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旅游時代暑期游特點分析
2、爸媽游:旅游市場最具潛力的藍海市場
途牛網以60歲及以上的老年用戶為主要研究對象,發布《2015年度爸媽游旅游消費行為分析報告》,綜合2015年爸媽游用戶消費意愿、預訂情況等,對在線爸媽游市場進行數據特征分析。2015年60歲及以上出游人次增速迅猛,同比2014年增長252%。其中,男性占比47%,女性占比53%。爸媽游已經成為旅游市場最具潛力的藍海市場。
途牛旅游網調研數據顯示,在出游的老年游客中,選擇通過旅游體驗異地風情和文化的用戶占比達到30%,認為適宜的氣候對身體健康有好處的用戶占比45%,希望結交一些志同道合的老年朋友的用戶占比15%,選擇與兒女溝通親情的用戶占比10%。
從客源地角度而言,上海、北京、南京、天津、武漢、成都、廣州、重慶、杭州、深圳等十個城市的老年用戶最愛出游。這與整個旅游市場客源地形成呼應,表明了一二線經濟發達城市,旅游消費習慣全民覆蓋。
3、畢業旅游正成為一種潮流
畢業游也是暑期出行不可缺少的重要角色。在社交平臺新浪微博上,“畢業旅行”的話題十分熱門,其閱讀量已超過9600萬人次。有網友表示,“高考完就應該出去放松一下”,“通過畢業旅行給自己高中生涯畫上一個完美的句號。”
有關統計顯示,今年有出境游打算的畢業生占43%,超過了想跨省國內游和省內周邊游的比例,畢業旅行選擇出國正在成為一種新潮流。主力為95后,其中高中畢業生、大學生占大多數,他們更青睞出境游,韓國、日本、泰國成為其出行首選。據攜程相關人士稱,相比“前輩”80后,95后畢業游選擇“窮游”的人數較少。
據攜程旅游95后用戶近期團隊游、自由行預訂數據顯示,學生畢業游不差錢,由窮游轉向“品質游”,選擇該網站4鉆、5鉆品質產品的比例達到70%以上,人數比往年增加一倍,預算在4000~5000元的人數占到近5成。
二、研學旅行:海外游學、夏令營持續火爆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家長選擇讓孩子走出校園,參加海外游學、夏令營,在不同的生活中拓展視野、豐富知識,鍛煉自理能力、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根據同程旅游調查,2016年暑假期間選擇海外游學、夏令營等專業產品的熱度相對往年更高,報名人數是去年2倍。
夏令營玩出新高度:拓甲骨、拍電影應有盡有
近年,由于家長已經不滿足單純的“玩”或者“學”,夏令營的內容開始花樣翻新,學生可以體驗到拓甲骨、馬術、高爾夫、烹飪、足球、拍電影等新鮮的技術。
中國新聞網提供的消息,中關村科教旅游特色夏令營之“悅讀之旅”中,學生們不僅能了解商代帝王的日常起居、社會生活圖景、漢字造字方法及發展脈絡,還能體驗“墨韻拓甲骨”,親手制作拓包,體驗從固定甲骨到撲墨完成拓片的全過程。
人民網記者采訪中,重慶南開中學初一學生李靖喜就參加了爸爸為她報名的英語夏令營,每天除了中、外教英語學習外,還有手球比賽、飛盤比賽、高爾夫、烹飪等安排。而陜西省2016年暑期將重點推出《我的紅軍電影夢》主題夏令營,活動包括參與微電影和軍事化體驗。微電影拍攝體驗包括表演、運動、穿越、心理培訓等內容。
海外游學依然火熱市場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家長選擇借助游學的機會把孩子送到國外,開闊眼界,鍛煉膽量的同時,為將來留學做準備。
某機構《2016國際游學白皮書》顯示,美國是最受中國人青睞的游學目的地國家。51.2%的中國人選擇美國作為自己的目的地。報告還顯示,中國赴海外游學的中國學生多為初中生和高中生,在參加過國際游學的人群中,二者占比達到71.9%;從受教育程度來看,中國赴海外游學的高中生占比38.9%,排第一位,初中生為33%。本科、小學及以下、碩士及以上學歷的游學人員分別為17.1%、8.6%和2.4%;從實際年齡看,中國游學群體以15—17歲為主,占比達46.6%。這表明,中國游學市場目前呈年輕化、低齡化趨勢;在性別方面,則以女生為主,占比達57.5%,男生為42.5%。
在“暑期游”的各類產品中,海外游學在越來越受歡迎的同時,也暴露了市場混亂等諸多問題。不少家長直呼游學價格高,擔心游多學少。目前,教育部、江蘇省教育廳已出臺相應文件,規范海外游學市場,強調“安全出行”和“寓學于游”。
三、避暑度假:夏季出游的重要動機,市場潛力巨大
隨著暑假的到來,避暑成為了夏季旅游市場的熱門,每年的6-8月,避暑旅游就成為旅游信息檢索的熱詞,避暑旅游市場潛力大。中國旅游研究院發布的《2016中國避暑城市旅游發展報告》顯示:旅游企業和非旅游企業都在關注避暑旅游,并增加信息傳播力度;自然觀光類景區以避暑為宣傳點尋求轉型契機,旅行社也加大了線路的投放和推介,旅游電商和地產企業等也在關注避暑旅游。百度大數據顯示,避暑旅游四年來關注度一直是呈上升態勢,每次搜索是在7月份達到一個最大的峰值。
基于百度大數據,通過對18個城市做了出游意愿的調查結論顯示:近50%的人把夏季的避暑度假作為出游的一個重要的動機,出游意愿很高;出游花費預算多,消費高,40%的游客在目的地的停留時間很久;出游方式上,近40%的居民傾向和家人一起出游,家庭游成為避暑旅游的主要出游方式。
報告分析顯示,目前中國的避暑旅游產品體系不斷豐富,大致分為六類:一是休閑觀光,二是避暑康養類,三是休閑體驗類,四是節事活動類,五是避暑旅游的輔助產品,如防暑降溫電器。六是避暑旅游裝備制造,如泳裝、太陽鏡及戶外裝備等。但目前避暑旅游產品中觀光型產品多,休閑度假偏少,高端避暑旅游項目供給少。
避暑旅游發展不能只圖涼爽,更要注重相關產品的配套供給,發展旅游+,豐富供給側。推動“避暑+”促進融合發展,大力發展避暑+研學、避暑+度假、避暑+康養,避暑+裝備制造、避暑+節慶會展、避暑+文化創意和演藝等等,以“避暑+”豐富旅游產品,以“避暑+”充實避暑旅游產業,把節慶會展、裝備制造等相關產業引入避暑旅游,促進產業融合,創新發展。
四、主題樂園、親水游、生態游:受青睞
隨著上海迪士尼樂園開門迎客,暑期的到來,讓各地的主題樂園人氣迅速飆升。有旅游業界人士預測,迪士尼的出現是倒逼本土樂園從傳統以觀光游戲為主的產業向全生活化形態的樂園轉型,中國或以上海迪士尼開業為“拐點”迎來“主題樂園經濟”。
幾大在線旅游機構了解到,主題樂園類親子游產品(主要以門票+酒店及單門票為主)的熱門程度位居第一,應季的親水游(包含親水樂園、海濱游、海島游等)位居第二,生態游位居第三。同時,周邊親子互動類產品(如親子陶藝制作、采摘等)的預訂量相比往年有較大幅度的增長,也很受親子家庭青睞。記者采訪中了解到,由于工作、時間等其他原因,親子出游一般都是一家三口或者幾個媽媽帶著孩子們出游,很少有爸爸單獨帶孩子出游的情況。
拓展閱讀:
外國孩子:打工賺錢義工旅行
根據瑞典五月花協會(兒童權利組織)的調查,2015年暑假,瑞典有80%的孩子都在暑假進行了曬太陽和游泳的活動。調查顯示:25%的孩子在暑假會跟自己的兄弟姐妹或者朋友玩,28%的在家自己玩。還有16%的孩子會參加各種夏令營活動,15%會去政府辦的活動中心玩。而另一項頗受16歲以上學生及其家長歡迎的假期活動是暑期工作,能賺到零花錢孩子很高興,而讓他們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更多地了解社會,掌握基本生活技能對家長來說也是樂見其成的。大部分瑞典家長認為社會實踐和在生活中增長的見識比書本上的更重要。
美國孩子暑期首選夏令營。學校基本不會布置作業,大部分美國中小學生除了盡情放松自己外,會通過暑期學校、夏令營、社會義工、打工、圖書館活動和旅行等方式度過暑假。
德國人暑假喜歡乘房車全家集體出游。一般來說,德國學生每年享受的各類假日加起來約有150天,德國的中小學生過暑假除了在家閑玩,還會和父母一同開著房車去旅行。
(本文素材來自:人民日報海外版、人民網、中國新聞網、京華時報、搜狐網等,由綠維創景編輯整理,轉載請注明)

- 關注綠維文旅
微信號:lwcj2005
公眾號:綠維文旅 - 創意經典·落地運營
文旅康養·特色小鎮·鄉村振興開發運營服務商
好創意、可落地一流規劃在綠維
新鮮資訊、原創觀點、專題研究、實戰案例,每天精選分享
相關閱讀
- ·上海迪士尼盛裝開園 或推動中國主題樂園開啟換擋模式2016-06-27
- ·哈爾濱新建大型室內主題樂園2015-07-20
- ·陜西大型主題樂園開園迎客2015-07-20
旅游運營回答
- 特色小鎮的發展架構有哪些?
- 1、以特色產業為引擎的泛產業聚集結構特色小鎮主要聚焦自身優勢的特色產業;[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