“在這里工作真是太美好了,尤其是開春以后,滿樹的花都開了,看著這種美景,人的心情都變得燦爛起來?,F在,我不但學會了做菜,每個月還能拿到2500元的工資,我家的生活質量一下子提高了。”看得出,布阿米那木的眼神里蕩漾著一種快樂。
布阿米那木繼續介紹,除了石榴,風情園里還種有桑葚、杏子、櫻桃、西梅等近20種果樹。從4月開始,果園里的水果相繼成熟,風情園不但成為周邊游客賞花拍照的好去處,更能讓游客享受到采摘新鮮水果的樂趣。而這并不是風情園的全部。
“如果不想采摘了,還能去釣魚和游泳,等到游客玩累了,我們這就變成了‘美食園’,園內散養的土雞、土鴨、土鵝經過精心烹飪后便成為一道道可口的農家菜?,F在風情園的知名度逐漸提高了,慕名前來的游客也越來越多,我們的收入也更加穩定了。”布阿米那木說。
葉城縣石榴風情園負責人楊彪介紹,隨著葉城縣石榴風情園游玩項目的不斷增加和完善,目前,風情園已吸納周邊勞動力40多人,其中像布阿米那木這樣的貧困戶有22人。今年8月底,風情園中的賓館即將投入使用,還將吸納一批新員工。
“旅游是一種幸福產業,我們希望風情園能借助旅游更好地發揮扶貧作用,在招收員工時會優先考慮周邊鄉鎮的貧困戶,通過就業為更多當地百姓帶來幸福。”楊彪說。
哈巴河縣加依勒瑪鄉:特色種植+旅游開啟增收新渠道
7月26日,記者聯系阿勒泰地區哈巴河縣加依勒瑪鄉阿克托別村村民汪超飛時,他正在村里建的芍藥花卉示范觀賞園里拍攝小視頻,準備分享到朋友圈,吸引更多游客前來觀賞。
“我有將近50畝芍藥地,除了供游客觀賞外,芍藥干花還可以賣,平均畝產干花3噸,按每公斤20元的價格,每畝地純利潤可達到2.5萬元至3萬元。”汪超飛介紹。
汪超飛所在的阿克托別村是一個農業村,距離縣城約12公里,人均耕地面積不足6畝,加之是沙土地,種植小麥、玉米等常規作物的經濟效益不高。村民們除了常年外出打工外,實現長期穩定增收十分困難。
如何破解這一增收困境?過去,阿克托別村的村民們曾試種過花蕓豆、大豆、馬鈴薯等經濟作物,也發展過養殖業,但都效益平平。近幾年,阿勒泰地區大力發展旅游業,給這個地處喀納斯、白沙湖兩個5A級景區和白樺林與五彩灘兩個4A級景區之中的阿克托別村帶來新希望。
經過一段時間的探索,駐村工作隊根據當地的氣候、水土等特點,確定了種植紅芍藥的思路,因為紅芍藥具有管理簡單、成活率高、藥用價值高、花期長、抗旱耐寒的優點。
起初,受傳統觀念限制,加之擔心中草藥銷路,大部分村民對種植觀賞型的中草藥芍藥不看好。
為起到引領示范作用,2016年,汪超飛帶頭試種芍藥并取得成功。
如今,每年5月中旬,芍藥花競相綻放,成為當地一道獨特風景,吸引了無數疆內外游客前來觀賞。至此,特色中草藥種植+觀賞花卉旅游業已成為帶動阿克托別村群眾增收的新渠道。
據悉,目前,該村已有芍藥種植面積80畝,村民年戶均增收3000元,年吸引游客2萬人次,帶動旅游收入60萬元。
旅游扶貧重在觀念改變
如何打贏脫貧攻堅戰?這是許多人殫精竭慮、苦苦探求的。大力發展旅游業,充分發揮旅游業“一業興、百業旺”的強大帶動作用,是新疆打贏脫貧攻堅戰的重要途徑之一。
新疆現有的深度貧困縣,大多較為偏遠,同時,又是旅游資源非常豐富的地方,這些都為發展旅游業提供了條件和基礎,因此,實施旅游扶貧,有針對性地開發這些地區的旅游資源,讓農牧民從旅游發展中受益是非常重要的途徑之一。
要發展旅游,就要轉變觀念。首先,要轉變過去的發展理念。貧困地區大多是經濟基礎薄弱,產業發展困難的地區。然而,從另一方面看,這些地方或是環境破壞程度小,或是保留了濃郁而獨特的風土人情,這些都是發展旅游的良好資源。
對廣大農牧民而言,發展旅游業是一條脫貧致富的好路子。旅游業從業門檻低,而且在很多時候,從事旅游業不離鄉不離土,更容易被農牧民接受,關鍵是要摒棄以往的一些舊觀念,勇敢地走出第一步,為自己創造一個海闊天空的新世界、新人生。
同時,旅游業是現代服務業的重要組成部分,發展旅游業不是簡單地拓寬了農副產品、手工藝品銷售渠道,也不是簡單地提供服務,其中包含著眾多現代服務業的理念、規則,需要從業者在觀念和行動上都有根本改變。這需要旅游等相關部門對農牧民進行嚴格、規范的從業培訓,也需要從業者們在思想、觀念上實現轉變,主動、積極地去接納、適應這些變化,從而提升旅游服務質量。只有旅游業處在高水平發展階段,從事旅游業的農牧民才能從旅游業的發展中不斷增加收入。
- 關注綠維文旅
微信號:lwcj2005
公眾號:綠維文旅 - 創意經典·落地運營
文旅康養·特色小鎮·鄉村振興開發運營服務商
好創意、可落地一流規劃在綠維
新鮮資訊、原創觀點、專題研究、實戰案例,每天精選分享
相關閱讀
- ·河北計劃未來兩年建10家國家5A級旅游景區2018-07-30
- ·河北推動鄉村旅游實現新突破2018-07-26
- ·廣東:美麗鄉村成為全域旅游重要支撐2018-07-26
- ·肇興侗寨:特色民族文化旅游富鄉村2018-07-25
- ·山西婁煩:打造文化和旅游扶貧“生力軍”2018-07-24
- ·守住遠古遺風,做好貴州鄉村旅游發展文章2018-07-23
- ·代村:美麗代村的休閑旅游之路2018-07-23
- ·貴州3000余個自然村寨開展鄉村旅游2018-07-20
- ·“雙創”成廣西旅游扶貧重要平臺2018-07-20
旅游運營回答
- 特色小鎮的發展架構有哪些?
- 1、以特色產業為引擎的泛產業聚集結構特色小鎮主要聚焦自身優勢的特色產業;[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