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構筑紅色旅游經濟長廊,傳統“瞻仰”游升級為“體驗”游
寧化縣的旅游人數正在增加,根據目前的統計數據顯示,截至目前,寧化紅色旅游年接待游客已達22萬余人,超過旅游總人數的20%。
“我相信以后到寧化來旅游的人會越來越多的。”馮國明說。
紅色旅游升級版:從“瞻仰”到“體驗”
從寧化縣城到長汀,車程僅為80公里,一路千山競秀、原野廣袤。作為客家人重要的聚居之地,那些坐落于群山之下的古村落依然保有相對完整的耕讀文化的特征,古亭、祠堂、石橋與山水相互映襯。
新中國成立以前,中央紅軍將寧化、長汀、上杭、武平、連城一帶作為發展革命的重要通道。
長汀是一座偎依在汀江旁的千年古城,自古以來都是易守難攻的戰略要地。
1929年3月,紅四軍首次入閩,在長嶺寨打響入閩第一槍,激戰3小時,攻占了汀州城,繳獲國民黨的兩座小型兵工廠。這是紅軍入閩后的首場勝利,開啟了創建閩西革命根據地的序曲,建立了閩西首個紅色縣級政府,并走出了楊成武、傅連暲、何廷一等開國將軍。
時過境遷,長汀的大街小巷與城市肌理依然彌漫著紅色氣質。這座城市保存著大量的紅色記憶,福建省蘇維埃政府舊址、革命紀念公園、瞿秋白烈士紀念館、紅軍橋、紅軍街見證著曾經發生的歷史歲月,古城的墻體上隨處可見當年革命時期留下的宣傳標語。
上個世紀30年代,長汀成為中央蘇區的經濟中心城市。它被譽為“紅色小上海”,為中央蘇區的軍民源源不斷地供應物資,打破了國民黨對中央蘇區的經濟控制。在老街,高聳的城樓、古樸的窗欞及散落在青石板路兩旁的老店,象征著這座邊城曾經的繁華。
在紅軍的戰略大轉移中,長汀更作為紅軍長征的重要出發地。
松毛嶺戰役是長征前第五次反圍剿紅軍在閩的最后一戰,也是異常慘烈的一戰。這一戰,萬余名紅軍犧牲在松毛嶺,為中央紅軍戰略大轉移贏得寶貴時間。
新中國成立后,朱德曾感嘆道:“長汀,果然是中國革命歷史的一個轉折點。”由此可見長汀在革命中的獨特地位。
如何用好紅色旅游資源,當地政府找到了自己的道路。
2004年中央啟動紅色旅游工程以來,長汀便希望在紅色旅游上有所作為,確定將長汀建設成知名紅色旅游城市的戰略目標。
長汀縣政府成立紅色旅游領導小組,多次開會制定紅色旅游建設計劃與全國文物的保護維修方案。經過多方努力,長汀被列為全國12個重點紅色旅游區、30條紅色旅游精品線路和100個紅色旅游景區行列。
十多年來,在地方財政不寬裕的情況,長汀斥巨資對福建省蘇維埃政府舊址、福音醫院舊址、辛耕別墅和瞿秋白紀念園、紅軍烈士陵園、楊成武將軍故居等紅色旅游景區進行大力改造,盡力復原當年作為中央蘇區“紅色小上海”的歷史風貌。
對紅色旅游市場的開發,長汀獲得了政治、社會和經濟效益。
根據長汀縣旅游局提供的數據顯示,2015年,長汀全縣紅色旅游累計共接待游客110.8萬人次,同比增長15.2%;實現紅色旅游綜合收入8.99億元,同比增長16.8%。
本文關鍵字: 查看更多

- 關注綠維文旅
微信號:lwcj2005
公眾號:綠維文旅 - 創意經典·落地運營
文旅康養·特色小鎮·鄉村振興開發運營服務商
好創意、可落地一流規劃在綠維
新鮮資訊、原創觀點、專題研究、實戰案例,每天精選分享
相關閱讀
- ·江西紅色旅游再出發2019-01-11
- ·融合旅游+文化+郵政 山東沂蒙紅色郵局九間棚分局掛牌2019-01-07
- ·藍山:深度挖掘文化底蘊 打造紅色旅游基地2019-01-07
- ·奮力建設老區振興紅色旅游美麗鄉村示范縣2019-01-04
- ·山西省武鄉縣,西漢為涅縣,曾稱鄉縣,全國紅色旅游重點縣2019-01-04
- ·紅色旅游富民的七種模式2019-01-02
- ·做優做強紅色旅游產業 懷化紅色旅游現場推進會舉行2018-12-29
- ·“紅色旅游”添新景 螞蟻公社廣場建成2018-12-29
- ·儀隴朱德故里景區 出臺紅色旅游標準2018-12-26
- ·西火鎮:延伸文旅產業鏈 主打紅色旅游牌2018-12-26
旅游運營回答
- 特色小鎮的發展架構有哪些?
- 1、以特色產業為引擎的泛產業聚集結構特色小鎮主要聚焦自身優勢的特色產業;[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