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p id="9zswd"><source id="9zswd"><menuitem id="9zswd"></menuitem></source></rp>

    1. <table id="9zswd"></table>

      重慶市“十五”文化發展規劃

      2012-07-20 標簽:

             現實基礎與宏觀環境

      各區縣(自治縣、市)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門:
        《重慶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個五年計劃文化發展重點專題規劃》(以下簡稱“十五”文化發展規劃)已經市政府審定,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十五”文化發展規劃是我市“十五”計劃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我市“十五”計劃綱要關于文化發展的進一步細化和具體化。各區縣(自治縣、市)人民政府和市政府有關部門,要從我市實際出發,按各自職責,精心組織好“十五”文化發展規劃的實施。

      二○○一年九月二十九日

      重慶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個五年計劃文化發展重點專題規劃

        邁入新世紀,我們將踏上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征程。為了抓住西部大開發的歷史機遇,發展代表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具有鮮明時代特征、濃郁巴渝特色的文化事業,促進全市經濟社會協調發展,努力建設與長江上游經濟中心相適應的文化中心,根據《重慶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個五年計劃綱要》和《文化部“十五”文化發展計劃》的要求,制定“十五”文化發展規劃。
        一、“十五”時期重慶市文化發展的現實基礎和宏觀環境
        (一)文化發展的現實基礎
        1.“九五”時期我市文化事業獲得新的發展。
        “九五”期間,我市文化藝術創作取得突破性成就,共獲各類獎260余項,實現了文華大獎、文華新劇目獎、中國藝術節大獎、國際金銀獎等重大獎項的突破;成功舉辦了中葡世紀之聲交響樂周、第七屆金雞百花電影節等國際國內重大文化活動;完成各類演出10000多場;社會文化建設成效明顯,群眾文化生機勃勃;文博事業發展良好,大足石刻列入世界遺產名錄,三峽庫區文物搶救保護工作進展順利;對外文化交流進一步擴大;文化市場管理逐漸走向法制化、規范化;培養了一批實用型文化藝術人才;文化研究取得新的成果;建成了重慶圖書館特藏書庫、紅巖革命紀念館陳列館、紅巖魂廣場等文化設施。文化事業的新發展提高了重慶在國際國內的知名度和影響力,對重慶經濟社會發展的促進作用更加突出,為新世紀文化發展譜寫新篇章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2.豐富的文化資源為新世紀文化發展準備了條件。
        重慶是國務院公布的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文化資源豐富,底蘊厚重,特色鮮明。
        古文化和民俗文化資源:(1)大足石刻。是我國晚期石窟藝術的代表作,在美學、建筑學、宗教學、史學上都有極高的價值,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名錄。(2)三峽文化。包括巫文化、巴文化、三國文化、古代軍事文化等在內,其文物古跡從舊石器時代到明清各個時代均有分布。(3)民族民間文化。重慶的民族民間文化藝術豐富多彩,如銅梁龍、秀山花燈、綦江農民版畫等,在全國有一定知名度。
        近現代史跡和革命文化:(1)抗戰文化。重慶是抗戰時期的陪都,是二戰期間盟軍遠東司令部所在地,抗戰遺跡和陪都遺跡遍布境內,在國際國內都有很大的影響。(2)紅巖文化。由紅巖村、桂園、周公館、新華日報社和歌樂山烈士陵園等遺址構成了獨特的革命文化資源。(3)近代文化。湖廣會館国产欧美综合视频二区_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看_欧美一级免费在线观看_久久天天躁狠狠躁夜夜爽

      <rp id="9zswd"><source id="9zswd"><menuitem id="9zswd"></menuitem></source></rp>

        1. <table id="9zswd"></ta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