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p id="9zswd"><source id="9zswd"><menuitem id="9zswd"></menuitem></source></rp>

    1. <table id="9zswd"></table>

      中國建筑文化的研究與創造

      2011-11-10 吳良鏞 標簽:

            

      主講人簡介

      吳良鏞,1922年5月7日出生于江蘇省南京市,1944年畢業于重慶中央大學建筑系,獲工學士學位。1948-1950年在美國匡溪藝術學院建筑與城市設計系學習,并獲碩士學位。

      1950年回國后在清華大學建筑系任教至今,歷任系副主任和系主任;1984年籌建清華大學建筑與城市研究所,任所長;1995年籌建清華大學人居環境研究中心,任主任。1980年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1995年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吳良鏞教授長期從事教育工作,為培養建設人才和師資隊伍做出了杰出貢獻,多次獲得國內外嘉獎,1996年被授予國際建協教育/評論獎。此外他主持參與多項重大工程項目和科研課題,如北京圖書館新館設計、天安門廣場擴建規劃設計、廣西桂林中心區規劃、孔子研究院規劃設計、京津冀北地區城鄉空間發展規劃研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九五”項目――可持續發展的中國人居環境:基本理論與典型案例研究、滇西北人居環境可持續發展規劃研究、東北亞地區城市化發展新途徑研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八五”重點項目--發達地區城市化進程中建筑環境的保護與發展研究等。其中他主持的北京市菊兒胡同危舊房改建試點工程獲1992年度的亞洲建筑師協會金質獎和世界人居獎,2000年獲得國家建設部頒布的首屆“梁思成建筑獎”。先后出版了《中國古代城市史綱》(1985,西德英文版)、《城市規劃論文集》(1986)、《廣義建筑學》(1989)、《北京舊城與菊兒胡同》(1994和1999,中英文版)、《迎接新世紀的來臨》(1996)、《建筑學的未來:世紀之交的凝思》(1999)、《人居環境科學導論》(2001)、《北京憲章――建筑學的未來(中英文版)》(2002)、《京津冀地區城鄉空間發展規劃研究》(2002)等著作以及近200篇學術文章。他參與創建了中國建筑學會等多個全國性專業學術團體,擔任副理事長、理事長等職,并擔任建筑和城市規劃專業雜志和刊物的主編。在國際學術界享有較高聲望,擔任過多個學術團體的領導人,被美、日、英等國的建筑師學會聘任為榮譽資深會員、俄羅斯建筑科學院外籍院士,并獲法國政府頒發的法國文化藝術騎士勛章。

      內容簡介

      吳良鏞院士此次講座的題目名為《中國建筑文化的研究與創造》,從三個方面闡述了他自己的觀點。

      首先,吳院士分析了新時期的建筑文化危機。這種危機主要表現在欣欣向榮的建筑市場中地域文化的失落,從建筑界國際競爭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切入,闡述了他自己的觀點,直言目前中國建筑師正面臨新一輪的力量不平衡甚至不公平的競爭,而且中國建筑師對本國建筑文化缺乏應有的信心。另外,城市“大建設”高潮中對傳統文化的“大破壞”,也是造成建筑文化危機的原因之一。吳院士也認為在全球化的形勢下,處于“弱勢”的地域文化如果缺乏內在的活力,沒有明確的發展方向和自強意識,沒有自覺的保護與發展,就會顯得被動,有可能喪失自我的創造力與競爭力,淹沒在世界“文化趨同”的大潮中。他認為失去建筑的一些基本準則,漠視中國文化,無視歷史文脈的繼承和發展,放棄對中國歷史文化內涵的探索,顯然是一種誤解與迷茫。

      在“城市黃金時代“與城市振興的機遇這一段中,吳院士首先從基本國外出版的建筑書籍談起,引出城市黃金時代的概念,并指出中國城市的黃金時代已經來到,各地建設市場的空前活躍就是明證。在這里吳院士再次重申:我們在全球化進程中,學習吸取先進的科學技術,創造全球優秀文化的同時,對本土文化更要有一種文化自覺的意識,文化自尊的態度,文化自強的精神。

      最后吳院士分五點闡述了開拓性地、創造性地研究中國建筑文化遺產的問題:

      1、著眼于地域文化,深化對中國建筑與城市文化的研究;

      2、從史實研究上升到理論研究;

      3、追溯原型,探討范式。

      4、以審美意識來發掘遺產,總結美的規律,運用于實踐

      5、推進并開拓文物保護工作

      在講座最后吳院士指出:時代在前進,我們追求的目標必須不斷隨之向高處發展,難點在于這移動中的目標本身就需要不斷尋覓,不能固步自封,學術思想總在原地踏步。文化是與時并進的,積極關注中國建筑文化的提高必然要提到我們的議事日程,中國建筑與文化研究的高潮必然到來,我們要及早地從多方面入手。中國建筑研究需要放眼世界,總當以東方的思想情操、美學境界啟發新的創造,倡建中國學派,并匯入世界建筑文化洪流中,未來不可限量,難于管窺,要有“大海波濤現代人”的胸懷去開拓進取,當然,還必須清醒地認識到,道路漫長,跬步千里,我們必需艱苦努力。

      全文

      當前,中國經濟快速穩步發展,建筑設計、城市設計的“市場”欣欣向榮,非常熱鬧。大小競賽不斷,并且似乎非國際招標不足以顯示其“規格”,影響所及,國際上一些建筑事務所紛紛來中國的主要城市“搶灘”,進行一場“混戰”(說它是混戰,因為出題往往未經過深入的可行性研究,發標、評委組織匆匆忙忙)。由于目前中國建筑師新生力量在茁長,設計機構在重組,經不住大型競賽的誘惑,因此只能被動地參戰,這不免令人聯想到1920-1930年代中國建筑事務所在上海等地的租界爭一席之地的情況,盡管經過半個多世紀以來的大發展,過去與今天已不能相提并論,但目前中國建筑師正面臨新一輪的力量不平衡甚至不公平的競爭則是無疑的。

      繁榮的建筑市場中的設計競賽,表面上看,是技術與經濟的競爭,實際上也是一種地域文化的競爭。一般說來,技術與經濟競爭的目標和要求較為明顯,“指標”具體,而建筑文化的競爭、設計藝術匠心的醞釀則較難捉摸,但非常重要。目前,一般商品市場的競爭戰略觀念已經從產品競爭轉變到智能競爭,要求掌握“核心專長”,即要擁有別人所沒有的優勢智能。有人說21世紀競爭將取決于“文化力”的較量,對建筑來說,頗為確切。中國建筑師理應熟悉本土文化,能夠贏得這方面的競爭,但事實上未必如此,茲舉首都博物館的例子說明。應該說首都博物館設計不是一般的建筑設計,它本身是文化建筑,又建在中國文化中心、首位歷史文化名城中的主要大街上,建筑構思理應追求更多一些文化內涵和地方文化特色,事實很令人失望,從參賽的一些方案包括中標的方案中,我們并不能得到這種印象。這并不是孤立的現象,在國家大劇院設計競賽中,由于操辦者的偏頗以及中國某些同行們的哄抬,那位建筑師揚言“對待傳統的最好辦法就是把它逼到危險的境地”,今天試看到處“歐陸風”建筑的興起,到處不顧條件地爭請“洋”建筑師來本地創名牌,甚至有愈演愈烈之勢……,種種現象都反映了我們對中國建筑文化缺乏應有自信。


      本文關鍵字: 查看更多

      關注綠維文旅
      微信號:lwcj2005
      公眾號:綠維文旅
      創意經典·落地運營
      泛旅游規劃設計機構
      文旅康養·特色小鎮·鄉村振興開發運營服務商

      好創意、可落地一流規劃在綠維

      新鮮資訊、原創觀點、專題研究、實戰案例,每天精選分享

      四甲廣告
      數字文化館
      鄉村振興
      主營業務

      旅游運營回答

      如何做好旅游策劃
      第一, 精準的定位旅游景區定位,是景區開發的第一步,也是為旅游景區開局找魂的[詳情]
      特色小鎮如何運營
      1,運營體系一定要走在小鎮實施的前邊。只有將運營工作前置,小鎮的生命機能才[詳情]
      特色小鎮的發展架構有哪些?
      1、以特色產業為引擎的泛產業聚集結構特色小鎮主要聚焦自身優勢的特色產業;[詳情]
      十四五應該如何編制?
      為編制好地方&ldquo;十四五&rdquo;規劃綱要,綠維文旅認為可以采取如下七大編[詳情]
      旅游運營與地產開發雜志
      旅游運營與地產開發電子期刊

      專題導航:旅游規劃|旅游策劃|景區提升|全域旅游|特色小鎮|鄉村旅游|田園綜合體|溫泉規劃|景區規劃|旅游小鎮|主題公園|度假區規劃

      掃一掃 訂閱“綠維微信電子刊”
      旅游·小鎮·鄉村振興
      收藏干貨,共享案例
      官方微信賬號:綠維文旅lwcj2005

      中國旅游規劃四甲級資質單位-北京綠維文旅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網絡營銷支持:北京綠維商業管理有限公司

      規劃設計咨詢熱線:400-068-8099 Email:web@lwcj.com 郵編:100007 綠維創景聯系方式,策劃、規劃、設計等項目咨詢QQ

      地址:北京市東城區東四北大街107號科林大廈D座 京ICP備12033662號-2 京公網安備11010102001731號

      国产欧美综合视频二区_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看_欧美一级免费在线观看_久久天天躁狠狠躁夜夜爽
      <rp id="9zswd"><source id="9zswd"><menuitem id="9zswd"></menuitem></source></rp>

        1. <table id="9zswd"></ta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