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旅游不是萬能標簽
受訪專家:
北京第二外國語大學學院酒店管理學院院長、原旅游學院副院長 谷慧敏
中國社會科學院旅游研究中心秘書長 宋瑞
在鋼筋水泥的城市森林里待久了,人們就開始向往原始、生態的自然環境,睹一睹瀑布的雄壯,聽一聽鳥鳴的愜意,聞一聞森林的清沁……這一切美好的愿望讓“生態旅游”逐漸受到追捧。然而,一些看似“自然生態”的旅游項目背后,生態隱憂不少。
生態旅游的概念被嚴重泛化
“生態旅游”,最早由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于1983年提出。30多年來,其內涵不斷擴充,但以自然景觀為基礎,不破壞生態發展的主旨始終未變。“令人遺憾的是,生態旅游進入市場后,往往成了名不副實的‘萬能標簽’。”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酒店管理學院院長、原旅游學院副院長谷慧敏說。
“偽生態旅游”招搖過市,大行其道。谷慧敏提到,“生態旅游”的概念被嚴重泛化,幾乎任何一種與自然資源有關的旅游活動,甚至有些人工鑿化的景區,均被貼上了“生態旅游”的標簽。它被演化為一種市場營銷的手段,很多旅游企業乃至地方政府通過“刷一層綠漆”,來迎合市場的需求,獲得競爭優勢。實際上,不少地區的生態旅游,從規劃、開發、管理到經營,很大一部分沿用大眾旅游的模式。
大興土木、過度開發,已成為不少景區的“通病”。據《法制日報》報道,2011年10月,廣東南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在核心區野蠻修路事件被曝光,從2016年元旦開始,又開始進行道路硬化施工。此舉引起環保組織的起訴,“核心區的陡峭山體被一圈一圈炸開,炸開的山石不經任何處理,直接用推土機推下山,致使大量森林植被被掩埋,核心區石坑崆的山體體無完膚。”該環保組織在起訴書中說。
廣東南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只是一個縮影。建造大規模的酒店、房車營地、停車場、商業街,鋪設寬闊的水泥路面等,過度使用景區水資源造成溪流泉水干涸,甚至建設大型娛樂場所。還有一些地方將山林湖泊等自然資源承包給開發商,大搞景區圈地運動。這些與“生態”概念背道而馳的做法,在各大景區時有發生。
谷慧敏強調,生態旅游是以回歸自然為主題,貴在自然,貴在原始,應該盡可能減少人工雕琢,以避免開發造成的環境損壞,其接待設施要簡樸、實用、方便,其外觀要與自然環境融為一體。
生態承載力淪陷
生態景區的發展存在粗制濫造的現象,國人對生態旅游的理解也存在偏頗。
谷慧敏提到,調查顯示,國內有22%的自然保護區的環境因開展“生態旅游”而受到破壞,11%的生態旅游資源出現退化,44%的存在垃圾公害,12%的出現水污染,11%的有噪聲污染,3%的有空氣污染。究其原因,有以下兩點。
游客過多。谷慧敏強調,自然保護區涌入大量游客,對動植物的習性以及長遠生存造成一定的負面影響。比如,在濕地自然保護區的鳥類,因為人類活動而減少;某些草原地區,出現植被退化乃至消失;玉龍雪山的冰川消融加速。“最為惡劣的是,游客增多,導致對野味的消費需求增加,野生動植物數量銳減。”
游客不文明的行為,加劇生態破壞。部分游客環保意識淡薄,在景區亂扔垃圾、隨意踩踏花草、攀摘樹木、戲弄野生動物、不科學放生等,常常使景區里垃圾遍地、植被殘敗、動物生存環境受限,甚至整個微生態系統被破壞,一些生態風景區、風景帶因此被糟蹋成岌岌可危的“生態碎片”。
讓旅游真正融入生態
各國在發展生態旅游的過程中,進行了一系列探索。如美國的國家公園游,英國、德國等歐洲國家的鄉村可持續旅游,肯尼亞的野生動物生態游,哥斯達黎加的熱帶雨林之旅等。值得一提的是,美國國家公園于1991年就專門擬定了有關生態旅游的管理方法,包括避免動植物資源被帶出園區,以確保資源的永續性。此外,公園的管理權與經營權分離,以嚴格的立法保障生態旅游對環境的保護;在日本,除了通過嚴格立法和有效執法保護生態環境之外,還會倡導社區幫助當地居民在經營中受益等;谷慧敏還提到,澳大利亞墨爾本郊區的觀企鵝島,或是黃金海岸的觀賞鯨魚項目,都會嚴格控制游覽時間和人數,并對游客拍照、聲音及行走路線等行為進行限制。
相較國外,谷慧敏認為,我國生態旅游亂象的背后,反映出了四大問題:其一,地方在發展旅游經濟時,唯短期經濟利益馬首是瞻;其二,游客環境意識較差;其三,景區員工素質及管理水平有待提升;其四,部分大眾媒體及影視節目中的不環保行為充斥熒屏,客觀上起到負面宣傳作用。
對此,中國社會科學院旅游研究中心秘書長宋瑞建議,首先,國家管理部門應加強對生態旅游基本原則、標準規范等的規范和執行,真正按照生態旅游的標準去要求相關景區、目的地、企業;其次,鼓勵推廣生態旅游認證項目、生態旅游志愿者項目、生態旅游者教育項目;再次,各類環境保護組織、旅游行業組織、媒體等加強宣傳和引導;最后,游客必須提高環境保護意識和能力。
- 關注綠維文旅
微信號:lwcj2005
公眾號:綠維文旅 - 創意經典·落地運營
文旅康養·特色小鎮·鄉村振興開發運營服務商
好創意、可落地一流規劃在綠維
新鮮資訊、原創觀點、專題研究、實戰案例,每天精選分享
相關閱讀
- ·三河古鎮升級智慧旅游系統 打造合肥最大濕地公園2015-07-20
- ·塑造“雙城“結構,創新休閑度假區發展模式——四川栗子坪彝族孟獲2015-07-03
- ·十八屆三中全會公告中的旅游“新政”2013-12-27
- ·科學發展生態旅游,共同建設美麗中國2012-12-28
旅游運營回答
- 特色小鎮的發展架構有哪些?
- 1、以特色產業為引擎的泛產業聚集結構特色小鎮主要聚焦自身優勢的特色產業;[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