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旅游和文化的關系
我國社會文明的進步和旅游發展,現在旅游界逐漸認同兩個基本理念:一、旅游是一種文化社會活動,旅游的過程實質上是旅游者的文化審美和文化比較歷程;二、旅游業是文化本位的經濟產業。同時,中國旅游在經歷了20多年的快速發展后,以觀光旅游為主的市場逐步向休閑度假、康體養生等多元化、中高端市場過渡,旅游產業進入系統升級新階段。因此,旅游景區的品質也必須適應市場的文化訴求和產業升級的大趨勢,并提供具有文化內涵和品位的旅游產品。
目前,挖掘文化遺產已經成為旅游產品創意的潮流。如河南開封的“清明上河園”,浙江杭州的“宋城”,陜西西安的“大唐芙蓉園”都是以歷史文化創意的成功旅游產品;而云南的“印象云南”、“納西古樂”,廣西桂林的“印象劉三姐”則以絢麗的民族文化作為創意的核心大受追捧。許多地方開始重新審視自己的文化觀念,重新盤點自己的文化遺產。他們發現過去被認為是封建迷信的、俗不登堂的、習以為常的東西,其實蘊涵著中華民族久遠的文化傳統和中國人刻骨銘心的信仰情結。一經創意包裝,立刻一鳴驚人,成為成功的旅游產品。
二、旅游景區文化提升的要素
旅游景區的美譽度、知名度,以及整體的旅游氛圍,都需要文化底蘊的支持,包括旅游形象、旅游景觀、旅游主題、旅游產品、游憩方式等。旅游景區文化包裝是指通過發掘利用該地的歷史文化遺存、宗教文化傳統、民間信仰和民俗文化等非物質文化遺產,對其形象的塑造、品牌的打造、旅游產品的設計開發,從而達到提升目的。
任何景區都有旅游生命周期。要使旅游景區“日游日新”,除了完善旅游設施,增加和提升旅游休閑娛樂功能外,更重要的是挖掘它的文化內涵,從而保持持久的魅力。我們所熟知的成功案例很多?,F在很多地方對旅游景區提升和文化包裝走入誤區,一窩蜂地蓋寺廟、造佛像、建紀念碑,似乎這就是文化提升,其實是庸俗化、沒文化的表現。文化提升應當包含四個要素,即:
1、通過整理、挖掘景區文化資源,達到傳承、弘揚本土(區域)傳統文化的目的;
2、提高景區知名度和核心旅游吸引力;
3、以獨特、原真的文化內涵塑造景區旅游形象,形成旅游市場的文化唯一性品牌;
4、通過對旅游產品文化包裝,提高產品檔次,完善項目功能,形成產品系列,滿足游客的文化審美需求。
文化提升工作不僅面對著景區自身,也要對游客負責,而且還要接受市場的考驗。如果其中沒有上述要素,無論蓋多少廟,造多少佛像,都是毫無價值的。
三、景區文化包裝的策略
旅游設施和服務功能的完善僅僅是產業提升的基礎部分,景區核心競爭力的提升仍然依賴于文化提升,這是決定旅游者購買意愿的首要因素。如,我們在寧夏沙坡頭景區通過挖掘大漠文化和桂王城故事營造了傳奇色彩,以“說黃河文化,講神奇故事”極大地增強了景區競爭力;四川閬中依靠“風水古城??嘉陵第一江山”塑造了品牌;而云南安寧市溫泉鎮則經過“溫泉文化”包裝才名聲大噪。景區文化包裝是在現有資源和功能基礎上的創新運作。根據我們的經驗必須十分的講求策略,以保證其可操作性、受眾認同度和市場推廣效果。
更多關于景區規劃建設的研究內容,請參閱: