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旅游新典范 | 烏村——經典烏鎮的延續
小橋流水、坊巷民居、白墻黛瓦。。。以田園風光為主題的休閑度假村落——烏村于2016年1月9日在桐鄉市烏鎮開業。隨著烏鎮古鎮旅游的蓬勃發展,為響應建設“美麗中國”的號召,加快推薦建設“美麗鄉村”進程,烏鎮國際旅游區圍繞“1個烏鎮帶動16個小烏鎮”的全域旅游戰略目標,于2014年初啟動了烏村項目,經過兩年的建設,烏村正式面世,并受到業界廣泛關注。
依托烏鎮的江湖地位,烏村有著無可比擬的出身,從創作之初,就代表了中國最高水準的鄉村旅游開發。在這里與大家分享烏鎮旅游的又一重磅作品——烏村,體驗烏鎮的“后現代生活”。
1在烏鎮轉型大背景下的試點之作
烏鎮是烏村開發的大背景,是冠蓋江南六大名鎮之首(烏鎮、周莊、同里、用直、西塘、南潯),是中國盈利能力最強、管理水平最高的旅游度假小鎮,已經在旅游景區行業內形成了良好的口碑和經濟效應,現已形成了東柵觀光型和西柵休閑型兩大核心景區,游客接待量在日漸上升,2015年烏鎮全面累計接待游客795.34萬人次,同比增長14.84%。在此基礎上,如何進行有效的客流分享,提高旅游體驗質量,進而增加旅游頻次和客單價,是烏鎮旅游的重要課題。
烏村因此應運而生,其代表的新型鄉村旅游和莊園經濟,與烏鎮的東柵西柵所代表的古鎮旅游相比,風格不同,其提供的鄉村農俗和原生態自然體驗,不僅可成為烏鎮現有景區文化體驗的補充,完善烏鎮全域旅游功能布局;同時也可分散烏鎮客流,解決烏鎮旅游的重要課題,并依托烏鎮成熟景區大客流量,做大烏鎮全域范圍的旅游經濟。
相比較烏鎮和古北水鎮的數十億投資,烏村2.5億的投資規模和450畝的占地確實不大,但它確是烏鎮旅游創新體驗和探索轉型的試驗田。
圖:烏鎮全域重點項目分布
烏村背倚京杭大運河,包裹于碧水綠蔭之中,與自然生態林為伍。整個村落沿河而建,引水入村,融集了運河文化的精髓。烏村至今還留有運河閘口的遺址,京杭大運河的兩個典型港灣——望津灣(位于望津里通往烏村處)和烏村灣(位于烏村過望帆橋處)均在烏村,有著豐碩的農耕產品和超大綠化面積,它釋放出來的光彩和活力是京杭大運河沿岸所罕見的,其農耕文化和民俗文化更是運河文化的典范和結晶。
2動靜相宜、新舊結合的板塊化和組團式布局
從總體規劃結構看,如果以傳統酒店來比擬,烏村就是一個“配套散落四周,客房居于核心”的中型酒店。其中,烏村基本保留原有民居,形成特色民宿板塊,該板塊功能以“靜”為主,建筑以“修舊”和“補舊”為主;住宿板塊的外圍拓展區域形成休閑娛樂體驗的配套板塊,該板塊功能以“動”為主,建筑以“新建”為主。
圖:烏村總平面鳥瞰
通過路網和水網的相互交織,烏村的住宿和配套兩大板塊各自細分為不同的組團。其中,住宿板塊根據建筑外立面、周邊小景觀、文化元素符號等細節,劃分為桃園、竹屋、漁家、米倉、磨坊、酒窖、知青年代等7大主題住宿組團,以獨立的鄉村院落為單元。周邊配套區域,具體包括美食中心、活動中心、青墩、烏墩、采摘區、燒烤野炊區、小動物樂園等組團。此外,村委會,作為一個特殊組團,居于烏村內部兩大板塊的聯接中心,承擔游客中心的服務功能,也是穿梭于烏村和西柵的水(即游船碼頭)路(即電瓶車)交通聯接點。
3隱藏的水文章,支撐烏村骨架和靈魂
靈動的水無疑是烏村的點睛之筆。在這里,流淌千年的京杭大運河從北面繞村而過,更顯這一方江南小村的寧靜,奠定了烏村的活水之源,并在烏村范圍內形成望津灣和烏村灣兩個典型港灣。至今,烏村北面保存的運河閘口,仍在見證當年的繁華與滄桑。
圖:京杭大運河烏村灣閘口指示牌
在烏村內,更值得一提的是作為區域聯接和組團分隔功能的水。作為區域聯接的水路,將西柵與烏村兩個景區進行水上的交通串聯,自然衍生了渡船這一獨特的水鄉交通工具,為烏村平添了新的度假體驗。當然,這一細節也為大烏鎮景區融合戰略提供了很好的注釋和想象空間?;蛟S,西柵和烏村之間的空白地帶,將很快會成為大烏鎮發展的下一個重點區域。
圖:聯接烏村和西柵景區的水路
作為功能區隔的水,則與上述聯接水路一脈相承。它將烏村主要的新建區域如美食中心、活動中心以及青墩烏墩進行了組團式的分隔。其中,美食中心主要提供餐飲服務,活動中心提供演藝酒吧娛樂活動,青墩烏墩主要提供帳篷露營和篝火晚會等活動。細加琢磨后不難發現,這三個新建區域,均為公共活動區域,正是有了水路的分隔,不僅讓其與住宿板塊實現動靜分離,而且讓其活動主題更為集中,照顧到不同客群的多元化休閑娛樂需求。
圖:分隔新建區域的水路
此外,在烏村內部,還有一些小的水文章,賦予了烏村質樸和秀美之魂。如:村委會前那一方水塘,堤岸經過簡單加固和草皮修葺,水質略作整治,配以一段木質棧道,鄉野自然之風呼之欲出,同時不失干凈整齊;竹屋以北的廻龍港,作為一條原生態河道保存下來,岸上綠植、鮮花與波光粼粼的水面交相映襯,讓人體會到自然景觀之美。
圖:村委會前面的池塘
圖:竹屋北面的廻龍港
4民宿改建著重院落小景觀和室內設計
七個民宿組團是烏村重要的建筑文化代表。設計者盡量保持原有的居民狀態,始終遵循一種克制的態度,可以改造的空間更多體現在院落小景觀和室內的主題元素詮釋上。其獨門獨院的鄉宅院落,將老村坊形態顯露無遺。
圖:烏村的部分民宿主題
無論是竹屋周圍的竹林、漁家的小舟和蓑衣、酒巷的酒瓶,亦或是桃園中的桃花,充分利用原有建筑院落,通過主題元素和景觀的展示和布置,實現各組主題的差異化,而對建筑物立面并未作過多變動。同時,通過院落化的設置,使得各組團能夠擁有相對獨立的私密空間,同時能夠使用酒店化的實際管理流程。
圖:烏村民宿的院落化設計
從室內來看,烏村民宿改造著力于舒適性和文藝范,值得一提的是,每組民宿中,均有特色的民俗餐飲配套設施,既可以滿足組團內客人的隨時需求,也可作為接待點滿足村內其他游覽客戶的民俗餐飲體驗需求。
圖:烏村民宿配套的餐飲和客房公共空間示例
5鄉野自然景觀基調之上,融合傳統農耕文化與現代休閑體驗
對于有一定農村生活經驗的游客來說,烏村很容易會產生一種似曾相識的親近感。這并不讓人奇怪,因為烏村本身就保留了原有村落的大部分肌理。在這里,無論改為客戶使用的民房,村頭的池塘,油菜花田地,還是重新梳理的民居前園菜地、藕塘、垂釣池,抑或是略加整治的河道、田間小路,都確實是江南鄉野最普通不過的自然景觀。正是這些視野范圍可及的平常之物,承載著眾多游客內心的鄉愁情緒,拉近了景區與游客之間的距離。
圖:烏村的鄉野自然景觀基調
除了符合游客記憶中的印象,烏村設計者也在村中點綴了一些意外之喜。比如,在村頭池塘旁的空曠地上,設有一個烏村獨一無二的樹屋,其功能據說是作為小型圖書館。試著想象一下,淘氣的孩童們能夠攀爬樹枝的玩耍中,尋到那一方小小的知識角落時的驚喜表情,實在是足以打動天下父母的內心。
圖:烏村內獨一無二的樹屋
再比如,在民宿板塊中,有一方小空地上,木質的秋千和蹺蹺板,讓人不由自主的想去體驗一番。
圖:烏村內的小細節配套——蹺蹺板和秋千
當然,還有在建中的豬圈、羊圈和牛圈,未來正式開放過程中,與游客的互動會成為游客體驗的一部分。
除傳統農耕文化體驗外,烏村還提供演藝、酒吧休閑、帳篷露營等具有城市休閑性質的娛樂活動,基本上在新建區域的活動中心、青墩、烏墩、碼頭等重點區域進行,這些信件區的建筑和景觀的設計體現了一個 “隱”字訣。無論是活動中心的海草屋頂,游船碼頭的木質長廊,還是青墩烏墩的人工臺地,都在試圖與烏村固有的鄉野自然風貌融合,而不是與之一爭高下。由于目前這些新建區域尚未完全建設完成,可以想見,這些新建區域的內部舒適性和文藝范,應與烏村改建的民宿有著異曲同工之意。
圖:烏村新建公共活動空間設計
6一價全包和CCO的服務模式有待市場檢驗
作為一個大烏鎮范圍內的創新景區,烏村在景區運營層面也進行了新嘗試。這種新的嘗試主要借鑒國外地中海俱樂部(ClubMed)。作為國際高端度假村運營者,ClubMed兩大特色就是“一價全包(All Inclusive)”和“G.O.服務”。與之類似,烏村運營目前采取一價全包和CCO服務。
烏村的一價全包模式包括兩種類型,即非住宿一價全包和住宿一價全包。其中,非住宿一價全包內容包含了烏村進出一次,烏村特色餐飲一餐和烏村內特定活動體驗;住宿一價全包至少包含了烏村與西柵景區間往返游覽車、烏村特色餐飲(住宿期間)、烏村內特定飲品暢飲、烏村內特定小吃暢吃、烏村內特定活動體驗、西柵景區門票等。
圖:烏村內特色飲食
圖:烏村套餐價格
烏村的一價全包價值內涵包含了觀光、餐飲、住宿、活動四種內容。除住宿和餐飲等傳統旅游內容外,活動是價值的重要特色載體。從現有活動看,烏村的活動體驗主要集中在民俗活動的體驗上,內容有待豐富。
圖:烏村定點活動內容一覽
作為烏村運營另一大特色CCO,中文名為首席禮賓官。其角色定位于為游客提供面對面的近距離綜合服務,直接提升游客的旅游體驗,集景區導游和活動指導參與等服務為一身。按照現有活動內容,烏村內的CCO主要特色服務以幫助游客體驗民俗活動為主。
圖:烏村CCO
目前,由于烏村運營時間有限,主打CCO服務的一家全包模式能否得到市場認可,仍有待檢驗。不過,ClubMed的海外經驗告訴我們,加大內部活動的豐富化和CCO隊伍的專業培訓,可能是確保該模式成功的關鍵。
7古村、古鎮、古街形成優勢互補
“輕船六十里晴波,岸岸柔桑綠滿柯。低坐漠然云地隔,香風知是菜畦多。”明代詩人唐達在《溯游戍上》中的描述,形象地描繪了烏村的即時即景。同時,帳篷區、酒吧演繹區、采摘區、村委會、知青、大禮堂等滿足一切想象:在烏村,白天盡享古村落農耕樂趣,晚上感受時尚的酒吧演繹表演;夏天坐在帳篷前仰望滿天星空;茶余飯后的聚集地小店和茶館以及晚上的村頭廣場,還原記憶中的鄉村時光。
烏村,使得烏鎮在古鎮、古街、古村形成了契合、配套以及優勢互補,打造集生態飲食、田園鄉村情趣、互動體驗于一體的小批量、個性化、定制化、多元化服務。
烏村結合了烏鎮旅游品牌效應及優美的生態環境,在已有的老街、水鄉等度假產品的基礎上,結合烏鎮的農耕文化、運河文化和鄉村文化,研發出更豐富、更實際、更生態和更健康的旅游產品,同時,也是融入新時期“維護自然生態環境、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再現歷史村莊舊貌、營造鄉村旅游樣板”新理念和新模式的需要。在古鎮旅游的基礎上拓展鄉村旅游,從而與烏鎮東、西柵古鎮休閑度假區形成互補,并充分發揮協同作用,打造美麗鄉村旅游示范點,成為古鎮古街古村落的新型旅游度假目的地景區,以實現古鎮旅游和鄉村旅游雙豐收。
小結
不同于遍布于中國大地的各類鄉村旅游創作實踐,烏村依托烏鎮旅游這個中國頂級度假目的地,承繼了烏鎮旅游的高品質產品和高水準服務的理念,在原有的鄉村肌理結構基礎上進行了創新和再造,并引入了全新的國際度假管理理念,為其周邊5000萬居住于上海、杭州、蘇州這些發達大都會的度假客人打造了獨有的鄉村旅居體驗。
不同于多數地方政府的鄉村再造工程,如烏村、袁家村、田園東方等這類中國頂級公司出品的村落度假產品,其創作之初就緊盯了周邊的市場需求特征進行了戰略設計。在高度注重產品體驗品質的同時,每類產品的商業模式卻完全不同。
反觀中國市場的這一波鄉村旅游建設大潮,每個項目在創作之初的市場定位和戰略設計的重要性要遠超過產品、情懷本身。中國的一二三線旅游城市市場,因其所處的市場環境不同,其所打造的產品模式也將迥異。不研究戰略本身,一味的照抄、模仿某一類項目的開發,必將接受到慘烈的市場教訓。
- 關注綠維文旅
微信號:lwcj2005
公眾號:綠維文旅 - 創意經典·落地運營
文旅康養·特色小鎮·鄉村振興開發運營服務商
好創意、可落地一流規劃在綠維
新鮮資訊、原創觀點、專題研究、實戰案例,每天精選分享
相關閱讀
- ·馮驥才:古城已完蛋,別再禍害古村2016-05-05
旅游運營回答
- 特色小鎮的發展架構有哪些?
- 1、以特色產業為引擎的泛產業聚集結構特色小鎮主要聚焦自身優勢的特色產業;[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