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中國”的生態新城――解讀旅游小城鎮開發中的生態文明
生態文明是旅游小鎮開發的前進方向
黨的十八大報告特別指出,要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各方面和全過程。作為一種人類文明發展理念、道路和模式取得重大進步的文明形態,生態文明毫無疑問地成為旅游小城鎮開發的前進方向。
(一)樹立科學發展觀,強化生態意識
旅游小城鎮的開發建設,必須牢固樹立科學發展觀,不斷強化生態意識,按照生態文明建設的要求,堅持“43321”的建設發展理念――“4”是要強化生態文化、生態經濟、生態環境及生態社會;“3”是實現人與人、人與經濟活動、人與環境和諧共存;“3”是做到能實行、能復制、能推廣;“2”是指走新型的產業化和城鎮化道路;“1”是最終要走出一條新型的可持續發展的社會經濟發展之路。在這一理念指導下,旅游小城鎮要大力推進產業生態化、消費綠色化、生活低碳化,努力探索一條“綠色發展”的旅游小城鎮開發新路。
(二)轉變發展方式,打造綠色家園
建設美麗中國,打造宜居環境,是人民的向往,更是生態新城建設的追求目標。通過規范建筑風格、景觀建設、節能低碳建設,將原來旅游小城鎮改造成美麗宜居、煥發活力的生態新城。
1、規范建筑風格:建筑的規劃布局、方案設計、景觀綠化等要與當地的文化及自然資源相融合。同時,在道路景觀、建筑外檐、綠化景觀、小品雕塑等方面創新設計,形成獨有的生態小城鎮風格。2、加快景觀綠化建設:因地制宜,合理確定旅游小城鎮綠地系統布局,提高綠地建設和養護水平。通過探索綠化的新思路、新工藝、新技術,選種本地適生植物,做到四季常綠、三季有花,形成旅游小城鎮特有的序列植物群。3、低碳旅游城市發展:低碳旅游小城鎮建設從兩個層面推進。宏觀上,主動推進包括城市生產系統、流通服務系統、消費系統、社會系統、生態系統以及基礎設施系統的循環經濟系統發展;微觀上,應倡導發展綠色產業,推廣節能技術在各產業中的應用,調整城市能源、交通和建筑結構向低碳化方向發展。
(三)強化制度建設,做好制度保障
加強生態文明建設,僅靠思想觀念轉變還不夠,還必須加強制度等軟環境建設,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形成適應生態文明要求的制度體系。為此,必須在體制機制、建設模式、方式方法、規范條例等方面進行集成創新,打造一個能夠支撐生態城可持續發展的軟環境。比如:在旅游小城鎮開發建設中實施政府主導、政企分開、企業主體、市場運作的區域開發建設新機制,形成扁平化的行政管理架構和開發建設的資金循環鏈等。通過各項規章制度的不斷完善并進行有效整合,使之形成制度體系,真正實現旅游小城鎮在開發中生態新城建設理念和模式的復制推廣。
(四)倡導以人為本,實現“幸福共享”
“幸福共享”是指注重旅游業的經濟、社會、文化和環境等綜合功能的發揮,既要讓旅游者滿意,又要滿足當地居民生活品質不斷提升的需要,努力為游客與居民打造一個高品質的共享空間,努力為當地居民做到學有優教、勞有應得、病有良醫、老有善養、住有宜居,著力建立快樂的生活方式,打造安居樂業、和諧穩定的和諧社會,最終創造一幅游客與市民幸福共享的完美畫卷。
首先,發展社會公益事業,提高宜居生活品質。配置衛生、文化和體育服務設施,配合小城鎮商業中心,形成全方位、多層次、功能完善、特色鮮明的公共服務體系。其次,創新旅游小城鎮管理機制,提倡快樂生活方式。建立政府主導、居民參與的基層管理機構,把旅游小城鎮建設成為管理有序、服務完善、文明祥和的社會生活共同體。第三,完善社會保障體系,提升幸福生活指數。體現“以人為本”的理念,配套各類老年活動設施,提供完善的服務。通過多種舉措,不斷提高居民的生活品質,打造現代化的幸福小城鎮。
本文關鍵字: 查看更多

- 關注綠維文旅
微信號:lwcj2005
公眾號:綠維文旅 - 創意經典·落地運營
文旅康養·特色小鎮·鄉村振興開發運營服務商
好創意、可落地一流規劃在綠維
新鮮資訊、原創觀點、專題研究、實戰案例,每天精選分享
相關閱讀
- ·《國民旅游休閑綱要》對旅游規劃的新要求2013-10-14
- ·休閑商業綜合體設計:江蘇鹽城金色港灣2013-10-08
- ·城市經濟新增長極:會議度假酒店2013-09-22
- ·水休閑旅游房地產開發2013-09-16
- ·度假酒店設計的四要素與八大手法2013-09-09
- ·生態修復與重建技術手段探索2013-07-14
- ·新城區慢生活體驗探索三部曲2013-07-14
- ·文化旅游小城鎮開發模式探討2013-07-14
- ·5A風景區兼世界地質公園景觀設計與施工策略-鏡泊湖景區景觀提升2013-06-25
- ·休閑消費業態升級是商業地產成功的關鍵2013-06-18
旅游運營回答
- 特色小鎮的發展架構有哪些?
- 1、以特色產業為引擎的泛產業聚集結構特色小鎮主要聚焦自身優勢的特色產業;[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