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工博物館和萬畝果園濕地即將建成開放
15日上午,廣東省委常委、廣州市委書記萬慶良,市委副書記、市長陳建華現場調研農民工博物館(廣州城市印記公園)、萬畝果園濕地一期建設情況,并召開現場辦公會議,認真貫徹落實中央政治局委員、省委書記汪洋同志的指示精神,研究部署確保項目按期建成并向公眾開放。市領導方旋、凌偉憲、陳如桂、陳國、貢兒珍,有關區和市直單位的負責人參加。
昨日上午,萬慶良一行首先來到位于白云區黃石街馬務村的農民工博物館及廣州城市印記公園了解項目進展情況。目前,農民工博物館和廣州城市印記公園已基本建成,正在對建設和布展作進一步充實完善,預計9月20日前全面完成,10月1日前可對公眾開放。萬慶良要求,展覽內容要突出背井離鄉、艱辛勞動及生活環境的特寫,切入角度要更加人性化、生活化,展示不同年代農民工的生存狀態和心路歷程。以農民工博物館為核心建設的廣州城市印記公園,包括生活實景區、城中村原貌區、產業轉型升級展示長廊、團員活動室和工業藝術設計中心等。萬慶良看到完整保留的舊廠區飯堂、集體宿舍等設施,以及產業轉型升級展示長廊,對城市印記公園的建設布局表示贊許。
隨后,萬慶良一行來到萬畝果園濕地一期工程建設工地。該工程目前已完成工程進度的90%,剩余工程主要為土建工程收尾和綠化美化工程。位于主入口廣場、22米高的牌樓正在加緊施工,兩側的仿古展廳群雕梁畫棟、飛閣流丹,具有鮮明的嶺南建筑風格,通過連廊向濕地中心延伸。萬慶良對建設工作給予肯定,“景觀設計大氣、厚重,突出顯示了嶺南文化尤其是廣府文化特色”,并要求堅持以人為本,從實際出發,多建設既能遮陽避雨,又能和周圍景觀融合在一起的連廊,按照“水在腳邊流,花在身邊開,鳥在樹上叫,人在畫中行”的目標,將萬畝果園濕地打造成代表廣州花城、綠城、水城城市品牌的重要節點。
在實地調研結束后,萬慶良主持召開現場辦公會,聽取農民工博物館(廣州城市印記公園)、萬畝果園濕地一期及綠道建設進展情況匯報,研究部署項目按期建成并向公眾開放。最后,萬慶良、陳建華分別作講話。
萬慶良對各區、各有關單位付出的艱苦努力和取得的積極成效表示充分肯定。萬慶良說,農民工博物館、萬畝果園濕地和綠道是汪洋書記親自倡議、親自策劃、親自推動的重點建設項目,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大力支持,汪洋書記、小丹省長多次聽取規劃建設情況匯報并做出重要指示。目前,農民工博物館、萬畝果園濕地一期及綠道建設工作成效令人振奮。具體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各項工作按照預期進度穩步推進;二是建設項目特色突出。農民工博物館完整展現了農民工生產生活的變遷。廣州城市印記公園利用城中村、現代產業園、大學生創業園、農民工生活設施等各種元素集中展示了廣州城建、產業轉型升級的成果,具有鮮明的廣州特色。萬畝果園濕地一期工程則利用牌樓、連廊等設施充分彰顯嶺南建筑尤其是廣府文化特色。綠道建設極大地提升了城市環境和群眾的生活品位,贏得廣泛贊譽;三是各級各部門精心統籌謀劃、全力以赴強勢推進,有力保障了各項工作的順利推進。
萬慶良強調,要充分認識農民工博物館(城市印記公園)、萬畝果園濕地一期和綠道建設等項目的重要意義。農民工博物館是堅持開放包容,保存城市印記,彰顯嶺南文化底蘊,建設世界文化名城的重要載體之一。萬畝果園濕地是堅持協調發展,加強生態文明建設,促進人與自然、人與城市和諧相處的重點項目。綠道建設是創建森林圍城、綠道穿城、綠意滿城、四季花城的生態城市景觀的重要載體,是實現城市環境面貌大變的標志性工程和建設宜居城鄉“首善之區”的民心工程。各有關部門和區必須從推進新型城市化發展的戰略高度,提高認識,強化責任,密切配合,加強保障,將三個重點項目全力打造成體現嶺南特色的文化工程,以花城綠城水城為特色的生態城市的名片工程,推進廣州新型城市化發展的精品亮點工程。
萬慶良強調,要按照保安全、保質量、保進度的“三保”要求,精心組織、強化合力,全面推進完成項目建設。一要繼續深化提升農民工博物館和城市印記公園亮點。深化提煉深入人心、調動情緒的細節與場景,打造亮點、節點、動情點精彩紛呈,旁白解說全面深入,管理服務細致科學的精品博物館。二要全力推進萬畝果園濕地一期工程建設。以種植為主、適當擺放為輔,高標準推進濕地園林綠化美化工作;以門樓、連廊、休憩亭等為重點,進一步突出嶺南建筑、廣府文化特色;以龍潭村污水防治為突破口,統籌推進海珠生態城雨污分流等污水處理工程;按照屬地管理的原則,研究制訂濕地管理、運行、維護方案;以土建施工為重點,全面加強工程質量和施工安全監管。三要進一步拓展綠道功能、完善綠道設施。統籌規劃建設、加強宣傳引導,進一步拓展綠道的體育文化、休閑旅游功能,積極打造綠道“興奮點”,提升綠道使用率。
陳建華說,農民工博物館及城市印記公園目前已基本取得預期效果,原汁原味展現了農民工成長、展示了城市及產業轉型升級的成果,接下來要進一步做好布展設計深化、展品調整充實、細節完善提升等工作,適當增加互動內容,優化資金管理與使用,全力做好開館準備,及早接待市民群眾參觀游覽。萬畝果園濕地大氣磅礴、建新如故,體現了嶺南建筑、廣府文化特色,要按照打造精品工程的目標,統籌推進土建施工、綠化美化、引水造景等工作,抓緊研究制訂萬畝果園濕地管理維護實施方案,全力打造嶺南特色濕地。同時,要抓緊研究制訂完善綠道設施、提升綠道品位的工作方案,不斷提高綠道的使用率。
本文關鍵字: 查看更多

- 關注綠維文旅
微信號:lwcj2005
公眾號:綠維文旅 - 創意經典·落地運營
文旅康養·特色小鎮·鄉村振興開發運營服務商
好創意、可落地一流規劃在綠維
新鮮資訊、原創觀點、專題研究、實戰案例,每天精選分享
相關閱讀
- ·廣西會仙濕地 好一幅田園山水畫2013-12-26
- ·西溪濕地保護性開發模式實現“雙贏”2013-12-26
- ·打造中國最大的城市濕地2013-12-20
- ·專家解密貴陽濕地價值:“城市綠腎”不可或缺2013-12-20
- ·縮水的濕地 呼喚呵護2013-12-13
- ·濕地:“搖錢樹”還是“調節器”2013-12-13
- ·保護好這片濕地 便珍惜了萬年時光2013-12-02
- ·巴濱路濕地成鳥兒天堂2013-12-02
- ·中國濕地20年減少逾一成2013-11-29
- ·濕地保護民安康2013-11-29
旅游運營回答
- 特色小鎮的發展架構有哪些?
- 1、以特色產業為引擎的泛產業聚集結構特色小鎮主要聚焦自身優勢的特色產業;[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