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4月,河南省委、省政府作出了建設洛陽新區的重大決策,使洛陽跨過伊河向南向東發展,洛陽城市發展從洛河時代進入伊河時代。
洛陽新區拓展區CBD規劃圖:
伊河地區綠化效果圖:
伊河之濱建設生態之城、復合之城
在一份洛陽新區空間戰略規劃材料中,我們看到了新區拓展區的基本構思:以伊河為亮點、以公建為紐帶、以產業為支撐、以創新為提升、以公交為引導的生態之城、復合之城。就目前已經形成的規劃成果,新區發改規劃局負責人一一進行了詳細解讀。
在空間結構上,依托伊河和道路景觀系統,形成“一河兩岸、組團擴展、一軸一心、一園多片”的空間格局。“一河兩岸”就是:將伊河兩岸地區納入整體規劃范圍,統籌考慮。“組團擴展”就是:以生態廊道和道路廊道劃分為多個組團。“一軸一心”就是:縱向串連各個片區的中央生態公共服務軸和濱水商務中心。“一園多片”就是:伊河生態度假公園和多個城市功能片區。
在用地布局上,以中部高速鐵路為界,北部大部分規劃為居住用地,東部為職教園區用地;鐵路以南大部分為工業用地,東南角規劃為倉儲用地。另規劃4處安置用地,用以建設農民安置小區。
在道路交通方面,洛陽新區拓展區的道路系統可分為高速路、區域主干路、城市主干路、城市次干路和支路5個等級。其中,南側緊鄰規劃中的鄭洛第二高速。
在區域主干路方面,有5條道路將撐起基本城市框架:伊河南北各有一條區域快速路,其中伊河以南的洛偃快速通道與二廣高速有接口,向西與開元大道與洛陽新區連接,向東可到達207國道和偃師;在鄭西高鐵北側并行一條大道,向西跨過伊河,可到達洛陽龍門站;鄭西高鐵與顧龍路間為希望大道,向西跨過伊河,向東連接城鄉一體化區域;東側有一條南北走向的中原大道,向北可跨過伊河、洛河與310國道連接,向南與鄭洛第二高速有接口;中部有一條南北走向的伊洛大道,向北連接洛偃快速通道,是拓展區的中央大道。
鐵路和軌道交通也在規劃之列。與鄭西鐵路客運專線平行,規劃一條洛陽至鄭州城際鐵路,并在伊洛新城中心設置城際客運站;規劃兩條軌道交通線一縱一橫布置,設站8處,集中在公共服務主軸和片區級服務中心處。
在景觀規劃方面,洛陽新區拓展區的景觀系統被歸納為“山水環抱、水廊織城、綠軸串景”。伊河將是最突出的亮點,將濱水區域劃分為五大主題區。整體工程計劃分兩期實施,其中一期總長18.5公里,范圍為龍門焦枝鐵路橋至西石罷段,預計投資4億元,已于去年9月開工建設。
產業發展將撐起拓展區發展的脊梁。這里,重點發展新材料、新能源、電子信息等高新技術產業和裝備制造業,限制有污染的企業。將工業區全部規劃在高鐵以南,分別設立新能源產業區、新材料產業區、電子信息產業區、動力機械和礦山設備產業區。為滿足供電供熱需要,計劃在東南角規劃2×600兆瓦熱電廠一座。
為滿足工業發展對人才的需求,規劃建設洛陽市職教園區,園區選址位于李村鎮和龐村鎮北部。規劃近期啟動5000畝至7000畝,遠期達到2萬畝,最終達到10平方公里、10所學校、10萬學生的規模。
在撤村并城方面,計劃2010年至2012年分4期將33個村莊撤并建成4個生活組團、10個現代化城市生活社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