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隱患逐步顯現 投資民宿需謹慎
“住百家”這個名字算不上響亮,然而最近卻頻繁被業界關注。
近期有媒體報道稱,“中國版Airbnb”住百家被曝解散,甚至拖欠員工數十萬離職款。住百家曾在資本市場上斬獲頗多,可惜之后其發生管理和負債等問題,從2017年5月起,住百家爆發高管離職潮。
對于上述事件,住百家方面表示,目前該公司各項業務均正常開展。此前公司北京分公司有部分員工離職,且離職員工與公司簽訂了《離職協議書》,公司將根據《離職協議書》中商定的賠償機制支付補償金。目前大部分補償金已履行完畢,剩余部分公司正積極解決中,預計近期履行完成。
盡管住百家有自己的說法,但這幾年大量資本涌入民宿和相關產業后,我們看到了這個行業存在的隱患正在逐步顯現。
筆者了解到,眾籌可分為產品眾籌、收益權眾籌、股權眾籌和公益眾籌四種模式。綜合來看,民宿眾籌一般集中于收益權眾籌和股權眾籌。有公開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12月底,我國處于運營狀態的眾籌平臺共有294家,包括4家新增平臺,其上多款民宿眾籌產品被搶購,多彩投、眾籌網、螞蟻短租、京東眾籌等多家平臺布局民宿眾籌項目不斷涌現。據國家旅游部門統計,截至2016年底,全國共有民宿53852家,而在2014年和2015年,我國客棧民宿的數量則為30231家和42658家。預計到2020年,民宿市場能達到300億規模。
然而,具有個體特色的民宿在管理方面很難統一。很多民宿都是分散式經營,在安全性和統一化管理方面很難控制,有不少民宿甚至缺乏住客身份登記體系,一旦出現問題,則業主和預訂平臺會陷入糾紛。
正因為缺乏統一化管理和住客身份登記體系,因此民宿的安全性在很大程度上要看住客的素質,但是住客的素質是良莠不齊的,其中還蘊藏著道德風險。
比管理更難的是證照齊備問題。酒店是成熟業態,常年來對于需要的證照和手續都有明確規定,但民宿是新興業態,因此與公寓類似,這類業態在具體的證照方面很不明晰,有很多無證甚至不進行報備的民宿都在運作。筆者獲悉,曾經就發生過因為缺乏證照和報備手續而被停業的民宿。
此外,分散式的民宿擁有諸多不同的業主,如何投資、開發和分成等也是投資者和諸多業主、平臺之間的問題。因為背后具有投資者的利益訴求,因此平臺會短期內發展很多合作民宿,甚至自己以重資產模式發展線下業務,然而越多項目就越難管理。且加速擴張也需要更多成本投入,尤其是平臺的投入非常巨大,這會給平臺商帶來很大的經營和財務壓力。
根據2015年的年報,住百家當年實現營收4569萬元,其中78.52%的營收均來自短租服務,2016年公司營收翻倍,達到9396.9萬元,但短租服務營收占比卻下降至44%。以短租起家的住百家,短租服務在2016年陷入了幾近停滯增長的境地,僅較2015年增長了555.78萬元。
過多的資金和項目投入也會造成競爭加劇,讓部分區域市場趨于飽和。
根據筆者的了解,民宿的投入成本有很大差異,單間客房投資可能從數千元到十多萬元不等。民宿一般單體項目的規模不大,30間~50間客房是最優收益管理的規模。從民宿經營角度而言,民宿業者要會設計、會講故事。所以設計感、成本控制和營銷是讓民宿盈利的“三大法寶”。但是為了加速擴張布局,實現短期內的規模化,如今很多民宿并不完全擁有上述“三大法寶”,在競爭加劇的狀況之下,讓不少業者難以生存,甚至只能退出市場以止損。
公開資料顯示,近兩年來,大量民宿品牌入住率增長減緩甚至出現降低的趨勢,多地客棧民宿數量大幅下降。比如,在半年不到的時間里,云南的客棧民宿由2016年末的8000余家降至5090家,僅在大理一地,就減少了近700家客棧民宿。
在筆者看來,隨著非標化住宿業和共享經濟的崛起,民宿和相關平臺等產業都是具有潛力的,但不能盲目投資。而在獲得注資后,業者更加應該保持清醒,謹慎發展,必須看到民宿業目前所存在的諸多問題。住百家的風波給了業界一個警示。

- 關注綠維文旅
微信號:lwcj2005
公眾號:綠維文旅 - 創意經典·落地運營
文旅康養·特色小鎮·鄉村振興開發運營服務商
好創意、可落地一流規劃在綠維
新鮮資訊、原創觀點、專題研究、實戰案例,每天精選分享
相關閱讀
- ·如家中高端酒店事業部總經理繆峻:民宿投資回報周期只是酒店的三分2018-04-18
旅游運營回答
- 特色小鎮的發展架構有哪些?
- 1、以特色產業為引擎的泛產業聚集結構特色小鎮主要聚焦自身優勢的特色產業;[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