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旅途 雨中登黃山
2011年7月13日,我們冒雨登黃山。
頭天夜里直到10點鐘我們才趕攏黃山腳下的湯口鎮。從浙江到安徽,近5個小時的車程,腳已經變得僵硬,腰酸背疼,的確讓人感受到了旅游途中共生的愉悅與艱辛。
十年前的一個四月天曾經來過黃山,記得是從后山云谷寺步行上山,在白鵝嶺一賓館住過一宿(8個人一屋,共用兩瓶開水),也在光明頂看到了瑰麗的日出,還有幸攀登上了天都峰,黃山雄偉與秀麗的景致,尤其是那云海、奇松和怪石,給我留下深刻印象。CCTV上曾經有句廣告詞說:“感受黃山,天下無山。”這句話或許有些惟我獨尊之嫌,甚至令許多人反感。但沒去過黃山的人,的確無不向往黃山;而已經去過黃山的人,也無不迷戀黃山,這的確又是真的。這句廣告詞源自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所說的一段話:“薄海內外無如徽之黃山。登黃山,天下無山,觀止也?!倍蔷浯蠹叶级炷茉數摹拔逶罋w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岳”的諺語,也是后人根據老徐這句話的語意而改的,卻又給人一種仿佛不登黃山,枉過此生的感覺。
攝影:毛胡
聽導游說黃山原來并不叫黃山,叫黟山。黟這個字恐怕很多人不認識(我也不認識),導游解釋說它的讀音跟“一”同音。叫黟山的原由很簡單,因為黃山腳下有一個縣叫黟縣,這個黟縣非常古老,秦始皇統一中國后這個縣就叫這個名字了,并一直沿用至今。那這個縣又為什么要叫黟縣呢?黟這個字拆開來就是黑多,據說這個縣盛產一種黑色的大理石,黑色的石頭多了,人們就把黑多這兩個字組成一個字,叫“黟”。有些人也管這個縣叫黑多縣(我們那導游也這么叫),那么在黑多縣的那座大山就叫黑多山,也就是我們現在所稱的黃山了。
一大早,冒著瀝瀝細雨,我們從前山大門慈光閣坐索道上行到玉屏樓。我們的登山大致線路:由慈光閣上山,經玉屏樓,攀蓮花峰,穿一線天,爬鰲魚峰,抵光明頂,過北海賓館,探西海大峽谷,繞始信峰,達白鵝嶺,最后乘后山新索道到云谷寺下山。
攝影:毛胡
出玉屏樓索道站,雨還在繼續下著,時大時小,所有的游客都不得不穿上一次性的塑料雨衣。雨衣是黃色或灰色的,遠遠看去,游山的路線上盡是一群群移動的黃螞蟻、灰螞蟻。穿上雨衣自然不方便登山觀景,也不方便拍照,更要命的是,霧雨蒙蒙,視野模糊,稍微遠一點的東西都看不清,根本無法觀賞奇妙無比、變化無窮的山景。每到一處,我只能憑借過去曾經來過的印象,來“觀賞”當前遠處的景象。當然在霧雨之中,也有許多晴日里體會不到的奇妙。我們還是興致勃勃地游覽和體驗了雨中黃山。
大名鼎鼎的迎客松就聳立于玉屏樓旁,因為這個原因,即使是雨霧蒙蒙中,玉屏臥佛前的小廣場也人滿為患,人們爭相拍照,四處傳來相機的閃光。我不想去湊熱鬧,約了幾個人,組成一個“九人團”,推舉了臨時的隊長和副隊長。聽說海拔1830米的天都峰已經封閉(據說從2010年開始,要封閉五年,不對游客開放,以保養維護;而五年后,再輪到蓮花峰封閉),大家一致決定要去爬蓮花峰。
我們在懸崖峭壁上行走,攀登,直向山頂行,路窄且陡,風大又夾雨,人往往行走在懸崖邊,只有手腳并用,一手抓好扶欄鐵索,另一只手抓住石壁的凸凹處。駐足,遠眺,風聲呼嘯,雨霧身邊飄。我們時而心生畏懼,時而感慨,時而歡呼。約半個多小時,終于登上了峰頂。當我們來到只能容納十幾個人停留的峰頂之上,過了好一會激烈跳動的心才漸漸舒緩下來,大家氣喘吁吁地說:“真險!”只可惜老天始終未放晴,能見度極低,不能一覽眾山小,但是這已經夠了,這足以使我們覺得不虛此行了!因為蓮花峰是黃山群峰的最高峰,海拔1864.8米,山頂有國家測繪局和建設部于2007年4月立的一塊地理高程碑為證。照相之后由蓮花峰上下來,我們覺得余下的路程已經不算什么了,所以精神特別放松,腳步也輕快了許多。
攝影:毛胡
快速通過百步梯走下蓮花峰,再通過龜蛇二石把守的關口,我們去攀登“一線天”險境上鰲魚峰。這鰲魚峰位于黃山中部,是前后山的必經之路。因山峰形狀極像鰲魚而得名,但霧氣国产欧美综合视频二区_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看_欧美一级免费在线观看_久久天天躁狠狠躁夜夜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