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園綜合體”作為鄉村新型產業發展的亮點措施被寫進中央一號文件之后,“農業主題公園”的概念有些被遺忘。不過,農業主題公園在平衡生態效益、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過程中的探索經驗,仍值得借鑒。
田園綜合體注重一、二、三產一體化和生活、生態、生產一體化,其與農業主題公園最根本的區別應該是,是否包含了村落?是否關顧農民的利益?如果從生態、生產、生活一體化角度講,應該多搞一些田園綜合體,對農民別漠視、別拋棄、別驅離,互惠、互利、互贏,共創、共融、共享。
去年9月,農業部印發《關于大力發展休閑農業的指導意見》,旨在進一步改善休閑農業的基礎設施,提升服務質量,優化政策措施,推動產業持續健康發展。在豐富產品業態方面,指導意見提出,鼓勵各地探索農業主題公園、農業嘉年華、教育農園、攝影基地、特色小鎮、漁人碼頭、運動垂釣示范基地等,提高產業融合的綜合效益。
一、農業主題公園:傳統農業生態觀光園的升級發展形態
農業主題公園的策劃規劃,以現代農業和生態農業為基底,充分挖掘傳統鄉土民俗文化與異域風情,融入時下流行的藝術元素,策劃具有生態性、文化性、示范性與體驗性的主題產品。以農業生產為產業支撐,以農耕文化為底蘊與平臺,創新傳統主題公園的產品形態與運營模式,為主題公園設計開辟新的發展途徑,同時,極大提升農產品附加值和農業文化的產品層次。
農業主題公園是一個用多學科理論與先進技術武裝起來,具有強大生產功能,優美旅游觀光外貌,綜合效益顯著,多元化、復合型的生態經濟系統。所以,核心是要把規劃思路拓展到“人地共生”的理想模式,即立足于“農”與“旅”最佳結合點上做文章,緊緊抓住農業這個主題,根據生態經濟學理論,應用景觀設計造園的原理和技法,著力塑造“形散神不散”的農業景區,賦予農業更深層次的生態、經濟與社會內涵。
“公園式農業”結合了現代農業、城市園林與傳統農業旅游的特色,結合了服務創意和生態創意,此類農業主題公園也是創意農業發展的一種重要形態。各類主題的公園里,景觀獨特,“農”味十足,游客不僅可以觀看現代農業生產,欣賞田園風光、縱情青山綠水,還可以了解農業知識,體驗農家生活,感受鄉土文化,品嘗鄉村美食。農業主題公園的創意使農業的田園景觀園林化,農業的生產場所休閑化,農業產品個性化。通過科學規劃設計,現代化的觀光農業生態園應該是一個具備多種功能的生態農業示范園、觀光農業旅游園、有機農業綠色園以及科普教育和農業科技示范園。
主題區域和休閑娛樂區部分是農業主題公園的主體部分,各主題區域和休閑娛樂區的景觀設計要突出生態特點,各園區相對獨立又相互聯系,即每個農業生態園區具有獨立的景觀特色,獨立的配套設施,獨立的文化內涵,同時在總體規劃下相互協調,相互襯托。旅游科普是以現代企業經營機制,開發農業資源,利用農業資源的新興科普類型,并且以充分開發具有觀光、旅游價值的農業資源和農業產品為前提,以綠色、健康、休閑為主題,在園內建設智能溫室,打造農業科技展示館、無土栽培種植館、熱帶植物館、親子互動體驗館、自然教育館、生態餐廳等以智能溫室為載體的室內項目。以綠色禮品店、農家樂活動園、漁樂區、農業作坊、露天茶座、生態公園、天然鳥林等室外休閑娛樂項目,讓游客在完美的生態環境中盡情享受田園風光。
生態農業示范區是農業主題公園設計的核心部分,它是生態園最主要的效益來源和示范區域,是生態園生存和發展的基礎。生態農業示范區的規劃設計應以生態學原理為指導,遵循生態系統中物質循環和能量流動規律,園區設計所采用的生態農業類型中既包含有生產者,消費者,也要有分解者。通過在園區內建設農業博物館、展示廳等,對廣大游客和中小學生開展環保教育和科普教育。同時應當前中國農業發展及農業結構調整的需要,把園區規劃成農業技術交流中心和培訓基地以及大專院校學生實習基地,體現觀光農業生態園的旅游科普功能,進一步營造旅游產品的精品形象。
整個園區內得出景觀也采用同樣的景觀設計手法,將傳統歸于現代,將都市的喧囂隱于自然的山水花園中,以流水、跌水、噴泉、草地、密林等優美的園景與周邊的綠色大環境相互呼應。展館、樓宇之間精心設計出的各種景觀空間,集休憩、鍛煉、娛樂等休閑設施為一體,使居住者在松櫟、梅蘭、桃李林中盡享園林之美,譜寫詩意的生活樂章。此外,對環境品質的設計不僅著眼于創造觀光休閑的環境,同時還為花鳥蟲魚提供適宜棲息的場所,達到人與自然和諧共處,共同構成“城市中的綠洲,公園里的家”。例如,在全農業生態園合適的地方點綴牡丹、芍藥和木蘭科植物,在牡丹、芍藥、木蘭開花時,形成全農業生態園美麗的景觀,營造舉辦牡丹、芍藥節和木蘭節的基礎。通過分期開發,逐步把主要園區打造成獨具風格特點的精品園,讓游客樂在其中,流連忘返。
生態園內的綠化規劃,均以不影響園內生態農業運作和園內區域功能需求出發來考慮,結合植物造景、游人活動、全園景觀布局等要求進行合理規劃。提倡在這類主題公園設計中,通過樹木的種類、數量、配置的方法,引入自然、再現自然、在有限的空間里盡情感受自然。通過此次項目為其生態建設獻出一份力量。也為我們的生活質量提供一個優質的保障。實現都市綠洲的生態目標、發揮植物生態功能,展示植被景觀效果。
綜上,農業主題公園就是采用生態園模式進行觀光園內農業的布局和生產,將農業活動、自然風光、科技示范、休閑娛樂、環境保護等融為一體,實現生態效益、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的統一。在公園內將農耕知識融入各主題館,通過展示農時二十四節氣、農事及當地農俗文化,讓市民了解更多的農業知識。此外,還有特色花卉、精品水果栽培等,以及各種農事體驗活動項目,如參與農業勞動、踩水車、趕牛犁地等,使游人在休閑游玩中,感受傳統農業文化的魅力。
二、從農業主題公園到田園綜合體
相比農業主題公園,田園綜合體開啟了產業集群新模式。田園綜合體的內核是鄉土經濟邏輯,而不是粗放式城市化經濟邏輯。鄉土經濟邏輯追求的是“農業集群+休閑產業集群”的利益最大化。所以,田園綜合體更加符合中國農耕社會的文化環境和地理環境。對于中國城市化進程來說,田園綜合體樹立了逆城市化的成功范式。
在很多農業生產為主的地區,由于缺乏產業鏈條的延伸,農業往往不能給農民帶來最大利益,甚至有些地方的農業賺不到錢。田園綜合體的出現,能夠讓農業獲得價值延伸,能夠增加農民的收入,能夠降低農村產業的風險。還能夠形成農村的鄉紳階層。新鄉紳階層具有促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技術能力,為農村轉型提供智力支持。
此外,田園綜合體寄托著城里人的鄉土田園夢和鄉村人的城市化夢想,一群人想要回歸田園,另一群人卻想要賺更多錢走向城市。尤其是在很多落后貧困地區搞田園綜合體,會深刻感受到當地政府和當地居民在思想意識上的局限性,一群懷著田園夢的運營者、游客和新居民,如何與另一群懷著城市夢的舊居民、行政管理者進行商務溝通和利益協調?這當中需要很多現實的溝通技巧,也需要一個價值觀上的相互妥協和磨合。最終才能形成一個可持續的共贏發展模式。
雖然田園綜合體形成了新的發展模式,但是,在搞田園綜合體建設的時候,還要具體進行小模式的創新,不能照搬模式。借鑒農業主題公園探索過程中的創新點并不斷升級迭代,才能讓田園綜合體獲得可持續發展的能量。
來源:旅思馬記、北京青藍文旅規劃設計院綜合整理自農業部《關于大力發展休閑農業的指導意見》、智慧農夫《這才是農業主題公園》、曹楊《田園綜合體要“遍地開花”?你需知曉它的四個正確開啟模式》等文,圖片來自網絡,轉載請注明出處。
- 關注綠維文旅
微信號:lwcj2005
公眾號:綠維文旅 - 創意經典·落地運營
文旅康養·特色小鎮·鄉村振興開發運營服務商
好創意、可落地一流規劃在綠維
新鮮資訊、原創觀點、專題研究、實戰案例,每天精選分享
相關閱讀
- ·國家級首批田園綜合體試點案例淺析2017-09-30
- ·田園綜合體政策解讀2017-09-24
- ·田園綜合體鏈式結構及發展模式2017-09-18
- ·財政部官方解讀田園綜合體建設2017-09-18
- ·田園綜合體“遍地開花”的四個正確開啟模式2017-09-11
旅游運營回答
- 特色小鎮的發展架構有哪些?
- 1、以特色產業為引擎的泛產業聚集結構特色小鎮主要聚焦自身優勢的特色產業;[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